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憂鬱不快。生氣、羞怯、忌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
事實上,人生中任何一種成功的獲取,都始之於勤並且成之於勤。勤奮是成功的根本,是基礎,也是法則。每一個志向高遠的人都應該努力讓自己變得勤奮起來。
人的本性之一是趨樂避苦,惰性就如同影子一樣時常糾纏著人們,但正如歌德所說:「我們的本性趨向於懶怠,但只要我們的心向著活動,並時常激勵它,就能在這活動中感受到真正的喜悅。」
一個愛講廢話而不勤奮學習的青年,整天纏著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要他公開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被纏得沒辦法了,就給他寫了一個公式:
成功=勤奮+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
這個公式表明: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在學習時要有正確的方法、要少說廢話,更重要的是要勤奮。
所以,要想完善自己,成就自己,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贏得社會的尊敬,就必須努力進取,戰勝懶惰,讓自己變得勤奮起來。要克服懶惰,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嚴防掉進藉口的陷阱
我們常常拖延著去做某些事情,總是為自己的懶惰找理由,找藉口。例如「時間還很充足」「現在動手為時尚早」「現在做已經太遲了」「準備工作還沒做好」「這件事太早做完了,又會給我別的事」
等,不一而足。這些藉口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懶惰,如果想變得勤奮起來,就要把這樣的藉口一個個地消滅掉。
2.樹立遠大的目標
青少年朋友們,當我們在人生的長河中揚帆遠航時,千萬不要忘記樹立遠大目標。遠大目標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它可以不斷地激發人的生命活力。若沒有遠大目標,就不會有生活的信心、向上的動力,只會渾渾噩噩、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3.選擇正確的方法
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懶惰的根源是什麼,找到根源以後再去克服它。克服懶惰,就是要對自己有所管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指望別人。當自己想睡懶覺時,應該想想古人的「聞雞起舞」;當自己想要放縱時,可看看「懸梁刺股」的故事。我們要時刻牢記,對自己多一點約束,離成功就會更近一點;對自己多一點管束,我們未來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4.養成良好的習慣
對我們青少年來說,好的習慣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學習習慣、睡眠習慣、飲食習慣等。
首先,我們要把不良嗜好拋棄掉。比如,如果自己沉迷上網的話,就要「逼」自己遠離電腦。這個過程也許是很艱難的,但自己一定要保持信心和意志力,這樣終究還是會做到的。
其次,我們還可以找一個學習勤奮的同學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逐步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並請自己的同學幫忙監督自己進步。
當然,要改變懶惰習慣,養成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這就要求我們循序漸進,一項一項地慢慢克服,努力改變自己不好的方面。
要知道,克服懶惰,正如克服任何一種壞毛病一樣,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只要你決心與懶惰分手,在實際的生活學習中持之以恆、勤奮起來,那麼,燦爛的未來必將屬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