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又到周六了。窗外是一個典型的北京的春天的日子。柳絮和楊花在空中飄揚,風不大的時候,看上去有些像雪花,如果恰逢沒有陽光的日子,就真的很像是在下雪。街道上行人很少,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只是今年不只是為了防止吸入柳絮或楊花,還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感染。
疫情已經持續近四個月了,戴上口罩出門儼然成了日常。還要測量體溫。但凡進入一個可以稱之為「場所」的地方,無論是居民小區,寫字樓還是商場,甚至是街邊平時無人看管的被命名為「公園」的綠地,都會有人值守,為進入者測量體溫。體溫超過37.3的人,會被視為異常,而不允許進入。測體溫的人常常手持一個紅外測溫儀,有時會照著手腕,有時則會對準人的額頭進行測量,由於對準額頭測量時的動作很像電影裡用手槍指著對方的姿勢,因此很多人就把這樣的照片加以修飾,上傳到網際網路上去表達各種情緒。
在這樣的生活剛剛開始的一段日子裡,人們還能聽聞到各種反抗的例子,比如有不接受測溫強行闖入「場所」的,也有不戴口罩與人對罵的。據說還有年輕女子因為測溫或口罩的原因與地鐵入口的安檢人員發生爭執大打出手的。無一例外地,這些人都最終會被制服,要麼送交拘留所看管一段時間,要麼接受某種其他的處罰。外國人在這樣的時間,也無法獲得優待了。比如一位來京的澳大利亞華裔女子,因為在隔離期間外出跑步且不戴口罩,在居委會或相關負責人勸阻時發生爭執,說出一些諸如「騷擾啊」之類的不當的話來,最終被處以限期離境,同時還被身為世界名企的僱主以登出公報的方式解僱,在網絡上引發了大眾的圍觀。官方的有關一視同仁的話語,因為這樣的例子,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日子就這樣進入了「新常態」。
人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家裡了,於是如何將日子打發掉,就成了很多人一天起床後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聽說在民政部門於疫情減輕後恢復上班的一段日子,離婚率有些上升,有些地方還排起了辦手續的長隊。於是有人分析,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兩個人相處的時間分外地長,距離又太近,相看兩相厭,加上由於不能工作而導致的收入減少,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矛盾,於是兩個人再也忍受不了婚姻的約束,向著單身的自由前行了。還有人進一步指出,看吧,除此之外的更廣泛的家庭關係,到底會因為相處時間加長而獲得強化還是變得激化,多少家庭會因此變得更加幸福,而多少家庭會產生更多裂痕,也都不一定呢,這真是考驗每個人與家人相處能力的好時光啊。這些分析,都深刻且有意義。
將視線離開家庭和個人,去看疫情下的不同行業,它們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從一家大型汽車公司,響應國家號召領銜將一些車間改造成口罩製作生產線後,據說一些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生產型小企業,也船小好掉頭,快速轉型搞抗疫物資的生產,這些企業在新的生產線運作時起,就轉「危」為「機」了。到了國內疫情被控制住,但國外疫情卻爆發的今天,在生意上也能繼續好的時光。他們的轉型,既能獲得傳統的收益,也能為抗擊疫情拯救生命創造人文價值,算得上最合適正義的選擇。
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這樣順利轉型的。那些以接觸人為基礎的服務型企業,就很難獲得這種幸運。一個以整合資源為企業提供線下培訓服務的朋友,在情急之下,說服了自己的一位老師,運用各種流行的工具,做了兩次基於線上的直播授課,就不再繼續了。效果太差了,他說。那是你沒做好,有人反對。好吧,也許是的,但我還是不再嘗試了,因為我對於什麼東西適合線上方式有了新的認識。哦,那你的認識是什麼呢。反對者問。我也講不清楚,甚至也不想講清楚,因為我每講清楚一個點,總會有人說,一定有一個方法讓它變成線上,這樣就會引發不必要的辯論。我只有一點是肯定的,不是什麼課程都可以搬到線上的。而且我的理由也很簡單,一個是我這次在嘗試上的失敗,另一個是傳統線下教育千百年的存在。聽到這裡,反對者也覺得多少有些道理,於是說,你的失敗作為理由不夠充分,但最後那點還有些道理,儘管傳統線下教育以後會不會消失誰也不知道。於是這場討論就結束了,朋友的公司就進入了停業的狀態,靜等「新常態」結束後,那種普通生活的回來。
朋友的情形,是這段時間裡,無數企業和個人生活的縮影。
無數的其他與疫情相關的故事,是沒有記錄,甚至是無法記錄的。每一次站在窗前的對外眺望,與這些情境相關的信息總會在腦海中聚集,然後消散掉一些,給我留出些思考其他事情的空間。最近這段日子裡,不知道為什麼,我常常聯想到咖啡。
疫情下的
咖啡時光
別誤會,這不是因為瑞幸咖啡的做假,也不是因為我曾經也在咖啡的那個領域,做過一個關於連鎖咖啡品牌的夢。
可能是因為懷念。這種懷念無關咖啡本身的本質,而是因為那些與每杯咖啡相伴的對話。我的工作場景所及,基本上都有咖啡相伴。與客戶的見面,不是在他們配有咖啡機的會議室,就是在那些豪華寫字樓下的咖啡館裡;與學員們的共同學習,大多安排在酒店的會議室,提供咖啡飲品常常是標準配置;我們自己辦公室的對面,就是一個星巴克,那是我們接待訪客最常用的地方。咖啡就這樣存在於我與客戶、學員和朋友之間,它是我與人相處的伴侶,是深化各種談話的催化劑。當然,在疫情下的這段時光,它也會偶爾陪伴我,只是那些之前大多發生在我與他人之間的對話,現在則更多發生在自己的內心了。
還可能是因為那次聊天。就在最近的某一天,我的一個因為懂得咖啡文化而熱愛它的朋友,估計是懷念起了那些我們在咖啡廳裡一起度過的那些美好的暢聊時光,用一個流行的聊天軟體,以遠程的方式,隔空發表了一番引發我思考的議論。
當時我剛剛端著一杯咖啡站立在窗前,看外面的柳絮楊花輕歌曼舞般在微風裡飄著。電話中的聊天軟體顯示他在呼叫我,通話於是開啟。我在喝咖啡呢。他說。我也在,只是我的咖啡是速溶的,你點的是外賣吧。我回應道。小藍杯,民族咖啡,喝的每杯都有美元補貼呢,你知道的。這幾天我得多用優惠券,趁它沒因為這次做假醜聞倒閉前花掉。他的話中充滿調侃。我膽小,小區管得嚴,點咖啡外賣不方便,我就速溶,只可惜比不上咖啡廳裡的與人對坐。我說。一樣的,一樣的,有咖啡就好。他安慰我。
有咖啡就好。於是我乾脆就聊咖啡了。因為他接下來的這番議論。
Excitement ……
Consolation ……
他說,在這個「新常態」裡,咖啡於我,既是安慰劑,也是興奮劑。
他說,因為喜歡咖啡的緣故,即使在星巴克不開門的日子裡,我也能夠因為家裡的常備而不必中斷自己喝咖啡的愛好。每次端著咖啡,我就似乎獲得了一種安慰。我會覺著自己的狀態似乎與辦公室裡會議桌前沒有太大的差別,我沒有失去與這個社會的關聯,還有與職業的聯繫。然而我卻獲得了更多的平靜。它是我的安慰劑。它同時也讓我安靜下來,我喝下咖啡時,開始有心情品嘗它的味道,讓它停留在味覺的時間長久一些,而不必因為繁雜工作的打擾而不知其味。我也慢慢開始感受到,自己有時候也能夠做到少一些焦慮,讓腦子放空。我有太長的時間沒有這樣了。
咖啡也是我的興奮劑。他說,當我的腦子在放空後再次運作時,我有些興奮地認識到,平時那些以所謂忙為藉口而不讀的書,終於可以讀了;一些我平時不去思考的問題,也可以多加思考了;還有,平時因為工作忙碌而不進入的廚房不深入交流的家人,也都可以分配給足夠的時間了。當然,我也會有些擔心自己的廚藝,還有與家人溝通的能力,我真的能夠把這些都做好嗎?我知道,時間的本質其實是生命最基本的表達,我能夠將自己的這段生命,用與平日工作不同的方式,過出更好的品質嗎?
時間的流走常常讓我感覺緊張 ……
我也思考職業與收入,他說,可能是由於咖啡在這種時期給我帶來的興奮,與那些普通時光有些不同,我竟然有時候會開始思考影響職業與收入那些根本的原因。有時候,我會有一些靈感,意識到職業與收入本質上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和對工作的熱愛。能力會讓我有更多的選擇,而熱愛則會讓我傾力把當下的事情做好。疫情可以阻止企業開展業務,阻止人們自由流動隨意呼吸,阻止我在當下通過工作獲得收入,但它不會阻止我的成長。我可以學習更好的廚藝,更有效的與家人相處的方式,以及更多的在職場上創造價值的本事。想到這些時,我注意到自己會有些激動,感覺到自己在無情的疫情之下,依然多少能夠對自己的生命有些掌控。我可以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如此看來,相對於安慰而言,咖啡更多的是我的興奮劑,他說。
我聽完這些後感慨地說,瞧你這心態,真讓我羨慕。他認真地答道,羨慕倒不必,行動是可以的,真的。時間的流走常常讓我感覺緊張,於是就有一種做事的衝動。我問他,具體做什麼呢。他說,出不了門能做的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了。當然我說的是要做有產出的學習,而不是以學習的名義打發時光。我說,來點具體的。他說,比如我會找人教我些具體技能,如使用更先進的管理軟體或者簡單到修理家裡的電腦等,對於這些技能,我會要求自己學習到一定程度的掌握才行。比這更簡單的,就是讀書了,在這方面我也會要求自己,至少要用寫作讀書筆記來作為產出,即使所讀的是娛樂性的小說。
你真厲害。我說,你的這番話有些刺痛我。因為我總是愛以學習的名義打發時光,一想到學習的產出就頭皮發麻。我們聊點其他的吧。
就這樣,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次特別的咖啡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