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城陽開展 200餘件作品讓人大飽眼福

2020-12-2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鵬 通訊員 苟小妹

值此2021年和2022年「中韓文化交流年」啟動之際,為推進中韓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深度合作與交流,12月23日,由韓國忠清北道清州藝術總聯合會舉辦的「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幕。本次展覽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出了來自韓國著名陶藝家的200餘件作品,青島市著名陶藝家的部分作品也應邀參展,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以陶瓷為媒,為中韓文化交流合作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韓兩國地緣相近,文化相通,陶瓷藝術被視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是兩國文化交往的重要媒介。此次展出的韓國傳統陶藝作品,品種豐富、技藝精湛,多個品種享譽全球,是韓國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典型代表,不僅給居住生活在城陽的3.5萬韓國朋友帶來了家鄉的精美藝術品,也給廣大青島市民,特別是陶藝愛好者們帶來一場視覺和文化盛宴,對增進中韓陶瓷文化交流互鑑,搭建中韓文化交流的橋梁具有積極作用。

定位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地處東聯日韓、西接上合的重要連接點,城陽有著對日韓開放的天賦基因和傳統優勢。2020年恰逢中日韓創新合作年。6月23日,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正式開廳,來自韓國電子信息研究院、釜山經濟振興院等韓國的科研院所以及韓國企業家協會、LG電子等63家韓國商協會、企業已入駐辦公,是中韓深化經貿合作的橋梁、青島服務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窗口。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將繼續創辦中韓城市展、飲食文化展、創新技術展等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中韓交流活動,持續釋放國際合作新平臺效應。

冬季是孕育希望的季節,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將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這樣的友誼花種,播灑在中韓兩國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沃土裡。城陽區將繼續牢牢把握中韓協同發展的脈搏,擎動經濟發展的蓬勃態勢,著力搶佔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高地,朝更寬領域、更高質量的互聯互通加速邁進,為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蓄勢賦能。

相關焦點

  • 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青島市城陽區開展
    消費日報網訊(苟小妹、汪鵬)值此2021年和2022年「中韓文化交流年」啟動之際,為推進中韓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深度合作與交流,12月23日,由韓國忠清北道清州藝術總聯合會舉辦的「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幕。
  • 視頻|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青島城陽開展,為期3天
    以陶瓷為媒,中韓文化交流合作再添精彩一筆:值2021年和2022年「中韓文化交流年」即將啟動之際,為推進中韓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深度合作與交流,12月23日,由韓國忠清北道清州藝術總聯合會舉辦的「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幕。
  • 「韓陶映客廳 文化味更濃」 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開展
    青島新聞網12月23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苟小妹)值此2021年和2022年「中韓文化交流年」啟動之際,為推進中韓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深度合作與交流,12月23日,由韓國忠清北道清州藝術總聯合會舉辦的「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幕。
  • 130件陶藝作品驚豔亮相,「第六屆湖北現代陶藝展」在湯湖美術館開展
    楚天都市報1月9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胡芯蕊)1月9日,由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湯湖美術館聯合主辦「第六屆湖北現代陶藝展」,在湯湖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是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的年度大展,也是湯湖美術館重點打造的雙年展之一。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
    12月15日,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舉行。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韓景陽指出,從參展作品範圍來看,豐富而優秀的陶瓷類作品,工藝技術的登峰造極與文化精神境界的深厚積澱合而為一,為中國的陶瓷未來留下了屬於這個時代特徵的、具有鮮明代表性的陶藝作品。158件(套)入圍作品於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3月15日在德化縣陶瓷博物館集中展出。
  • 海潮文藝丨中韓傳統文化在舟山的一次國際範碰撞
    3月21日下午,由普陀區委宣傳部、普陀區文聯、普陀區外僑辦主辦,普陀書畫院、德泉窯、舟山市普陀區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協辦,舟山普陀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春分·書·陶——戴媛書法李炳權陶藝作品展」開展,並持續至3月26日。  人物名片
  • 仰恩大學舉行文創作品展 200餘件創意作品傳播閩南文化
    仰恩大學60多名學生的200餘件作品亮相展覽 柯曉軍 攝東南網5月31日訊(通訊員 柯曉軍展示會上,來自人文學院2016級、2017級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實驗班(簡稱「文創班」)60多名學生的200餘件作品亮相,它們融合了閩南文化元素,如泉州民俗文化特色,燕尾脊和窗花等閩南建築特色、海洋文化特色、宗教文化特色、氏族文化特色以及南音戲劇特色等,通過絲巾、杯墊、鑰匙扣、明信片、冰箱貼、胸針、手機殼、掛毯等豐富載體,使之更好地為泉州「代言」。
  • 生活陶藝 陶藝生活
    ,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閒方式。2013年8月原工作室遷至廣州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園腳下南雙玉村,他以「生活陶藝-陶藝生活」的理念,創辦「禺山窯」陶藝工房。  隨著陶藝事業的深入,曾凡翼老師對陶藝的理解越來越透徹,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理念——「生活陶藝-陶藝生活」。曾凡翼老師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生活陶藝,如餐飲器具、燈具、花器以及觀賞類陳設用陶藝作品。
  • 2019第六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於四川福寶美術館新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2019年11月18日,一場高規格陶藝盛會——「2019第六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在成華區多寶寺壹號藝術中心·四川福寶美術館新館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200多件精彩陶藝作品集中亮相。
  • 南開大學200餘件畢業設計作品「驚豔」亮相
    南開大學200餘件畢業設計作品「驚豔」亮相 發布時間:2017-05-25 09:07:57.0中國日報網 49名本科生和14名研究生精心設計的200餘件畢業作品「驚豔」亮相,吸引了不少師生前來觀賞。      本次畢業設計展以「傳統經典文化的傳承創新」為主題,涉及設計學科的諸多專業方向交叉,涵蓋了視覺傳達設計、平面設計、圖像與媒體互動設計、數字繪畫、色彩設計、環境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等方向。
  • 在這場作品成果展中,100餘件吉州窯創新產品驚豔呈現!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吉州窯陶瓷藝術創新人才培養》作品成果展在吉州窯博物館開展,100餘件融合傳統技藝與創新設計的吉州窯作品亮相。部分成果展作品傳統特色文化符號與吉州窯技藝相結合陶藝家們利用傳統特色文化符號與吉州窯技藝相結合,通過創新設計、傳統工藝
  • 「泥人宓」100餘件 藝術作品亮相台州
    10月18日,浙派泥人代表宓風光先生的泥人、水墨國畫、水墨漫畫及速寫手稿等100餘件藝術作品亮相台州書畫院,給台州人帶來別樣視覺衝擊和審美情趣。上世紀80年代末,宓風光在老家嵊州創立了浙江泥人宓研究所。他的作品既有傳統嵊州泥塑的婉約,又有人物簡筆漫畫和西北塑像的誇張奔放。
  • 100餘件「老上海」和潮服亮相東華
    100餘件「老上海」和潮服亮相東華 2020-12-24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舉行
    本屆雙年展以「弘揚匠心,致敬傳統」為主題,是立足於傳統繼承、對標國際藝術高端賽事、搭建的傳統陶瓷藝術競賽交流平臺,也是國內首次以「傳統陶瓷藝術展覽」為概念的活動,旨在弘揚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用藝術為社會賦能,以藝術推動人類創新進步,激勵陶瓷藝術家勇於探索,創造既有深厚的傳統意蘊,又有當代文化精神的陶瓷藝術作品,倡導工匠精神,傳遞創造智慧,增強文化自信,為傳統陶瓷藝術的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 陶藝作品已經不是泥巴,是制陶者的靈魂!
    小編有幾個書畫家、陶藝家朋友,他們表示很受傷。如果你是玩陶藝的,你應該聽過這樣的抱怨:一袋泥巴值幾個錢?上點顏色又才幾個錢?做件作品花得了多長時間?這麼久的朋友,咋要個作品這麼難?還收費?今天咱們來聊聊:陶藝作品的價格與價值!
  • 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開幕式暨頒獎典禮隆重...
    截至11月10日作品徵集收官,共收到來自中國29個省份和地區,日本、韓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863人1330件報名作品,規模與數量均遠超預期。作品經全國15位專業評委三輪評選。第一輪為網上初評,評出262件(套)作品進入複評;第二輪為現場複評,評出158件(套)作品入圍;第三輪從入圍作品中評選出特等獎1名,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6名,優秀獎20名,其中特等獎獎金28萬元,獎金總額高達106萬元。為鼓勵傳統陶瓷藝術的推陳出新,活動還增設技藝傳承獎、工藝創新獎、評委特別獎、特殊榮譽獎、優秀組織獎等多個獎項。
  • 武漢江夏區實驗小學,非遺課程進課堂,感受陶藝傳統文化
    揉、搓、捏、貼、刻、壓、粘……昨天,在武漢市江夏區實驗小學的陶藝課堂上,孩子們在教師胡璐的指導下,用手中的泥巴塑造一張奇特的臉,以感受千年的陶藝傳統文化。據胡璐介紹《一張奇特的臉》是陶藝系列課中的一節,同時也是一節浮雕頭像的製作課。課堂上,學生通過欣賞藏族面具、京劇臉譜等,初步感受不同的藝術魅力及背後隱藏的文化內涵。胡璐還手把手指導學生練泥、拉坯、修坯等工藝流程,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 中國首屆楷書作品展在重慶南坪會展中心舉行
    6月16日,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在南坪會展中心舉行。 記者 熊明 攝  6月16日上午,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開幕式暨重慶市秀山自治縣中國書法之鄉授牌儀式在南坪會展中心舉行。  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重慶市書法家協會、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承辦,這也是中書協成立31年來主辦的全國首屆楷書類專業性國家級大展。  2012年12月,此次展覽發布徵稿啟事,短短3個月內,就收到來自國內各省市、港澳臺地區以及澳大利亞、盧森堡等地的投稿8000餘件。不少書法名家也踴躍投稿,使得此次展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觀賞性。
  • 致敬抗疫英雄 293件大師作品在成華區福寶美術館開展
    7月29日,記者從成華區宣傳部獲悉,由成華區委宣傳部、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等相關單位部門聯合舉辦的「大愛同行」2020藝術品公益徵集作品展在成華區萬年場街道槐樹店一路333號——多寶寺壹號藝術中心·四川福寶美術館開展。
  • 首屆閩臺兩岸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作品展廈門開展
    圖為作品展一角。 黃詠綢 攝中新網廈門12月30日電 (黃詠綢)首屆閩臺兩岸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作品展30日在廈門集美大學開展。據介紹,首屆閩臺兩岸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自2020年7月徵稿,共收到投稿作品400多件,經過3輪評選,評出獲獎作品33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