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維尼媽媽沐瀅
最近開始把重點轉向科普書了!
因為維尼總是問「為啥」、「為啥」,問得我腦袋疼!
不過她對科普類的書感興趣程度真的不如故事繪本和故事橋梁書。
跟閨蜜交流了一下,發現四五歲以後的男孩愛看科普多一些,而女娃子們更喜歡故事書?
是這樣嗎?
不過,科普書一定要讀!一定要讀!一定要讀!
因為童書不只有故事繪本,如果說故事書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積累、增強孩子今後對寫作的基礎能力,那麼嚴謹權威的科普書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面,給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廣泛培養吧!
其實科普不僅僅只有自然科學,歷史、地理這些書都屬於科普範疇,所以,我一直想列科普大書單,又發現實在太難了,因為每一類裡都有各種詳細區分的小項。
那不妨就以每個小項入手吧!
今天在平臺上碰到一位家長夥伴的提問,她想給孩子讀一讀關於「天氣、風雨雷電、雲是怎麼形成的、季節變化」這樣的繪本,於是列了一個小項自然科普書單,只挑一些家裡收藏的、讀過的關於天氣、大氣、地球環境、季節、節氣的選題來推薦,也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吧!
一、《神奇校車》
適合:3歲以上
《神奇校車》的版本特別多,而且每個版本中都含有包羅萬象的科普,因此,我挑出圖畫書版和橋梁書版的一些關於自然現象的科普分冊進行推薦:
1、圖畫書版:《水的故事》、《穿越颶風》、《地球內部探秘》、《氣候大挑戰》
分別向孩子展示了水是如何形成、上升到空氣中並且成為降雨;
形象地講述了颶風(在我們亞洲叫颱風)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向下挖掘,向孩子展現火山、巖漿等科普內容;
探索北極極寒天氣形成、及全球氣候變暖。
2、橋梁書版:《經受暴風雨》、《乘風飛翔》
分別向孩子展示暴風雨、雷暴天氣是如何形成的;
風是如何形成並且被人們所利用的;
3、閱讀版:《火山之旅》、《穿越雷電》、《追蹤龍捲風》
這個版本是趨向於純文字閱讀的橋梁書版本,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獨立閱讀。
二、尤斯伯恩看裡面《揭秘天氣》
適合3歲以上
我入手比較早,還是授權樂樂趣出版的時候,因此是未來出版社出版的。
現在能夠買到的是接力出版社的版本。
這本翻翻書就更加直觀了,它是以遊戲互動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天氣中風雨雷電的形成和變化。
並且從天氣變化上升至氣候變遷,讓孩子對地球氣候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很認識。
尤斯伯恩的科普書都很有趣,把比較晦澀難懂的科普概念變成孩子看得懂的語言,並且用畫得好玩的圖畫展示,翻翻互動的設計很適合3歲孩子啟蒙哦!
三、《極端天氣探秘》
適合:4歲以上
看到那位家長提問關於天氣的問題的一剎那,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這本書。
這是一本專門講天氣、氣候的科普書。
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權威探秘百科書。
這其中就有題主想要的——風、雲、雨是怎樣形成的、水在陸地上如何循環的內容。
而且以直觀的圖畫形式展現出來:
同時還有介紹颱風(颶風、旋風)的內容。
記得2018年颱風山竹登錄我國的時候,有位媽媽就曾經問我,孩子因為看新聞報導天天念叨著什麼是颱風,她也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解釋,想買本書看看,於是我推薦給她這本書,書裡的內容恰好能夠解決孩子的困惑,又增長了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對神奇的大自然多了一絲喜愛和敬畏!
這本書還包括泥石流、冰雹暴、冰雹、雪崩等極端氣候的紀錄和解釋。
在書結尾處還有詞彙表及索引,方便孩子查找和閱讀。
四、《什麼是什麼·珍藏版》之《神奇地球》
適合5歲以上
這套書是來自德國,暢銷60年的經典科普品牌的力作,也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傾力推薦。
這本《神奇地球》中,就包含了關於「一年四季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的詳細解析,還有「為什麼會有白天晚上」這些孩子腦海裡「十萬個為什麼」的解答。
同樣在這本書的結尾也有詞彙解釋及索引,更方便孩子閱讀。
五、《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適合5歲以上
這是一套我們國家作者的原創科普繪本,主要講的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中的精華——二十四節氣。
全書分為4冊——春、夏、秋、冬,總結了農耕時代先人的智慧,形象地講述每個季節中節氣所帶來的氣候變化、對應的文化習俗,可以說將自然和人文結合到了一起。
六、《DK兒童百科全書》
適合5歲以上
這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大百科書,關於天氣、氣候、自然生態,在這本書中佔有不少篇幅。
而且DK的科普書出得都比較嚴謹、權威,所以,也很有必要給孩子入手這樣一本書,每天第一頁,從孩子最感興趣的部分讀起,日積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