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範區(長島)」項目通過驗收

2020-12-18 閃電新聞

12月2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來自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中國標準化協會、中科院建築設計研究院標準化研究所、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的5位專家,對長島綜合試驗區承擔的「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範區(長島)」項目進行了評估驗收。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郭大雷、一級調研員趙秀水、煙臺市市場監管局三級調研員劉世果參加了項目評審,長島綜試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宋春燕代表項目承擔單位進行了工作匯報。

專家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與項目承擔單位溝通交流等方式,對項目進行了充分討論,形成了評審結論。

專家組一直認為,該項目的創建具有鮮明的海島特色,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一是各方協同推進示範區建設。

山東省、煙臺市、各方高度重視,建立了協調推進機制,多部門齊抓共管。同時引入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作為主要技術支撐,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質量推進,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全員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模式。

二是運用標準引領特色領域發展。

圍繞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發展特色和要求,系統構建了長島海洋生態文明標準體系,實現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空間布局優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經濟發展、生態文化等領域「有標可依」,包括梳理1000項標準明細,提出100項需求清單,發布17項適用標準,為深入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實踐性技術依據。

三是全面搭建標準文化宣傳平臺。

圍繞百姓關注的技術標準開展「亮標」「對標」「達標」 活動,運用新媒體語言製作了宣傳素材30餘篇。通過開展普適、普惠和普遍的「三普」學習行動,提升海島標準素質,營造海島標準文化。

四是積極推動標準成果落地實施。

建立了標準的制定、實施、監督、反饋機制,依標對漁家樂、垃圾分類、短程海上客運服務、裸露山體修復進行了提升改造工作。通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用標準化促進長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成功推動示範區成為全國首家海島主導的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通過「亮標示範」「依標競品」「達標認證」等標準化手段,著力打造高質量試點示範項目。

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範區(長島)項目是我省標準化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中的重點項目,也被列入煙臺市三重工作。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是長島標準化工作中的重要裡程碑,下一步,要持續推進標準化示範區各項標準的實施,努力打造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的「長島樣板」。

來源:中國山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舉行(圖)
    此次論壇以「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海洋智慧」為主題,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等共同舉辦,圍繞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經驗交流、海洋國家公園建設、海洋高質量發展山東方案等,為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有益探索。
  • 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成功舉辦,達成長島共識
    本屆論壇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海洋實踐為主題,深入探討我國海陸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科學與政策,交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經驗、新模式、新路徑、新理念。論壇設有「生態產品核算與價值實現」「海洋自然保護地與國家公園建設」「膠東半島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機制與路徑」三個分論壇。
  • 長島,中國生態保護「樣板島」!
    發布會現場1月7日,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管委掛牌,長島保護發展正式按照特殊功能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加快推進。截至目前,省市《意見》確定的102項重點工作,46項全部完成或落實;承擔的市級三重工作綜合試驗區15項精品工程,全部按計劃推進。
  • 2018中國海洋生態文明論壇初步達成《海洋生態文明長島共識》
    本屆論壇以「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海洋智慧」為主題,匯聚國內政產學民媒各利益相關方代表,致力於探討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領域的重大熱點問題, 推動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和海洋強國建設。64家單位120名代表參加論壇交流,27位專家圍繞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經驗交流、海洋國家公園建設、海洋高質量發展等四個主題發表演講,10位嘉賓參與了沙龍討論。
  • 中國海洋生態文明論壇在長島舉行
    10月13日~14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聯合主辦,以「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海洋智慧」為主題的「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省長島縣舉行。
  • 2019海洋生態文明長島共識出爐
    2019年9月25日至27日,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長島舉行,論壇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聯合主辦,並得到國家林業 與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的悉心指導。秉持「生態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 的原則,牢牢守住環境質量底線和生態保護紅線,開展藍色海灣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不斷提高海島和海洋生態保護水平,增強海洋生態服務功能。海洋、經濟、社會協同發展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目標。
  • 百名專家共研討,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順利舉辦
    9月26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承辦的「2019中國海洋 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綜合試驗區順利舉辦。本屆論壇以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將探討我國海陸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 明建設的理論、科學與政策,交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經驗、新模式、新路徑、新理念。論壇設有「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空間規劃、生態保護與修 復」,「海洋自然保護地與國家公園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和「兩山」基地創建與實踐」三個分論壇,來自數十個單位的近百名專家代表 進行研討交流。
  • 長島:全力打造綠水青山海島樣板
    創新機制 保障持續發展用嚴密的體制、法律、標準,織密生態建設制度籠子,規範綠色發展路徑,努力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提供長島方案。2018年6月19日,省政府批覆了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2019年1月7日,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管委掛牌,標誌著長島保護發展正式按照特殊功能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加快推進。
  • 福建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成績顯著 總數佔全國四分之一
    為創新海洋管理機制,推進現代漁業建設,保護全省海洋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海洋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福建省著力實施「嚴格執行伏季休漁制度、全面實施捕撈標準漁具、開展大規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嚴厲打擊漁船違規、加快海洋牧場建設、海洋漁業環境監測與疫病防控、漁業科技創新服務、漁民教育培訓、促進公眾參與海洋生態·漁業資源保護」等十大行動。二是實施海洋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項目。
  • 湛江市兩項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通過中期評估
    、廣東海洋大學等單位的專家,開展對湛江市兩項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廣東省甘蔗機械化種植標準化示範區、廣東省冬種馬鈴薯標準化示範區的中期評估。經過實地考察、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專家提問等程序,兩項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順利通過了中期評估。
  • 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舉辦
    9月19日-20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舉辦。
  • 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舉辦
    本報訊  記者張紅梅報導  9月26日,以「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省長島縣舉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楊超出席並講話。  楊超說,海洋自然保護地是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和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基礎。
  • 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召開
    9月26日,從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聯合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承辦的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上獲悉,據不完全統計,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建立包括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等類型的海洋自然保護地271處,保護總面積約12.4萬平方公裡,約佔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的4.1%,涉及遼寧、河北
  • 中街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人工魚礁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近日,市發改委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中街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人工魚礁建設項目進行了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委員會在聽取了項目建設單位及參建單位的情況匯報,對工程建設內容、建設管理及運行等方面進行了驗收,認為該項目建設內容能按照批覆要求進行實施,工程標準達到設計要求, 工程建設質量和投資都得到控制,同意通過項目竣工驗收。該項目建設內容和規模為普陀區東極鎮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內廟子湖島的東側海域,建設區域總面積30公頃。
  • 靖遠籽瓜栽培標準化示範區順利通過考核
    9月4日,由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處長何慶國帶領的考核組一行7人,蒞臨靖遠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第九批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靖遠籽瓜標準化示範區」進行了目標考核。考核組對照任務書的各項內容,根據《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目標考核規則》的考核辦法和評分標準,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考察、座談交流等方式,對靖遠籽瓜標準化示範區項目的標準制訂與實施、組織管理、生產檔案記錄、示範效果等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考核
  • 象山縣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省級...
    近日,象山縣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省級驗收。至此,寧波市在浙江率先實現中央海域使用資金項目全部清零。東門島項目遊步道據悉,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是象山縣最後通過驗收的兩個中央海域使用金項目。自2012年起,象山縣先後申報了7個中央海域使用金海洋生態修復項目,獲得了中央資金支持4.22億元,地方自籌2.39億元,總投資6.61億元,目前已全部竣工通過驗收。
  • 海洋生態保護警鐘長鳴:全球海洋治理中國在行動
    「海上仙山」山東長島確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著力將長島建設成為生態旅遊度假島。  為促進海域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我國於 2001年頒布實施的《海域使用管理法》,確立了海洋功能區劃和海域有償使用兩項基本制度,通過海域有償使用體現資源環境內在價值,並將繳納的海域使用金用於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  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我國在海洋空間資源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的制度體系。
  • 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成功舉辦
    9月26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承辦的「2019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綜合試驗區順利舉辦。據了解,本屆論壇以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將探討我國海陸統籌體制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科學與政策,交流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經驗、新模式、新路徑、新理念。論壇設有「陸海統籌體制下海洋空間規劃、生態保護與修復」「海洋自然保護地與國家公園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縣和『兩山』基地創建與實踐」三個分論壇,來自數十個單位的近百名專家代表進行研討交流。
  • 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已有105處省級以上示範區(項目)
    原標題: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已有105處省級以上示範區(項目)   11月30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
  • > 「嘉陵桑茶」高分通過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驗收
    四川新聞網南充12月24日訊(楊茂春)12月19日,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副處長王莉帶領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考核評估組前往嘉陵區,考核驗收該區桑茶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嘉陵區副區長張曉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羅勝參加驗收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