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一件在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個詞叫作「飯局」。
「飯局」,聽名字有「飯」有「局」,是以吃飯為名而設的「局」。吃飯的人,也就成了這局中之人。
這時在哪兒吃飯,和誰吃飯,怎麼吃飯,卻不再那麼簡單。
當前,飯局已成了商務社交的一種重要渠道,
很多人都有被領導邀請參加飯局的經歷,有的人掌握正確的餐飲禮儀,恰當的舉止談吐,無疑為自己的職場增色不少便利。
但多數人卻一塌糊塗,很多95後根本不了解飯局的規矩,最終把機會變成了危機,得罪領導,甚至有員工因此搞黃了老闆的訂單被公司開除。
本系列專欄,先來說說飯局上關於座位哪些事?
到底是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分不清楚就會鬧笑話!
其實不論是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
在封建社會中各朝代凡是設左、右丞相的,均以左丞相為尊,皇宮裡東宮都建在左邊,西宮則在右邊。
古時也有虛左以待一說。
「魏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虛左,就是把車上左邊的座位空出來,讓侯贏坐。
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
男左女右也是這麼個意思。
但是也常常會看到「左遷」等這類詞語,「左遷」即降低官職的意思。
有些朝代是「貴右賤左」,因此將貶官稱之為「左遷」,升官稱之為「右升」。
所以到底是「左為上」還是「右為上」,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說法。
也就是兩種說法不存在絕對對錯,那麼現代飯局上到底應該按哪個來?
總結一下,入鄉隨俗在只有國人的宴會上,統一「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而有外賓的宴會上則按照通行的國際慣例「以右為尊」。
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我國會見外國友人時,都會與外國友人並排而坐,並且安排外賓坐在自己的右側。
飯局座次安排的三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