2020年7月第二周(7月6日-12日),揚州樓市(不含江都區)新領取銷售許可證樓盤達14家,單周新上市房源36棟樓,合計1797套房源、21.3萬㎡。這一數據,遠超5月整月的1030套15.05萬㎡,令人驚嘆!
從板塊分布來看,東、西區上市數量並駕齊驅,分別達到770套、743套,其中又以西區新城板塊為主,綠地健康城、西區萬達廣場、一觀園、啟迪融悅四個項目就上架了527套。
與此同時,萬科GZ159地塊案名也剛剛公布,萬科·四季都會主力戶型95-115、108-143,以高層、洋房為主,預計月底營銷中心公開,一路之隔的新能源GZ180地塊也正進行圍擋作業,上市在即。繼東南新城之後,西區新城的競爭,正日趨白熱化。
據統計,從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揚州房地產新建住宅新增庫存已上升至4039套、45.14萬㎡,隨著7月大量新房源入市,新增庫存無疑將再創新高。
揚州樓市盛景
售樓處多過米鋪
與數據相對應的,則是揚州「售樓處多過米鋪」的現實盛況!
相較於兩年前市場供應不足,隨著大量新地塊入市,新的房地產項目層出不窮,其中又以「東南新城」、「西區新城」兩大新興板塊最具代表性。
在疫情衝擊線下商鋪的情況下,裝修體面的售樓處則逐漸搶佔各大商場、寫字樓沿街商鋪,甚至出現「一家連著一家,直接派人把隔壁客戶領進門」的誇張場面。
這種情況,在底子薄弱的「東南新城」尤為突出。在區域內唯一的成熟商業配套——奧邦大潤發,幾乎聚集了區域內所有的樓盤。除了商場內部展位,在主入口附近,中海左岸在外廣場的臨時展廳最為醒目,而不遠處龍湖春江天璽、高力時澗比鄰而居,每家門口也基本都站著一人,雙方好似達成默契——一旦另一家有客戶出來,立刻招呼進來。
在江陽路中鑫國際大廈,售樓處則撐起來了整個大廈的「臺面」。艾德公寓坐擁地主之便,也是最早將售樓處設在此處的項目。一左一右,則是今年的新項目——金灣1號、時潤藍灣,三者客群重合度低,倒也和諧。高力兩個項目,分別扼守奧邦大潤發、中鑫國際大廈,倒也科學。
再回到平地起驚雷的西區新城,除了在京華城擺滿展位,沿著潤蜀路、真州北路兩條主幹道,一觀園、COCO唐寓、西區萬達CLASS、綠地健康城、啟迪融悅、藍灣臻園以及即將面市的萬科四季都會、新能源GZ180,儼然一場大型、室外、現場房展會。
供求關係變化之中
房產投資亟需理性
從「米鋪」,到「銀行多過米鋪」,再到「售樓處多過米鋪」,呈現的是人類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售樓處多過米鋪」,一方面呈現出房地產的火熱對於城市更新、建設以及發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給了購房者更多的自主選擇,不管怎麼說「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購房者才能說得上話,也能「貨比三家不吃虧」。
與此同時,購房者也需要理性認知房產的投資屬性,尤其是「加槓桿投資」。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儘管銀行的網點不再擴張,但銀行始終還是那個站在房地產背後,真正的「影武者」。
房企借錢開發,購房者消費,從銀行按揭買房,房企再還本付息。房地產行業,真正實現的,是銀行業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