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英語教材曝光!原來150多年前的中國人是這樣學英語的

2021-02-18 小果英語

四川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原來,150多年前中國人就是這樣學英語的!!!

不是亂碼  是「音標」


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to do with my friend

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

「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這些毫無邏輯的文字疊加一起,讓不少人都以為是亂碼,而在沒有複讀機的晚清,英語發音全靠這些「亂碼」。


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

專家認為,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從堯先生展示對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


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一些近代史研究專家則表示,漢字注音學英語的現象在近代非常普遍。

漢字標註讀音  清朝人學英語「自揣摩之」

大約11年前,成都市民堯先生從重慶的舊書市場淘回一堆舊書,其中一本沒有封面的繁體字書籍引發了他的興趣。「繁體字下面還有英語字母。」 堯先生告訴記者,這本書共有四五十頁,從左往右翻,開始的幾頁裡面有「鹹豐十年」(1860年)的字樣。

開篇「英話注釋目錄」後標註著,「地理門」、「君臣門」、「師友門」、「宮署門」、「五金門」等門類,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


在書中,畫了12個小格子,每個格子裡都是一句英語,最上面是漢語句式,

中間為英語句式,最下面是漢語注音,這些注音都是用漢字代替音標。

一些用漢字標註的英文讀音,現在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比如「減一半就是了」翻譯為「Less one half of your price」,英標用漢字標註為「肋司、氓、哈夫、啞夫、尤、濮癵司」。堯先生表示,按照這樣的讀音讀出來,外國人肯定聽不懂。


在教材開始還有一段「使用說明」:「漢字從右至左讀、英字從左至右讀」……而作者也在開篇友情提示學習訣竅,「唯學者自揣摩之」。 

發音非常奇怪  標註漢字應是晚清「普通話」


在看過書籍的照片後,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的彭老師表示,應該是清朝晚期的書,不過具體時間無法判斷。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的專家也表示,根據書籍照片,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不過因為沒有接觸到紙張和實物,所以還不能判斷這本書是善本還是後來複製的。「清朝時期已經陸續翻譯了很多國外的書。」據專家介紹,善本刻印較早、流傳較少,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按照這些漢字標註的讀音來讀這些英語短句,讀起來發音顯得非常奇怪。那麼,究竟該如何讀這種漢字注音呢?

精通語言學的四川大學教授雷漢卿認為,這種漢字注音主要還是出現在不太正規的教材中,教的人會在聲調上進行指導,而教材的漢字主要還是給初學者的提示。「晚清時也有自己的『雅言』、『國音』(相當於普通話)。」

雷漢卿推斷,因為定都北京的原因,當時的標準話應該接近北京話讀音,從一些溥儀講話的錄像也可以得知,讀音差別不算大。也就是說,如果穿越到150多年前,還是能夠聽懂當地人說話。 

漲知識


清朝人把英語叫鬼話,老外:他們發音很糟糕。事實上,用漢字為英文注音的學習方法,在近代曾長期、大量存在。

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孫廣平博士在一篇關於晚清英語教科書發展中介紹,當時的英語教科書分為三個階段:

萌芽階段主要在1807年到1840年,在中國的通商口岸,一些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學習教材比較流行,主要是洋涇浜英語課本,滿足中外貿易需求。這些課本都是用漢語為英語注音,方便中國人學習。

中英貿易之初還要靠會講廣東話的葡萄牙人或者會講葡萄牙語的中國人作為中介來進行溝通,當時廣州流行一本叫《鬼話》的小冊子,其中就用「曼」代替「man」的發音、today 注為「土地」。美國傳教士衛三畏評價這些小冊子所標註的英語「發音很糟糕」。

1840年到1895年,英語教學得到了發展,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出現了一些西式學堂,在一本美國人編寫的英文教材中,開始用音標為英文字母標註讀音。第三階段則是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這一時期開始引入一些原版英語教科書。

曾國藩長子曾紀澤的英語學習筆記


>>>>不止英語,別的語言也有用漢文注音

有資料稱,康熙年間,《尼布楚條約》籤訂後清朝開始注重精通俄語和拉丁語人才,雍正年間《華夷譯語》又重出江湖,這本中國近代早期的外文譯漢文的官方辭書,外文詞條都是以漢文注音。

相關焦點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原標題:   長這樣  老祖宗的英語書  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專家認為,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50多年前的中國人是這樣學英語單詞的
    原來,150多年前中國人就是這樣學英語的!!!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to do with my friend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這些毫無邏輯的文字疊加一起,讓不少人都以為是亂碼,而在沒有複讀機的晚清,英語發音全靠這些「亂碼」。
  • 成都: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原來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2016年11月2日,四川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igiveyouanswer」,「todowithmy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很有我當年的風韻啊!
    堯先生表示,按照這樣的讀音讀出來,外國人肯定聽不懂。在教材開始還有一段「使用說明」:「漢字從右至左讀、英字從左至右讀」……而作者也在開篇友情提示學習訣竅,「唯學者自揣摩之」。也就是說,如果穿越到150多年前,還是能夠聽懂當地人說話。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圖)
    長這樣老祖宗的英語書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專家認為,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50多年前中國人竟然是這樣學英語的(含視頻)
    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個清朝英語一本在鹹豐十年發行現在又重出江湖的晚清英語書句句句當時漢字的語序是從右往左讀英語是相反的從左往右然鵝,有什麼關係!全宇宙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拿下英語的野心!你現在是不是滿腦子卡個卡個卡個不停從今以後沒法好好說英語了這樣看來原來我們的大大大前輩們也曾被英語如此「折磨」過啊事實上這種用漢字為英文注音的學習方法在近代曾長期、大量存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孫廣平博士在一篇關於晚清英語教科書發展中介紹,當時的英語教科書分為三個階段,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清朝人用漢字標註讀音學英語
    原標題: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漢字標註讀音學英語「自揣摩之」   發音非常奇怪 標註漢字應是晚清「普通話」   在看過書籍的照片後,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的彭老師表示,應該是清朝晚期的書,不過具體時間無法判斷。
  • 清朝英語教材現身:150多年前中國人竟是這樣學英語的(附視頻)
    短句短句短句這是要多高的智商才能編出這樣的教材啊啊啊~句句句當時漢字的語序是從右往左讀英語是相反的從左往右然鵝,有什麼關係!全宇宙都阻擋不了中國人拿下英語的野心!現在是不是滿腦子卡個卡個卡個不停從今以後沒法好好說英語了這樣看來原來我們的前輩們也曾被英語如此「折磨」過啊事實上這種用漢字為英文注音的學習方法在近代曾長期、大量存在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孫廣平博士在一篇關於晚清英語教科書發展中介紹,當時的英語教科書分為三個階段,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搜狐
    原文配圖:老祖宗的英語書。從外觀和內容上推斷這應該是屬於清朝的書。專家認為,如果是善本,那麼這本書就具有科學研究價值。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辣眼睛」英語教材曝光
    (原標題:清朝「辣眼睛」英語教材曝光)      11
  • 清朝的英語教材曝光,150年前的人怎樣學英語?
    在離我們150年前的清朝,那時候還沒有系統的英語學習的方法,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學習英語了。並且利用他們的智慧和辛勞的摸索,編輯出了一套適合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教材。那麼這樣的教材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其實在清朝時期,已經有許多從國外回來的留學生了,他們因為在海外學習過,懂得一點的英語,於是便將許多國外的書籍翻譯成為漢語,供眾人參閱學習外國的文化。
  • 150年前的清朝英語教材曝光,學英語這事,我們老祖宗也很頭疼的
    大家都有在剛接觸英語摸不著門路的時,用中文或者拼音來標註英語讀法的階段。可是你知道嗎,這個學英語的歪招,我們老祖宗以前都在用。這本曝光的150年前的英語教材,就是這種方法的雛形了。清朝的時候,因為中外貿易的關係,很多眼界比較廣的商人就開始學習外語了,當時流行了一本名叫《鬼語》的冊子,上面都是一些常用英文的發音註解,方便大部分的人來自學英語,註解都是用中文標註的,在當下形成了一股熱潮。清朝的時候,很多其他的國家的人都來中國進行友好溝通,自然而然,語言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 【趣讀】清朝人150多年前就使用中文標註英文讀音,原來中國人剛開始都是這麼學英語的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漢字標註讀音學英語「自揣摩之」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鹹豐十年」英語教材曝光,附漢字標註讀音
    「鹹豐十年」英語教材曝光,附漢字標註讀音 宦小淮/成都商報 2016-11-03 11:46 來源:澎湃新聞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tomorrow發音託馬六畫風不同
    昨日,成都市民堯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中,上面「亂碼」對應著英文句子,分別是「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to do with my friend」。據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專家推斷,從這本書的印刷和字體、內容上推斷,英語書應該是真實的,屬於清朝晚期,不過,由於暫時沒有看到實物,不能推斷出具體年代。
  • 清朝「英語教材」重出江湖,百年前中山人竟是這樣學英語的!
    視頻中,某歐洲餐廳為了更好地為中國人服務,服務員早晨六點就起床,在店裡學起了中文,一邊記筆記還一邊打哈欠,還用英文給中文注音!一百多年前,人們在沒有複讀機、沒有電子詞典、更沒有培訓班的情況下,是怎麼快速學習英語的?機智的中山人靠的就是這本「秘籍」!
  • 【奇聞】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原來漢字標註早在150年前就有了
    近日,四川的堯先生展示了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字樣的英語教材,這些書籍中英文還對應著一堆「亂碼
  • 託馬六 唵以 及夫 尤 唵五史為…大家感受下,清朝這樣學英語
    堯先生表示,按照這樣的讀音讀出來,外國人肯定聽不懂。在教材開始還有一段"使用說明":"漢字從右至左讀、英字從左至右讀"……而作者也在開篇友情提示學習訣竅,"唯學者自揣摩之"。也就是說,如果穿越到150多年前,還是能夠聽懂當地人說話。
  • 「黔進70」清朝英語教材曝光!150多年前,大家竟是這樣說英語的……
    歡迎關注由中國工商銀行貴州省分行特別支持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報導《黔進70》,作為一門漂洋過海而來的外國語言,國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會受到本土方言的影響,那我們國家哪些地方的人說英語最有特色,世界各國哪些國家的人說英語最魔性,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