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念書的印度留學生:抵制國貨!中國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2020-09-03 魚小

曾經中國人都喜歡出國留學,但是現在來中國學習的留學生卻不斷地增加,這些人裡面難免就會摻雜進一些動機不那麼純粹的傢伙。例如最近就有在中國念書的印度留學生在校園裡作妖,打出標語:抵制國貨!中國學生看完都懵了:你再說一遍?

因為這群留學生不是說私底下竊竊私語,也不是說回到印度之後才這麼搞,而是直接在中國的大學校園裡,把路邊的顯示屏修改成了抵制中國的標語。在中國的校園裡,拿著中國發的獎學金,喊抵制中國,這真的是一出後現代行為藝術。

網友們看完之後也都覺得很神奇,一時間居然不知道應該先憤怒,還是應該先吐槽了。其實這些人估計也就是湊湊熱鬧,如果真的下定決心想抵制,他們在中國還怎麼過日子,他們在中國境內連呼吸的空氣都是「中國造」啊!

就算是回到了印度國內,想要抵制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目前中國的工業已經從簡單的組裝零件進化到了很高等級的程度,從簡單的生活用品,到高科技的各種設備,中國都有所涉獵,而印度進口的東西更是千奇百怪令人防不勝防。

目前最簡單的是從中國進口的各種手機啊電器什麼的最好發現,還有就是中國公司開發的各種娛樂軟體,都已經成了印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當地的店家只要剪一張貼紙蓋上去改成印度製造,他們就依然會買單,證明只是需要一個臺階下而已。

所以這些印度留學生,如果回去之後想抵制,那估計也是找不到身邊究竟哪些可以確定是中國貨的,而印度製造也不安全,很多工廠都是使用中國提供的原材料,所以這個口號,估計他們也就是中二病發作了。

相關焦點

  • 在中國念書的越南留學生:抵制國貨!中國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現如今,外國人已經不止出現在國內的報紙之中,隨著中國教育的普遍發展,曾經有不少中國人都嚮往出國留學的生活,但是現在來中國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卻是在不斷增加,然而其中有不乏也有動機不良的人,那麼他們究竟做了些什麼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在中國的印度留學生:抵制國貨!中國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消費水平得到了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增加知識並繼續深造。不僅如此,中國對外國留學生也有很多優惠政策,因此中國留學生的人數也在增加,其中還包括一些思想偏激的人。最近,一所中國大學的印度學生想抵制中國,甚至貼出標語稱要抵制中國貨品。
  • 在華夏念書的印度留學生:抵禦國貨!華夏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隨著國家教誨的發展,我國的高校國際化水準也變得越來越高,留學生也接續增加。不外之前對待留學生的稽察並沒有太過嚴肅,好多黌舍都放寬戰略,終究他們的水準也不是非常的高。但是卻總有少許留學生拿著華夏的獎學金惹事!前段時間有一名留學生點竄校園走廊的電子屏幕,還把實質改成「抵禦華夏製造」。華夏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 都電子科技大學留學生抵制中國製造!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留學生把學校樓裡的電子顯示屏改成了抵制中國製造!疑似印度留學生所為,圖3揚言讓中國遠離南亞Slightly smiling faceSlightly smiling faceSlightly smiling face在中國的土地上,拿著中國的獎學金,讀著許多中國學生考不上的大學,然後聲稱要抵制中國製造?
  • 電子科大,校內顯示屏為「抵制中國製造」,這種留學生還要留嗎?
    ,中印關係日趨緊張,導致在印度國內掀起一陣抵制中國製造的風氣熱潮:從最開始抵制中國製造,砸電視、砸手機,到後來下架國內59款APP。在中國的地盤上,發表如此「離經叛道」、狂妄的言論,更為譏諷的是竟然是在中國建設的985,211高校工程內,可見這件事情性質的惡劣,群眾的憤慨。筆者拙見,印度留學生的這種行為可以理解,但不值得原諒。中印衝突之際,你可以愛你自己的國家,但絕對不能在中國的土地上抵制中國,這比白眼狼還要可惡,這是明目張胆的挑釁。
  • 成都留學生發布不當言論,抵制「中國製造」高喊「中國滾出南亞」
    中國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一直是社會的熱點,許多985、211等雙一流大學的留學生待遇是國內學生的好幾倍,留學生獎學金金額十分巨大,獲獎門檻也是格外的低,基本上申請就會得到,對留學生來說,來中國讀書就是賺錢。
  • 為什麼說中國留學生不如印度留學生?
    由於社會的發展,留學生越來越多。不像以前有個留學生都是特別稀奇的事情,現在留學生很多。簡單來說,只要你家足夠有錢,誰都可以出國留學。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好,在國內考不上很好的大學,你就可以選擇出國留學,回國之後你的身價和在國內是完全不同的。
  • 對不起,抵制中國貨的印度,連消毒液上的按壓泵都造不出
    文|懷石連「抵制中國」的文化衫都是中國製造最近,印度掀起抵制中國製造浪潮。一個男子將中國造的電視從樓上扔下,情緒高漲的眾人一擁而上將其砸毀。#不抵不是印度人#為了表決心,人們爭先購買一款印著「抵制中國」的紅色帽子。尷尬的是,許多印度人搶到貨才發現,上面寫得仍是他們魂牽夢繞繞不開的「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對此,印度國大黨成員、政治家阿比吉特·穆克吉痛心疾首,發了一則推文:「不少中國產的『抵制中國』文化衫,成功蹭了印度『抵制中國貨』的熱度。
  • 印度留學生:在中國,大家幾乎不拿中國與印度作對比
    現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加強了文化的交流和聯繫,像我國一些渴望去到不一樣的生活環境的學生,會選擇填報省外的學校就讀一樣,許多外國的學生同樣想見識一下東方大國的深厚文化,所以會選擇來到中國做留學生,像今天要講的這位印度青年就是這樣。
  • 印度姑娘到中國念書,回國向朋友哭訴:千萬別相信中國人的考砸了
    印度姑娘到中國念書,回國向朋友哭訴:千萬別相信中國人的考砸了如今我國的教育事業逐漸有了起步,我國很多大學也有不少的外國留學生在此學習,不僅能夠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同時還可以了解到中華文化,課餘時間還可以參觀中國文物以及品嘗中華美食。
  • 印度校長呼籲抵制中國文具 當地教師直言難找替代品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援引港媒報導,印度民間又鼓動起了所謂抵制中國貨浪潮,其中孟買校長協會甚至教唆學生「抵制中國造文具」。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7月12日報導,印度媒體稱,孟買校長協會由孟買1900名學校校長組成,該協會近日通過手機APP發出呼籲,鼓動學生不在學校使用中國文具,稱希望以此喚起學生的「愛國激情」。
  • 電子科大:校內顯示屏為「抵制中國製造」,這樣的留學生還要留嗎
    《藤野先生》: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也有解散辮子的,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
  • 世界名校再放狠話:印度留學生比中國學生更好,還說不是歧視
    這就使得高校也會對於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有一個評價。耶魯大學的校長此前表示,不想招收中國學生。我們印象中中國學生是非常勤奮刻苦的,也是非常受歡迎的,難道,這是一種歧視嗎?為什麼不喜歡我們中國學生呢?中國學生也很有禮貌,與人相處也很友善,他的這個意思是什麼情況呢?
  • 印度少數政客煽動抵制中國貨,中方回應:受損的是印度自己
    近期,印度社交媒體有極少數人宣布抵制中國商品,參與者包括一些高層政客。 據印度《經濟時報》10月26日報導稱,印度全國貿易商聯合會當日表示,在抵制「中國製造」的呼聲在社交媒體傳播後,印度有零售商不願再囤積更多中國貨,並抱怨今年「排燈節」對於中國產品的零售需求同比下降45%。
  • 印度抵制國貨加封禁APP,騰訊老乾媽拆招,咱們看看背後的單詞都有啥
    近幾個月以來,印度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先是全世界為其衛生設施擔心,害怕新冠在印度的爆發會再度引發全球性危機,緊接著又是與我國在邊境產生了摩擦,居然在兩國邊境部隊未開槍的情況下死了十幾個人,我都難以想像這是個什麼場面。
  • 中國留學生不如印度留學生?耶魯大學教授一語道破真相
    大家好,我是凡凡,隨著社會地發展,留學已不再是什麼稀罕地事了因為只要你家裡有錢,而且自己地孩子可以通過託福或者雅思地考試就可以去到國外留學。當然留學地學生一般都是去發達國家留學。但是,留學地其中一個重要地條件就是家境要比較好,而且要比較有錢,因為出國留學學費都是比當地地學生要貴很多倍地。其中特別對於那些成績不好地同學而言。完全是用錢把你送進這個大學地。
  • 中國高校出現「抵制中國製造」顯示屏,網友:請求驅逐
    如今,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直都想與中國進行友好發展,自然不會做出一些過分的行為。但在近段時間中國與印度的消息也是頻繁傳出,但在這期間也是出現了一些讓人十分氣憤的行為。據了解,中國一大學就出現了「抵制中國製造」的顯示屏標語,重點是中國,當很多網友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也是表示非常的氣氛,難道這是想裡應外合?
  • 耶魯大學校長的一番話,痛擊中國留學生弱點,印度學生更勝一籌
    我國的著名詩人兼建築學家林徽因,以及有著「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等等,也都曾就讀於這所學府。耶魯每年遞減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引人側目要知道,學校與學生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學生在學校裡汲取知識,等未來有所成就時再來幫助自己的母校提高聲望。
  • 來中國的印度留學生不願再回國,特別是印度女生找到自信,渴望移民
    這種情況在2016年出現了變化,這一年,來中國的留學生為18171名,而到英國的為18051人。《印度時報》稱:越來越多印度學生選擇到亞洲鄰國——中國留學。數據顯示,發展到2019年,在中國的印度留學生超過2.3萬人。
  • 印度學生來中國留學,吃飯時看到這一幕後懵了:這要我怎麼吃?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後,我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體系,培養了一大批的人才,提升了全體人民的文化素養,因此吸引了許多外國友人來到中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