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智力——自我控制的藝術
1、情緒智力意味著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他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秘訣是,你如果要發怒,應選擇恰當的對象,把握恰當的程度,確定恰當的時機,為了恰當的目的,並通過恰當的方式。
心理學家把這種自我控制的能力稱之為情緒智力,我們可以看到,情緒智力高者(通俗而不恰當地比喻是高情商)並不是隱藏自己的情緒,而是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情緒智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感知、運用、理解和管理情緒。這些能力能讓我們更靈活適應性更強,且在情感上更為成熟。
優秀的成功人士一般都有較高的情緒智力。如果情緒是我們生活中的音樂,那麼情緒智力高的人則是優秀的音樂家。他們不會壓制情緒,也不會過度沉浸在情緒之中。相反,他們能將情緒融入到生活得節奏之中,與他人和諧相處,因此,相比情緒智力較低的人,他們往往顯得更有親和力。
另一方面,情緒控制力差要付出很大代價,比如婚姻、子女教養和身體健康都可能出現問題,情緒智力低下會影響人的職業生涯,甚至使人在事業上一事無成一無所獲。對未成年人來說,情緒控制力差會導致抑鬱、進食障礙、意外懷孕、成績差、攻擊行為和暴力犯罪。因此情緒智力在很多方面跟IQ一樣重要(Dulewicz&Higgs2000)。
2、有哪些具體的技能組成了情緒智力?
①感知情緒:情緒智力的基礎 首先是能感知他人和自己的情緒,情緒智力高的人能夠很了解自己的感受,比如他們能很快意識到自己是否生氣、嫉妒或感到內疚、抑鬱等。這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很多人心情糟糕卻無法理解自己不舒服的原因。同時情緒高的人還很會共情,能夠準確地感知他人的情緒或感受,他們善於察言觀色,能夠讀懂面部表情、聲音語調以及其他情緒特徵。
運用情緒:情緒智力高的人會運用他們的感受來促進自己的思考和決策,如果你記得過去你是如何做出情緒上的反應,則有助於你在新的環境中做出更好的反應。情緒智力包括運用情緒促進個人成長與他人的關係,比如你會知道幫助別人能給你帶來快樂。同樣的,當好運來臨,情緒智力高的人會懂得與他人分享。總之善用情緒能改善人際關係並增進情緒健康(Gable2004)。
理解情緒:情緒包含了許多有用的信息,比如生氣表明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焦慮表明不確定性,尷尬與羞愧有聯繫,抑鬱意味著我們感到無助,熱情意味著我們很興奮。情緒智力高的人知道引起不同情緒的來源,它們的含義,以及他們對行為的影響。
④管理情緒:情緒智力還包括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比如當你生氣時你會知道如何冷靜下來,並知道如何讓他人冷靜下來。正如亞里斯多德很久以前所說的,情緒智力高的人能夠根據環境控制情緒(Bonanno)。
3、積極心理學與積極情緒
我們都知道,快樂、興趣、滿意、愛和類似的情感是令人愉快的,很自然地,人們會傾向於喜歡積極情緒,而不喜歡消極情緒。
這沒錯,但是消極情緒也是有價值,有建設性意義的。例如持續的憂傷能促使一個人去尋求幫助,修復人際關係或尋求人生的新方向。消極情緒與能夠幫助我們的祖先逃生的行為也有關係,如逃跑、攻擊、遠離毒物。這些反應有利有弊,消極情緒會使我們的注意力收到限制,導致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變得狹隘。
相比之下積極情緒能夠拓展我們的注意力,帶來創新的可能性並積累我們的個人資源。比如,快樂、興趣和滿意等情緒能讓我們產生前進的動力,變得更有創造力,更願意去探索人生,尋求新的體驗,去整合,去成長。
總之,積極情緒不僅僅是快樂環境的產物,它們還能鼓勵個人成長和社會交往。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優點來獲得快樂,比如善良、好奇、幽默、樂觀和康卡等。這些優點是與不幸對抗的保護傘,它們能幫助人們活得更積極更快樂。
產生積極情緒是人類的一項基本能力,而培養積極情緒則是情緒智力的一部分。
4 、關鍵點,提升情緒智力
一個人怎樣才能提升情緒智力呢?通常,我們在生活中的選擇應考慮個人價值觀、需求和情緒。極端理性的決策是理智的,但是沒有感情。好的決策應該能結合理智和感情的需求。簡單來說,情緒智力就是能夠有意識地讓情緒助你一臂之力。
心理學家雖然不擅長如何教授情緒智力,但是很確定,情緒智力是可以習得的。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認同情緒很有價值,通過關心自己和他人,你可以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可以肯定,你所崇拜的許多人不僅聰明,情緒智力也很高,他們懂得如何在婚禮上敬酒,在野餐時講笑話,在葬禮上安慰悲傷的人,給酒會增加樂趣,或者是安慰一個受到驚嚇的孩子,這些技能是特別值得我們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