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明年已經是世界衛生組織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HO-WABA)第30個世界母乳餵養周啦!
你知道嗎?520是什麼日子?
我們離「2020年全母乳餵養率達到50%」的目標還有多遠?
今年5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我國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只有29.2%,這一數據,距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提出的「2020年我國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的目標仍有一定的距離,遠低於43%的世界平均水平和37%的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純母乳餵養社會推廣任重而道遠,作為月子中心禧月有責任大力宣傳和帶領我們的每一位新手媽媽會員實現母乳餵養。
為此,為加強母乳餵養的促進力度,禧月月子中心加入世界母乳周推廣計劃,共同擁抱「全母乳時代」
我們圍繞「吸乳、哺餵、收集、管理、乳房護理」五大母乳餵養核心服務,以創新、體貼、一對一的服務形式呈現禧月品牌全套母乳餵養解決方案。多年以來,禧月月子中心秉持初心,始終致力於在大連推廣母乳餵養,將行業領先的科學實踐成果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為每一位媽媽定製專業的母乳餵養解決方案,讓更多的年輕媽媽和寶寶因母乳餵養而終身受益。
什麼是全母乳餵養?即一定時間內,嬰兒僅食用母乳,不添加任何配方奶等輔食。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所有嬰兒應該在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並在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不添加水及其他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僅在醫生指導下可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繼續母乳餵養到孩子2歲及以上,6個月開始添加適當食物。「然而,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母乳餵養率卻一路下滑。」從1998年的67%,到2003年的50.8%、2008年的27.8%,近年來也僅僅小有回升。不少新手父母有一個誤區:母乳餵養是人類本能,人類本能不可能後天改變。所以他們認為我媽媽就沒有奶或者我生大寶的時候也沒有奶,所以我肯定沒有奶;也有寶媽認為自己的父母、請來的月嫂都應該有經驗,她們沒有認定自己的母乳沒有就沒有。其實不然,禧月月子中心大量的會員案例證明,母乳餵養需要在產前就進行專業知識儲備,護理準備,且家庭成員之間必須達成共識,樹立信心,積極樂觀,母乳餵養自然會實現。
禧月月子中心從全方位關愛母乳媽媽的角度出發,將母乳餵養的成功經驗送給新手媽媽們,克服了她們對母乳餵養的忐忑心情和忍受疼痛的畏懼心理,滿足了她們對母乳餵養安心舒適的期待,幫助每一位媽媽輕鬆實現母乳餵養目標,讓她們樂享母乳餵養的奇妙旅程!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最安全的天然食物,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禮物。母乳作為嬰兒的第一天然食品,它為嬰兒出生後最初6個月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並且在嬰兒1歲前的後半年,母乳也滿足了一半或更多的嬰兒營養需要,在嬰兒2歲的這一年中,母乳可提供三分之一的營養。除此之外,配方奶這一「替代品」,和母乳究竟還有什麼區別?簡單來說,母乳是活的、配方奶是死的:配方奶僅可提供飽腹、營養成分,但母乳中的微量元素、微生物循環等潛在活性成分都是它無法複製的。市場上的配方奶大多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組成,和母乳相近,但乳糖(與神經發育相關)、乳清蛋白(與免疫抗體相關)、酪蛋白(與肌肉生長相關)的比例及其他免疫活性物質是配方奶難以完全模仿和添加的。近年來,學界越來越多研究證明,母體菌群、母乳中幹細胞都會對孩子的免疫功能或神經系統發育等各方面產生影響。
母乳餵養是全球範圍內提倡的嬰兒健康飲食的重要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我國衛生部制定的《嬰幼兒餵養策略》同時建議,嬰兒出生後六個月內應完全接受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可以滿足六個月以內嬰兒全部能量和營養素。
禧月月子中心堅持大力推廣和全力促進會員母乳餵養的另一個初衷是,母乳餵養是母嬰健康的基礎。作為低成本的餵養方式,母乳餵養不僅可以為家庭減少經濟負擔,更可促進每一個孩子更好的生存、健康與發展。因此我們在新手會員的母乳餵養知識普及裡,將母乳營養進行了系統的介紹,讓新一代的媽媽們能夠加強對母乳營養的認識,堅持科學地進行母乳餵養。這裡也把相關知識分享給大家。
一、母乳的成分:
1.宏量營養素:蛋白質
母乳中含必需胺基酸比例適宜。母乳蛋白質,以乳清蛋白為主,在嬰兒胃中形成細小的乳凝塊,有利於消化。母乳中 90%的碳水化合物為乙型乳糖,有利於腦發育;利於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生長,減少胃腸道疾病;利於鈣、鎂、胺基酸的吸收。母乳中的脂肪酶能使脂肪顆粒易於消化吸收,另外,母乳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較多,膽固醇豐富,這些物質有利於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2.微量營養素
母乳中,鈣含量雖然低於牛乳,但鈣磷比例適當,為 2:1,鈣吸收率遠遠高於牛乳。母乳中的鈣、鐵、鋅,吸收率遠遠高於牛乳。除了維生素 D、K 外,營養狀況良好的母乳可提供嬰兒所需的各種維生素。所以新生兒出生後應常規激勵注射維生素 K1,並儘早開始補充維生素 D。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尤其是初乳中含量更高,能夠保護嬰兒,減少嬰兒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另外,母乳中含有生長調節因子,如上皮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的能夠促進,嬰兒神經發育。母乳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時期的母乳成分有所區別。我們一般將母乳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初乳、過渡乳、成熟乳。分娩後 7 日以內的乳汁為初乳,7 到 14 日為過渡乳,14 日以後的乳汁為成熟乳。初乳量少,呈淡黃色,質地粘稠,含蛋白質高而脂肪低,蛋白質佔90%;並且含有初乳小球,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過渡乳量逐漸增多,脂肪逐漸增加,蛋白質減少。成熟乳總量達到高峰,大概每天有 700-1000 毫升。其營養成分適合嬰兒生長需要。
所以禧月月子中心呼籲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尤其是上班媽媽,堅持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母乳餵養到嬰兒2歲或更長。
母乳餵養雖辛苦但卻溫暖 禧月呵護您實現全母乳與您攜手。
母乳餵養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開奶的疼痛、追奶的心酸、夜奶的疲憊、背奶的尷尬,母乳餵奶充滿媽媽的辛酸血淚。即便媽媽們如此辛苦,母乳餵養對寶寶和媽媽,都是一份不可替代的禮物。
因此,禧月將促進母乳餵養,不僅僅是看作一份工作,更是視作我們一生堅守的事業。這項事業也成為我們每一位年輕的媽媽們科學優養下一代的共同事業。
No.1
純母乳餵養對寶寶有哪些好處?
1、 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不同時期的生理需要,是其他代乳品不能比擬的。
2、母乳成分更加有利於消化吸收,蛋白質以乳清蛋白為主,脂肪酸以中鏈脂肪酸為主,並含有較多的乳糖,鈣磷比例適宜有助於吸收。
3、母乳餵養可避免過度餵養,降低孩子長大後發生超重肥胖和慢性病的風險。
4、母乳餵養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質,如生長因子、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腸道菌群等,有助於兒童的健康。
5、母乳餵養的孩子不容易過敏。
6、母乳餵養方便、衛生、經濟。
7、有助於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No.2
母乳餵養除了對寶寶有很多好處,對新媽媽有哪些好處?
1、有利於母親的體重控制。
2、降低母親卵巢癌、子宮癌和乳腺癌的發生率。
3、有助於促進母子連接,降低產後抑鬱的發生。
No.3
母乳餵養不只是新媽媽和寶寶的事,新爸爸可以做些什麼?
爸爸要給媽媽提供精神上和體力上的雙重支持。
精神上,和媽媽就母乳餵養問題保持高度一致的態度,和媽媽共同學習母乳餵養知識,在媽媽遇到母乳餵養困難時給予媽媽支持和鼓勵,如果能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那就更完美了。
體力上,多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事,讓媽媽有更多的休息時間。和媽媽一起照顧寶寶的飲食起居,減輕媽媽的育兒壓力。
No.4
很多白領媽媽一直在餵好寶寶與從容工作中間矛盾著,對於上班媽媽能否提供一些母乳餵養經?
職業女性重返職場後要繼續堅持母乳餵養確實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是只要準備充分都是可以充分應對的。
1、首先要讓孩子對奶瓶餵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很多母乳餵養的孩子對奶瓶的接受都比較困難,一方面是對奶嘴餵養的不適應,二是換人餵養沒有熟悉感了。所以可以提前給孩子嘗試奶瓶,但要耐心不要強迫,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微笑的情緒,讓孩子慢慢接受。
2、提前將孩子的進食時間調整到媽媽上班時可以實現的安排。比如媽媽每天要九點上班一直到下午五點,就可以安排早上五六點、八點、11點、2點半、五點半、八點餵奶,讓孩子在餵奶時間上提前適應。
3、母親上班時間較短可以中途回家餵奶,如果上班時間較長,則要做好背奶的準備。包括吸奶器具的準備、吸奶的練習。吸奶器具包括適合的吸奶器、儲奶瓶或儲奶袋、冰塊。很多媽媽會發現剛開始用吸奶器吸奶時會不適應而很難產生泌乳反射,所以要提前演練,同時在吸奶時看看孩子的照片或想想孩子,都有助於成功吸奶。
4、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吸奶頻率,最好是3小時1次。
5、要照顧好自己,注意休息,充分營養,保持心情舒暢。兼顧工作和家庭,還要擠出時間吸奶、餵奶,職場母親的生活壓力確實很大,要堅持母乳餵養一定要獲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由家人分擔家務,對工作也要做到力所能及,留出更多的休息時間,能從容進食,才能保證奶量。
母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有助於嬰兒發育,還可為其提供早期免疫物質,減少新生兒患感染性疾病的機率,特別是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統及腸道系統疾病。對媽媽來說,可以加深母子感情,消耗懷孕積累的脂肪,促進身材恢復,促進乳房乳汁的分泌,加速子宮恢復,減少乳腺癌、卵巢癌發病機率,促進心理健康。
世界母乳餵養宣傳周是由世界母乳餵養行動聯盟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餵養。目前在全球已有 17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國際母嬰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使全社會積極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拓寬母乳餵養的內涵,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
禧月月月子中心也積極參與世界母乳餵養周活動,為保護、支持和促進全民母乳餵養,爭做保障母嬰健康的護航人,為實現2020年全母乳餵養率達到50%的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母乳周曆年的主題
1992年:醫院一開始即友善地對待嬰兒
1993年:對母親友善的工作場所
1994年:母乳餵養:讓守則生效
1995年:母乳餵養:增強婦女的權力
1996 年:母乳餵養:護理的責任
1997 年:母乳餵養:自然的方式
1998 年:母乳餵養:最好的投資
1999 年:母乳餵養:終生教育
2000 年:母乳餵養:你的權利
2001 年:資訊時代的母乳餵養
2002 年:健康的媽媽和健康的寶寶
2003 年:母乳餵養——幸福的源泉
2004 年:健康的媽媽和健康的寶寶
2005 年:母乳餵養和家庭食物 ——關愛與健康
2006年:守則觀察:保護母乳餵養的25年
2007年:母乳哺餵——第一個小時拯救100萬個嬰兒
2008年:支持母乳餵養,獲得人生第一塊金牌
2009年:緊急狀態下的母乳餵養
2010年:成功促進母乳餵養十條措施
2011年:母乳餵養——傾聽、訴說、分享
2012年: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慶祝嬰幼兒餵養全球戰略發布10周年
2013年:支持母乳餵養:貼近母親
2014年:母乳餵養:制勝一球,受益一生
2015年:職場媽媽 「餵」愛堅持
2016年:母乳餵養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2017年:母乳餵養,共同堅持
2018年:母乳餵養,生命之源
2019年:助力父母,,成功母乳餵養
2020年: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