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頻繁揉耳要警惕,這種病極易危害3歲內寶寶,患病率高達60%

2020-12-17 母嬰參考

孩子是爹媽的心頭肉,不僅要及時預防寶寶生病,也要時刻關注他們的異常行為,切勿因一時粗心大意而導致病情延誤,耽誤了治療得不償失。

執筆:明珠

編輯:小枝

定稿:蘇子後

感冒是嬰幼兒常見疾病,細心的父母會發自家孩子在患病後總是喜歡撓耳朵,整個人十分煩躁不安,其實,這是感冒的併發症——急性中耳炎,據統計,約有10%左右的患兒在感冒後會繼發急性中耳炎,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危害大嗎?

案例

小凱1歲半,在感冒高發的春季,他也未能倖免,在相繼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症狀後,小凱媽咪趕緊帶著娃到醫院又是打針又是吃藥,3天後終於有所好轉。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圖文均無關

可自從小凱感冒後,總時不時用小手抓耳朵,有時候都揪紅了,還是不停地撓,並且睡覺時也躁動不安,很不舒服的樣子。於是小凱媽又帶著孩子再次來到醫院,將情況詳細告知醫生,經詳細檢查後發現,小凱的外耳道鼓膜有明顯的充血腫脹,且分泌物較多。

醫生解釋道,孩子是患上了感冒後遺症——急性中耳炎,它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耳痛,由於孩子太小不會表達,多會表現為抓、扯耳朵,哭鬧不止。

為什麼感冒會引起中耳炎呢?

由於孩子感冒後,鼻腔黏膜腫脹,導致連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腫脹,加上感冒後鼻腔的鼻涕分泌物增多,從而使內部通路變窄、積液排流能力降低,繼而可能引起鼻涕進入到中耳腔,引起急性中耳炎症。

如果孩子是病菌性感冒,患中耳炎的風險更大,因為人體的鼻咽部和中耳是相通的(相通的管道就是咽鼓管),感冒後鼻咽部的細菌和病毒通過咽鼓管侵犯中耳,從而引起中耳炎,由於小孩子耳部結構的特殊性,咽鼓管短、寬且直,更容易感染。

急性中耳炎是什麼?

急性中耳炎是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發病率在兒童中為4%左右,1~2歲為高峰期年齡段。據統計,62%的一歲以內兒童和83%的兒童在3歲以內至少都會得一次急性中耳炎,其中近一半的孩子可能會感染三次以上。

不少家長只是按照感冒治療,而忽略了中耳炎的潛在危害,從而延誤治療,如不進行規範化處理,可導致患兒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嚴重者可引起顱內外併發症,包括耳後和耳下膿腫,以及腦膜炎、硬膜外膿腫、硬膜下膿腫、腦膿腫等顱內併發症,嚴重的危及生命。

春季是幼兒感冒的高發季節,中耳炎患兒會相應增加,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兒中急性中耳炎的發生率約10%,通常耳痛、煩躁、哭鬧是小兒患病後的關鍵症狀,多表現為半夜發病,為此寶寶會出現睡眠失調的情況。

因為兒童的免疫系統還不完善,抵抗力很低,尤其是年幼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很低,無法表達身體的不適感。如果孩子感冒後莫名其妙地撓耳朵、蹭耳朵、搖腦袋、耳朵有分泌物流出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儘早攜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根據病史及專科檢查,結合聲導抗、耳內鏡等檢查確診。

如何預防幼兒患中耳炎?

1、保持寶寶鼻腔乾淨

如果感冒期間,寶寶鼻腔裡的黏液分泌物較多,較小的寶寶可採取吸鼻器輔助吸出,大點兒的寶寶可以輕輕用紙巾清理。

2、保持空氣的溼潤度

因為空氣乾燥會引起鼻腔乾燥甚至發炎,造成咽鼓管腫大、阻塞,使用加溼器可以增加空氣溼度,如果寶寶鼻腔腫脹、堵塞,可以用溫熱的毛巾溼敷,以減輕不適。

3、擦鼻涕時不要同時捏住雙側鼻孔

感冒鼻分泌物較多時,家長切勿同時捏住雙側鼻孔或者太過用力擤鼻涕,這樣會增加鼻和咽部的壓力,使鼻涕和細菌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感染中耳炎。

4、增強抵抗力,減少感冒的發生

積極預防感冒或儘可能縮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兒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預防感冒是預防中耳炎的基礎,若不慎感冒應及時治療,縮短生病周期可以降低感染風險,同時要特別注意孩子的耳部是否有異常,尤其有中耳炎史的兒童。

孩子是爹媽的心頭肉,不僅要及時預防寶寶生病,也要時刻關注他們的異常行為,切勿因一時粗心大意而導致病情延誤,耽誤了治療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寶寶頻繁揉眼睛是怎麼回事?3個原因速查,專家:四大危害須警惕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寶寶揉眼睛是一種常見的事情,不少父母或許對此並不上心,多數情況下都以為寶寶只是困了,可是如果寶寶在非睡眠時間頻繁揉眼睛時,家長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所致,那麼寶媽們該如何做判斷呢
  • 孩子頻繁流鼻涕、揉鼻子?不一定是感冒,警惕這種病,可影響智力
    班裡幾個家長家長一聊,發現不少孩子都有這種情況,孩子時不時揉鼻子、流鼻涕、打噴嚏,有的家長以為是感冒,有的以為是上火,沒想到多數是過敏性鼻炎,怎麼現在過敏性鼻炎這麼普遍了嗎?我國的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也持續增加,不同地區相對有差異,比如武漢地區3-6歲兒童(1211例)過敏性鼻炎患病率高達27%。過敏性鼻炎有什麼危害?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分為輕度和中重度。輕度相對症狀較輕,對學習、睡眠等無明顯影響,中重度症狀明顯,對孩子的影響較大。
  • 這個病3歲以內兒童患病率高達83%,家長要留心
    有數據顯示,62%的寶寶曾在1歲內患過急性中耳炎,3歲以內的比例高達83%!2. 兒童易患上中耳炎的原因一些孩子在感冒過後容易患上中耳炎,這是因為人的耳鼻喉是相通的,當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時,病菌也有可能會通過咽鼓管進入到耳朵,從而引起中耳炎。
  • 孩子夜間打鼾頻繁翻身,警惕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是兒童睡眠呼吸障礙疾病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最新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兒童OSA患病率高達1.2%-5.7%,如果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有效幹預,將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如神經認知損傷、學習障礙、生長發育落後、頜面發育異常、內分泌代謝紊亂,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等。
  • 警惕這種危害中國2億寶寶的病!寶寶老抓耳朵就要小心了
    少數孩子會出現耳道流膿,這種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中耳炎在家裡很難觀察到,因此有很多家長把耳道流膿當成患急性中耳炎的判斷依據,這是不對的。有耳道流膿情況,多是嚴重的細菌感染,導致鼓膜破潰、穿孔等,分泌物通過外耳道流出來,才會出現耳道流膿,這種就應該趕緊送孩子去醫院治療了。
  • 抓耳?扯頭髮?娃這幾個自虐動作可能在求救,看不懂就晚了
    4、5個月左右的寶寶,常會出現雙耳內側發育不均衡,這個階段寶寶會感到耳內有異物或頭暈,搖頭恰好能緩解這種不適。隨著寶寶發育,一般在1歲前會逐漸消失。3頻繁眨眼睛,首先自查這件事!說完了耳朵,再來說眼睛。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寶寶頻繁眨眼睛,是心裡起風了嗎?
  • 育兒教育:8歲女童揉眼睛險些失明,寶寶頻繁揉眼睛不是小事!
    近幾日因為天氣乾燥導致眼睛經常出現乾澀情況,就不斷的揉眼睛緩解乾澀。突然想到了在之前報導的一篇「8歲女童揉眼睛險些失明」的新聞,這讓做媽媽的我不免擔心起了旺寶的眼睛,經過了好幾天的觀察才放心下來!如果說孩子平時就有揉眼睛的壞習慣一定要及時制止,並且要詢問孩子為什麼會經常揉眼睛。雖然揉眼睛在家長看來僅僅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對於孩子來講,頻繁用手指揉眼睛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 寶寶總愛揉眼睛,不僅是犯困信號,還有3個危險原因,媽媽要重視
    寶寶揉眼睛大多數家長都會像莉莉一樣認為是寶寶的睏倦信號,可如果寶寶頻繁地揉眼睛,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不管是習慣問題還是寶寶眼部出現的問題,家長都要及時檢查,必要時需諮詢醫生。不可能一天到晚頻繁地揉眼睛,而只會在某些固定的睡眠時間段揉眼睛來表明自己困了。如果寶寶一天到晚頻繁地揉眼睛,家長則需警惕,這就不一定是寶寶睏倦了。
  • 寶寶總愛揉眼睛,不僅是犯困信號,還有3個危險原因,媽媽要重視
    於是莉莉帶著寶寶去醫院諮詢了醫生,醫生告訴莉莉是因為寶寶的倒睫毛刺激到眼睛導致的。寶寶揉眼睛大多數家長都會像莉莉一樣認為是寶寶的睏倦信號,可如果寶寶頻繁地揉眼睛,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不管是習慣問題還是寶寶眼部出現的問題,家長都要及時檢查,必要時需諮詢醫生。
  • 娃頻繁清嗓子、眨眼、說髒話,可能不是壞習慣,是病了
    科大大就立馬和小夥伴們好好研究了一番,發現我國抽動症患病率與發病率逐年上升,幾乎每年有36萬名新發病兒童,而且還有潛在的人群!抽動症雖然是行為障礙疾病,但心理因素也佔很大原因。也許,寶寶身體上的病治好了,但心理陰影可能伴隨終生。其實說白了,抽動症是面鏡子,生病的不僅僅是孩子,而是整個家庭!
  • 寶寶頻繁揉眼睛,不一定是在打瞌睡,還可能是身體出了狀況
    每日一問:你知道寶寶頻繁揉眼睛是因為什麼嗎?所以眼睛的健康狀態不容忽視,尤其是寶寶的眼睛。但你知道嗎?如果寶寶頻繁揉眼睛,其實不一定是在打瞌睡,還可能是他們的身體出了狀況。1歲寶寶頻繁揉眼睛小芳家的寶寶今年1周歲了,
  • 兩歲內寶寶高發 冬季警惕小兒憋喘性肺炎
    入冬以來,各醫院兒科人滿為患,兒童咳嗽、感冒、發燒等呼吸道疾病反覆發作,其中,憋喘性肺炎起病急,更是讓家長擔心不已。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原主任張思萊指出,憋喘性肺炎的染病人群以一歲以內的寶寶為主,家長需預防交叉感染。
  • 要警惕他們得這種病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以紀念最早描述這種疾病的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其設立宗旨為促使帕金森病患者、他們的家人、專業醫療人員共同努力,不僅讓帕金森病家喻戶曉,而且要提高公眾的關注程度。
  • 【警惕】頭暈噁心嘔吐!王俊凱突然得的這種病,「盯上」了年輕人
    所謂良性表明這病是個「良民」,不會傷人性命。所謂陣發性表明它不會持續性眩暈。一般來說,每次眩暈時間不會超過60秒,但可能多次、反覆發作。所謂位置性指的是它發病講究「位置」,這跟耳石掉落的半規管(人的左右耳各有3個半規管)以及在半規管內的位置差異有關,比如有些人起床、躺下會眩暈,而有些人僅僅在床上翻身、低頭或抬頭就會誘發眩暈。
  • 寶寶為什麼要揉眼睛,揉眼睛太多要注意,可能是這些問題
    有時候家長會發現,寶寶偶爾的會揉一揉眼睛,有的時候還非常頻繁,揉起來就停不下,甚至會揉上幾分鐘,眼圈也變得紅紅的。家長也不知道怎麼處理,畢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揉,其實寶寶揉眼睛有很多的原因,有的時候家長也要小心,揉多了是有問題的。
  • 夏天寶寶突然喝水多、尿多很正常?闢謠:警惕糖尿病
    所以如果寶寶突然的多飲、多尿,並有體重降低,家長就要警惕,但是這種疾病往往被家長忽視,特別是夏天,孩子因出汗多也會多飲,多尿,所以更會被忽略。 既然兒童糖尿病危害如此大,那麼這種疾病該如何治療呢? 1 突然多飲、多尿第一點是,孩子突然出現大量喝水、排尿次數增加,尤其是夜裡,起夜次數明顯變多。 2 年齡大尿床當寶寶年齡超過5歲時,還出現尿床的現象,這時,家長也要警惕,是否是糖尿病的症狀。
  • 【科普】各個年齡層容易患上的耳鼻喉疾病是哪些?
    耳鼻喉疾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與之相關的病種也非常多,症狀表現也多種多樣,可以說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受到過耳鼻喉疾病的威脅,但是又由於耳鼻喉疾病發病時,一般都不會引起足夠的重視,極易錯過最佳的診療時機。 那麼,究竟各個年齡段的人群容易患上哪些耳鼻喉疾病?又該如何警惕或避免耳鼻喉疾病的發生呢?
  • 近9成患病率!寶寶感冒後脾氣大、抓耳朵?忽視它,重可致聾!
    最新調查顯示:62%寶寶在1歲內都患過急性中耳炎,3歲內的比例更是高達83%。今天科長就來好好普及普及中耳炎的相關知識。5.輕微耳痛、耳鳴、耳悶脹感,寶寶可能因此情緒不穩定,夜間易醒,常常哭鬧或拒絕吃奶。6.長期、頻繁睡覺時打呼,反覆有膿鼻涕、鼻塞或頻繁出現清鼻涕、打噴嚏。
  • "孩子胖成這樣你好意思當媽?"三歲寶寶體重突破60斤
    「我摸著孫女身上沒肉啊,多給孩子吃點兒!」……實際上,孩子胖的危害恐怕也不比成年人胖好到哪裡去。近日,「3歲女孩被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的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年僅3歲的佩琪,被父母硬生生餵成70斤,只為當吃播賺錢。
  • 寶寶最近老眨眼睛是怎麼回事?兒科主任:可能要警惕這種病
    寶寶頻繁眨眼,揉眼睛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眨眼是正常人的一種眼瞼反射,是雙眼瞼非隨意性的暫時性閉合運動,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眼瞼瞬動10~15次/分鐘,若明顯超出這個範圍就是病態。寶寶頻繁眨眼,揉眼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存在異物、視力模糊或者是倒睫等,因此家長發現寶寶有頻繁眨眼的現象,應及時去醫院排查病因,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