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你家吃了湯圓了嗎?中國人對於糯米糰子是真愛!

2020-12-20 美食吃貨君

今天是元宵佳節,過了今天,我們的年也就過完了,又要開始苦逼的日常勞累生活了。在元宵節這一天,傳統習俗是要吃湯圓,象徵一家人團團圓圓。湯圓是糯米做成的包有內餡兒的丸子,一般是甜食。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只知道吃芝麻花生的湯圓,可就out了!中國人對於糯米丸子的熱愛,絕對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1.藕粉皮湯圓

昨天小編逛超市時,看到一種外皮晶瑩剔透的湯圓,瞬間就被它的高顏值所驚豔了!這種湯圓就是用藕粉做皮的湯圓,而且餡料中加入了鮮花,入口即化,唇齒留香,真的是非常美味了。

2.肉湯圓

誰說湯圓都是甜食?福建省的肉湯圓絕對讓你大吃一驚。在湯圓中包裹精肉做成的餡兒,煮好了加幾片菜葉,味道竟然意外地很不錯。

3.擂沙圓

擂沙圓是上海一種幾乎失傳的美食,只有喬家柵點心鋪可以買到正宗的,糯米丸子外面裹了一層黃豆粉,味道軟糯香甜,有機會去上海的時候可千萬不能錯過哦!

4.青團

春天來了,青團是江浙地區清明節必吃的美食,用艾草汁將糯米粉染成翠綠色,包上豆沙餡兒,口味香甜清新,回味悠長,不會讓人覺得甜膩。

5.紅團

紅團是福建的地方特色小吃,做法和青團類似,只是糯米粉是被染成的紅色,新年吃了,一年都會紅紅火火。

6.酒釀圓子

湯圓有大小之分,小湯圓沒有餡兒,所以如果和大湯圓一樣直接水煮的話會沒有什麼味道,但是加入醪糟和白糖,口味一下就會變得醇香濃鬱,還帶有一絲酒味,是最好不過的餐後甜點,但是注意吃完之後可一定不要開車哦。

相關焦點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吃湯圓寓意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寓意來歷介紹
    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吃湯圓的原因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湯圓的做法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4)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我們都知道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那麼有誰知道,為什么元宵節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有什麼寓意?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傳說故事,以及元宵湯圓的做法。
  • 元宵節到底該吃湯圓還是元宵?
    現在的南方人,早已在冷櫃前水果餡、黑芝麻餡、豆沙餡等各種口味的湯圓裡暈頭轉向;連什麼節日都吃餃子的北方人,也要充滿儀式感地等待與元宵的一期一會。元宵節,吃湯圓還是元宵?有的人表面上風風光光,過了幾十年元宵節,背地裡還以為湯圓和元宵是一種東西。 雖然你可以把它們統稱為「糯米糰子」,但堅定的湯圓黨和元宵黨絕不同意。
  • 元宵節怎麼來的,為什麼要吃湯圓?
    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習俗,馬上又是元宵節了,你家湯圓準備好了嗎?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很多做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從宋末元初時,湯圓就已成為元宵節重要的應節食品。那麼,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 在廣東恩平,元宵節要吃鹹湯圓,你吃過嗎?
    正月十五元宵節,人月兩團圓。一年中第一個月圓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一天。除了猜燈謎、舞獅子,美食也是吃貨們非常看重的。不同地區飲食文化不同,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而在廣東江門恩平,元宵節吃的是鹹湯圓。
  • 元宵節吃元宵,元宵就是湯圓嗎?1分鐘揭曉且教你零失敗湯圓做法
    元宵節吃元宵,元宵就是湯圓嗎?1分鐘揭曉且教你零失敗湯圓做法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但有人叫元宵,有人叫湯圓,到底元宵和湯圓是同一種食物嗎?所以說湯圓和元宵是兩種不同的食物,做法不同,口感不同。因此有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的說法。往年元宵節基本都是從外面買現成的回來吃,今年有如此多閒暇時光,就自己動手做一些吃吧。這種宅家的日子最適合製作美食了,我雖是北方人,但卻更喜歡吃湯圓一些,湯圓團團圓圓,而且做法也不難。
  • LA萌蒂說/「團團圓圓」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傳說!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元宵節:北方「滾」的元宵,南方「包」的湯圓,到底有何區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每年農曆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一般都是吃什麼的呢?歷來北方和南方的飲食存在著飲食差異,端午節,甜粽鹹粽的分別,冬至,餃子湯圓的分別,元宵節,元宵湯圓的分別。
  • 元宵節快樂,你家的湯圓是什麼口味的?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人月團圓、賞花看燈,上元佳節的韻味,便在這傳統元宵的味道裡。
  • 元宵節吃湯圓300字作文
    元宵節吃湯圓300字作文(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寓意著家家戶戶團團圓圓。
  • 中國湯圓是美味,日本湯圓還不錯,唯獨印度湯圓難以下咽!
    Hi走啦 你吃過甜膩得可怕的印度湯圓嗎? 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美食之一,每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買湯圓、做湯圓。中國的湯圓種類是最多的,不僅有甜的、鹹的,還有沒有餡兒的圓子。
  • 元宵節:湯圓與葡萄酒的美滿團圓
    元宵節:湯圓與葡萄酒的美滿團圓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湯圓飄香,美酒相伴。
  • 元宵節可以吃什麼 元宵節南北方吃什麼好
    舊時元宵節的風俗食品,洛陽有玉粱糕(白粱米做的糕),金門有粉荔枝(唐代洛陽人家以粉製成荔枝狀作為節日食品),臨安市肆有賣乳糖丸子、澄沙糰子。蘇州上元的市食,除油縋(粉摶餅,豆沙作餡,下油煎)和圓子之外,還有糖粽、粉團、荷梗、孛婁(爆米花)、瓜子諸品。亦有吃薺菜糰子和薺菜年糕的食俗。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吃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得生財的好意頭。
  • 原來湯圓起源於江南,你知道麼.我們吳語區元宵吃什麼?
    吃貨必看】元宵節,各地的飲食風俗也差別很大。比如北方、很多地方依舊是吃餃子的。我們吳越一帶呢,元宵節的食品比較豐富一些,各種各樣的湯圓各有特色。不妨往下來看一下吧!其實,湯圓最早是吳語區發明的。湯圓起源於宋朝。
  • 元宵節吃湯圓猜燈謎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今年元宵節你吃什麼?湯圓也要萌萌噠,湯圓,團團圓圓!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 感受元宵節的傳統民俗:吃湯圓、猜燈謎、觀花燈
    一、元宵節吃「湯圓」還是「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由於元宵和湯圓都是用糯米粉做皮,並且常採用芝麻、白糖等做餡料,因此容易讓人混淆,但它們在製作工藝上還是有很大區別!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湯圓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 過了這麼久的元宵節,貴州這些湯圓你吃過嗎?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春節後的第一個節日。根據傳統,在元宵節這天,全國各地會有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子、逛廟會等風俗。特別是吃元宵,地域不同,元宵的叫法也不一樣。北方人叫「元宵」,而南方人叫「湯圓」、「水圓」、「湯糰」,而貴州則稱為湯圓或湯粑。
  • 原來湯圓起源於江南,吳語區元宵吃什麼?|吳語公眾號
    元宵節,各地的飲食風俗也差別很大。我們吳越一帶元宵節的食品比較豐富一些,各種各樣的湯圓各有特色。說到湯圓,其實吳語區裡更普遍的一種叫法是「湯糰」。吳語區把糯米做的一些圓形食物叫糰子。如清明節的青糰子、糯米糰子等等。其實,湯糰最早是吳語區發明的。湯糰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寧波一帶)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這已經非常接近今天的湯糰了。在吳語區,除了元宵節吃湯糰,冬至的時候也經常會吃湯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