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請關注:理化能手
小手不但能提供小學到高中的所有科目電子版教材,更能提供對應的複習題,期末期中考卷,以及各章節、各知識點有針對性的練習題,應有盡有。私信即可贈送下載連結。歡迎各位朋友關注下載。小手能為你提供服務是我的榮幸,在您的支持下小手將動力滿滿。
最近,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熱播,劇中的天才殺人犯、數學老師張東升給學生們講了一個心形曲線的故事。
《隱秘的角落》劇照
你聽說過這個故事嗎?它是真是假?心形曲線到底是怎麼畫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十七世紀中葉,法國正在流行黑死病,50多歲的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笛卡爾逃離了法國,流落到瑞典街頭要飯。有一天,他邂逅了上街遊玩的年輕的瑞典公主克裡斯蒂娜。經過交談,克裡斯蒂娜對才華橫溢的笛卡爾仰慕萬分,就把他回皇宮,當自己的數學老師。在日復一日的討論中,公主對笛卡爾的感情從仰慕變成了愛慕。
笛卡兒
很快,他們之間的感情被國王發現了,國王非常憤怒,下令要處死笛卡爾,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下,笛卡爾才逃過了死刑,被驅逐出瑞典,回到了法國。
克裡斯蒂娜公主
笛卡爾回到法國後,日夜思念公主,他把自己的思念寫在一封封信上寄給了公主,可是公主從來沒有回信,因為笛卡爾所有的信都被國王攔截了。相思之苦讓笛卡爾身染重病,在彌留之際他給公主寫了最後一封信,這封信裡只有一行字:r=a(1-sinθ)
這封信也到了瑞典國王手裡,但是國王看不懂這封信的意思,找手下的大臣,也沒有一個人看得懂。國王覺得這可能只是一個數學問題,於是就沒有阻攔它,把它交到了公主手裡。公主拿到信之後非常開心,因為這正是笛卡爾教給她的解析幾何!原來,這是一個幾何圖形的代數表達式,畫出來的樣子是這樣的。
心形線
等她的父親去世,公主成為了女王,她立刻來到法國尋找笛卡爾。只可惜,那個時候笛卡爾已經去世了。這個故事還被某礦泉水拍成了非常唯美的廣告,相信大家都一定看過。
某礦泉水廣告
據考證,上面那個悽美的故事,並不是真的。
克裡斯蒂娜女王生於1626年,在6歲的時候就已經繼承了王位,到18歲就開始了實際的統治。她被認為是那個年代最博聞廣識的女性,在她喜愛書籍、繪畫、和雕塑,對宗教、哲學、數學、和鍊金術也有濃厚的興趣。她吸引了一大批科學家,想要讓斯德哥爾摩成為「北方雅典」。
在她年輕的時候,經常與法國駐瑞典大使討論哲學,而笛卡爾是當時法國最有名的哲學家。出於對對笛卡爾的崇拜,克裡斯蒂娜邀請笛卡爾來瑞典。在1649年10月,笛卡爾應邀來到了瑞典,此時笛卡爾53歲,女王23歲,女王的父親早已經去世了,如果他們真的戀愛了,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
由於女王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了,笛卡爾也按照女王的時間,在早上5點到王宮的圖書館同女王討論哲學。瑞典處於北歐,冬天異常寒冷。幾個月後,笛卡爾患上了肺炎,1650年2月,笛卡爾因肺炎在瑞典去世。對他的去世,克裡斯蒂娜女王表示非常內疚。
也許,後人之所以演繹出這個故事,是因為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笛卡爾終生未婚,聰明高貴的克裡斯蒂娜女王也終生未婚,最後,笛卡爾還因女王的邀請而去世,這多多少少會讓人浮想聯翩吧。
笛卡爾是著名的數學家,他對數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發明了解析幾何——一種可以把代數和幾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數學分支。我們通常把直角坐標系叫做笛卡爾坐標系,它可以用一組坐標來表示一個點的位置。
笛卡爾坐標系
以二維笛卡爾坐標係為例:它由x軸和y軸組成,每一個點都可以用一對坐標(x,y)來表示,對應了這個點在x軸和y軸上的投影。一個解析表達式描述了x和y之間的一個關係(代數),滿足這個關係的點又可以在坐標平面上畫出(幾何),這樣就實現了代數和幾何的聯繫。
解析幾何表示的幾條線
比如,我在圖中畫出了三個解析式的圖像,它分別對應了兩條曲線和一個圓。
在幾何圖形上,我們可以看出:藍色的直線和紅色的直線相交,交點是A點,它的坐標是A(5,5),這就代表了下面的方程組的解:
我們同樣會發現,圓形和紅色直線不相交,這代表下屬方程組無解:
幾何問題可以變成代數問題求解,代數問題也可以轉化成幾何問題,這就是笛卡爾創立的解析幾何。
笛卡爾不光是一個數學家,也是一個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他第一個提出:如果物體不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它將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這幾乎已經準確的表述了牛頓第一定律。在他之前的科學巨匠伽利略的觀點是:物體的慣性運動是勻速圓周運動,因為在沒有發現萬有引力的情況下,很容易把天體圍繞太陽的運動看作是一種慣性運動。顯然,伽利略的說法並不準確。
笛卡爾認為:理性的思考比感覺更可靠。比如,我們到底是聽到、看到了真實的東西,還是我們在夢中產生了這種感覺呢?人無法完全區分睡夢的經驗與清醒的經驗。所以,感覺是可以被懷疑的,我們唯一不能懷疑的是我們正在懷疑這件事。由此,他得出了名言:我思故我在。
他還在著作中提出了四條思考的規則:
笛卡爾的思想深刻的影響了歐洲幾代人,他是當之無愧的近代西方哲學創始人之一。
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來談談最初的問題吧——心形曲線。儘管笛卡爾非常偉大,但是心形曲線貌似還真不是笛卡爾提出的。因為寫出心形曲線使用的坐標系並非直角坐標系,而是極坐標系,這個坐標繫到了後來的牛頓時代才為科學界熟知。
在極坐標下表示出的兩個點
極坐標系的意思是:將平面內任何一個點與原點連線,這個線段的長度叫做極徑r;極徑與水平向右的方向還有一個夾角θ,稱之為極角。只要給定一個點,我總能找到一個極徑r和極角θ,反之亦然,所以就可以用(r, θ)來表示坐標平面上的一個點了。
顯然,這種表示的方法與笛卡爾的直角坐標系是不一樣的。極坐標方程並不表示某個點橫縱坐標x與y的關係,而是表示極徑r和極角θ之間的關係。有些幾何圖形,用極坐標系表示起來非常方便。
比如半徑為1的圓形:r=1
玫瑰線:r=2sin(4θ)
阿基米德螺旋:r=0.1θ
以及,著名的心形線:r=a(1-sinθ)
我們把心形曲線和劇中情景對比一下:
你會發現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