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缺點會在孩子身上一點一點的體現出來,而知名女作家穆尼爾也曾說過:母親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因為母親的行為和語言以及教育理念都會對孩子產生很重要的影響,而且孩子的媽媽是否精緻或邋遢也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藏是藏不住的。
偉偉的媽媽是一個很隨性的人,平時收拾家務時都非常的隨意,衣服不及時洗,碗筷不及時收,能等第二天做的事情絕對不會再當天做。
可是,有天偉偉回來之後便自己一個人躲在被窩裡哭,不明情況的家裡人很是著急,以為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
偉偉在平復情緒之後說出了原因,偉偉說在學校的時候老師不給自己飯吃,別的小朋友都有飯吃就自己沒有,覺得特別的委屈。
媽媽聽完特別來氣,第二天便和孩子一起去學校找老師評理,質問老師交同樣的錢,為什麼不給我孩子吃飯?
老師聽後一臉的茫然,然後立馬和偉偉媽媽表示,讓她先別著急,讓偉偉自己說是怎麼回事。
偉偉半天也說不明白情況,看到這裡,媽媽以為老師在威脅孩子,便更生氣了。
隨後,老師便向偉偉媽說出了,其實偉偉在班級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但是在衛生方面一直是難題,每次吃午飯的時候都會把座椅和地上整得十分埋頭,讓他收拾也不好好收拾,導致同桌也沒有辦法正常上課,怎麼勸也沒有用,於是便懲罰他,如果不收拾乾淨第二天就不給他飯吃
偉偉聽老師說完不開心了,喊道我媽媽在家也是這麼吃的,偉偉媽立刻堵住了孩子的嘴表示歉意,告訴老師回家一定好好管教孩子。
老師聽後才知道,原來偉偉吃飯埋頭是和媽媽學的,其實,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到關於父母的很多東西,精緻還是邋遢,當然也一目了然了。
1)孩子的頭髮
精緻的媽媽在照顧孩子上一樣是非常精緻的,不允許孩子頭髮亂亂的就出去,可是一個比較邋遢的媽媽,就不會管孩子那麼多,只要還能看著過去,媽媽就不會去管孩子的。
其實,這點上孩子也是在模仿家長,如果媽媽每天都特別精緻的打理自己,那麼孩子也會慢慢去模仿家長好好打理自己的。
2)孩子的著裝
「三分長相,七分著裝」因此可以看出,著裝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並不是穿的越貴越好,只要給人一種乾淨清爽的感覺,那麼便是好的。
如果,孩子的衣服皺皺巴巴的或者看起來很埋頭很舊,就會感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管孩子,所以才會這樣的。
3)孩子的皮膚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一個細節,就是越精緻的媽媽,孩子越好看,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媽媽精緻的同時,她也會去照顧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也變得很精緻,不允許孩子的皮膚特別的粗糙暗黃。
反觀,邋遢的媽媽,不僅自己邋遢,就連孩子他也賴的照顧,因此,會造成孩子皮膚暗黃等等。
因此,媽媽是否精緻,其實從孩子身上便一目了然,當有一個緊緻媽媽的時候,孩子必然也是緊緻的。
還有,媽媽不應該只給孩子緊緻的外表,也要教會他們樂觀的內心,詩人喬治曾說過一句話:一個好母親可以抵得上一個老師,因此可以看出,一個媽媽對於孩子是多麼重要的,所以,想改變孩子,要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