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速曲線的故事

2020-12-13 老陽講數學

1.引子

2.最速曲線的故事

問題的提出

「一個質點在重力作用下,從一個給定點A到不在它垂直下方的另一點B,如果不計摩擦力,問沿著什麼曲線滑下所需時間最短。」我們通常把這條曲線叫做最速降線或捷線。這個問題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的,並說這段曲線是段圓弧。

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在1696年6月在萊布尼茲的雜誌《教師學報》上再次提出這個最速降線的問題(problem of brachistochrone),向全歐洲數學家徵求解答。

他設想在地面上不同高度的兩個點A和B,並且,不要讓其中一個點直接位於另一點的上方。連接這兩個點,當然可以作出無限多的不同曲線,從直線、圓的弧線到無數種其他曲線和波浪線。現在設想有一個球沿著一條曲線從A點滾向較低的B點。當然,球滾完全程所需要的時間取決於曲線的形狀。伯努利向數學界提出的挑戰是,找出一條曲線AMB,使球沿這條曲線滾完全程所用的時間最短。伯努利將此問題稱為Brachistochrone,即希臘語中的「最短」(brochistos)和「時間」(chronos)合成而來。

人們當然會首先想到連接AB的直線。但伯努利對試圖採用這一過於簡單化的方法提出了警告:

「……不要草率地做出判斷,雖然直線AB的確是連接A、B兩點的最短線路,但它卻不是所用時間最短的路線。而曲線AMB則是幾何學家所熟知的一條曲線。如果在年底之前(指1696年)還沒有其他人能夠發現這一曲線,我將公布這條曲線。」

直線有可能不是最短時間的路徑,因為小球從靜止開始滾下來,最初應該讓路徑陡一些,使小球獲得較大的加速度速度和速度。

問題的解決

約翰·伯努利原定於1697年1月1日公布答案。但是到最後期限時,只收到他的老師萊布尼茲寄來的一份答案,並且請求伯努利延長最後期限到復活節,以便讓歐洲科學家們有更多時間來充分解決此道難題。伯努利同意了他的請求,延長了期限。然後,為確保不會使人誤解這道難題,約翰又重複了一遍:

「在連接已知兩點的無限多的曲線中。選擇一條曲線,如果用一根細管或細槽代替這條曲線,把一個小球放入細管或細槽中,放手讓它滾動,那麼,小球將以最短的時間從一點滾向另一點。」

這個問題的難點在於,是求出一條曲線,實際就是求一個滿足給出條件的未知函數,這在以前是前所未有的,有可能開創一個新的學科領域。於是數學家們具有極大興趣,紛紛開展研究。

伯努利在「戰書」中還特別暗示了他的挑戰對象,他寫道:「……很少有人能解出我們的獨特的問題,即使那些自稱通過特殊方法……不僅深入探究了幾何學的秘密、而且還以一種非凡的方式拓展了幾何學領域的人,這些人自以為他們的偉大定理無人知曉,其實早已有人將它們發表過了」。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指向偉大的英國科學家伊薩克·牛頓了!伯努利提到的「定理」指的是流數術,而牛頓曾宣稱自己早在萊布尼茲1684年發表微積分論文前就已經發現了這一理論。萊布尼茲正是伯努利的老師,自己師父和牛頓爭奪微積分的發明權,弟子當仁不讓要維護師門尊嚴。約翰·伯努利親自把降速問題抄了一份,裝進信封寄往英國。

此時牛頓已不是當年的牛頓了,他自己也承認,他的頭腦已經不如二十年前那麼機敏了,而且還整天忙於造幣局的事務。關於此事我們可以看看牛頓的外甥女凱薩琳記述的內容:「1697年的一天,收到伯努利寄來的問題時,伊薩克牛頓爵士正在造幣局裡忙著改鑄新幣的工作,很晚才精疲力竭地回到家裡。但是,直到解出此道難題,他才上床休息,這時已經是凌晨4點鐘。」即使是在晚年,而且忙了一天的本職工作,牛頓還是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許多歐洲數學家都無法解出的難題!這位偉大天才的功力可見一斑。牛頓感到了自己作為一代宗師的榮譽和名望都受到了挑戰,對手正等著看他笑話,因此牛頓當仁不讓,僅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此題。牛頓被激怒了,據說他曾說過:「在數學問題上,我不喜歡被外國人戲弄」。

1697年復活節的截止期限,伯努利總共收到了5份答案,他自己的和其老師萊布尼茲的,第三份是他的哥哥雅可布·伯努利的,這肯定使得約翰·伯努利很不爽,因為他們兄弟兩個從來都是誰也不服誰,互相較勁。洛畢達是第四個。最後一份答案的信封上蓋有英國的郵戳,並且是匿名的,但答案完全正確!顯然這封信來自一位絕頂天才,非伊薩克·牛頓莫屬。據說,伯努利半是惱怒,半是敬畏地放下這封匿名答案,說到:「我從他的利爪認出了這頭獅子。」

除洛畢達的答案外,其他人的解答都在1697年5 月5月的《博學通報》公布。答案就是一段旋輪線也叫擺線。帕斯卡和惠更斯以前就研究過這一重要的曲線,可是他們誰也沒有想到這還是一條最速降線。因為鐘錶擺錘作一次完全擺動所用的時間相等,所以擺線又稱等時曲線。

解法一

解法二

3.挑戰的意義

數學歷史上的挑戰古已有之,但這一次最速降線的挑戰可謂數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次挑戰,有幾個理由:

首先參與人數眾多。

其次,得出正確結果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牛頓、萊布尼茲各自獨立創立了微積分;以伯努利兄弟為代表的伯努利家族是數學世家。羅畢達年輕時就顯露了數學天賦,十五歲就解出了帕斯卡的擺線難題。

第三,這次挑戰各人的解法各有千秋,約翰伯努利的解法最漂亮,類比了費馬原理,將物理和幾何融合到一起,用光學的思想一下子就得出結論。雅各布·伯努利的方法最一般化,體現了變分思想。牛頓、萊布尼茲和羅畢達都是用微積分方法,但是步驟並不相同。

最後,此問題直接導致了另一位曠世天才的登場,大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約翰·伯努利的學生)也在1726年開始發表有關的論著,在1744年最先給了這類問題的普遍解法,並產生了變分法這一新的數學分支。

當時的科學家對變分法非常樂觀,在1744年Eider曾這樣讚美道:「上帝創造的宇宙的結構是如此的盡善盡美,以至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不顯示出極大或極小的性質。因此,毫無疑問,世界上的一切結果都可以用極大和極小方法從其終極原因及其有效原因中導出來。」這是對變分法最高讚賞,一大批科學家年輕學者的熱情也非常高漲,對變分原理及其實際應用的探索也在不斷進行之中。

相關焦點

  • 「最速曲線」的啟示
    原標題:「最速曲線」的啟示   2014-06-20 02:16:54 來源: 經濟導報(濟南) 有0人參與分享到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一個分析學的基本問題——「一個質點在重力作用下,從一個給定點到不在它垂直下方的另一點,如果不計摩擦力,問沿著什麼曲線滑下所需時間最短。
  • 擺線:最速曲線和等時曲線
    最速曲線的形狀接近那個「跳臺滑雪」(上圖第三個),起始近乎的垂直加速讓珠子獲得了快速通過後半程水平位移的能力,平均速度最快。上圖的動畫裡,紅色的就是那條「最速曲線」。(伽利略的結論錯在認為完美的圓弧才是最快的路徑。)
  • 人生的最速曲線
    從小數學老師就告訴我們,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最短的距離走起來最快嗎?今天給大家普及個概念,最速曲線。圖片摘自網絡小球從兩點間的直線滾下來快,還是從紅色的曲線滾下來快?答案我相信很多理工男都知道,紅色的曲線快。這條紅色的曲線就是最速曲線。
  • 最速曲線要如何讓寶沃「自救」?
    當一個品牌定調於「工程師」文化的時候,最直接的還是對技術的尊重,對人才的尊重。我們也期許著,這樣的品牌內核,可以在產品上綻放更多的創新之花。但是,對於新能源的態度,寶沃既不激進,也不會固守在「舊能源」上,這倒是諸多品牌最真實的心聲。代表跨界的是寶沃BX6,甚至有媒體同行驚呼「這太像一款轎車了」。向跨界車型的細分市場進軍,其實是諸多車企的既定產品規劃,之後還會有更多類似的產品出現。
  • 兩點之間直線最快?錯!看寶沃的「最速曲線」就知道了!
    正確答案是,兩點間最快的路線並不是直線,而是一條旋輪線,這就是有名的「最速曲線」,也就是上圖中的紅色曲線。更讓人驚訝的是,幾個不同的質點在「最速曲線」的不同位置同時出發,卻能在同一時刻抵達終點。這表明,目前的位置並不是我們過於重視的核心點,如果過分關注這一點,就會局限了我們的視野和想法。
  • 擁有「最速曲線」模式,再遠的目標也能最快到達!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一個分析學的基本問題——「一個質點在重力作用下,從一個給定點到不在它垂直下方的另一點,如果不計摩擦力,問沿著什麼曲線滑下所需時間最短。」最後被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們證明,兩點間最快的路線並不是直線,而是一段旋輪線,這條就是有名的「最速曲線」。
  • 寶沃汽車玩轉「最速曲線」,工程師品牌迎來高速發展
    在品牌日當天,寶沃集團總裁楊嵩先生重塑了品牌: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並且提出了以「最速曲線」為發展目標。從此前的品牌復興,到如今的品牌重塑,寶沃汽車將開始新的騰飛。6月8日,BAE超級工程院 2018寶沃汽車媒體溝通會蘇州站在蘇州寶沃相城旗艦4S店舉行。寶沃汽車集團營銷公司市場部總監霍靜女士,寶沃汽車集團營銷公司市場部產品經理於哲先生出席了本次溝通會。
  • 從量變到質變,看中國力量問鼎國際舞臺的「最速曲線」!
    溝通會上,寶沃汽車創新詮釋以「最速曲線」為目標的寶沃模式,並帶來了一些關於品牌、產品的比較詳盡的分享。"最速"前進,開啟品牌發展新紀元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市場正在迎來全新的格局,汽車產業的中國力量也在從「量」的突破向「質」的飛躍進行轉變。
  • 綜藝與觀眾間的最速曲線,是王牌MC的成長蛻變
    這檔神奇的「綜N代」,踏準了變與不變的節奏,用全新的「王牌家族」陣容,找到了觀眾與節目兩者之間的「最速曲線」;用MC的成長,串聯起觀眾記憶中的經典「王牌」時光。所有的「情之所起」,都落到了每一個人的成長故事裡,實現了節目與嘉賓的相互成全。
  • 寶沃汽車全新起航 以「最速曲線」智取未來
    無論是以「最速曲線」為目標的寶沃模式,還是品牌價值體系「寶沃安全之盾」,抑或是發力未來的寶沃未來安全iSA戰略,以及兩款重磅上市的車型,寶沃一系列戰略及新車型的發布讓現場觀眾在「大呼過癮」的同時豁然發現,一個全新的寶沃來了。「寶沃汽車品牌日發布會是寶沃品牌起飛的點火時刻。」寶沃汽車集團總裁楊嵩表示,寶沃汽車將開啟品牌發展新紀元。
  • 楊嵩用他的坦誠撩到了我 寶沃玩活最速曲線
    於是,我用了自己最不擅長的方式,拒絕了!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了,那就太沒有戲劇性了,門口領盒飯去吧。此後,每天一張圖,但我對圖片的反感程度慢慢降低,反而變成了一種期待,對5月9日發布會的一種期待。寶沃是什麼,是曾經最招黑的槽點。楊嵩對寶沃的定義,不再是BBBA,而是坦誠相待,大大方方地請出了真正的資方——福田汽車,把寶沃汽車定義為「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這正是現在寶沃汽車的高明之處,在這個信息極度透明的時代,想用紙去包火,那麼火會越燒越旺。
  • 據說營銷牛人楊嵩去了寶沃 要啟動最速曲線驅動救回寶沃
    在這個新的定位下,楊嵩發揮了自己作為奧數優秀生的特長,用一個「最速曲線」的理論來闡述寶沃模式。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楊嵩卻認為不是這樣的,要最快走完兩點之間的距離,不是直線是曲線。所以寶沃一方面以最小的投入收購百年國際品牌,另一方面投入高成本建立產品研發、製造的硬實力。不難看出,楊嵩的「野心」是,希望寶沃品牌能夠沿著「最速曲線」,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資源組合方式從中國走向世界。怎麼走?
  •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笛卡兒心形曲線的故事真實與否?
    最近,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熱播,劇中的天才殺人犯、數學老師張東升給學生們講了一個心形曲線的故事。這個故事還被某礦泉水拍成了非常唯美的廣告,相信大家都一定看過。據考證,上面那個悽美的故事,並不是真的。按次序進行我的思考,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一點一點逐步上升,直到認識最複雜的對象。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儘量全面地考察,儘量普遍地複查,做到確信毫無遺漏。笛卡爾的思想深刻的影響了歐洲幾代人,他是當之無愧的近代西方哲學創始人之一。
  • 胎心曲線怎麼看?經驗來分享
    由於產檢時大多數孕媽是沒有宮縮的,所以此時記錄宮縮情況意義不大,宮縮曲線多在臨產後觀察。我們今天主要講胎心曲線。很多孕媽家中有胎心儀,沒事就聽聽寶寶的心跳,以為在正常範圍就OK。這其實是不對的,胎心儀只能反應某一瞬間的胎心率,也就是每分鐘跳多少次。
  • 「工程師品牌+技術安全之盾」 寶沃開啟最速模式
    而在這份厚積薄發的品牌宣言背後,是寶沃整合品牌、產品、標準、工廠、供應鏈各環節打造的「最速曲線」,並以「工程師品牌+技術安全之盾」兩大核心支撐點全力運行的寶沃引擎。「工程師品牌」最速區別於當下所有的汽車品牌基因,寶沃當晚明確提出了「工程師品牌」理念。
  • 有若故事 | 喪欲速貧,死欲速朽
    如關於「喪」的問題,孔子曾說過「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對此,部分弟子開始也是各執一詞,很有爭議,其中有若、曾參各執一端,爭論尤其激烈。有若問曾參:「你聽過先生講關於「喪」的言論嗎?」這裡「喪」是指失去官位。曾參回答說:「聽說過,不就是『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嘛!」就是說,失去官位就希望儘快貧窮,死了就希望儘快腐朽。
  • 生長曲線不是這麼看的!崔玉濤教你看生長曲線
    這就要利用生長發育曲線了。生長發育曲線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最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最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這兩種情況都應該引起關注。
  • 為什麼需求曲線又叫邊際效益曲線?
    為什麼需求曲線又叫邊際效益曲線?經濟學學習中,我們經常遇到模型分析。模型分析大多是圖形分析(diagram analysis);而在圖形分析中,我們使用最多就是需求和供給曲線(demand and supply curve)的xy軸分析。
  • 【育兒常識】生長曲線
    其實胖或瘦是有標準的,這就是兒童生長曲線。1、什麼是生長曲線?生長發育曲線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可分為:體重、身高/身長、頭圍、BMI幾大類。一般生長曲線的橫軸為兒童年齡,縱軸為兒童各項發育指標。
  • 解析幾何專題——直線和曲線位置關係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知識點|高頻考點匯總 解析幾何專題——直線和曲線位置關係一、解題流程梳理(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2)設出直線與曲線的交點坐標①聯立直線和曲線方程代入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在方程有解的條件下利用韋達定理寫出根與係數的關係.②轉化幾何條件.2.設點問題解題流程:(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1)設點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