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旅行車不一樣 奔馳R-Class車主採訪

2020-12-16 愛卡汽車

【XCAR 車主採訪 原創】

「奔馳R-Class不是一款MPV車型嗎,怎麼變成旅行車了?」同事看到我這個文章標題的時候,不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相信看到標題有同樣困擾的卡友不在少數,不過對於奔馳R-Class的定位,奔馳官網的稱呼為大型旅行車,如此看來,標題是沒毛病了。至於這款旅行車到底有何不同,就讓我們和車主原先生一起來看看。

原先生是個地地道道的80後北京土著,2014年的時候,原先生購買了這臺奔馳R級 2011款 R 350 4MATIC(後文簡稱奔馳R級)。聊到購買這臺車的初衷時,原先生十分坦率:「14年我女兒出生,父母也都到了退休的年紀,原本就喜歡自駕遊的我們決定買臺能裝下一家人的大車,當時除了奔馳R級,我們還考慮過豐田埃爾法,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顏值更高的奔馳R級。」

盾形進氣格柵造型霸氣,三條粗壯的鍍鉻飾條配合大尺寸車標氣勢十足,「這前臉應該是整部車上最張揚的部分了,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之一。」原先生如此評價。

原先生:剛買這車的時候,前大燈下沿這個拐角造型,我一直沒看習慣,可慢慢地越看越喜歡,覺得線條要是順連下來,反倒少了這份靈氣,LED日間行車燈造型凌厲,極具辨識度。

奔馳R級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5157 x 1922 x 1674(mm),從側身來看車身比例十分協調,從車頂到發動機艙的線條平順流暢,使人的視覺重心落在尾部,更加穩重。原先生坦言到,他的妻子最中意的便是這奔馳R級的側身姿態。

上揚的腰線從前輪拱處延伸至尾燈上沿,與尾燈線條融為一體,為奔馳R級增添了一抹動感,這個角度最能體現腰線的功勞。

尾部設計是奔馳R級旅行車基因體現最充分的地方,也是原先生中意的設計之一,整體造型飽滿圓潤,看起來十分敦實,柳葉狀的尾燈線條流暢,造型簡單大方。

雙邊單出的扁平狀四邊形排氣搭配厚實的保險槓造型,使得尾部整體感更強。

18英寸的多輻式輪圈造型簡約,看起來十分低調,與奔馳R級整車沉穩的氣質十分貼合。

原先生這臺奔馳R級和2017款的奔馳R級外觀造型別無二致,只是輪圈樣式有所不同,差異較大的部分,主要是內飾的變化。

奔馳R-Class車主採訪(一)

原先生的奔馳R級採用米色和黑色的雙色設計,搭配大量木紋飾板的點綴,在豪華氛圍方面更加突出。

聊到2017款的奔馳R級採用全黑內飾時,原先生說到:「要是我買車時候有得選,我肯定要個全黑內飾的,從內到外,一酷到底。」

而內飾的做工用料得到了原先生的肯定,平常身體接觸較多的部分,比如手套箱、車內門把手的位置,都有真皮包裹,再加上雙縫線的點綴,更有檔次。

炮筒式儀錶盤造型簡單,機械式錶盤的信息讀取起來更加直觀。

原先生的評價也是十分有趣:「這車平時我父親也會開,相比家裡另一臺轎車全液晶的儀錶盤,他更喜歡這個,覺得簡單清楚。」

四輻式的多功能方向盤採用真皮包裹,造型也頗為經典,只是對於擁有一雙寬厚大手的原先生來說,握感稍顯纖細,集成的多功能按鍵操作簡單,十分順手。

中控多媒體區域採用了大量的實體按鍵操作,對於中控部分的使用,原先生最有發言權:「相較於全液晶顯示屏操作,我還是喜歡這種實體按鍵,功能清晰,操作直接,真的開起車來,盲操作完全沒問題,心裡踏實。」

分段式電動全景天窗尺寸超大,不過只有前面的一段可以完全打開,後半段天窗只是作為第三排乘客的補充光源,並不能開啟。

原先生身體力行為我們展示了奔馳R級無敵的空間表現,尤其是第三排空間,表現尤為出色。

原先生在駕駛席調整好舒適坐姿後,頭部及腿部空間均有較大餘量,舒適度毋庸置疑。

「我們家基本上隔一周就會有一次自駕遊,到北京周邊的景點逛逛走走,長途駕駛就怕座椅硬,時間長了腰酸背痛,我開這車完全不用擔心,座椅真是挺舒服的。」原先生對奔馳R級的座椅舒適度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原先生的這臺奔馳R級採用6座布局,第二排橫向空間更為寬敞,且座椅可前後移動,為第二排、第三排乘客的腿部空間留有更多的餘地,頭部空間依然有較大餘量。

原先生坦言,出遊時他的母親一般坐在副駕,為了安全考慮妻子和女兒坐在第二排,第三排是父親的專座了。值得一提的是,奔馳R級的第二排車窗配有手動遮陽簾,第二排空調可獨立進行溫度控制,且座椅帶有加熱功能,舒適度極高。

進出第三排同樣十分方便,第二排座椅移動簡單快捷。第三排的頭部空間依然充裕,腿部空間對於身高1.75m的原先生來說仍有餘量,完全不會顯得侷促。

多變的行李廂和後排空間,是最得原先生心意的部分。得益於第二、第三排座椅均為獨立設計,且均可單獨摺疊,因此車內空間的變化多種多樣,非常靈活。

原先生的這臺奔馳R級搭載了一款3.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200kW(272Ps)/6000rpm,最大扭矩為350Nm/2400-5000rpm。

傳動系統搭載的是一臺7速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

而2017款則搭配了3.0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並提供兩種功率版本可選。低功率版本的最大功率為200kW(272Ps)/ 5000rpm,最大扭矩為400Nm/1300-4500rpm;高功率版本的最大功率為245kW(333Ps)/ 5250rpm,最大扭矩為480Nm/1600-4000rpm。更低的排量,帶來更經濟的油耗,在渦輪增壓的幫助下,動力也更為強勁。

編輯總結: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中,旅行車在紛繁複雜的車型中一直是偏小眾的選擇,而奔馳R級則成為了小眾中的小眾。轎車般優雅的身姿、不俗的空間表現,以及全時四驅系統的加持,所有這些優點集結於一身,造就了奔馳R級不凡的實力,這個超大號的旅行車不僅博得了原先生的喜愛,未來更會帶給喜愛它的人更多的驚喜。

奔馳R-Class車主採訪(二)

相關焦點

  • 全款25萬提了奔馳B級,開了240天,車主直白地談了用車感受
    正如奔馳B級。說到奔馳B級,兩位駕駛者很有發言權,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洗耳恭聽!車主一:全款25萬提了奔馳B級,開了240天,車主直白地談了用車感受外表:外觀還是中規中矩的,明顯德系車的作風,製做工藝一絲不苟。外觀不是特別亮眼的設計,談不上人見人愛。燈光日間行車燈,雙閃燈都漂亮。
  • 先開寶馬2系旅行車,再換奔馳B級,誰層次高,車主說了實在話
    如今汽車的市場血雨腥風,絲毫不輸戰爭的無情,各路「神車」百花爭豔。「小剛炮」福克斯,已然逐步成為年輕人追求的目標。「油耗王」獵豹CS10,不斷吸引著年輕的購買群體。造車水準不斷進步的今天,找準自身定位就成了汽車品牌賴以生存的法寶。正如寶馬2系旅行車和奔馳B級。
  • 新的階層--試駕梅賽德斯-奔馳07款E-Class(三)
    奔馳07款E550旅行車外觀 [更多圖片]舊款E系的電動剎車已經轉換為新的電子控制液壓自適應剎車系統,曾經首次使用於新型S繫上。 奔馳07款E550旅行車外觀 [更多圖片]由於新研製的彈簧連接軸承的出現,操控感也有了相應的改進,增加了回彈緩衝彈簧來減少轉彎時的車身搖擺。
  • 奔馳C級旅行版真的好嗎?36萬值嗎?車主掏心窩說了心聲!
    但是人們愈加期待美好的物質生活,車主們的選車標準也在不斷改變,LED大燈、全景天窗、安全配置等,如果車型只有這一項特長,很容易就會被市場所淘汰。備受車友青睞的奔馳C級旅行版,除了仰仗外觀以外,那麼它還有什麼領先同類的優點?與同車型對比是否更具性價比?
  • 中國最美旅行車桂冠到底該給誰?10款最佳「瓦罐」旅行車大盤點
    旅行車的英文名叫「Station Wagon」  誕生在美國,這類車的特點就是「能裝」。每個車廠對自己的旅行車都會進行命名,比如奔馳Estate、奧迪Avant、寶馬Touring、雪鐵龍Tourer、標緻SW、雷諾MCV 、大眾Kombi (Variant)、歐寶Caravan。
  • 花22萬買寶馬2系旅行車值不值?車主直白地談了用車感受
    正如寶馬2系旅行車。說到寶馬2系旅行車,兩位車主可以說是體驗良多,我想各位都想知道,最近我們看看兩位用車者的理解。車主一:花22萬買寶馬2系旅行車值不值?車主直白地談了用車感受顏值樣式都是我喜歡的,上下班,買菜無壓力。就是車頭短了點,開車看不到車頭。正在找改燈改得好的地方,打算自己在外面改。
  • 上市幾個月就大改款?現款奧迪A4 Avant車主表示很受傷
    還記得在去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奧迪帶來了進口的A4 Avant,引來不少德粉/旅行車粉前去體驗。奧迪A4 Avant也在那時正式上市,指導價為34.18-36.88萬元。那時我們也對這款進口德系旅行車做了報導。因為這款奧迪A4 Avant顏值出眾,駕駛感和空間實用性都頗為突出,所以上市以來銷量不錯。
  • 2019款明銳旅行車怎麼樣 值得入手嗎
    口碑是影響消費者選車的重點因素,明銳旅行車的綜合實力會是如何呢?它的優缺點又是什麼?我們不妨看一下車主們是怎麼說的吧。      該車定位緊湊型車,售價12.49-16.14萬元,它的車身尺寸為4687×1814×1509mm,軸距2686mm。這款車搭載1.2T、1.4T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分別是85kw/5000rpm、110kw/5000rpm;傳動方面,該車有7擋雙離合可選。
  • 奔馳E級到底怎麼樣?它有哪些閃光點?車主表示好車就是不一樣
    大家好,我是奔馳E級的駕車者,當前行駛18個月,接下來給各位帶來《奔馳E級到底怎麼樣?它有哪些閃光點?車主表示好車就是不一樣》。車場如戰場,競爭著實異常劇烈,不斷更新換代是汽車生產的主要特徵,了解市場信息才能更有效地討好市場需求,具有多項優勢,才能穩操勝券。
  • 旅行車的前世今生
    旅行車之「美」   瀟灑的北歐俊男   喜歡旅行車的原因,每個人都可以不一樣。這款旅行車既有轎車版XF的種種優點,但向車尾緩緩向下伸延並配有一個頂部擾流尾翼的車頂,卻賦予了它更年輕活躍的感覺。因此在F-Type以外,這可是筆者最喜歡的一款捷豹。
  • 明銳旅行車真的好嗎?性價比高嗎?車主掏心窩說了實話!
    經過大浪淘沙的明銳旅行車,優點不會只有這一個,那麼它是否擁有其它長處?12.99萬元的起步價性價比是否足夠高?對於這些疑問,這期我們請來一位明銳旅行車的車主,給大家分享他的用車感受,目前車主提車3個月,行駛了6600公裡,希望他的分享能給車友帶來幫助!
  • 放棄高爾夫嘉旅而要了13萬的明銳旅行車,2000公裡後車主說了理由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放棄高爾夫嘉旅而要了13萬的明銳旅行車,2000公裡後車主說了理由》。明銳旅行車近年來受到斯柯達的大力關注,勢頭可謂盛氣凌人,依託其卓爾不群的外觀設計,能夠很好地迎合市場,滿足車主對高顏值的車型的極力熱愛的要求,也是如此,明銳旅行車順利成功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旅行車中的首選!純進口售價31萬,1441升大容量,比轎車值!
    而除開這些常規的轎車與SUV車款,許多人或許都遺忘了,其實沃爾沃還有一大殺手鐧,那就是它所生產的旅行車。翻開沃爾沃汽車的進口車類別你就會發現,其實打頭的正是V40\V60\V90等旅行車,只不過旅行車在國內一直沒有能夠火起來,因此也就間接導致沃爾沃旗下V系列旅行車被埋沒。
  • 英語提高班2 有品位的人都喜歡旅行車
    為了顯示旅行車高雅、尊貴的特徵,很多豪華汽車品牌都喜歡給自己名下的旅行車打上「特殊的標籤」。比如奧迪Avant、寶馬Touring、奔馳Estate等等。另外,阿斯頓·馬丁、法拉利、捷豹等品牌,都有過旅行車。「Avant」,意為激進的、先鋒的。這是奧迪旗下旅行車專屬名稱。話說奧迪就是這麼任性,上期欄目中「Sportback」一詞同樣也是奧迪為其溜背設計概念定義的「特供名兒」。
  • 13萬放棄傑德而買了明銳旅行車,5個月後車主說了理由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13萬放棄傑德而買了明銳旅行車,5個月後車主說了理由》。明銳旅行車是目前受到市場廣泛眷注的車型之一,依託其引領潮流的構型設計,較好滿足車主鍾情於高顏值車型的要求,因此一直備受買車群體的眷注。但是社會發展永不止步,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外觀、內飾、空間、動力、操控等等,一款汽車品牌若定位偏差就容易血本無歸。
  • 放棄奔馳C級,提了臺新寶駿RC-5W挑不出毛病才6萬多起
    其實我在歐洲工作的時候,也體驗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旅行車,那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奔馳C級旅行,我對它也比較熟悉。但是這次買車,我並沒有再選擇熟悉的奔馳C旅,而是發現了一款全新的國產旅行車——新寶駿RC-5W,在我看來,這款車挑不出毛病,也要更適合我一些。
  • 奔馳R級怎麼樣?花錢買面子值嗎
    NextCar網友 lomk 問:奔馳R級怎麼樣?最近想換一輛車,這個車主要要在家庭和公司都能使用,所以先選一輛多功能的車,MPV吧就有點太商務了,於是就把目標放在旅行車上面了,個人覺得奔馳R級不錯,但是有很多地方還是不了解,來耐卡問問各位親這車咋樣?
  • 遠足踏青正當時 8款豪華品牌旅行車點評
    中國市場中最純粹的奧迪旅行車奔馳 C級旅行推薦理由:作為一輛純進口的梅賽德斯-奔馳,C級旅行無論在做工還是用料方面都絕對處在同級別中的頂尖水平,每一個細節都無時無刻不在向你展示奔馳的氣質,即使是售價最低的C 180車型也同樣不例外。在外觀設計上,奔馳C級旅行版的前臉造型與三廂版車型並沒有太大差別。
  • 一場關於旅行車的掃盲之旅!細說旅行車中常見的後綴名(歐系)
    旅行車是什麼?不同的朋友會想像到不同的答案,大巴車/露營車/房車/MPV/SUV甚至是摩託車。都沒錯,和旅行能搭上關係,說是旅行車都不為過。不過今天我要告訴你另外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是這麼多年以來媒體冠以這類車型的唯一統稱。
  • 路虎車主躺槍,奔馳車主笑笑不說話!
    當我們在生活中看到事物的時候,都會有著固定的第一印象,這個現象在汽車圈裡也是尤為嚴重,舉例來說我們在看到一位凱迪拉克的車主之後,便會聯想到洗浴中心門口一排排的凱迪拉克,然而凱迪拉克的車主則是舒舒服服地躺在洗浴中心洗澡,那麼以車看人品到底有多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