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2021-01-09 瀟湘晨報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感冒發燒?吃頭孢!扁桃體發炎?吃頭孢!腹瀉?吃頭孢!實際上,頭孢作為抗生素的一種,不能盲目濫用。

每年11月的第三周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11月18日-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也希望藉此讓大家來了解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樹立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

長安醫院臨床藥師趙麗麗總結了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相關知識,讓我們來看看。

什麼是抗微生物藥物?

實際上,抗微生物藥物指的就是我們此前所熟知的「抗菌藥物」,今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重新給其定名。

抗微生物藥物是指對所有病原微生物,包括微生物、寄生蟲等所致感染性疾病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可選擇性的抑制或殺滅病原體,主要包括抗菌藥物、抗真菌藥、抗病毒藥、抗結核藥、抗麻風病藥和抗寄生蟲藥。

抗生素作為抗微生物藥物裡最主要的一大類藥物,包含了我們日常所見的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氯黴素類、多肽類、林可黴素類等。另外,我們日常所見的合成抗菌藥物有氟喹諾酮類、硝基咪唑類、磷黴素類、磺胺類等。

「重點就看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和藥效是不是與『殺滅或抑制細菌、真菌』等有關。」趙麗麗介紹。

濫用抗菌藥物有危害

隨著宣傳推進,大家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濫用抗菌藥物的危害。

據悉,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會使藥品不良事件發生率增加,發生過敏性休克、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性腎損傷、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風險相應增加。

不合理應用還可導致二重感染的發生。正常人的口腔、鼻咽、腸道等處都有大量細菌,菌群間維持平衡的共生狀態;如果長期或大量使用廣譜抗菌藥物,使對抗菌藥物敏感的細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細菌乘機在人體內大量生長繁殖,菌群間的平衡被打破,引發新的感染。

更長遠的則是導致細菌耐藥,甚至產生「超級細菌」。「濫用抗菌藥物使體內細菌產生耐藥性後,一旦發生感染很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情況,若感染嚴重會危及生命。」

因而,使用抗菌藥物最可行的辦法,那就是要及時諮詢醫生,不得盲目濫用。什麼情況的感染用什麼種類的抗菌藥,由醫生判斷。

堅持「四不」原則

趙麗麗認為,公眾使用抗菌藥物要堅持「四不」原則:

第一,不隨意買藥。多數抗菌藥物是處方藥物,應憑處方購藥,不能到藥店隨便購買。

第二,不自行選藥。選擇哪類抗菌藥物需經專業醫師或臨床檢驗後做出判斷,不宜根據廣告自行選藥。

第三,不任意服藥。對於家庭小藥箱中儲備的抗菌藥物要謹慎使用,最好到醫院確診後,根據醫囑服用,千萬不要盲目亂用。類似感冒等日常小病,不要動輒就服用抗菌藥物。

第四,不隨便停藥。一旦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必須按時按量按療程服藥,以維持藥物在身體裡的有效濃度。

文字/鍾晨

攝影/無 視頻/無

編輯/鍾彥亮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抗菌藥物在預防控制和治療外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菌藥物達到了數百種之多,因為應用廣泛,濫用的現象經常發生,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不但會引起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
  •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缺乏細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臨床或實驗室證據,診斷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無應用抗菌藥物指徵。二. 儘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據病原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品種的選用,原則上應根據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對抗菌藥物敏感性,即細菌藥物敏感試驗(以下簡稱藥敏試驗)的結果而定。
  • 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這種情況下,醫生有沒有可能做這樣一個選擇建議病人,你現在還沒有明確診斷,但是我覺得你像中樞感染,鑑於沒有明確的病原微生物的結果,我先不給你治療。所有的微生物生長有一個周期,長到一定時間段才能被我們識別,這個時間段我們能不能等,有時候是不能等的。
  • 抗菌藥物,您用對了嗎?這9個誤區大家都要知道
    其實 抗菌藥物就在我們身邊 是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濫用」的藥物 凡是超時、超量、不對症使用 或未嚴格按照規範使用抗菌藥物
  • 兒童防疫,濫用藥物多風險
    孩子不是成人縮小版,不能亂吃藥防疫期間,一些家長在孩子生病時因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推遲就醫。但如果是3月齡以下的孩子或者孩子症狀很嚴重,就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以免耽誤病情。一些家長因不敢去醫院,自行購藥給孩子吃,甚至給孩子濫用成人藥物,其實暗藏很大風險。孩子的生理特點跟成人不一樣,不能把孩子當成成人縮小版,吃藥要尤為注意。譚勝藍提醒,小兒尤其嬰幼兒的消化系統、肝腎功能等發育不完善,用藥不當易致不良反應和中毒。
  • 抗菌藥物使用「陷阱」,你能避開幾個?歡迎來找茬兒
    近年來,濫用抗生素的現象時有發生。濫用抗生素會增加細菌耐藥性、降低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對於抗菌藥物,你了解多少呢?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一款抗菌藥物版 " 大家來找茬 ",共有 5 個關卡,每關都隱藏著 1~2 個抗菌藥物使用安全隱患。
  • 半月談|兒童防疫,濫用藥物多風險
    兒童防疫,濫用藥物多風險半月談記者 帥才 趙麗萍今年秋冬季節,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疊加,一些家長因為不敢去醫院而自行購藥給孩子服用。殊不知,這種做法暗藏巨大風險。但如果是3月齡以下的孩子或者孩子症狀很嚴重,就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以免耽誤病情。一些家長因不敢去醫院,自行購藥給孩子吃,甚至給孩子濫用成人藥物,其實暗藏很大風險。孩子的生理特點跟成人不一樣,不能把孩子當成成人縮小版,吃藥要尤為注意。譚勝藍提醒,小兒尤其嬰幼兒的消化系統、肝腎功能等發育不完善,用藥不當易致不良反應和中毒。
  • 寶寶使用抗菌藥物的誤區有哪些?
    tips:大部分血常規報告單上的參考範圍都是成年人的標準,而學齡前小朋友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例與成年人是不同的,所以小朋友的血常規結果,一定要通過專業的兒科醫生進行解釋。血常規的結果要靈活看待,也需要綜合結合其他指標,畢竟,這個結果僅供醫生參考哦,不能單純憑藉血常規報告就下結論一定是細菌或者病毒感染。
  • 濫用抗生素拉肚子半年沒好 種種限制之下濫用現象仍普遍
    僅僅為了治腹瀉就濫用抗生素,導致拉了半年肚子都沒好。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隨著多種抗菌藥物相關國家政策的出臺,抗菌藥物的使用逐漸規範起來,但是濫用的現象依然不容樂觀。  本報記者 陳曉麗                    案例:感冒掛了一個月吊瓶,卻開始拉肚子  「要說病也不是什麼大病,但是這場拉肚子差點要了我的命。」
  • 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在急診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應用原則
    喹諾酮類藥物(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是急診常用的抗菌藥物之一,為進一步強化對此類藥物的合理使用,特制定《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急診臨床應用指導意見》。關於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在急診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應用,文章主要提出以下基本原則。
  • 兒童濫用抗生素,器官衰竭而亡:7類名字藥物,都屬於抗生素
    誤區6: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能用窄譜就不用廣譜是抗生素的一個使用的原則,可以用低級就不用高級,可以用一種抗生素解決就不用兩種,通常輕度或中度感染不聯合使用抗生素,一旦明確具體的致病微生物,最好選擇窄譜抗生素。
  • 全國科普日:尿路感染,抗菌藥物別亂用
    雖然抗菌藥物治療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療方式,但是抗菌藥物的選擇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的。抗菌藥物的選擇分為經驗性用藥和根據藥敏結果針對性選用抗菌藥。精準治療需要根據患者尿培養及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來選擇藥物,但是在患者尿培養結果尚未上報前,醫生往往會根據經驗來選擇抗菌藥物。下面為大家舉例臨床患者情況的經驗性抗菌藥物治療推薦,僅供參考!!!
  • 聽課筆記丨宗志勇《感控和抗菌藥物管理結合》
    ,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給耐藥微生物的產生和傳播創造了有力條件。隨著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濫用,耐藥菌問題已成為公共衛生的熱點和醫務人員關注的話題。在日益嚴重的抗菌藥物耐藥的嚴峻形勢下,如何將感控工作和抗菌藥物結合呢?
  • 治腹瀉濫用抗生素 拉肚子半年沒好
    僅僅為了治腹瀉就濫用抗生素,導致拉了半年肚子都沒好。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隨著多種抗菌藥物相關國家政策的出臺,抗菌藥物的使用逐漸規範起來,但是濫用的現象依然不容樂觀。案例:感冒掛了一個月吊瓶,卻開始拉肚子「要說病也不是什麼大病,但是這場拉肚子差點要了我的命。」
  • 復旦兒科醫院:大多數門診呼吸道感染患兒不需要抗菌藥物治療
    抗菌藥物濫用可以造成很多危害,國家衛健委始終高度重視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問題,尤其是兒童抗菌藥的使用。近年,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引入抗菌藥科學化管理(AMS)這一國際先進管理模式來開展抗菌藥物的管理,並於2019年成功入選國家AMS評價研究基地。 今天,第二屆「兒科抗菌藥物科學管理」專題研討會舉行,專家表示,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兒科AMS經驗」可複製推廣到全國各地,保障兒童健康。
  • 抗菌藥要慎用,尤其是小孩,這7個常見的誤區家長要知道
    很多家長認為抗菌藥物是萬能的,只要孩子發熱、咳嗽,就給使用抗菌藥物,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相反的,還有很多家長認為抗菌藥副作用大,不給孩子使用,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兒童使用抗菌藥,一定要避開這7大雷區!
  • 應對超級細菌首先要辨清抗菌消炎藥物概念
    於是,一些原本容易治療的細菌感染性疾病,用原本有效的抗菌藥物已經不能有效控制感染了,一些致病菌耐藥性的發生和傳播勢頭令人瞠目。中日友好醫院藥師徐小華告訴記者,在醫院裡,很多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還未確定自己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就要求醫生直接給自己用抗菌藥,而且很多患者感冒後就希望醫生給自己開多種高價的抗生素藥物,這都導致了抗生素濫用。由於藥物有不良反應,濫用抗生素還可能致病。
  • 孩子生病一定要慎用抗菌藥物
    「抗生素」不是萬能藥 兒童用藥更得遵醫囑「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孩子用藥問題上存在這樣的誤區,一有個頭疼腦熱就給孩子服用抗菌藥物,而且不經過專業醫生的專業判斷,就自行去藥店購買抗菌藥物或隨意給孩子服用大人的抗菌藥物;還有一些家長不遵醫囑用藥,擅自增大或減少藥物劑量,覺得病情平穩就立即停用抗菌藥物。這些做法都是不科學的。」
  • 藥物濫用的人體地圖 藥物濫用的危害有哪些
    據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藥物濫用致死率上漲了137%。直至2014年,藥物濫用致死是車禍死亡人數的1.5倍,比2013年增長7%。一方面,藥物濫用可能會導致其「失效」,即起效需要劑量會逐漸變大。另一方面,濫用某些藥也會導致成癮。那麼藥物濫用的具體危害有哪些呢?
  • 陳佰義:病毒性肺炎中抗菌藥物合理應用
    病毒性肺炎的抗細菌治療1、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感染抗菌治療原則是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2、WHO/拯救膿毒症運動/我國共識指南推薦:按照病情嚴重程度評估是否需進行抗菌治療。3、指南不能代替臨床醫生的臨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