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可以吃什麼 元宵節南北方吃什麼好

2020-12-20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可以吃什麼 元宵節南北方吃什麼好 元宵節是過完年後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最常見的習俗活動有:逛燈會、吃元宵、餃子等。不少人困惑,元宵節吃什麼好呢?關於,元宵節可以吃什麼?元宵節吃什麼好?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元宵節可以吃什麼 元宵節可以吃的食物

    原標題:元宵節可以吃什麼 元宵節南北方吃什麼好

    元宵節是過完年後的第一個節日,元宵節最常見的習俗活動有:逛燈會、吃元宵、餃子等。不少人困惑,元宵節吃什麼好呢?關於,元宵節可以吃什麼?元宵節吃什麼好?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元宵節可以吃什麼

 

  元宵節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舊時元宵節的風俗食品,洛陽有玉粱糕(白粱米做的糕),金門有粉荔枝(唐代洛陽人家以粉製成荔枝狀作為節日食品),臨安市肆有賣乳糖丸子、澄沙糰子。蘇州上元的市食,除油縋(粉摶餅,豆沙作餡,下油煎)和圓子之外,還有糖粽、粉團、荷梗、孛婁(爆米花)、瓜子諸品。亦有吃薺菜糰子和薺菜年糕的食俗。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吃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得生財的好意頭。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在熱湯麵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昆明人喜歡吃豆麵團,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將豆炒熟後磨麵,團成丸子後用水煮熟即可。台州一帶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乾、油泡、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則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

 

  元宵節吃什麼好

 

  1、湯圓: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做湯圓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再者各類湯圓常規餡主要以果料和乾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營養價值就「更上層樓」。水煮湯圓是最簡單的做法,其實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節,北方人要吃元宵。說到元宵,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最本質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上。做湯圓相對簡單,一般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即成。而元宵在製作上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徵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4、元宵茶:

 

  在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麵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麼油膩,對於由於節日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營養更為全面。

 

  5、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裡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攪著茶麵下鍋做油茶也曰麵茶。

 

  6、油錘: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7、餃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餃子的習慣,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習俗、傳統,所以正月十五應該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8、棗糕:

 

  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棗糕原是清朝宮廷御用糕點,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臟、增加肌力、養顏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節除元宵、麵條外,還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牶「自梁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後,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記載。

 

  10、面燈:

 

  說起元宵節的習俗,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然而還有一種習俗是從漢朝就流傳下來的,那就是正月十五點豆面燈。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闢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燈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闔家幸福,家業興旺。

 

  11、豆麵團:

 

  昆明人喜歡吃豆麵團,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將豆炒熟後磨麵,團成丸子後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錯。

 

  12、糟羹:

 

  台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13、饅頭、麥餅:

 

  浙江浦江一帶在元宵節有吃饅頭、麥餅的習俗。據說原因是饅頭為發麵,麥餅為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14、麵條:

 

  江北地區民間流傳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的民諺,當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麵條,聽起來與元宵不相關,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儀徽歲時記》載:「(正月)十八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落燈面』,各家自為宴誌慶。」落燈時吃麵條寓意喜慶綿綿不斷之意。

  元宵節南北方吃什麼

 

  北方「滾」元宵:

 

  1、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湯圓要繁瑣得多:

 

  首先需將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2、由於製作工藝不同,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

 

  3、元宵的餡料相對單一,傳統元宵以甜餡為主,餡料多為白糖芝麻、桂花什錦等。

 

  4、元宵煮後,湯會比較濃,跟糯米麵粥似的,表皮鬆軟,餡料硬實有「咬勁」,果香和米香濃鬱。

 

  南方「包」湯圓:

 

  1、湯圓的做法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別之一。包湯圓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溼糯米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做得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圓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

 

  2、湯圓越軟、滑越好,所以對糯米原料很講究。要選粘性特強的品種。加工工藝上也有說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說,把糯米粒用水泡過後,連水帶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漿那樣),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紗布袋吊起來瀝乾,可以冷藏三四天(時間長了會發酸)。可見,好的湯圓很難工業化生產出來,這又是它與元宵不同的一個特點。

 

  3、湯圓的餡料更為豐富,涵蓋甜鹹葷素,在傳統甜餡的基礎上加入肉丁、火腿丁等餡料。

 

  4、南方的湯圓有多種「流派」,現在最出名的是寧波的「黑洋酥」湯圓。所謂「黑洋酥」就是豬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豬油不是熬出來的純油,要用取自豬肚子裡的原塊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網膜後用手工擠壓、揉搓它,再一點一點地摻入黑芝麻粉。這東西從現代保健觀點看是 的糟粕,可吃起來口感極佳:滑糯軟燙,值得一試。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元宵節手抄報內容資料簡單 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元宵節吃什麼好
    2020年的元宵節就要到了,雖然很多人的心被疫情所牽掛著,但是不妨礙,我們借著節日寄託我們美好的祝願,祝福春天早日到來。各地暫時也還未開學,很多老師也會布置學生進行元宵節手抄報製作,那么元宵節手抄報內容應該寫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元宵節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一說到元宵節,相信大家都是從小到大隻知道到了這個節日的時候吃元宵,卻不知道它的節日含義是什麼,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的含義
  • 元宵節不吃湯圓,還能吃什麼?
    今天是元宵節,「湯圓or元宵」似乎又要掀起一場南北舌戰。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這可以說是大家所公認的吃食。但不一定每個地區都只吃湯圓或元宵,還有一些特色的地方美食!想不到吧!給親們介紹介紹!湯 圓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
  •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湯圓的做法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4)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我們都知道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那麼有誰知道,為什么元宵節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有什麼寓意?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傳說故事,以及元宵湯圓的做法。
  • 元宵節談吃: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各地什么元宵節的好吃食?
    導讀:元宵節過完了,年味也徹底沒了,所以才鬧元宵,抓住春節快樂最後的尾巴狂歡。當然,在這個節日裡,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北卷元宵,南包湯圓,元宵一般都是菜甜,而湯圓則更是花樣繁多,元宵和湯圓各有各的優點,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元宵節的美食。
  •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是什麼?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及湯圓的做法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傳說故事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來歷和寓意是什麼?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一定要吃湯圓或者元宵?元宵節吃湯圓的來歷是什麼?它有什麼寓意呢?我國很多地方過元宵節都有吃湯圓、元宵的習俗。從我記事起,家裡年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媽媽都給我們做湯圓,為什么元宵節要吃湯圓?爸媽說不上來。
  • 元宵節吃什麼傳統食品 元宵佳節傳統食物有哪些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等,是春節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但是按照傳統的說法,過了元宵節才算是真正的過完年。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如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放孔明燈等,元宵節的吃食同樣豐富多彩。那麼,元宵節要吃什麼傳統食品呢,就讓小編來為你介紹吧。元宵節吃什麼食物?
  •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你還知道什麼習俗?
    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期望團圓的意思。冬至吃水餃還是湯圓?月餅吃甜的還是鹹的?元宵節吃湯圓還是元宵?每逢傳統佳節這些問題都會被網友扒出來掀起一場浩蕩的「南北大戰」今年的元宵節依舊不能倖免
  •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及吃湯圓寓意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猜燈謎。這種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是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活動有哪些,你們家鄉吃什麼?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是春節過後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俗話說「五裡不通風,十裡不同俗」全國各地人民均有多種多樣的慶祝方式,每當元宵節到來,每條大街小街都張燈結採,喜氣洋洋鬧元宵,一副美不勝收的場面。那么正月十五元宵節吃什麼?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呢?下面就來了解下。
  •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寓意來歷介紹
    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吃湯圓的原因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有什麼不同 南北方元宵節習俗一樣嗎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如期而至了,不知道朋友們今天吃過湯圓了嗎?可能有些朋友會說,我吃的不是湯圓,而是元宵哦~可能還會有些朋友說,湯圓跟元宵不是一樣的嗎?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要告訴你,這兩種食物是不一樣的,現在就來了解湯圓和元宵的區別,哪個好吃呢?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有什麼不同  南方吃湯圓,北方食元宵。
  • 【元宵節活動】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活動教案
    3、引導幼兒了解元宵節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活動準備:  1、橡皮泥。  2、教師、幼兒提前收集關於元宵節民間習俗的資料。  3、音樂《喜洋洋》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以喜洋洋音樂為背景音樂)。  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
  • 元宵節英語叫什麼?你絕對想不到!
    正月十五過完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就過完了,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最是熱鬧不過,今天Jenny和Adam就要來聊一聊有關元宵節的英語
  • 元宵節到底該吃湯圓還是元宵?
    快樂過元宵指導會提醒您:元宵不吃好,上班兩行淚。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一碗白白胖胖的元(湯)宵(圓),那才叫吃好呢。現在的南方人,早已在冷櫃前水果餡、黑芝麻餡、豆沙餡等各種口味的湯圓裡暈頭轉向;連什麼節日都吃餃子的北方人,也要充滿儀式感地等待與元宵的一期一會。元宵節,吃湯圓還是元宵?
  • 元宵節吃湯圓300字作文
    元宵節吃湯圓300字作文(一)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寓意著家家戶戶團團圓圓。
  • 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鬧元宵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寓意兆頭
    今年正月十五是幾月幾號放假嗎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說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
  •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700字
    接著,奶奶說可以包餡了。我就猶豫了:包什麼餡好呢?紅糖、花生、桂花還是芝麻好呢?最後決定還是包芝麻餡。我從那一大堆的麵粉裡捏出一小塊,結果包不住那餡。奶奶看見了,示範了一次給我看。我立刻就會了。我也捏出一塊,搓成一個圓溜溜的小球,然後看著奶奶用手指把中間給掏空了,我也照做,把中間掏空了,接著就看見奶奶用勺子套了一小部分的芝麻,就放下去,用手輕輕把皮給捏在一塊,最後搓成圓形就行了。
  • 正月十五元宵節你知道的習俗文化有哪些?
    首圖展示正月15是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同時也是春節的尾巴。元宵節又名上元節、燈節、元夕、小正月等。元宵本為上元節的夜晚,古人稱夜為宵,同時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便將之稱為元宵節。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有一定的習俗,而且或多或少的有些不一樣,當然這也和歷史文化有關。元宵節定然要吃元宵,為團團圓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