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知名女作家穆尼爾·納索夫曾說過:母親對於孩子是第一所學校。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科威特知名女作家穆尼爾·納索夫曾說過:母親對於孩子是第一所學校。因為母親的行為、語言和教育理念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媽媽是精緻還是邋遢,從孩子身上就能看出來。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童童媽媽是平時比較不講究,家裡都是隨便收拾,衣服換洗也不能及時,童童跟著媽媽也是有樣學樣,不是很講衛生。
而這天童童從學校回來之後,就撲進媽媽懷裡大哭,急得一家人都心疼不已,童童顛三倒四才說明白,自己是因為在學校老師不給飯吃才這樣。第二天童童媽媽和奶奶就直接殺去了學校找老師理論,而老師一臉瞭然,沒等她質問,就直接說:「童童媽,你先別生氣,我們讓童童給你解釋下怎麼回事好嗎?」
童童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來,媽媽看到更加以為是老師欺負她兒子,卻聽老師輕聲解釋了緣由,原來童童雖然也算聽話懂事,但就是特別不講衛生,每天吃飯都弄得特別髒,課桌地上全是垃圾,讓收拾也特別敷衍,老師勸說很多次未果,這才不得不讓他學會收拾再好好吃飯。
奶奶聽完全程,誠心地向老師道了歉,還數落童童媽:「我平時說了你多少次,讓你注意衛生你不聽,現在孩子也學你你滿意了?」
老師聽完之後也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其實從童童身上也可以看出他背後的媽媽是精緻還是邋遢了。
1、孩子皮膚
如果媽媽本身特別精緻,注重皮膚管理,那麼自然也會注重家人的,尤其是小孩子的。在家一定會給孩子洗香香,擦潤膚露,讓他白白嫩嫩的。
而邋遢的媽媽,自身都不注意,自然不會注意孩子的情況,洗澡洗頭髮也許不是很及時,小臉蛋也會因為缺乏基本的護理而粗糙皴裂。
2、孩子的髮型
精緻的媽媽肯定是時尚辣媽,平時最注重打理,女孩一定要甜美可愛,男孩肯定也得乾淨清爽。如果媽媽比較邋遢,娃自然也是得過且過,保持趕緊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提髮型帥氣了。
比如之前幸孕姐聽樓下的寶媽說,他女兒班上有個小孩頭髮總是亂糟糟的,有一天看見她媽媽穿著睡衣頭也不梳的來接娃,也就能知道為啥孩子是這樣了。
3、孩子的衣服
穿衣著裝是一個人的體面,品牌和質地並不是最要緊的,衣服的趕緊整潔最為重要,如果孩子的衣服皺巴巴的,還帶著油汙和髒漬,那背後的媽媽估計也不太講究。
精緻媽媽和邋遢媽媽帶出來的孩子確實有著天壤之別,精緻的媽媽會讓孩子更富有自信,而且還能從小就鍛鍊其審美能力,而邋遢的媽媽則容易對孩子造成這些危害:
1、缺乏自信
孩子還沒懂事的時候,媽媽的形象如何並不會對他造成太大的落差。
可到了青春期之後,審美意識萌發,再加上自尊心、攀比心比較強烈,如果發現自家媽媽的形象不如其他人,那麼就容易出現羞恥感和自卑感。
此時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對其做出積極正向的引導,就容易刺傷到孩子格外敏感的內心,甚至可能會讓其喪失自信。
2、不合群
當代社會,顏值可以說是「第一生產力」,如果孩子在媽媽的影響下,邋遢成性,那麼外在形象自然就會受到影響,很難融入大流,逐漸被邊緣化。
3、誘發心理問題
當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邋遢模式並不能融入周圍之後,無措和驚慌的心理更讓他更加壓抑,因為不明白自己多年的生活錯在何處,也不知道怎麼糾正,反而會陷入更深的「心理自疚」中。
【幸孕姐有話說】威爾斯知名詩人喬治·赫伯特說過:每一個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她能給孩子傳遞一種好的價值觀、世界觀,給孩子一個核心。因此為了孩子的未來,母親也應該做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