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今天在發布米家電飯煲的地方發布了米家掃地機器人,1699元的價格駕輕就熟地殺入動輒5000元的掃地機器人市場,想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這是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劉德的主場,雷軍坐在臺下負責拍照。
微博大V孫昌旭女士坐在前排,緊挨著雷軍,對雷總的敬業精神加了個嘆號。同時,她也近距離感受著臺上能夠挑戰羅永浩、郭德綱的新生代相聲演員劉德了得的口才。
劉德透露了目前小米生態鏈的一些進展,包括,目前已經有60家生態鏈企業,小米生態鏈共發布了37款智能產品。今年2月份,中國經營報就曾報導過,彼時小米生態鏈企業就已經達到了55家,6個月過去了,僅增加了5家。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小米勢能的一種折射。
聲稱不做噱頭,卻充滿了噱頭
小米聯合創始人、生態鏈負責人劉德
做米家品牌後,他似乎找到了當年在大學教師授業解惑的狀態,幽默之於他信手拈來。有媒體同行說,全程無尿點,在眾人的掌聲和笑聲中,劉德把米家掃地機器人的各種特性進行了幽默風騷的解構(以下引號內均為劉德原話):
外觀悶騷。「外表樸素、簡潔,小小的縫隙裡看到紅色,就是外表冷漠,內心狂熱。」
完全透明的灰塵盒。「我第一次拿到這個產品,把裡面的盒拿出來,亮晶晶的透明的,我覺得這個是心靈的物化表述,真的很有意思。所以想想設計師有文化多麼重要。」
吸力大。「我們採用日本原裝進口的NIDEC無刷風機,他們說這個標準風壓是2150帕,但是我們只用了1800帕。」而競品iRobot980最大風壓是1670帕,有Neato的風壓是1000帕。
噪音小。「第一是說當你用大發動機,而不挑戰它的額定功率的時候,本身它的噪音就會小,這是第一;第二就是風道系統的設計,分段式密封集成風道,這種風道密封性足夠好,每一段都是密封的,再把它集成在一起。」
浮動主刷設計。「如果不理解,你可以理解成比如我們的剃鬚刀,全貼合臉面剃鬚刀,跟這個感覺是一樣的。」
單邊刷設計。「世界上高端的機器人都是採用單邊刷,為什麼?這其實是個價值觀問題,就是不做噱頭。你們買掃地機器人的時候一定要買單邊刷的。」
沿牆清掃能力。「所以我們沒用紅外的模式,我們用了牆面傳感器,有了這個傳感器以後我們就能夠精準地判斷多遠是1釐米的距離,可以穩定地讓機器人保證在離牆1釐米的距離裡順利地行走。這是一個技術活。」
2.5小時的續航時間,採用5200毫安的鋰電池。「2.5小時是什麼概念呢?它可以持續清掃250平,我進行一次科普,一個100平米的房間它實質上可清掃的面積大概在30平到50平,因為還有家具和床等等。所以250平米的可清掃面積大概這個房子有400到500平。」
高智商。採用雷射測距傳感器,即LDS技術。「和谷歌的無人駕駛車技術是一樣的,都是LDS技術。換句話說我們所做的掃地機器人實質上就是一個在室內複雜環境裡行進的小型無人駕駛車。我不知道在座有沒有投資人,你投幾個錢我們做成大的,那就是無人駕駛車。」其它還包括懸崖傳感器、超聲雷達傳感器等。
省電。「大概每年20元的電費就可以解決了。」
省心。「第一點它是智能的,它聯網,它可以遠程控制,家裡沒人沒關係,你坐在辦公室裡打開你的手機可以控制它清掃你家的環境。第二點它可以實時繪製出它清掃的地圖,你可以遠程來監控它,就是它掃到什麼狀態了你都可以從APP上看到。」
噱頭貌似有點兒多,不知道米家掃地機器人可不可以先掃一下劉德嘴上的噱頭?
實際體驗如何呢?
新浪科技似乎已經提前拿到了米家掃地機器人進行測試,對多種場景進行測試後,新浪科技認為,「米家機器人雖然解決了中低端產品存在的問題,但實際上卻沒有解決整個掃地機器人的兩大痛點問題。一是越線能力、二是死角問題。」
新浪科技用插線板導線、USB數據線、耳機線三種線材當做障礙物丟在地上,得出了一組並不理想的測試數據:
插線板導線:10次測試中,有6次可以推開或跨過。但還有3次已經嚴重影響清理線路,出現還有區域未清理到,但卻提示已經清理完成。甚至還有一次機器人被困在一圈線纜之間無法逃脫,最終待機。
USB數據線:10次測試中有8次推開或跨過,但也有兩次直接將線攪入了主滾刷中。
耳機線:10次測試中,均以異物纏繞導致無法清理變為待機狀態。
新浪科技還指出,「發布會上重點強調的1800Pa吸力、1.2Ghz處理器、跟谷歌無人汽車相同原理的雷射測距原理更多都是宣傳噱頭。所謂1800Pa吸力確實比較大,但實際上在設置中有單獨的選項才能打開,平時正常清理基本用不到這麼大吸力。既然基本用不到,那麼跟其他廠商比較這個數據又有多大意義呢?」
顯然,這款機器人並不省心。與其如此,可能真不如自己上手,還鍛鍊身體。
但米家掃地機器人還是有一定價值的,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就是國內掃地機器人品牌的價格將「飛流直下三千尺」。科沃斯就將其Unibot管家機器人的價格定在了3999元,同時將剛上市的導航掃地機器人DR95的價格降至2999元……
畢竟,小米及其生態鏈產品扮演「價格屠夫」已久,經常在各自所在的領域收割市場、用價格屠戮競品,儘管這種價格策略在手機領域已經失效,但是在其它並不是特別熱門或者競爭沒有那麼激烈的市場仍所向披靡,無論是智能手環還是插線板,莫不如是。
問題來了,你有那麼迫切需要一款掃地機器人嗎?它是一種剛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