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速降線

2021-03-01 算法與數學之美
作者:aifreedom 
連結:http://www.guokr.com/article/22018/
最速降線問題

「想像一個小球,僅受重力,從點 A 出發沿著一條沒有摩擦的斜坡滾至點 B。怎樣設計這條斜坡,才能讓小球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點 B?」

這個在數學史上被稱為「最速降線」的知名問題,最早是由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於 1630 年提出來的。他在研究後認為最速降線應該是圓弧,但可惜的是這個答案並不是正確的。時間又過了 60 多年,1696 年 6 月,來自瑞士巴塞爾(Barsel,這座城市不僅是數學世家伯努利的故鄉,也是歐拉的故鄉,有一個由歐拉解決的著名數論問題就是以這座城市命名的)的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在《教師學報》(Acta Eruditorum)上又重新提出這個問題,並向全歐洲的數學家提出公開挑戰。這個別出心裁卻又十分容易理解的問題吸引了當時全歐洲的數學家,而最後給出了正確解答的人也都是數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巨人。這也讓這次挑戰成為了數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場公開挑戰。

數學家之間公開挑戰的傳統要追溯到 16 世紀在義大利的博洛尼亞(Bologna)。16 世紀初的博洛尼亞曾是歐洲數學思想的大熔爐,全歐洲的學生都會來到博洛尼亞大學。他們甚至還「發明」了一項新的觀賞運動——數學比賽。這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當時確實有大批的觀眾從各地湧來,圍觀數學家們互相之間用數學鬥法。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在塔塔裡亞(Tartaglia)和費奧(Fior)間上演的,是一場關於求出一元三次方程通解的世紀智力大戰。

言歸正傳,在約翰・伯努利發出挑戰後的半年裡,他收到的唯一一份答案來自《教師學報》的主編,他的老師萊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在萊布尼茨的要求下,他將接受答案的最後期限推遲到 1697 年的復活節,以便有更多的數學家能參與到這場挑戰中來。

我們都知道,過兩點的直線段是兩點間的最短路徑。但使質點的運動時間最短的運動軌跡,卻不是那麼的顯而易見。這個問題和以往人們見過的那些求極值的問題是有本質區別的。藉助微積分,人們可以求出一個函數的極值;但最速降線問題要求的並不是某個傳統函數的極值點,而是要在一簇曲線(過 A、B 兩點的所有曲線)中,求出能讓質點運動時間最短的那條。這是一個以函數(小球的運動軌跡)為自變量,以實數(小球運動的時間)為函數值的函數,也就是所謂的泛函。我們要求的就是這樣一個泛函的極值。正如後文將要介紹的那樣,這類問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數學分支——變分學。

1697 年的復活節很快就到了,約翰・伯努利一共收到了五份正確答案。這五份答案分別來自他自己,他的老師萊布尼茨,他的哥哥雅各布・伯努利(Jakob Bernoulli),他的學生洛必達(Guillaume Francois Antonie de L'Hospital),還有一位來自英國的匿名數學家。最後這份答案雖然沒有署名,但顯然出自赫赫有名的牛頓(Issac Newton)之手。雖然五人的解法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答案全都一樣——最速降線就是擺線。

同一個答案

所謂擺線(cycloid),就是當圓沿一條直線運動時,圓周上一定點所形成的軌跡。其實當時的數學家對這種曲線並不陌生,帕斯卡和惠更斯都曾研究過這一重要的曲線。但大部分人都沒有想到,這條線同時也是人們苦苦追尋的最速降線。

而我們大家對擺線也不陌生。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那種能夠畫出各種漂亮曲線的玩具嗎?一塊塑料板上開著幾個圓形的大洞,還有幾塊較小的圓形塑料片,不同半徑處留有一些孔。把這些看似普通的小圓片放進大圓孔中,再將原子筆插在小孔裡並帶動小圓片沿著大圓的圓周運動,就能在紙上留下各種美麗的曲線。這些曲線也都是擺線,只不過是另一種被稱為「內擺線」(hypocycloid)的擺線。它們是由給定圓在另一個圓內運動時,圓周上一定點形成的軌跡。

不同的解法

讓我們回到眾人給出的最速降線的解法上。萊布尼茨、牛頓、洛比達都是用他們擅長的微積分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伯努利兄弟的解法就值得特別地說一說了。

約翰的解法應該是最漂亮的解法了。他利用了費馬原理(Fermat's principle),將小球的運動類比成光線的運動。費馬原理又叫做「最短光時」原理,說的是光線在傳播時總會選擇光程極短的那條路徑。那麼,「最速降線」就是在光速隨高度下降而增加(加速度恆為重力加速度 g)的介質裡光線傳播的路徑。用這樣的類比思想,約翰成功地算出了這條曲線就是前面提到的擺線。

這種解法出人意料地用到了費馬原理,實在是太巧妙了!在物理學中,費馬原理被認為是「最小作用量原理」(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在幾何光學中的特例。 而最小作用量原理則是物理學定律普遍遵循的規律,甚至被稱為「物理定律的定律」。

不知你想過沒有,當我們將一個小球拋出後,它為什麼會沿著所謂的拋物線運動?你可能會說,因為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它在水平方向上速度恆定不變;而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它在豎直方向上做勻變速運動。這兩個運動合起來就使得小球的運動軌跡成了一條拋物線。

這確實不錯,但現在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從整體的角度考慮,小球在被拋出後,為什麼不沿著其他的路徑運動,卻總是沿著拋物線運動呢?同樣,我們在考察了連接小球起點和終點的所有曲線後,會發現只有在沿著拋物線運動時,小球的動能和勢能的差在運動過程中對時間的積分(這就是所謂的「作用量」)才是最小的。注意,在這裡我們同樣是在一簇曲線中,求出一條曲線使得某個量達到極值。這種在一簇曲線中,求出某條曲線使得函數取到極值的思想就是變分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說,我們又是在用變分求泛函的極值。

再回過頭來看看約翰・伯努利的哥哥——雅各布・伯努利的解法。雖然雅各布的解法相對於約翰的解法來說更複雜更麻煩,但他的解法更具有一般性,體現了變分的思想。約翰的學生,偉大的數學家歐拉吸收了這一思想,並從 1726 年開始發表相關的論文,最終於 1744 年首先給出了這類問題的解法,並創立了變分學這一新的數學分支。投資者用它來計算最大利潤,工程師用它來計算最小損耗,建築師用它來優化架構。它成為了微積分理論中最強大的工具之一。

 

如果您從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了,

請支持一下小編!歡迎分享或讚賞!

熱經典文章推薦:

相關焦點

  • 最速降線問題
    來自3Blue1Brown《最速降線問題:最快下滑路徑為什麼是旋輪線?》
  • 科學貴族的遊戲:最速降線(上)
    圖4 最速降線約翰·伯努利求解方法示意圖例如,小球降落在第一層,速度為v1,則有H 為A 點到B 點的垂直高度。不過,約翰·伯努利的方法太有針對性,他的哥哥雅各布·伯努利的方法則更為有條理,成為變分法的重要思想來源。伯努利兄弟生活的時代,正是微積分興起的時代,當時人們已經知道了利用微分求解函數極值的方法。如一元函數,對其自變量求導,當該導數為0時,該點就有可能是函數的極值點。
  • 最速降線問題對人生的啟示詳述
    最速降線,簡單來說,就是只在重力作用下,從一點A走到它斜下方的B的那條時間最短的路徑。我們都知道,連接AB的直線,是距離最短,但不一定是時間最短。而伽利略說這應當是一條曲線,這固然對,但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曲線,這直到伯努利時代才徹底解決,這條曲線就被從此命名為最速降線。
  • 最速降線:激動人心的數學挑戰
    今天我們要討論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最速降線。在此之前,首先要要祝各位小朋友新年快樂!恭喜發財!學習進步!身體健康!「一個質點在重力作用下,從一個給定點A到不在它垂直下方的另一點B,如果不計摩擦力,問沿著什麼曲線滑下所需時間最短。」
  • 最速降線問題(巧解)
    在只考慮重力的作用的情況下,不計摩擦力,一質點在豎直面從A點沿某條曲線到B點,問怎樣的曲線能使所走的時間最短?這一個問題被稱為最速降線問題(Brachistochrone),由約翰·伯努利在1696年提出來挑戰歐洲的數學家,牛頓用一個晚上就做出來了,但是沒公開發表(太簡單了,不覺得有發表的必要)。
  • 最速降線與測地線:變分法及兩個例子
    本文簡述了變分法的概念和歐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導出,然後用變分法求解了最速降線和球面上的測地線兩個具體問題,為這兩個經典例題留下了一份參考筆記。所用到的數學知識為大一微積分。一、引言為什麼突然又開始寫變分法了呢?沒錯,因為作業正好做到這裡。。。
  • 最速降線—科技館推薦展品科普講解,小展品大智慧
    展示內容最速降線又稱看誰跑得快、看誰滾得快、哪個先到達,在展臺上設計了不同形狀的軌道,每組軌道起點和終點相同,軌道不同。軌道長度共三種,一個為直線軌道、另外兩個為曲線軌道(彎曲的坡度不一樣)。科技館展品製作生產源頭工廠-上海慣量自動化有限公司提示大家觀眾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深入了解最速降線的原理。科學原理物體沿軌道下降的速度不是簡單的只取決於軌道的長度,它也取決於軌道的形狀。
  • 《速降王者》NS版評測:揣在口袋裡的速降模擬器
    在掌機模式的加持下,本身提倡輕度娛樂的《速降王者》顯得更加休閒,隨時隨地騎一會,這更加貫徹了《速降王者》的主旨「這不是比賽,你可以根據你喜好的方式來遊玩」的理念,不管是線上模式還是線下單機,除了任你選擇的遊玩模式,現在連遊玩姿勢都可以選擇了。
  • 高風險|長板速降,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賽道全長2.2公裡,養護狀況良好,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先後舉辦過兩屆長板速降賽。2016年的賽事還被國際速降聯盟 IDF 作為中國的首個積分賽賽段。▲官方比賽線路很多滑手之所以熱衷於長板速降,也是因為它與普通的滑板運動有所不同。
  • 朝向終點不要停下來啊,越野山地自行車《速降王者》評測
    不過在前陣子重新打開之後,發現其實這款《速降王者》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如果拋開這「半成品」級的遊戲畫面,這款極限運動遊戲確實給我帶來了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正如這款遊戲的名字一樣,我們在《速降王者》中要做的就是騎著山地自行車一路朝下坡滑行。也正因為如此,《速降王者》並沒有同類遊戲中那些精心設計的賽道,絕大多數場地都未經人工雕琢,讓我們可以用自由度極高的方式完成驚險刺激的挑戰。
  • 菜鳥驢友玩速降穿越 結果帶的繩子太短吊在半空
    本想「速降穿越」玩個心跳,卻因為自己的不專業,差點把命玩掉。10月9日傍晚,溫州永嘉縣警方接到求救信息:四男一女5名東陽驢友在楠溪江大若巖十二峰玩速降時,由於設備簡陋、繩子太短,被困在了半空中。永嘉登山協會副會長楊貴雲說,崖壁的巖石比較鋒利,已經劃破了速降繩的外層保護皮。好在被困處有個小緩坡和幾棵樹,5人就待在那裡打電話報警求助。救援隊員拿著300米重四十多斤的速降繩,爬了近五個小時的山路,才爬到了頂峰。由於天黑路滑,救援方案幾經周折。10日清晨4點多,永嘉登山協會的救援人員「影子」利用繩索降到驢友被困處,送去食品和飲用水,為他們補充體力。
  • Kona速降山地車上坡費力是怎麼回事?來看看老騎手怎麼說吧!
    不光是Kona的速降車,任何品牌的速降山地車上坡都是極為費力的。因為速降車的設計初衷裡,本來就沒有上坡這一屬性——這一點從「速降」二字中便可看出。所以,無論你再怎麼改裝調節,速降車上起坡來都是極為費力的。什麼是速降山地車?
  • 200斤胖子玩野外速降繩子被卡住 懸掛半山腰
    原來,這天周六,熱愛戶外運動的敘永小夥「院長」(外號)和8個夥伴到敘永縣震東鄉西湖村玩野外速降。速降過程中,由於安全帶滑落,過繩結時被卡住,懸空掛在了半山腰。敘永消防中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最終將男子成功救下。
  • 長板速降滑手需要了解的一些關於輪子的問題
    在長板速降當中,輪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自從聚氨酯被用於製作滑板輪子以後,滑板的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聚氨酯的物理特性將對滑行感受產生極大的影響。輪子的直徑和寬度並不是越大越好,在這些年的比賽中,最常見的70mm至80mm,寬度50mm邊緣為直角邊,輪子表面為光面,提供更大的抓地力,這在速降比賽中非常重要。比賽只有更少的使用slide減速才能獲勝。
  • 200斤胖子玩野外速降繩子被卡住 懸掛半山腰(圖)
    原來,這天周六,熱愛戶外運動的敘永小夥「院長」(外號)和8個夥伴到敘永縣震東鄉西湖村玩野外速降。速降過程中,由於安全帶滑落,過繩結時被卡住,懸空掛在了半山腰。敘永消防中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最終將男子成功救下。
  • 高自由自行車極限競速遊戲:《速降王者》PS4版評測
    在遊戲中,玩家騎著一輛山地車在各種地形中速降,還支持多人競速。 在時隔16年後,Steam上出現了一款名為《速降王者》(Descenders)的快節奏極限運動遊戲,遊戲支持簡體中文,獲得了好評率94%的特別好評。
  • 牛人大膽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
    牛人作死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老外總會作死的挑戰一些極限運動項目,雖然過程刺激,但是也總會伴隨著危險的發生,牛人作死挑戰:騎自行車從60米高的大壩速降,時速接近120公裡!
  • 男子玩速降墜落懸崖,妻子在下面眼睜睜看著……
    下面這起案件中,一對來自內蒙古包頭的夫妻,卻在一次速降中,遭遇了永遠都忘不掉噩夢.......相約老同學速降,意外發生墜落懸崖李媛和張某是一對80後夫妻,平時除了上班,最大的興趣就是爬山,兩人也是在一次爬山過程中相識的。
  • 聊聊長板速降的危險性和如何應對?
    長板玩速降確實是長板中最刺激的一種玩法,速度帶來的激情和危險是並存的,骨灰級玩家動則上百碼的速度可不是拿生命在開玩笑。小編玩坡也有些年頭了,由於遵循了以上的原則,這麼些年,小傷雖然不斷,卻沒有受過硬傷,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幫助到剛剛接觸長板速降的玩家,希望大家能開心健康的滑下去。
  • 長板速降綠皮書丨滑手該如何練習Tuck(壓風)
    *本篇文章來源:Downhill254翻譯:Coco文章轉載長板中國微信公眾號長板速降綠皮書系列教學搬運自【Downhill254.com】,該網站由淺及深的介紹了有關長板速降領域的各類專業知識點長板中國將持續搬運更新相關文章,並將其翻譯為中文,為各位速降玩家排憂解難。如何在長板速降時在直線距離上加速,這和一個動作密不可分:TUCK(壓風)你現在是不是正在尋找如何掌握基本速降技巧的方法?我們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幫助大家提升自己的速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