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校長呼籲抵制中國文具 當地教師直言難找替代品

2021-01-20 觀察者網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援引港媒報導,印度民間又鼓動起了所謂抵制中國貨浪潮,其中孟買校長協會甚至教唆學生「抵制中國造文具」。

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7月12日報導,印度媒體稱,孟買校長協會由孟買1900名學校校長組成,該協會近日通過手機APP發出呼籲,鼓動學生不在學校使用中國文具,稱希望以此喚起學生的「愛國激情」。該協會秘書的說法是,學生必須了解國家正面臨的問題,例如原子筆、筆盒、擦膠等都是中國製造,就算這個行動只能對中國的經濟構成極微細的影響,「但也意味我們做了該做的事」。

印度時報報導:校長呼籲學生抵制中國文具

報導稱,協會還將印發煽動傳單並派發至各學校。另有部分校長還宣稱,協會可透過教育部門向各大學校發起倡議。

據印度時報10日報導,孟買校長協會表示,雖然這只是一小步,但是體現了對中印邊境士兵的支持。

一位名叫 Vilas Parab還表示,光是讓學生停止使用中國產品,他們或許意識不到問題所在。老師必須告訴他們全球情況以及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不過,目前中國產品充斥全世界,尋找替代品會很困難。

不過,在一水的抵制聲潮中,仍有網友看清了現實——「印度人70%的日用品都是中國生產的,抵制若要成功,除非印度能賣出一樣多的產品。」

一位網友則懷疑提議的可行性,想知道哪些電器品牌完全不用中國零件,畢竟產自中國的電視、手機、空調、筆記本電腦等已經遍布印度市場,甚至連iPhone都是在中國生產組裝的。他最後問道:「我們有百分百的印度產國貨來代替嗎?」

有位網友直接道出真相:我們很多朋友都在這裡高談闊論,但大家肯定都用著中國的手機或電器。

還有網友嘲諷,如果抵制中國貨,那以後連印度板球和印度板球超級聯賽都不能看了,因為這些比賽都是由中國公司贊助的。

板球是印度的第一大運動,擁有極大的市場影響力。中國公司為奪得印度板球國家隊的贊助權,豪擲11億,是從前贊助費的五倍之多。

相關焦點

  • 印度一款手機App煽動「抵制中國」,印教授:鼓吹狹隘「科技民族主義...
    一些印度網絡名人加入「抵制中國Apps」的行動,讓這種呼聲顯得更加壯大。《印度時報》1日認為,這款應用的火爆與當前印度和中國在實際控制線的衝突、印度社會的反華論調有關。《印度時報》1日報導稱,「刪除中國手機應用」5月17日在印度谷歌應用商店上線,其圖標清晰地反映出意圖:一隻龍頭,背景是兩把掃帚。
  • 印度少數政客煽動抵制中國貨,中方回應:受損的是印度自己
    近期,印度社交媒體有極少數人宣布抵制中國商品,參與者包括一些高層政客。 據印度《經濟時報》10月26日報導稱,印度全國貿易商聯合會當日表示,在抵制「中國製造」的呼聲在社交媒體傳播後,印度有零售商不願再囤積更多中國貨,並抱怨今年「排燈節」對於中國產品的零售需求同比下降45%。
  • 在中國的印度留學生:抵制國貨!中國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消費水平得到了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增加知識並繼續深造。不僅如此,中國對外國留學生也有很多優惠政策,因此中國留學生的人數也在增加,其中還包括一些思想偏激的人。最近,一所中國大學的印度學生想抵制中國,甚至貼出標語稱要抵制中國貨品。
  • 《三傻大鬧寶萊塢》原型人物挑起對抗情緒,呼籲印度抵制國貨
    目前,我國和印度在邊境問題上不斷發生摩擦,也在雙方的民眾間引起了各自的輿論反應。曾經被阿米爾·汗將其故事翻拍成《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印度工程師和教育改革者索納姆·旺楚克(Sonam Wangchuk)就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發出了令人失望的對抗情緒。索納姆首先通過個人媒體帳號,呼籲印度民眾抵制中國製造的商品。
  • 澳政客叫囂以牙還牙,呼籲民眾抵制中國商品,胡錫進:紙貓一個
    澳大利亞的各種商品都在我國遭到了進口限制,近期中國商務部更是決定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採取反傾銷措施。對此,澳大利亞也坐不住了,聲稱就要將中國狀告到世貿組織,但是世貿組織並沒有受理澳大利亞的訴訟,同時對澳大利亞表示支持的那些盟友,反過頭來也在搶佔澳大利亞,離開之後的市場空缺。
  • 在中國念書的印度留學生:抵制國貨!中國學生懵了:你再說一遍?
    曾經中國人都喜歡出國留學,但是現在來中國學習的留學生卻不斷地增加,這些人裡面難免就會摻雜進一些動機不那麼純粹的傢伙。例如最近就有在中國念書的印度留學生在校園裡作妖,打出標語:抵制國貨!中國學生看完都懵了:你再說一遍?
  • 印度對華59款手機APP進行抵制,又向4個國家求援
    印度在國內巨大壓力的作用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抵制中國製造的行動。一方面,印度已經對從我國進口的各類商品加徵了部分關稅,近日,印度方面又宣布將禁用有中國廠商背景的59款APP,大有從實體經濟到虛擬經濟層面都要和中國打「貿易戰」的意思。而這又會給印度帶來多少損失呢?
  • 印度反華勢力煽動「不再用任何中國產品」,印教授揭穿事實
    一些印度網絡名人加入「抵制中國Apps」的行動,讓這種呼聲顯得更加壯大。《印度時報》1日認為,這款應用的火爆與當前印度和中國在實際控制線的衝突、印度社會的反華論調有關。《印度時報》1日報導稱,「刪除中國手機應用」5月17日在印度谷歌應用商店上線,其圖標清晰地反映出意圖:一隻龍頭,背景是兩把掃帚。
  • 韓國爆發「抵制日本貨運動」,國產文具啤酒受期待
    最近一段時期,針對日本方面限制半導體等核心材料的對韓國企業出口,引發了兩個之間的貿易摩擦,在這種劍拔弩張的局勢下,韓國國內出現抵制日貨現象,便利店和大型超市上周日本啤酒、文件等銷量有所下滑。由於日本政府以韓國為對象,限制了半導體等核心材料的出口,因此在韓國國內,對日本產品的抵制運動的輿論正在不斷興起。日本文具遭到了韓國民眾的抵制,韓國原子筆等文具類製造企業慕娜美(monami)受到韓國內民眾的期待。
  • 「排燈節」如期而至,遭2億印度百姓強烈抵制,和莫迪有直接關係
    據悉,前不久是印度傳統節日「排燈節」,很多人不清楚「排燈節」對印度的重要性,其實這個節日就相當於我國春節。和信仰無關,每到這個時候,所有的印度教徒都會歡慶這個節日,但這次計劃並不順利。據悉,為了抵制排燈節節日,達利特人策劃了這場活動,之所以要和政府對著幹,是因為印政府至今沒有解決國內種族歧視問題,而達利特人正是受害者。
  • 谷歌商店下架印度"反華APP" 印度網民激動了
    躍升為印度區域APP下載排行第二。據不少印度網民反饋,這款APP的名字可謂「說到做到」,安裝後,這款APP會顯示用戶手機中是否裝有中國公司開發的APP,然後協助用戶定向地刪掉他們希望抵制的「中國製造」。
  • 中國基督教兩會呼籲抵制異端、反對邪教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基督教兩會呼籲抵制異端、反對邪教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中國基督教兩會(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近日在中國基督教網刊發文章,呼籲抵制異端、反對邪教。特別是韓國邪教新天地教會,不但滲透到中國境內大肆活動,還一手導致疫情在韓國的大規模蔓延,引起社會公憤。這些異端邪教的邪惡本質和巨大危害在疫情中充分暴露,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文章列舉了異端的普遍特徵,以及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中國出現的異端邪教。文章指出,近年來,來自海外的異端邪教,尤其是韓國滲透進中國的異端邪教,活動頻繁,十分猖獗。
  • 印度15歲女孩誤摘鮮花,40戶達利特人家被抵制
    在印度,種姓總共有四種,按照從高到低的等級依次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除了這些,還有一種人被排除在四大種姓之外,那就是達利特,也就是賤民。帶著這樣的身份活在印度,就意味著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處處要受人壓迫。
  • 印度全國掀起了抵制中國產品的新浪潮;重磅!美國...
    印度全國掀起了抵制中國產品的新浪潮! 印度已在全國範圍內掀起抵制中國產品新浪潮,CAIT(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於17日公布了一份包含500餘種中國產品的抵制清單,其目標是到2021年12月,將減少13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產品。
  •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
    哇喔,澳大利亞要抵制中國貨了?「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並鼓動澳消費者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名譽教授科林·麥克萊斯批評這種「愚蠢的做法」稱:「抵制中國產品無異於自殘。」
  • 中國進口了哪些印度製造?可以抵制嗎?專家:沒必要,無關大局
    中國進口了哪些印度製造?可以抵制嗎?專家:沒必要,無關大局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因為615衝突,法起了抵制中國製造的群眾運動。相當多的中國品牌門店被砸,不少人走上街頭要求全面禁用中國的產品,一些代言中國製造的印度本土明星,瞬間成了賣國賊。
  • 對不起,抵制中國貨的印度,連消毒液上的按壓泵都造不出
    文|懷石連「抵制中國」的文化衫都是中國製造最近,印度掀起抵制中國製造浪潮。一個男子將中國造的電視從樓上扔下,情緒高漲的眾人一擁而上將其砸毀。#不抵不是印度人#為了表決心,人們爭先購買一款印著「抵制中國」的紅色帽子。尷尬的是,許多印度人搶到貨才發現,上面寫得仍是他們魂牽夢繞繞不開的「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對此,印度國大黨成員、政治家阿比吉特·穆克吉痛心疾首,發了一則推文:「不少中國產的『抵制中國』文化衫,成功蹭了印度『抵制中國貨』的熱度。
  • 印度又對華「使絆子」,自己人卻頂不住了,直言「中國無可替代」
    就在中印兩國軍隊仍在「拉達克」地區對峙之際,印度又對中國「使絆子」了。根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24日,印度對43款應用程式頒布禁令,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全球速賣通、釘釘等。路透社表示,這是針對中國的新一輪網絡制裁。
  • 海南三亞數十家海鮮店呼籲抵制「拉客宰客」
    三亞數十家海鮮店呼籲抵制「拉客宰客」  少數店鋪被指宰客 遊客被索高額海鮮加工費 當地回應稱發現違規商家將立即查處  近日,一段海南三亞「第一市場」周邊、數十家海鮮加工店聯合呼籲抵制「拉客」「宰客」行為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 抵制中國等於自殘,澳洲掀起抵制中國貨狂潮,專家怒批:真愚蠢!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近期,澳大利亞國內出現了一陣「抵制中國產品」的呼聲,相關專家明確表示,抵制中國商品和企業的呼籲 「簡直是愚蠢的」,可能會對澳大利亞產生嚴重的反作用,但對這個亞洲強國沒有任何影響。肯納德斯自助倉儲執行長薩姆,呼籲澳大利亞企業對中國供應商進行反制,而在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縱容之下,一波抵制中國商品的行動開始發起,獲得不少澳大利亞民眾的支持。幾天後,一則帖子在社交媒體再度引發關注,帖子列出了數十家澳大利亞酒莊的名字,並指出這些酒莊實際上為中國公司所有,這讓很多澳洲人「發現了新世界」,抵制狂潮再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