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都知道均衡的飲食能讓身體健康,但如何和孩子們談論「營養均衡」,卻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情。而日本食育中推行的「四色法」,就簡單明了,非常適合給孩子們傳達「均衡」的理念。
一般和孩子們稍加練習後,他們都可以很清楚地舉例歸類。我們每天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每頓飯中是不是四種顏色都有了?然後就會有種今天吃得很豐富的感覺,讓孩子學習到更好的飲食習慣。
而把這四種顏色變成四色小精靈,以繪本的形式來講食育故事,是不是更受小朋友歡迎呢?
今天我們就請食育推廣人陳小龍老師來推薦一些食育繪本。
陳小龍
食育推廣人
2015年開始研究、實踐與推廣食育,在這個過程中結合在地文化,設計了很多適合本土的食育項目與課程體系,與盧丹娜一起開創了食育公眾號——開動食驗室,致力於傳遞食育理念與方法,倡導更多父母開始自己的家庭食育,並通過食育支持孩子的成長。著有《給媽媽的第一本食育書》。
陳小龍/文
好久沒有薦書了,正好這兩天出版社那邊寄了一套書過來,那咱薦個書吧! 我已經推薦過好多次三色法了,但實際上日本在推動食育的過程中,除了三色法,還有一種叫做四色法的方法。
就是不光有紅色(肉蛋豆奶等)、綠色(蔬果等)和黃色(米麵等),還增加了一種白色精靈,白色精靈就是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的各種調味品。 之前也有一套關於四色精靈的書,叫做《香噴噴的食育繪本系列》。
是由[日]吉田隆子與瀨邊雅之共同完成,作者可是從1985年起就在日本靜岡聖母學園、磐田聖瑪麗亞幼稚園推行「飲食教育」課程,並指導幼兒園與託兒所的飲食了喲。
當時我就蠻喜歡這套書的繪畫風格,色彩搭配很舒服,形象設計也有童趣,不信你看:
但是,之所以沒有推薦,關鍵是因為這套繪本裡更多是在講知識點和道理,既沒有有趣的故事,也沒有能讓小朋友直接來操作的方法。
不過沒想到的是驚喜來的這麼快,今天主要想推薦的恰恰是同一對作者同樣講四色精靈的繪本系列,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套繪本主要就是以故事+實踐為主的喲。
《小小廚房食育繪本系列》,這套繪本最棒的幾個地方:
接下來我具體說說:
人物設計與繪畫風格
雖然對於多成年人來說看起來這些都叫卡通,但實際上我還是會主張偏向寫實的卡通對於孩子來說有更大的啟示。這本繪本的卡通風格就是如此,你可以在諸多細節中看到這一點。
這樣的卡通,雖然從色彩、形狀上簡化了這個實際上的東西,但其形象、色彩的本質和內在還是像現實一般無二。
而現在很多市面上的卡通繪本,很容易走上為卡通而卡通、為萌而萌的視覺表達,就會變得完全脫離了兒童啟蒙的目的。變得看起來適合兒童,但反而只是滿足了大人認為的「兒童喜歡」。
奶奶與孩子共廚共餐
這點其實真的需要我們大家借鑑一下,今天已經有很多人把隔代養育直接定位成了「問題」,但真的是這樣麼?
這個繪本裡的故事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案例。奶奶帶著孩子們做食物,既有生活的經驗,也有本土的文化,比我們實際生活中總是產生問題的隔代養育有很大的差別。
而且我想,中國也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我們如何看待中老年人和兒童之間的相處、陪伴甚至是像書中教給孩子諸多生活的知識,將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
製作過程
為什麼圖書館都會有一個薦書的環節,因為如果孩子喜歡這個老師的話,那老師推薦的書孩子是一定會去看的!那麼喜歡的繪本裡有這樣的一個情節與畫面,孩子也更有可能自己想要動手去嘗試。
所以這本繪本裡的動手情景本身,就會促成孩子希望更多的嘗試製作食物。另外這個繪本裡的製作畫面,顧及到了很多製作的細節,比如揉面先揉成很多小團團,這可是連很多不會揉面的成年人都不知道的關鍵細節。
如果成年人也從這裡學會了揉面,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麼。
講完優點,也講講幾個點不盡人意的點:整個故事的敘事並不十分流暢,感覺還是有點側重講理,而忽視了故事的流暢性。其次呢這個繪本是簡裝的,可能對於太小的小朋友來說很容易撕破。如果這些細節能有所改善就更好啦。 但我覺得,終究是一套講四色法的好繪本,如果你還沒有試過在家來做四色法,那我非常推薦這套繪本喲!
另外這套繪本也加入了我們的食育繪本豆列,想不想打造自己家的「食物圖書館」呢?
開動食育繪本推薦
現已收錄49本(套)繪本,歡迎繼續推薦喲。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968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