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到懶惰時,有哪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勤奮起來?12個建議

2020-10-25 潛嶽修省

我們大多數人,肯定會某些時候突然就懶惰起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懶惰,就意味著我們想要儘可能地花費更少的精力去做事——畢竟誰不想用最便捷的方式工作呢?否則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如此多方便人類的科技發明了。

當然,懶惰也是有問題的。當你感到懶惰時,你做事的動力就會不足,從而無法引領你採取積極的行動去實現目標,衝破生活和工作上的挑戰。

但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懶惰可以通過我們主動調整而獲得緩減的。如果你不想再變得懶惰,可以採取以下分享的12條建議去調整自己。

當你一旦按照這些建議去行動,你就會發現保持行動的勢頭就容易得多了。

1,了解你的懶惰或缺乏動力的來源

當你意識到自己正處於懶惰的狀態時,先花一點時間停下來想想,了解你懶惰或者缺乏動力的根源。

這是你需要主動採取的應對措施,也是最重要的應對措施之一。

如果你能找出讓自己感到懶惰和缺乏動力的原因,那麼就意味著,你能夠找到一種預防或減輕這種影響的方法。

例如,你是不是總是在一天中的某個時間感到動力不足,什麼都不想做?或者當你面對的工作給予你太困難的感覺時,你是不是就會難以勤奮起來?

通常來說,壓力是缺乏動力的常見原因。

如果你在某個時間,自己的身體無法對抗壓力,或者某些工作給予你太多的壓力,你就很難變得有動力去做事。

調整你的身體狀態,或者從最容易入手的事情做起,會減低大腦的抗拒感。

2,打破個人周期

在大多數情況下,懶惰是習慣的直接或間接的副產品。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一天中的同一時間或在相同的環境中感到懶惰,那說明你可能已經陷入到「懶惰」的出現周期裡。

因此,你可以通過簡單地改變習慣和周期來減少懶惰感。尤其當你在家工作或每天都困在辦公室面對同樣的事務,這種主動的定期改變更加重要。

例如我有時候待在家裡寫不出文章,一直拖延著,那我就會拿上筆記本坐到樓下的咖啡廳去寫。這時新環境反而會更容易激發我的動力。

稍微給自己的做事方式做一點改變,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3,設定更合理的目標

有時候,人們之所以懶惰,是因為他們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過於讓人「望而卻步」。

例如在炎熱的夏天,你想鍛鍊身體,你設定的目標是在戶外跑步10公裡。即使對於有跑步習慣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很高的要求。自然而然地,你就會拖延並恐懼開始行動了。

但是,如果你將目標降低到到樓下散散步怎麼樣?當你開始散步時,再嘗試跑個一兩公裡又怎樣呢?你的大腦對於就不會有太強烈的抗拒,做起來也就沒什麼難度了。

可以運用SMART法則為自己設定適當的目標,如果你動力不足,嘗試儘量分解目標,降低目標執行難度。

4,完成一些小事

當你從做的事情中獲得一種成就感,你就更有動力去做這件事。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一直去做某些事情,是因為我們能夠應付到這些工作,並且能夠完成它們。

想一想,有時候就算老闆給予你一個不太想去做的任務,但你還是去做了,而且最後還取得很好的結果,我相信這種成就感,會讓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棒的人。

然後帶著這種積極的反饋感受,你依然會繼續投入到下一個工作——即使你很不情願。

而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想要獲得這種做事的成就感,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容易完成的小任務,來積累自己的動力。

有一個行動法則,就是5秒法則。當你有某種衝動去做某些事情時,5秒鐘以內就立刻對這個衝動採取行動,先行動起來再說。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做事的過程中陷入困境,那就找些能讓自己感覺良好的事情,喝喝水,活動一下身體等,讓自己恢復精力。

5,使用番茄時間限制你的懶惰

番茄時間是一種著名的時間管理策略,旨在幫助人們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生產力。

主要核心做事,就是把你的工作分解為幾個階段去完成,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休息時間。

例如剛開始工作時,你可以設定一個25分鐘的番茄時間,然後休息3至5分鐘,並在4個周期後進行更長的休息。當然,你可以使用最適合自己的計時方法。

運用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地「限制」你的懶惰。在短暫的休息中,你允許自己完全懶惰,然後在休息時間結束後,繼續回到工作中,恢復專注力。

養成這種習慣,你做事就會很有效率了。

6,隔離所有幹擾物

很多時候我們的懶惰,都離不開某種幹擾物的影響。

如果你對於手機上推送的信息和內容感興趣,或者你剛好得知今天更新了幾集你喜歡看的電視劇,那麼你就更容易變得懶惰。

學習識別這些幹擾物,並盡力遠離它們——至少讓自己接觸它們會有一定的難度。

例如,你可以把手機設置成「限制使用」的模式,在番茄時間,除了接聽電話,你無法使用正常使用手機裡面的APP。

或者暫時禁用網際網路訪問,讓自己待在一家安靜的房間裡工作,這樣就讓你更加專心在手頭上的事務上。

7,最小化你的完美主義意識

完美主義是生產力的敵人,具有這種思想,會減少我們的動力,增加我們的懶惰感。

不僅如此,科學研究還表明,完美主義對你的健康有害。完美主義得分高的人死亡的風險增加51%。

因為這種來自於內在的「壓迫力」,會讓身體分泌更多有害的激素,導致我們的身體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應對。

通過減少對完美主義的強迫來進行調整。了解並接受所有工作都是有缺陷的,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做每件事都做得完美,這樣我們就會更容易開始手頭上的工作。

8,給予自己獎勵

當某些任務完成之後,假如我們能夠獲得獎勵,那麼大多數人會發現自己更有動力。

例如今天更新幾集你想要的電視劇?那麼先完成手頭上的工作,那麼晚上的時候你就可以癱在座椅上,舒服而毫無心理壓力地去看了。

上個星期買的遊戲,還沒有通關?那麼完成今天的工作,接下來你就有時間慢慢享受遊戲的世界了。

不管你做什麼,讓其跟自己喜歡的獎勵結合起來。當你完成任務之後,就立刻享用這些獎勵。

所以,當下次遇到艱巨任務時,你感到懶惰或無動力時,嘗試計劃給自己一個獎勵,看看能不能提升自己的行動意願?

9,待在一個充滿動力的環境中

態度和精力是可以傳染的。

如果你周圍都是經常抱怨並且態度消極的懶惰人,那麼你就很容易「沾染」他們這種思想,讓自己也變成一個懶惰的人。

相反,如果你周圍充滿生氣、樂觀、上進心的人,你會感到自己更有奮鬥的動力。這就是環境對我們的影響。

為什麼有些人看書要到圖書館?因為那裡的環境,至少比起在網吧,更適合學習吧,畢竟周圍的人,都是認真看書學習,你不可能不受影響的。

所以,嘗試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或者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感受到動力的環境,你就會更容易行動了。

10,設置意識警報

如果你跟大多數人一樣,有時候的懶惰是「不知不覺」的,好像不是你有意識的決定,而是無意識的就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輕鬆的事情。

例如,你可能會下意識地看微博、刷朋友圈,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拿起了手機,或者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盯著窗外發呆,自己就這樣「無意識」地懶惰起來了。

這時,你可以通過設置「意識警報」來解決此問題。這些警報會在你陷入懶惰的時間裡給予你提醒。

你可以貼一張「工作提示」放在你能夠看到的地方。當你開始不知不覺懶惰起來了,眼睛掃到這張「工作提示」,你自然就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了。

警報過後,把自己拉回到當前的工作中,至少休息時間你才允許自己懶惰。

11,提高的自我說服力

懶惰,通常都是負面自我交談的結果。你無法說服自己,或者你放任自己不去說服,才導致你無法專注工作而已。

既然如此,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自我說服力」,告訴自己,就算當前的任務你不喜歡,但你也有足夠的理由去完成它。

想一想,你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呢?有什麼好處?你獲得這些好處,會有什麼樣有益的改變?

對於這些說服理由,越是清晰、越是具體就越好。因為你知道什麼是必須做,什麼是想要做的。

積極的自我交談會導致積極的思考,從而導致生產性行動。如果你不斷告訴自己什麼也做不了,你將永遠做不完。

12,運用懶惰幫助你提升做事效率

信不信由你,懶惰有時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生產力。

怎麼做呢?就是通過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那個最省力的方法和模式。例如我寫文章,在有工作的情況下,每天寫一篇文章是很辛苦的事情。

所以剛開始,我每天寫文章都是一種「煎熬」,需要投入很多精力。但現在,由於我找到了相對可以「複製」的模式,那我就能夠節省更多精力,讓寫文章這件事變得更容易操作。

請記住,生產力不是你花費多少精力,而是你可以完成多少工作。只要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無需每次工作都要動用自己太多能力,那你就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而耗費的精力卻更少。

在某些時候感到懶惰是完全合理的。甚至那些我們認為很努力的人,也會感受到內在懶惰的挑戰。

但是,只要你懂得主動去調整,找出克服的方法,那麼你的懶惰和缺乏動力,就不會對你要實現目標的造成阻礙。

找到適合你的策略或方法組合,然後堅持執行吧,你就會變得有效勤奮起來。

相關焦點

  • 克服懶惰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來,養成勤奮的習慣
    懶惰是一種惡劣的精神重負。人們一旦背上了懶惰這個包袱,就只會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喪、無所事事,這種人完全是無用的人。懶惰會吞噬人的心靈,在工作中,懈怠會引起無聊,無聊又會導致懶惰。許多人都抱著這樣一種想法,我的老闆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奮地為他工作。
  • 為什麼說假勤奮比懶惰更可怕?北大教授給出答案請孩子遠離假勤奮
    看著他這麼勤奮,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其實,孩子的勤奮並不一定會有優異的成績。方法和習慣才是好成績的根源。請告訴孩子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你認為的勤奮,比懶惰更無用!首先,選擇在自己最有精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尋找一天中的額外時間,還要將你的有效時間和你的有效精力匹配起來。比如,夜貓子最好選擇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晚上來做,晨起人士就在清晨處理重要事情,了解自己的精力巔峰並進行合理利用,這是用更少的時間達到更好的效果的高效原則之一。
  •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一些不易察覺的小習慣,制約著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發揮出最大功效,讓每天用14個小時去工作的我們,一邊「勤奮」地推掉朋友的聚會,一邊「懶惰」地刷新著無意義的新聞。而結果就成為「我沒有時間做任何事,我甚至沒有時間完成我的工作」。當然,選擇在自己最有精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尋找一天中的額外時間,還要將你的有效時間和你的有效精力匹配起來。
  • CMA揭 秘丨「你是否既勤奮又懶惰」?
    這些學生真的是懶惰嗎?報班起早貪黑來學習、決心背下185篇作文的學生,怎麼可能單單是懶惰呢?李笑來總結到,他們「既勤奮又懶惰」。為什麼會這樣?從字面意思上來說,「時間管理」就是把你的時間合理規劃好,然後去遵循它。但是,如果我不想去做呢?隨便你給我再多技巧、方法,可我就是不想做呢?在時間、事件和人之中,真正具有能動性的,是人。因此「時間管理」的本質,其實就是管理自己。人之幸運在於能夠「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 。那什麼是正確的或者更好的方式呢?
  •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他們也許需要重視一些其他的能力:培養選擇性忽視的能力,少做無意義的工作……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一些不易察覺的小習慣,制約著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發揮出最大功效,讓每天用14個小時去工作的我們,一邊「勤奮」地推掉朋友的聚會,一邊「懶惰」地刷新著無意義的新聞。
  • 孩子「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他說:「試卷太多容易亂,寫到一本錯題集上複習起來多方便。」我又問:「這些錯題,你都弄明白了嗎?」他說:「現在還沒時間研究這個,等抄完再說吧。」也就是說,他用了大把時間去抄錯題,卻沒時間充分理解每一題的思路。
  • 論勤奮與懶惰的對話及幽默逗:勤奮的兔子輸給跑慢的龜
    答案都不是的,懶惰肯定是不對的,給別人機會,卻給自己找藉口。懶惰更是要摒棄的,不可取的。可以烏龜慢,不能懶的如兔子都不如;寒號鳥還每天都要進取呢! 似乎有點諷刺及反話了,千萬都不要,不要學呀。懶惰不如兔子都都懂的道理,兔子雖然比賽輸了烏龜的慢。但是兔子過日子,可一點不懶。誰說的?
  • 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克服懶惰要從這4個方面做起
    愛因斯坦被纏得沒辦法了,就給他寫了一個公式:成功=勤奮+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這個公式表明: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在學習時要有正確的方法、要少說廢話,更重要的是要勤奮。所以,要想完善自己,成就自己,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贏得社會的尊敬,就必須努力進取,戰勝懶惰,讓自己變得勤奮起來。要克服懶惰,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 職場最怕的是懶惰?不,是低效率勤奮!
    更可怕的是,你的工作量明明沒有變化,可看起來每一天它都在成倍地遞增著,你開始害怕夜幕降臨。因為那一刻,意味著這一天還有很多的事情被貼上了「沒完成」的標籤。所以,比起懶惰,其實低質量的勤奮才是更可怕的。我們的努力和勤奮,必須是用對了地方、用對了方法才可能是真正的勤奮,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擺脫這種低效率勤奮的局面呢?一、有效的精力匹配選擇在最有精力的時間去完成最困難、最重要的事情。
  • 遠離低質量的勤奮
    並不是所有的勤奮努力都理應得到回報,關鍵是看最終所取得的結果,沒有效率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有下面這2條:第一,低質量的勤奮是偽裝起來的懶惰很多學生勤奮的背後,掩蓋著懶惰的本質。就拿學習來說,從晚飯後到半夜十一點,你給自己塞了滿滿的單詞、公式定理、歷史年份,卻沒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沒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無用功。
  • 揭開孩子「努力」假象,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就有對應的一些習慣可以看出來。一、對著答案做題答案在手才敢下筆,生怕自己做錯一個步驟,做一點看一點,完全沒有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的答案。這樣的做題方法做的題都是廢的,還會養成沒有答案就做不了題的習慣。到了考試你也不可能有參考答案在手邊,心理緊張發揮則會更差。
  • 打敗懶惰最簡單的4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只需要5秒
    每當懶惰的惡魔撕裂你的靈魂時,請記住一定要克服它。當你懶惰的時候,你會找藉口不去做你的事情。很難克服嗎?沒關係,這些建議可以幫助你消除這些藉口。1. 5秒規則描述:如果你有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把自己孤立起來,花5秒鐘想想這個任務。以二進位的方式思考——是或不是。我做不做這個任務。不管你選擇了什麼,都不要再想任務了。幫助方法:這可以幫助你減輕由你的決定所帶來的壓力。至少你會為自己的決定感到高興,事情都是按照你的意願進行的。
  • 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讓自己勤奮起來!
    所以如果能把玩手機的時間用在閱讀書本上,那不僅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視野,還能讓提示我們的氣質。讓你越來越勤奮,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堅持幫家裡人分擔家務。做家務雖然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實際卻不然,做家務是最苦最累,最繁瑣的。很多人都不愛做家務,都喜歡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是這樣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懶。
  • 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所有的人都嫉妒羨慕地說:「你一次性就通過了四六級真好,我們在四級上苦苦煎熬時,你已經準備託福或雅思了。人腦的構造真的有優劣之分。」我沒有試圖去解釋。努力這個詞語似乎已經被誤解太深。說難聽一點,你只是將屁股黏在該學習的地方,好像這樣可以心安理得地貼上「勤奮」的標籤,你沒有目標、沒有計劃。你只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不是勤奮沒有用,而是你所謂的勤奮是無用功。
  • 你的所謂勤奮,才是你失敗的真正原因
    這其實是很多年輕人的狀態,他們盲目的自信,以為可以用肢體上的勤奮,掩蓋思維上的懶惰,以致於終日瞎忙,陷入了低成長的陷阱。其實,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將一輩子的聰明,都耗費在肢體的勤奮上。希望讀完這篇文章,能夠讓你避免成為一個終日瞎忙的人。
  • 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不是懶惰,而是假裝勤奮!
    努力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懶惰的人註定會失敗。就算是天資聰穎的人,後天不努力也只會成為平凡的人。更何況我們大多人的起點是普通人,我們最大的武器沒有其他,就是瞄準一件事情之後往死裡幹,拼命幹,堅持幹。懶惰的人把時間花在偷懶耍滑,坐享其成的精力上,殊不知差別已經由此開始。陳昌文: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不是懶惰。比懶惰更恐怖的是,有一幫人假裝勤奮,而且還用行動來實現假裝勤奮。
  • 其實,很多孩子每天在「假裝」勤奮
    低品質勤奮者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方法不對」。從五點半到十一點半,給自己塞了滿滿的公式,單詞,作文素材,卻沒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沒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無用功。
  • 暑假裡,有2000萬高中生每天在「假裝」勤奮!警醒無數人
    從五點半到十一點半,你給自己塞了滿滿的公式,單詞,作文素材,卻沒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沒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無用功。你看了教輔排行榜,王后雄、曲一線、任志鴻,你一個也不捨得放過,與他們一一約會,教輔書擺了滿滿一抽屜,卻沒有細細品嘗他們給你準備的飯菜的味道,更別提消化。
  • 萬字乾貨,徹底講透自律養成技巧,7個方法讓你「無痛」告別懶惰
    那麼,現實生活中,我們哪些行為是在過度浪費意志力呢?來來來,我先自揭傷疤,給大家回顧盤點一下。我們早晨起來之後,經過一夜的休息,此時的意志力水平往往是最高的。然後就開始消耗意志力,這個過程被稱為自我損耗。當意志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時,你就會發現自己進入了懶惰和遲緩的狀態,感覺思考都變得沒有力氣了。
  • 居家學習一種奇怪的狀態,一種慌亂,既勤奮又懶惰,如何提高效率
    ,一直到中午12:00 ,下午從14:00到17:00 ,晚上從19:30到21:30分,他們學習時間已經排得很滿。在這過程中,我被學生的各種問題給難住了,老師手機流量沒了,我無法上網,老師我可以只上那幾個老師的課嗎?我只能說無語對待,另一個同學的問題老師我家沒有網,開不了流量! 還有同學向我請假,老師我家停電了,我請假,我手機有電 , 我並沒有發火,我只是回復了一句:停電,手機還有電啊 !學生最後回復,「老師我來上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