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其實一直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也經常被提及,由於父母工作忙,就把孩子託付給姥姥姥爺或爺爺奶奶帶大,這也讓隔代親成了當下的普遍現象,
但是家庭教育對孩子至關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一項心理調查研究發現,孩子由老人帶大,會在青春叛逆期有非常明顯的行為表現,由父母帶大,那他的叛逆程度是能夠接受的,可以順利平穩地度過青春叛逆期。
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出於巧合,是有一定依據的。「孩子在小時候與誰的關係好,性格就會受誰的影響最大。」
正所謂三歲看老,說的就是孩子小時候形成的意識與思想,會貫穿他們的一生。爺爺奶奶帶孩子容易讓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大多是由於爺爺奶奶容易溺愛孩子,做錯了事也不會被懲罰,這樣孩子就會認為做什麼都會得到原諒,這也就導致了青春期的過度叛逆,自我中心。但是和姥姥姥爺適當相處對於孩子和父母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2個小故事:
01
一天下午,辦公室一位同事給老公打電話「求救」,說是公司要加班,今天她不能按時去學校接孩子了,讓老公去接。但是老公回答說自己也還有工作要做,接不了,隨即給她轉了100元,讓她打車去接孩子。
同事那個氣,但是又不能不管孩子,只能去和領導請假。
晚上我和她聊天問了問最後怎麼樣了,她回答說還好,就是有點想媽媽了:「以前要是有事不能管孩子,給媽打個電話,就放心了。」
但是去年媽走了,我再也沒有能夠有什麼事無條件幫我一把的人了,再也聽不見那頭媽笑呵呵地說:「你就放心吧,閨女。」
02
有兩集關於姥姥的紀錄片,記錄了「姥姥」這一群體的現狀,在這個特別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姥姥承擔起了帶娃的責任,片中還指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些老人不遠萬裡從老家離開,來到陌生城市給女兒帶娃,她們要做的不僅是哄得孫子開心,還要讓女兒女婿舒心。
片中有這麼一位姥姥,她在接受採訪時抱怨起自己的女兒女婿:」我大老遠跑來帶孫子,女婿都沒叫過我一聲媽,還被女兒嫌棄說我嘮叨。」
既然是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為什麼還要待在這裡呢,早點回去享享清福不是更好嗎。
姥姥的回答讓人暖心:「開始我也挺不樂意,但後來也想開了,我們做個幕後英雄,默默守護自己的女兒與孫子就好啦,畢竟,那可是我閨女。」
其實,老人帶孩子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事事依著孩子,讓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被慣壞了,也讓父母難以去管教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最後只能讓孩子在後面的道路受到更大的傷害。
父母應該履行好自己管教引導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既然把孩子生下來,那就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而家中的老人對於孩子更多的應該是稍微為子女分擔點帶孩子的壓力就好,不要管束過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