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常中學生測出常州重力加速度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學生們在做實驗。

你知道常州本地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嗎?你清楚省常中校園植物灑金珊瑚的分布是否合理嗎?你設計並操作過自主實驗嗎?如果沒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省常中的科技節飽飽眼福吧。

3月12日下午,不論是學校操場還是教室都在上演著一個個奇妙而真實的場景:一個重量不超過40克的用一次性圓竹筷子和膠水製作的結構,竟然承受了120公斤槓鈴片的重壓;一枚雞蛋從十幾米的高空拋下卻完好無損,同學們只拿著用A4紙和膠水製作的裝置演示「雞蛋撞地球」;在「水火箭」項目中,高一(1)班製作的「水火箭」的射程是最遠的,這個「水火箭」大體由兩個大的可樂瓶製成,兩個瓶中都裝有一定量的水,等氣壓打足時,便射出,高度達到40米左右,路程有160多米,十分精彩。

在圖文廣場,理化生3個實驗區域被同學們圍得水洩不通。

在「測量常州本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探究實驗中,學生們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了測量計算,常州的重力加速度在9.8m/s左右。儘管這與書本上的數值並無多少差異,但是這樣的驗證性實驗的目的並不在於最終的數值,而是要看同學是否能想出自己的辦法去獲得準確的數據,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探究的熱情。

該校學生發展處的任惠宇主任介紹所說:「本次科技節最大的亮點,就是增設了即興實驗考察環節,即興實驗就是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根據實驗要求自主設計實驗程序並獨立完成的同臺競技項目,即興實驗不僅鞏固了學生的書本知識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張衍標 劉高平 郭靖宇 文/攝

相關焦點

  • 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測試儀的研製
    ,算出重力加速度。使傳統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得到了較大的改進,提高了測量精度。關鍵詞:單擺;重力加速度;單片機0 引言 目前大學物理實驗中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傳統測量方法一般採用機械秒表手動計時,人工計數,由於人的反應能力有限,易產生計時和計數誤差;而且手動釋放小球容易形成圓錐擺,對測量結果造成較大影響;再加上它是運用簡諧振動原理的一種近似的測量方法,測量精度受小球擺動的次數n、單擺的擺長l、擺角θ和是否形成圓錐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 高中物理知識點13|3分鐘搞定重力加速度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種運動共同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在同一地點,一切物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加速度叫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3)在地球表面上從赤道到兩極,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大;在地球表面上方越高處的重力加速度越小。在其他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可簡單地認為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 高中物理實驗: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可見,測出單擺的擺長l和周期T,就可以求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3、實驗器材:長約1 m的細線、沿徑向開有小孔的金屬小球、鐵架臺及配套的鐵夾、從中間切開的橡皮塞、米尺、秒表。;④把單擺從平衡位置拉開一個很小的角度(不超過5),然後放開擺球讓它擺動,用秒表測出單擺做30~50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計算出平衡擺動一次的時間即為周期;⑤根據單擺的周期公式,計算出重力加速度。
  • 關於重力的定義與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少同學會對重力、引力、重力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含糊不清,本文幫助同學們理順這幾個概念。
  • 高中物理《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直尺、鐵架臺、秒表(或者DIS:光電門傳感器、數據採集器、計算機等)三、實驗目的和原理:學習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測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據此,只要測出擺長l和周期T,即可計算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實驗器材】鐵架臺及鐵夾,中心有小孔的金屬小球;約1m的細線;秒表,遊標卡尺,刻度尺。
  • 重力加速度測量方法的比較研究
    在地面上不同的地區.重力加速度g值不相同。它是由物體所在地區的緯度、海拔等因素決定:隨著地球緯度和海拔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最小.南北兩極附近重力加速度最大: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約為l/300[1] 準確測定重力加速度,對於計量學、地球物理學、地震預報、重力探礦和空間科學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不同的研究者利用不同的測試方法對當地的重力加速度進行了測試研究。
  • 高中物理——淺談重力加速度與向心加速度的關係
    一、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區分重力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入手點是力和牛頓第二定律,因為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那麼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產生原因分別對應什麼力呢? 重力加速度是由重力產生的,我們說的重力是什麼呢?
  • 力學實驗系列課程——第九關 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例2、在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作出的T2—L的關係圖象如圖所示,該同學在實驗中出現的錯誤可能是,雖然實驗中出現了錯誤,但根據圖象中的數據,仍可算出準確的重力加速度,其值為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9.86例3、設計實驗,求小球的偏心率。
  • 為什麼我們一事無成——重力加速度
    初中物理課本中有個基礎公式:G=mg,G是物體的重量,m是物體的質量,g是重力加速度,一個物體的重量等於它的質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到高中物理課時重力加速度這個概念被更加細化了——重力對自由下落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
  • 重力加速度與自轉相關的問題1
    關於重力加速度與自轉關係在《關於重力的定義與重力加速度》中已有說明。
  • 重力加速度等於圓周率的平方,實際是巧合
    因為,圓周率在宇宙中是個常數,是不會改變的,而重力加速度位置不同是不一樣的。況且,重力加速度是和星球質量相關的,如果離開地球,去了其他星球,因為各個星球質量很少有相同的,因此,其重力加速度也非常多樣,而圓周率在哪裡都不變。沒有任何聯繫,況且兩者還只是近似而已,再有各個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也不太一樣。
  • 萬有引力與重力、重力加速度的關係
    1.地球上物體的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它並不等於萬有引力.這是因為地球上的物體要隨地球自轉而做勻速圓周運動,設運動半徑r是物體到地軸的距離,所需向心力大小為方向垂直指向地軸.物體隨地球的自轉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的一個分力提供的,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才是通常所說的物體受到的重力.
  • 華科測出世界最精確的重力常數值
    楚天都市報8月30日訊(記者樂毅 通訊員 王瀟瀟 高翔)華中科技大學羅俊團隊測出目前最精確的重力常數G值。這一成果今日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Nature》上。初中物理課本就有重力常數G的介紹,要計算物體間的引力,則需知道常數G的大小。
  • 腦皮層存在區分線性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細胞
    耳石器官是線性加速度感受器。耳石器官包含碳酸鈣晶體,這些晶體從各個方向連接到毛髮狀的感覺神經細胞。 當我們作線性加速或減速運動時,這些晶體就會因為慣性刺激與其相連的毛細胞,從而產生神經衝動。當您向不同方向(前、後以及側面)彎曲頭部時,重力會對排列在那個方向上的晶體有向下的拉力,也會產生同樣的神經衝動。與毛細胞相連的前庭初級傳入神經元不能區分這二種運動,所引起的神經元的發放是一樣的。
  • 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要求
    利用小擺角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理想單擺(又稱數學擺)是由懸點C、擺線L和擺球m組成的裝置,其中擺線是剛性的,不能伸長、無質量,擺球是一個質點。在初始擺角較小(一般約定為<5˚)、只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可以證明單擺的運動近似簡諧運動(簡諧擺),擺動周期取決於擺線長度和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其數學關係為:T=2                       (1)上式的變型                       (2)是利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理想公式。
  • 如何選擇合適的(G-sensor)重力加速度傳感器
    G-sensor就是重力加速度傳感器,業界也簡稱為重力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牛頓第二定律。重力傳感器它能夠感知到加速力的變化,加速力就是當物體在加速過程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比如晃動、跌落、上升、下降等各種移動變化都能被G-sensor轉化為電信號,然後通過微處理器的計算分析後,就能夠完成程序設計好的功能。
  • 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分析
    上期國考真題分析了關於「哲學思想觀點」的試題,今天我們分析一道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往期真題分析可到我的主頁查看。重力加速度是一個物體在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用g表示。而題目考查的就是假如地球重力加速度減小一半後事物的變化。這道題的正確率在某在線題庫app中僅有24%的正確率,和以往的國考物理常識題相比較難,不是單純的考查概念性的只是,實則考查的是和地球重力加速度有關的計算公式,要根據公式從而推算正確答案。
  • 什麼是「重力加速度」?會對「電子秤」稱量造成什麼影響?
    為了減小不同地區因重力加速度不同而造成稱量數據與物體實際質量的誤差,我國特別規定,要求在一定地區內,對電子秤的測量值進行修正。如何解決不同地區因重力加速度不同而給電子秤稱量帶來的誤差,使電子秤在不同地區稱量出的數值更接近其質量,更具有可比性,現提出對電子秤結構的改進方法。設立一已知重量的標準物體進行比較,在稱量前先確定電子秤的標準值。
  • 現代自然科學重要概念連載一(重力加速度常數g)
    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是一個物體受重力作用的情況下所具有的加速度,也叫自由落體加速度,用g表示,其方向豎直向下
  • 校友信息 694 | ◆人文史話 │ 江蘇常州:四位語言學家奠定漢語拼音基石◆想念「常中學生」的老「同事」們
    ◆想念「常中學生」的老「同事」們薛嘯宙2020-12-20         那年省常中校慶,校友紛紛回校祝賀。午餐安排在明都大飯店,一屆同學在一個房間。用餐過半,薑桂棣大姐叫上我,領我到57屆同學房間去,代表我們58屆同學向他們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