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兒童音樂教育背景,「玩中學」為何不流行,你知道嗎

2020-12-24 舊話重提

不同教育者與不同的機構,對於「玩中學」有著不同的定義。但不可否認的是,「玩中學」的概念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確實變得更加成熟了,澳大利亞、美國與英國等西歐國家也樂於採納這一教育體系。然而在中國的音樂教育背景下,「玩中學」並不流行。   一、什麼是「玩」?   根據Orff(奧爾夫)的定義,學習就是要動手,要實踐。奧爾夫的音樂教育哲學非常強調「趣味」,他認為「對於兒童來說,有趣就是教學法的核心與基礎」,趣味性對於兒童學習音樂來說非常重要。[1]   而根據Brown的說法,「對於我來說,定義什麼是玩,就像解釋笑話為什麼好笑一樣,會將其中的樂趣全部破壞掉。」他進一步解釋道,「玩的特點就是它是沒有一個特定目的的,它是自由的、吸引人的,沒有嚴格的時間概念,也不需要強烈的自我意識,強調即興發揮,能夠吸引遊玩者持續進行下去。」

  二、什麼是「玩中學」?   「玩」是兒童對於自己天性的探索,因此「玩中學」這一教育體系符合兒童的天然需求,迎合了兒童的興趣,能夠發揮他們的興趣去發展自身技能。除此之外,「玩中學」還把兒童作為了整個教育體系的核心。按照Taylor的說法,「『玩中學』的重點在於兒童,而不是教育者自身的觀點、信念、理解或教學法」。對於兒童個人來說,通過「玩」,他們就能夠開發出新的技能,並提升已習得的技能。   「玩中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玩」這一具體行動,來達到「學習」的效果。根據墨爾本大學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一個以「玩」為核心的教育體系,並不是說兒童可以隨心所欲,整天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在「玩中學」的學習實踐中,兒童有時可以和他的朋友們一塊兒玩耍,但有時也要集合起來聽老師講課,這就要求他們要遵從小組課程紀律,並學會為自己的行動負責。[2]   綜上所述,「玩中學」可以針對個人課程,也可以適用於集體課程。音樂學習中的模仿、探索以及體能遊戲,都是「玩中學」的一些範例。在這些遊戲中,兒童會先得到關於遊戲的提示,再根據這些提示去完成特定動作。換句話說,「玩中學」讓兒童能夠去「測試自己的想法,探究不確定性,探索社會交際,並學會去理解周遭的世界」。因此,「玩中學」這一教育體系能夠進一步推進兒童的社交、情緒、生理以及認知等的多方面發展。[3]

  三、「玩中學」的優點   對於兒童學習來說,「玩中學」有以下幾個優點:   1.「玩中學」符合兒童成長的天然需求   根據Orff,Dalcroze,Yamaha以及其他音樂教育家的說法,把「玩」帶入音樂教學的課堂是必不可少的。既然「玩」是兒童的天性,如果兒童能夠邊玩邊學,那就能為他們創造一個放鬆而又舒適的學習環境,也更加貼近他們的天性。也就是說,當兒童有機會邊玩邊學的時候,他們的天性也能夠得以展現。有很多證據顯示,「玩中學」比傳統的單向授課更加有效。   2.「玩中學」能促進人際交往   實踐證明,「玩中學」的教育體系有利於兒童社交技能的培養。在遊戲過程中,兒童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能夠通過與他人的交談與合作慢慢培育起來。遊戲給了兒童與他人合作的機會,與此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研究還表明,玩中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兒童的自我規管能力。兒童在與他人的互動中,還能學習新的知識,並擴展已習得的技能。   根據Russ的解釋,「玩」和「技能培養」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而「玩」與「創造力」之間的聯繫則更強,它能夠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Russ還提到,「玩中學」的核心還有「情感處理」,遊戲中的認知、人際交往以及問題解決,都能夠鍛鍊並提升兒童的「情感處理能力」。

  四、「玩中學」的局限性   儘管「玩中學」有各種各樣的好處,但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讓其無法達到很高的流行度。歸結起來,「玩中學」主要有兩大方面的限制性因素:「家長」與「老師」。   1.家長:   A.對於「玩中學」,家長沒有足夠的認識   如前文所提到的,「玩中學」對於學齡前兒童的教育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家長群體中,對於「玩中學」的反對意見與誤會依舊存在。在家長們的傳統思想中,玩遊戲對於教育孩子而言,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如果玩的太多,甚至會讓孩子忽視了學習,所謂遊戲只不過是用來放鬆和休閒的。家長們的心態其實很容易理解,他們都希望能在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中,看到很多實用性的、學術性的東西,比如算術、拼音,因為誰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RothlEin和Brett強調說,家長常常看不到「玩」對於「學」的重要意義,只會把它看作是一種不務正業。Shepard和Smith的研究則表明,很多家長都認為,幼兒園對於學齡前兒童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於限制兒童的遊玩時間,因為遊玩就是在浪費時間。[4]   B.父母很少參與孩子的學習   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母的耐心與陪伴是極度重要的。但現實情況是,父母很少有時間去參與和陪伴孩子的學習。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來說,「玩」以及「成年人的在場」是最關鍵的元素。父母的參與是早期兒童教育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也能為父母和兒童都帶來好處。   C.父母對於「玩」持保守和反對態度   對於小孩的日常活動來說,安全的環境以及教具的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在遊戲過程中,小孩不可避免的總會參與到奔跑、跳躍、拳打腳踢這樣的活動中。老師的人數總是有限的,他們也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兒童的需求,因此家長對於孩子安全的擔憂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小孩子總會過度依賴老師,而「玩中學」教育體系卻又更加鼓勵學生去探索,去勇敢的做出嘗試,比如說攀爬、野營之類的,因此也就更加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首流行音樂的作者原是兒童歌曲創作者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一首華語流行歌曲流傳到了國外,大受歡迎,翻唱版本出現後,迅速排到美國billboard榜單前三的位置。你敢信這是真的?這事兒還真發生過,不過被翻唱的歌曲,是民國時期的上海老歌。接下來你將看到:●上海怎麼就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源地?
  • 抖音的EGM是什麼意思 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背景音樂
    抖音的EGM是什麼意思 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背景音樂時間:2020-08-10 13:26   來源:愛八卦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的EGM是什麼意思 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背景音樂 最近喜歡玩抖音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egm,是現在很流行的一個背景音樂,那他是怎麼火起來的呢。
  • 選擇適合孩子的學前兒童音樂,讓孩子在玩中學、樂中學
    這些音樂活動使孩子們天生的好動性得到滿足,由於音樂本身那些愉悅性與感染性等特點,這些孩子們熟悉和喜歡的活動帶給他們愉快的情緒,因此這些學前兒童的的身心一直處於興奮的狀態下。所以遊戲的方式對學前兒童是最佳方式。對兒童來說,音樂遊戲只具有娛樂價值,而對教師來說,音樂遊戲就有了學習的意義。
  • 音樂對兒童發展的益處,你可能不知道這幾點
    歌唱和音樂在我們的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你會發現音樂存在於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戲劇、電視、電影、崇拜、節日、慶典、政府和軍事儀式。在家裡,音樂可以成為我們家庭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自然組成部分。從出生起,父母就本能地用音樂來安撫和撫慰孩子,表達愛和快樂,參與和互動。父母可以通過學習音樂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提高社交技能,並使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受益,從而建立這些自然本能。
  • 中英流行背景音樂的魅力
    英語作為我國的第二語言,其學習及使用人數不斷增加很多人會在學習的同時聽中文或英文的流行音樂。中英雙語的聽覺輸入和雙語學習如何相互影響是一個具有一定實際意義。流行音樂作為主要研究的背景音樂類型之一,指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並因被廣大群眾喜愛而流行的器樂曲和歌曲。
  • 林俊傑的歌詞成網絡流行的梗,你知道是哪兩句嗎?
    你們還記得一個特別的梗嗎?那就是娛樂圈網癮最深的林俊傑,在上春晚之前與知名職業選手打遊戲,玩到一半,林俊傑便和隊員說:「你們先玩會兒,我上個春晚唱首歌,我就回來。」相信這個梗你們都還記得吧?那是有許多網友調侃林俊傑是一個被音樂耽誤的遊戲少年,也有許多網友調侃:遊戲中有人跟你說上春晚唱歌,不要以為他是在吹牛逼,那可能就是林俊傑了。林俊傑是一個天才音樂少年,他在音樂領域的才華不言而喻,他的歌聲可以說是影響了一代人,給80、90後的年輕人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歌聲。他的每一首歌都非常受聽眾們的歡迎,就算是現在這個時代聽其他的歌都覺得很好聽。
  • 網絡「流行梗」,你玩得轉嗎?
    原標題:前沿 | 網絡「流行梗」,你玩得轉嗎?   編者按:如今,「玩梗」成為年輕人的流行文化,各種網絡流行用語信手拈來。「中青校媒」日前調查顯示:72.48%的被調查者願意主動「玩梗」,超過90%的被調查者可以接上超過4句網絡流行語。
  • 《便便進行曲》開啟兒童流行音樂新篇章
    當大部分孩子們還沉浸在《數鴨子》,《拔蘿蔔》,《小白兔乖乖》等傳統兒童歌曲的旋律中時,《便便進行曲》宛如兒童音樂中的一股新生力量,開啟了新式兒童流行音樂的篇章!《便便進行曲》歌曲和MV一經發布,短時間內點擊量過百萬,各大音樂視頻網站爭相推薦。
  • 潤爾教育「iPad玩中學」開啟少兒教育新模式
    這種全新教育理念的出發點是促進兒童的個體發展。我國目前也有部分公立學校採用iPad教學,成效顯著。兒童的學習特點與成人不同,孩子們更青睞圖形記憶,而不是文字。因此,iPad在少兒教育領域的效果更為突出。iPad強大的圖像信息的展示功能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iPad本身具有的互動功能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使用iPad教學在無形中鍛鍊了孩子手、眼、腦協調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 幼兒舞蹈背景音樂日語
    幼兒舞蹈背景音樂日語。
  • M-pop,混合中文的流行音樂?張藝興如何定義中國傳統文化
    「M-pop」是由「Mix - Mandarin - Pop」三個詞構成,是指混合了中國話(普通話、華語)的流行音樂。在「M-pop」提出之前,中國音樂上有一個相似的概念,叫作「C-pop」,指的是中文流行音樂,即「Chinese-pop」。「C-pop」包含的範圍較廣,不僅包含中文流行音樂,有時也包括中文節奏藍調、中文民謠、中文搖滾樂、中文嘻哈音樂和中文氛圍音樂。
  • 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
    作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 陳小奇  永遠跟著時代走,緊跟審美潮流  什麼是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並列,成為三大音樂形態。
  • 那些年,美國人翻唱我們的流行音樂丨雜物科考隊
    你敢信這是真的?這事兒還真發生過,不過被翻唱的歌曲,是 民國時期的上海老歌 。接下來你將看到:●●上海怎麼就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源地?●●最早的中國流行音樂創作者是寫兒童歌曲的《玫瑰玫瑰我愛你》被翻唱後紅遍了美國就愛聽老歌的特約編輯/一萬上海怎麼就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發源地?
  • 廣州文交會|通過音樂「聽見世界」,音樂大咖為中國兒童電影發聲
    兒童電影展音樂文化論壇現場從兒童電影音樂中學知識本次論壇邀請了五位國內頂尖的音樂界專家學者作為演講嘉賓,包括:著名作曲家、流行與爵士鋼琴導師、音樂製作人畢曉笛,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原副主席陳潔明,國家一級指揮、原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指揮侯丹平
  • 分享|以色列教育:玩中學,做中學
    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色列的教育都是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能動性
  • 音樂教育對自閉症兒童康復的意義
    2.3.2聆聽音樂教育聆聽法又稱接受式音樂治療,或稱感受式音樂治療,是運用非常普遍的方法,即在治療師指導下,通過聆聽特定的音樂以調整心身,從而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這裡所謂的聆聽,不是消極地聽,而是積極地聽,不是隨意地、不在意地聽,而是仔細地聽、認真地聽,是一種賞析、一種領悟。
  • 中國「體質」不適合玩足球這項運動?為何日本就玩的那麼嗨?
    中國「體質」不適合玩足球這項運動,難道日本就可以玩?這個黑衣人相信80、90後都熟悉,《足球小將》的創作者高橋陽,一部以足球為題材的青春熱血漫畫作品,它與漫畫《灌籃高手》、《棒球英豪》並列為日本運動漫畫的巔峰巨作。
  • 遊戲與背景音樂之間關聯不淺
    中國對於"音樂"一詞的理解並不陌生,五千年的歷史,關於音樂絲竹的傳說和描述數不勝數,關於音樂的編著更是成千上萬。有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從此之後成了教育大家知音難尋、珍惜好友的例子;也有李賀在京城聽到箜篌的聲音,於是寫出一首千古絕唱《李憑箜篌引》,以此讚美李憑談箜篌的高超技巧和箜篌悠揚美妙的聲音;或者,王城貴族愛戲曲,千年歷史沉澱下來,戲曲成了中國璀璨的文化藝術。
  • 兒童音樂啟蒙教育中的「浸潤」方式
    早期兒童教育中,音樂教育為兒童成長帶來的益處,如刺激大腦發育、語言發展、情感表達等等,愈來愈被教育者及家長們認可並看重。作為父母,不得不思考:➯ 到底何時為孩子開啟音樂這扇大門?➯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音樂?➯ 兒童音樂啟蒙是越早越好嗎?➯ 有沒有窗口期?➯ 音樂早教有意義嗎?
  • 天津市第二十中學:語商教育讓學生們敢說 能說 會說 中國孩子玩起來
    你會說話嗎?一項調查顯示,由於從小學到高中均偏重筆試和書面作業,在語言交流與人際溝通能力的培養方面存在較大缺口,因「不會說話」而與好工作失之交臂的大學生比例逐年上升。本期「中國孩子玩起來」特別策劃,記者將走進天津市第二十中學,認識一群能言善辯的學生們。正是學校堅持以「讀、寫、說、辯」為支點,全面實施語商特色教育,讓他們敢說、能說、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