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速降線:激動人心的數學挑戰

2021-03-01 馬桶課堂
關注馬桶課堂,日積月累,終成學霸!今天我們要討論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最速降線。在此之前,首先要要祝各位小朋友新年快樂!恭喜發財!學習進步!身體健康!
「一個質點在重力作用下,從一個給定點A到不在它垂直下方的另一點B,如果不計摩擦力,問沿著什麼曲線滑下所需時間最短。」

 這個問題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的。

他認為,這段曲線是段圓弧。很快,他的觀點被否定了。 

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在萊布尼茲的雜誌《教師學報》上再次提出這個最速降線的問題(problem of brachistochrone)。

  他向全歐洲數學家徵求解答。人們當然會首先想到連接AB的直線。但伯努利對試圖採用這一過於簡單化的方法提出了警告:

「不要草率地做出判斷,雖然直線AB的確是連接A、B兩點的最短線路,但它卻不是所用時間最短的路線。而曲線AMB則是幾何學家所熟知的一條曲線。如果在年底之前(指1696年)還沒有其他人能夠發現這一曲線,我將公布這條曲線。」

約翰·伯努利原定於1697年1月1日公布答案。但是到最後期限時,只收到他的老師萊布尼茲寄來的一份答案。

萊布尼茨請求伯努利延長最後期限到復活節,以便讓歐洲科學家們有更多時間來充分解決此道難題。伯努利同意了他的請求,延長了期限。然後,為確保不會使人誤解這道難題,約翰又重複了一遍:

  「在連接已知兩點的無限多的曲線中。選擇一條曲線,如果用一根細管或細槽代替這條曲線,把一個小球放入細管或細槽中,放手讓它滾動,那麼,小球將以最短的時間從一點滾向另一點。」

 伯努利在「戰書」中還特別暗示了他的挑戰對象,他寫道:「……很少有人能解出我們的獨特的問題,即使那些自稱通過特殊方法……不僅深入探究了幾何學的秘密、而且還以一種非凡的方式拓展了幾何學領域的人,這些人自以為他們的偉大定理無人知曉,其實早已有人將它們發表過了」。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指向偉大的英國科學家伊薩克·牛頓了!伯努利提到的「定理」指的是流數術,而牛頓曾宣稱自己早在萊布尼茲1684年發表微積分論文前就已經發現了這一理論。萊布尼茲正是伯努利的老師,自己師父和牛頓爭奪微積分的發明權,弟子當仁不讓要維護師門尊嚴。約翰·伯努利親自把降速問題抄了一份,裝進信封寄往英國。

  此時牛頓已不是當年的牛頓了,他自己也承認,他的頭腦已經不如二十年前那麼機敏了,而且還整天忙於造幣局的事務。關於此事我們可以看看牛頓的外甥女凱薩琳記述的內容:「1697年的一天,收到伯努利寄來的問題時,伊薩克牛頓爵士正在造幣局裡忙著改鑄新幣的工作,很晚才精疲力竭地回到家裡。但是,直到解出此道難題,他才上床休息,這時已經是凌晨4點鐘。」即使是在晚年,而且忙了一天的本職工作,牛頓還是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許多歐洲數學家都無法解出的難題!這位偉大天才的功力可見一斑。牛頓感到了自己作為一代宗師的榮譽和名望都受到了挑戰,對手正等著看他笑話,因此牛頓當仁不讓,僅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此題。牛頓被激怒了,據說他曾說過:「在數學問題上,我不喜歡被外國人戲弄」。

1697年復活節的截止期限,伯努利總共收到了5份答案,他自己的和其老師萊布尼茲的,第三份是他的哥哥雅可布·伯努利的。

這肯定使得約翰·伯努利很不爽,因為他們兄弟兩個從來都是誰也不服誰,互相較勁。洛畢達是第四個。

最後一份答案的信封上蓋有英國的郵戳,並且是匿名的,但答案完全正確!顯然這封信來自一位絕頂天才,非伊薩克·牛頓莫屬。據說,伯努利半是惱怒,半是敬畏地放下這封匿名答案,說到:「我從他的利爪認出了這頭獅子。」

除洛畢達的答案外,其他人的解答都在1697年5 月5月的《博學通報》公布。答案就是一段旋輪線也叫擺線。帕斯卡和惠更斯以前就研究過這一重要的曲線,可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還是一條最速降線。因為鐘錶擺錘作一次完全擺動所用的時間相等,所以擺線又稱等時曲線。

數學歷史上的挑戰古已有之,但這一次最速降線的挑戰可謂數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次挑戰。 參與討論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牛頓、萊布尼茲各自獨立創立了微積分;以伯努利兄弟為代表的伯努利家族是數學世家。羅畢達年輕時就顯露了數學天賦,十五歲就解出了帕斯卡的擺線難題。

  這次挑戰各人的解法各有千秋,約翰伯努利的解法最漂亮,類比了費馬原理,將物理和幾何融合到一起,用光學的思想一下子就得出結論。雅各布·伯努利的方法最一般化,體現了變分思想。牛頓、萊布尼茲和羅畢達都是用微積分方法,但是步驟並不相同。

此問題直接導致了另一位曠世天才的登場,大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約翰·伯努利的學生)也在1726年開始發表有關的論著,在1744年最先給了這類問題的普遍解法,並產生了變分法這一新的數學分支。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約翰伯努利的解法吧。

根據費馬原理:光在運動過程中的路徑總是取光程(或時間)為極值的路徑,這實際上是變分法的一種應用。

在折射問題中,光傳播的路徑滿足斯涅爾折射定律:如果光線在上半部速度v1,在下半部速度v2,從A1點到達A2點的光線總是走下列路徑。這個路徑同時也是光線的最短光程(時間)。

   

 如圖建坐標系,物體在縱坐標為y處的速度

為了讓小球最快到達底部,可以設想有一條光線從A處出發到達B處, 並且在每一層介質中傳播速度都滿足上述表達式。

考慮在第k層與k+1層質點在曲線上的下滑,物體運動的角度必須滿足:

上面表達式對任意k都成立,因此

又因為曲線斜率

因而得到

那麼

又因為

從而

根據x和y的參數方程,可知這是一條擺線。同時有邊界條件:y(0)=0,y(c)=H即可求解。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如何使用變分法解決本題。當然你首先得學會變分法。在馬桶課堂中回復「理論力學」,你可以找到一部分參考資料。

----

參考文獻:《「最速降線」問題》 數學通報 2006年第45卷

 


關注馬桶課堂日積月累,終成學霸!
微信ID:matongxueyuan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最速降線
    他在研究後認為最速降線應該是圓弧,但可惜的是這個答案並不是正確的。時間又過了 60 多年,1696 年 6 月,來自瑞士巴塞爾(Barsel,這座城市不僅是數學世家伯努利的故鄉,也是歐拉的故鄉,有一個由歐拉解決的著名數論問題就是以這座城市命名的)的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在《教師學報》(Acta Eruditorum)上又重新提出這個問題,並向全歐洲的數學家提出公開挑戰。
  • 最速降線問題
    簡言之,他是一位當代偉大的大眾數學傳播者。在對話中,我們探討了許多事情,但全都圍繞這個數學史上非常著名的問題 :最速降線 Brachistochrone。視頻前面約三分之二,我就播放這段對話的一部分。我們定義這個問題,談論它的一些歷史,經歷一遍17世紀的約翰.伯努利提出的解法。
  • 科學貴族的遊戲:最速降線(上)
    圖4 最速降線約翰·伯努利求解方法示意圖例如,小球降落在第一層,速度為v1,則有H 為A 點到B 點的垂直高度。由於ds=√1+y '² dx,上式變形後與y(1+y '²)=H 一致,求解也是擺線。約翰·伯努利提出最速降線時,正是微積分在歐洲的興起之時。為爭奪微積分的優先權,牛頓和萊布尼茲形成了兩大陣營。
  • 最速降線問題對人生的啟示詳述
    最速降線,簡單來說,就是只在重力作用下,從一點A走到它斜下方的B的那條時間最短的路徑。我們都知道,連接AB的直線,是距離最短,但不一定是時間最短。而伽利略說這應當是一條曲線,這固然對,但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曲線,這直到伯努利時代才徹底解決,這條曲線就被從此命名為最速降線。
  • 最速降線問題(巧解)
    在只考慮重力的作用的情況下,不計摩擦力,一質點在豎直面從A點沿某條曲線到B點,問怎樣的曲線能使所走的時間最短?這一個問題被稱為最速降線問題(Brachistochrone),由約翰·伯努利在1696年提出來挑戰歐洲的數學家,牛頓用一個晚上就做出來了,但是沒公開發表(太簡單了,不覺得有發表的必要)。
  • 最速降線與測地線:變分法及兩個例子
    本文簡述了變分法的概念和歐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導出,然後用變分法求解了最速降線和球面上的測地線兩個具體問題,為這兩個經典例題留下了一份參考筆記。所用到的數學知識為大一微積分。一、引言為什麼突然又開始寫變分法了呢?沒錯,因為作業正好做到這裡。。。
  • 最速降線—科技館推薦展品科普講解,小展品大智慧
    展示內容最速降線又稱看誰跑得快、看誰滾得快、哪個先到達,在展臺上設計了不同形狀的軌道,每組軌道起點和終點相同,軌道不同。軌道長度共三種,一個為直線軌道、另外兩個為曲線軌道(彎曲的坡度不一樣)。科技館展品製作生產源頭工廠-上海慣量自動化有限公司提示大家觀眾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深入了解最速降線的原理。科學原理物體沿軌道下降的速度不是簡單的只取決於軌道的長度,它也取決於軌道的形狀。
  • 《速降王者》NS版評測:揣在口袋裡的速降模擬器
    在掌機模式的加持下,本身提倡輕度娛樂的《速降王者》顯得更加休閒,隨時隨地騎一會,這更加貫徹了《速降王者》的主旨「這不是比賽,你可以根據你喜好的方式來遊玩」的理念,不管是線上模式還是線下單機,除了任你選擇的遊玩模式,現在連遊玩姿勢都可以選擇了。
  • 牛人大膽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
    牛人作死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老外總會作死的挑戰一些極限運動項目,雖然過程刺激,但是也總會伴隨著危險的發生,牛人作死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
  • 最速曲線的故事
    我們通常把這條曲線叫做最速降線或捷線。這個問題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的,並說這段曲線是段圓弧。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在萊布尼茲的雜誌《教師學報》上再次提出這個最速降線的問題(problem of brachistochrone),向全歐洲數學家徵求解答。
  • 思維挑戰: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將無愧於數學大咖稱號
    ##【摘要】: 本文提出一個比著名的最速降線問題更複雜,並有實用價值的航空降落曲線問題,向廣大數學愛好者尋求思考建議和解決方案。【問題分析】該問題看上去與最速降線問題類似,其實有本質的不同。最速降線問題最早由伽利略於1630年提出:一個質點在重力作用下,從A點到它斜下方的B點(兩者不處於同一條垂直線上),如果不計空氣阻力和摩擦力,問沿著什麼曲線下滑所需的時間最短? 他認為是一條圓弧線,其實是錯的。
  • 朝向終點不要停下來啊,越野山地自行車《速降王者》評測
    不過在前陣子重新打開之後,發現其實這款《速降王者》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如果拋開這「半成品」級的遊戲畫面,這款極限運動遊戲確實給我帶來了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正如這款遊戲的名字一樣,我們在《速降王者》中要做的就是騎著山地自行車一路朝下坡滑行。也正因為如此,《速降王者》並沒有同類遊戲中那些精心設計的賽道,絕大多數場地都未經人工雕琢,讓我們可以用自由度極高的方式完成驚險刺激的挑戰。
  • 高風險|長板速降,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賽道全長2.2公裡,養護狀況良好,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先後舉辦過兩屆長板速降賽。2016年的賽事還被國際速降聯盟 IDF 作為中國的首個積分賽賽段。▲官方比賽線路很多滑手之所以熱衷於長板速降,也是因為它與普通的滑板運動有所不同。
  • 高自由自行車極限競速遊戲:《速降王者》PS4版評測
    在遊戲中,玩家騎著一輛山地車在各種地形中速降,還支持多人競速。 在時隔16年後,Steam上出現了一款名為《速降王者》(Descenders)的快節奏極限運動遊戲,遊戲支持簡體中文,獲得了好評率94%的特別好評。
  • 聊聊長板速降的危險性和如何應對?
    長板玩速降確實是長板中最刺激的一種玩法,速度帶來的激情和危險是並存的,骨灰級玩家動則上百碼的速度可不是拿生命在開玩笑。第三、永遠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去挑戰極限,不要去碰運氣,不要去猜,路況不明的情況不要去冒險。只有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才能讓長板生涯更長一些,在長板上也能夠找到更多的樂趣。也讓長板成為自己的一技之長。
  • 「這是一部激動人心的、使人深思的著作」|使人們理解數學的最好...
    ——莫裡斯·克萊因當你讀完這本書時,一定會感嘆:我們對數學了解的太少了。《科學美國人》評價說:「這是一部激動人心、使人深思的著作。」在這本書中,克萊因按照歷史順序,從古埃及、古希臘開始詳盡地論述了數學與文化發展的關係,直到20世紀數學與社會文化的相互聯繫,其中不乏獨到的分析、精闢的見解。《科學美國人》評價說:「這是一部激動人心的、使人深思的著作。」對於數學與文化發展的關係,克萊因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兩者休戚相關。「一個時代的特徵在很大程度上與該時代的數學密切相關。
  • 全民健身 活力中國 2020戰馬玉泉山長板速降賽完美落幕
    全民健身 活力中國 2020戰馬玉泉山長板速降賽完美落幕 十一黃金周期間,戰馬玉泉山長板速降賽在山西玉泉山成功舉辦。在國慶假期期間給速降愛好者們帶來了難忘了一場活動。
  • 紅牛天梯速降賽落幕 張京坤:國內極限運動有待發展
    原標題:紅牛天梯速降賽落幕 張京坤:國內極限運動有待發展  【解說】5月24日,紅牛天梯速降賽在湖南張家界天門山風景區舉行,來自8個國家的15名頂級職業車手參與挑戰。最終,加拿大人加勒特-比勒獲得競速賽冠軍,美國人邁克-蒙哥馬利獲得技巧賽冠軍,中華臺北選手江思涵因傷退賽。
  • 高中數學:30組動圖吃透高中數學
    神奇的數學之心平面和圓環面的一種特殊交線最速降線旋輪線(
  • 30組動圖,吃透高中數學
    一起來欣賞數學的美吧!神奇的數學之心極坐標的魔法積分近似平面和圓環面的一種特殊交線無限正方形矩陣轉置最速降線旋輪線(擺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