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不該用3年,換孩子30年?做父母的都應該看看

2020-09-11 安咕在家早教


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大人,給孩子觀念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我們總在說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變化會很明顯。


有些毛病一旦養成,會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1.絕對不能拿事業繁忙來犧牲孩子


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肯定會後悔。


雖然不需要我們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絕對不能拿事業繁忙來犧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負責任啊!


著名的投資家黃晶生說:

「幸福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什麼感覺呢?


幸福是一種追求快樂而又有意義的感覺!」


孩子在年幼時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他們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潑而無拘無束,一旦被導向某一方向,就能轉變它的流向。


在社會的大環境中,為什麼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為,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教育。



2.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人與人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在後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會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來到一個他們自己無法選擇的家庭,有了一對永遠不能變換的父母。


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父母是何種層次的人,取決於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層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為了培養孩子的品德,做父母親的行為要謹慎,應該處處做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為,壞的行為都是父母教育影響的結果。


如果母親愛打扮,其女兒也必然是愛打扮的。


若母親是多舌的,女兒也不例外。


同樣父親好喝酒,兒子也會喝酒;


父親說髒話、粗話,則孩子也是如此。


這已成為家庭教育的定律。


正如有人所說,孩子的心是塊奇怪的土地:


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


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穫;


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穫;


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



3.家長以身作則,孩子耳濡目染


可以說,孩子一生的命運在父母手中,父母若嚴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養孩子的品德,為開拓他們的美好前程積極創造條件,同時也就使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我們說家庭是一所學校,但家庭教育有著自身獨特的方式,它通過家庭環境氛圍及父母的言論。


行為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品德與基本素質。


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教育,而且是主導的教育,給孩子深入骨髓的影響,是任何學校及社會教育所永遠代替不了的。


4.兩大家族,不同境遇


在英國有一個愛德華家庭,是真正的書香門第。


老愛德華是個博學多才的哲學家,為人嚴謹勤勉。


他的子孫有13位當大學校長,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生,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


同樣在英國,另一個珠克家族,與之相比則大相逕庭。


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這個家族至今已傳下八代,其子孫後代中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漢,400多人酗酒致殘或死亡,60多人犯過詐騙或盜竊罪,7個殺人犯,整個家族沒有一個人有出息。


根據上述兩種情況讓我們來一起設想,珠克家族中的某個人,當他孩子嬰兒時,就被愛德華家族抱養,那這個人又將變成什麼樣的人呢?


反之又會怎樣?家族最初灌輸的是非觀念,善惡標準,為人原則,將影響他的一生。


這就是兩個英國家族留給後人的啟示。



5.反思家庭教育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


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大人,給孩子觀念會讓孩子成為偉人!


人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


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但是一個成功孝順的孩子足可以讓你生活無憂。


相關焦點

  • 父母該不該用3年,換孩子30年?做父母的都應該看看!
    在社會的大環境中,為什麼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為,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教育。2.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人與人之所以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在後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會在未來漫長的一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
  • 「育兒」父母該不該用3年,換孩子30年?做父母的都應該看看
    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我們總在說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變化會很明顯。有些毛病一旦養成,會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 父母該不該用3年換孩子30年?父母都看看吧……
    雖然不需要我們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絕對不能拿事業繁忙來犧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負責任啊!著名的投資家黃晶生說:「幸福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一種什麼感覺呢?幸福是一種追求快樂而又有意義的感覺!」孩子在年幼時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他們就象河水的源泉,活潑而無拘無束,一旦被導向某一方向,就能轉變它的流向。
  • 父母該不該用3年換孩子30年?
    給孩子食物會讓孩子長大,但是給孩子觀念會讓孩子成為偉人。李嘉誠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孩子失敗的遺憾。家長總說上班忙,但是教育孩子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彌補,只要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變化就很明顯。有的問題養成了,就會需要更多的精力來改正,甚至沒有辦法改正。
  • 父母該不該用3年換孩子30年?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適當的壓力初二,是比較關鍵的一年,很多孩子和家長懶散習慣了,孩子都不知道有壓力,從現在開始,你和孩子就應該慢慢給自己一些壓力了。有了壓力才有動力,有了動力就距離成功更近了一大步!(3)周計劃和周報現在開始,孩子應該給自己制定周計劃了,按照周計劃進行學習,才能得到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周一晚上,十點到十點半,做物理相關的習題,十點三十到十點四十,背單詞。十點四十到早上六點,睡覺,早上六點到六點二十,背昨天晚上的單詞,並進行相關的單詞訓練!
  • 教育孩子:到底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父母都應該看看
    ,不該管的瞎管。,跟著父親去做苦力。鄰居看著都生氣,但還是說:「也怪他娘,從小就不讓做事,弄得現在不肯做事了。」北大才女趙婕曾說:「我最敬佩一種父母是,在孩子年幼時,給予親密的照顧;在孩子長大後,懂得適時放手
  • 孩子頂嘴被罰面壁,難道該受罰、該反思的不應該是父母嗎?
    大寶:但是我今天想吃大盤雞、酸菜魚,你為什麼做辣子雞糖醋魚啊?表姐:平時你不都喜歡吃這個嗎?大寶:但是我想換換口味兒啊?經常吃這個,吃著吃著都煩了。表姐說一句,大寶頂一句,最後表姐生氣了:我辛辛苦苦做出來了,你愛吃就吃,不吃一邊玩去。
  • 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導讀: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您換過臉嗎?
  • 為什麼做父母的不該打孩子?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爸媽們都看看吧
    家裡有熊孩子的家長,相信每分鐘都是在鍛鍊自己的忍耐能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惹禍,很多脾氣不好的家長有時候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會打罵孩子,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父母的雙手是應該用來抱孩子的,而不是用來打孩子的。
  • 當孩子衝你發脾氣,你應該高興才對!所有父母都該好好看看
    作家雷布斯說過:孩子衝你發脾氣,是想讓你走進他的內心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高興才是。只是有多少孩子,一次又一次向父母發出了求救的信號,換來的卻是刺骨的暴力?,他們卻失去孩子本該有的脾氣和任性,看著大人的臉色,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招來父母的不滿,每天戰戰兢兢。
  • 父母用3年換孩子30年?這是最佳答案
    (3)周計劃和周報現在開始,孩子應該給自己制定周計劃了,按照周計劃進行學習,才能得到好的學習效果。比如:周一晚上,十點到十點半,做物理直線運動相關的習題,十點三十到十點四十,背單詞。高考,不僅影響孩子一生,也將會是家族命運的一個轉折點。我們都渴望孩子變得優秀,然而,90%的父母都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高三。
  • 孩子撒謊該不該打?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當年輕一代成為爸媽後才知道,有時面對犯錯的孩子真的十分糾結,打又怕把孩子打出逆反心理,不打又怕孩子小錯不改釀成大錯。正所謂&34;,一些爸媽在孩子犯錯時一直都是我們嚴肅和嚴厲的態度去處理,也是因為怕孩子走上歧路罷了。
  • 十公斤的孩子變三百公斤,不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的後果父母都該看看
    導讀:十公斤的孩子變三百公斤,不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的後果父母都該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父母的擔心:孩子不喜歡新換的老師,我怕影響學習,我該怎麼辦?
    那麼,遇到這樣的事,父母該怎麼看、怎麼做呢?換不換老師,不由孩子決定,也不由家長決定,學生和家長,都無法對這件事施加任何影響。學校換老師時,肯定不會也不可能考慮是否這個班級的每個孩子都會喜歡新老師。換句話說,這是我們管不了、管不著的事。
  • 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聰明的父母可以這樣做
    我說,你一直希望孩子愛看書,然後再賤兮兮地告訴他,故事裡說的都是假的,孩子凌亂了好伐?她回復我:看來還是讓孩子的那份小美好多保留幾年吧!最新一期的《奇葩說》話題在網上突然火了:「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都是假的」。看來「閒的」也不僅僅是我這位閨蜜,這還真是一個喜聞樂見的辯論話題。
  • 寫給父母:孩子在該立規矩的年齡,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34;都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不少孩子,到了青春期,便開始叛逆,家長管都管不住。這時候,便有一種聲音告訴父母: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是如今說得比較多的一種教育方式,不少父母為了和孩子拉近距離,避免孩子青春期出現各種問題,於是,父母們都開始學著放下身段,去和孩子做朋友。
  • 父母的道歉方式,究竟有多傷人?父母們都該看看
    父母的道歉方式,對孩子來說是種傷害,父母們都該看看、近來在某論壇看到這樣一個話題「父母的道歉方式」,這個話題很熱門,很多網友都在底下紛紛留言,以下這幾條留言讓我印象深刻,大家不妨看看。當父母對孩子做了錯誤的行為時,他們會用補償的方式道歉,比如:給孩子做一桌子好吃的,讓孩子吃多些、給孩子買禮物等等。父母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彌補孩子,減少自己內心的愧疚感。
  • 《羚羊木雕》:面對孩子的「賠本買賣」,父母該不該要回?
    初中語文課文,這篇文章創作於1984年,第一屆讀過這篇文章的學生如今都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吧,比如我。猶如文中描寫的:心怦怦地跳、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低著頭不敢看、聲音有些發抖。為什麼孩子把這麼貴重的東西給別人?父母不應該首先心平氣和地問清楚嗎?這是對孩子最起碼的尊重。而文中的媽媽卻逼迫自己在「背叛」朋友和遵從父母之間做選擇,「我」的內心是極度痛苦的,因為孩子往往不得不選擇遵從父母。
  • 父母與孩子對話,該不該用四聲?
    孩子是母親的連心肉,那麼,你對你的連心肉,是否總是溫柔以待?昨晚在等兒子,看到一位母親,對著自己的孩子(男孩)說:女孩本來就會在小學學習好,她們認真,這是男孩與女孩的不同,所以你該更加努力,才不至於落下……男孩似懂非懂的點頭。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父母不必做「忍者神龜」
    當媽以後註定會失去很多自由,比如看電影自由、旅遊自由、睡覺自由……但是Mommy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媽媽會連當著孩子面前哭的自由都沒有。前幾天,熱播劇《白色月光》中的一個片段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們對「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