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辨析:穿鑿附會與牽強附會

2020-12-09 騰訊網

【成語】

穿鑿附會 與 牽強附會

【拼音】

穿鑿附會[ chuān záo fù huì ]

牽強附會[ qiān qiǎng fù huì ]

【意思不同】

「穿鑿附會」意思是:將不相通的義理勉強湊合解釋。

「牽強附會」意思是:把沒有某種意義的事物硬說成有,也指把不相關聯的事物強拉在一起,混為一談。

【出處不同】

1、穿鑿附會

出處:宋代洪邁的《容齋續筆·義理之說無窮》:「用是知好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雲。」

翻譯:於是有好奇的人想將不相通的義理勉強湊合解釋,固然各有各的說法。

2、牽強附會

出處:清代曾樸的《孽海花》:「後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翻譯:後代通習儒家經書的人把不相關聯的事物強拉在一起,想盡辦法,不知道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近義詞】

穿鑿附會: 妄生穿鑿 生拉硬扯 蠶績蟹匡

牽強附會: 斷章取義 牽強附合 牽合附會

【反義詞】

穿鑿附會: 順理成章 合情合理 言必有據 天造地設

牽強附會: 融會貫通

【用法】

1、穿鑿附會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指勉強湊合。

2、牽強附會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亂混為一談。

【成語故事】

1、牽強附會成語故事

牽強附會原作牽合附會,典故出自〈通志總序〉。《通志》是宋代鄭樵所寫的一部講典章制度的政書,他在該書的序裡提到:自然現象變化多端,人間的福禍也都難以測知,人如何能將某些純屬於自然現象的變異,與人世福禍連繫起來?且必然視為是福禍降生的症兆呢?然後代史官卻都好將此種自然現象與人事變化結合起來解讀,西漢時候的董仲舒尤其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象,視為是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後來更舉出襄公二十九年時,吳子餘祭死於守門者之手來加以證明。像這種情形,鄭樵即認為是牽合附會,沒有道理的。後來牽強附會這句成語就從這□演變而出,用來指生拉硬扯,勉強湊合的情形。

2、穿鑿附會成語故事

穿鑿附會系由穿鑿及附會二語組合而成。穿鑿一語見於《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王吉,字子陽,西漢時琅琊人,他不畏權勢,剛直不阿,忠君敢言。宣帝時王吉被任命為博士、諫大夫,他認為朝中所以綱紀混亂,缺少章法,是因為那些庸俗無卓見的官吏,治理人民沒有根據,任意穿鑿,各取所需,因此禮義敗壞,難以修復。附會一語則見於《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在〈袁盎鼂錯列傳〉文末,太史公說:袁盎雖然不好學,可是他善於將古事融合時事,發表議論,並以仁愛之心為本體,常常徵引大義,慷慨激昂。附會在此並無貶義,之後則指牽強湊合,遂有貶義。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穿鑿附會,用來指生拉硬扯,牽強解釋。如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古體上.雜言》:『餐秋菊之落英』,談者穿鑿附會,聚訟紛紛。便提到有些人對〈離騷〉中餐秋菊之落英這句話的意思不清楚,妄加解釋,造成不少爭端。

【造句舉例】

1、穿鑿附會

他的這種解釋多有穿鑿附會之處,大家聽了紛紛搖頭,這種解釋很難讓大家心服口服。

為了支撐自己的錯誤觀點,他只好穿鑿附會,胡亂拼湊或者杜撰各種證據。

2、牽強附會

這明明就是兩件事,你怎麼可以牽強附會地混為一談呢?

這種牽強附會的解釋,根本與事實有著很大的出入,很難令人接受。

更多成語視頻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穿鑿附會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穿鑿附會,穿鑿:硬要把講不通的道理講通;附會:把毫無關係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強生硬解釋;把沒有意義硬是說成有某種意義。出自:宋 洪邁《容齋續筆》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雲。」近義詞有:牽強附會,反義詞有:融會貫通,穿鑿附會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同牽強附會。穿鑿附會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穿鑿附會(chuān záo fù huì)成語釋義:穿鑿:硬要把講不通的道理講通;附會:把毫無關係的事硬拉在一起。
  • 附會與穿鑿
    讀書    人教版《張衡傳》有個句子:「衡乃擬班固《兩都賦》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對於句子中的「傅會」二字,課下注釋為「文章的組織、布局、命意、修辭」,這是傅會的本義,是作為名詞來解釋的,然而,根據語境,這裡應做動詞,作「精心構思組織文章」講。
  • 高考語文試卷近義詞辨析題(方法、口訣及習題),附高考常考易錯近義成語
    高中語文學習助手高考 作文 試卷  複習資料 高考志願因為近義詞實際上是屬於同義詞範疇裡面的,所以辨析近義詞要堅持「
  • 2014山東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成語積累
    2014山東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成語積累 2014年山東公務員考試筆試輔導簡章2014年山東省考言語理解與表達成語積累成語的釋義及使用是言語理解與表達必考內容之一。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一下近幾年省考以及國考考查到的成語以及成語的易混辨析,希望對大家的成語積累有所幫助。
  • 五個詞語辨析方法,詞語辨析題怎麼做?看完你就知道了
    除了語境分析之外,做四川言語理解邏輯填空題我們還可以使用詞語辨析,詞語辨析就是通過對相近和相似詞做辨析,選出符合文段要求的詞語。這樣的題目在高考,考研考試中都有的。那麼,四川公務員考試中行測言語理解邏輯填空中的詞語辨析應該如何使用呢?
  • 高一語文:成語熟語巧辨析
    北京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 高中語文組張雪威各位家長大家好,今天張雪威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成語(熟語)辨析的知識點。知識點名稱成語(熟語)辨析1.考綱解讀2018年高考語文大綱中相關成語內容的表述是: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今年考試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
  • 風塵僕僕、牽強附會,你知道它們的正確讀音嗎?
    成語,言簡意豐,在口語和書面語當中被廣泛地運用。由於成語本身的特殊性,成語的讀音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請閱讀下面4個句子,看您能否把黑體字成語的音讀準確吧。4、如果這個問題你實在是答不出來,也不必如此牽強附會,生搬硬套,來糊弄為師。下面,要公布黑體字成語的正確讀音了,一起來看看。
  • 關於辨析成語運用的建議
    在教師招聘語文學科筆試內容中,語言文字運用的基礎知識考查豐富多樣,其中成語辨析題通常是考試中的。掌握成語辨析的方法相對簡單,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注重練題,邊練題邊積累,將常見成語熟記於心,建議考生在練題的過程中形成錯題集便於回顧知識。
  • 望文生義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望文生義,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文:文字;語句;義:意義。出自:清 張之洞《輶軒轉語 語學》:「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生義,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近義詞有:顧名思義、不求甚解,反義詞有:精益求精,望文生義是貶義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望文生義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望文生義(wàng wén shēng yì)成語釋義: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
  • 獨家丨第97期辨析成語毋庸諱言和毋庸置疑,內附語音講解!
    每周一到周五,本欄目會固定給大家推送言語和常識的乾貨內容,周六周日為申論時評,全部為音頻+文字版,由必勝公考名師團主講,語音路上聽,文字收藏看,
  • 獨家丨第76期辨析成語不勝枚舉和比比皆是,內附語音講解!
    每周一到周五,本欄目會固定給大家推送言語和常識的乾貨內容,周六周日為申論時評,全部為音頻+文字版,由必勝公考名師團主講,語音路上聽,文字收藏看,
  • 國考高頻成語辨析!帶你走進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
    同學們在做言語題目中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很多詞語我都不了解它們的意思怎麼辦,特別是一些成語,不知道它們之間的一個意思更無從談起它們的區別了。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帶著大家來辨析辨析常考的高頻成語。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是:A.大相逕庭 削足適履B.南轅北轍 牽強附會C.迥然不同 隔靴搔癢D.背道而馳 揚湯止沸【答案】C。
  • 中國人牽強附會的本事
    今天我鬥膽寫一點「大不敬」的東西,或許會讓很多人看了不舒服。寫的時候我已儘量克制,接受討論不接受謾罵。先說明,我不是中醫黑。(順便來個預告,過幾天更新一篇關於「黑」的小短文)我沒有醫學專業知識,沒有辦法去分析和驗證任何藥物的有效性,本文僅從邏輯的角度說說咱中醫的「儒醫」們「牽強附會」的本事。
  • 獨家丨第69期辨析成語同日而語和平分秋色,內附語音講解!
    每周一到周五,本欄目會固定給大家推送言語和常識的乾貨內容,周六周日為申論時評,全部為音頻+文字版,由必勝公考名師團主講,語音路上聽,文字收藏看,
  • 「中考成語大會」2020年四川省自貢市成語辨析-講解版
    【中考成語大會】2020年四川省自貢市成語辨析-講解版你看到的是《成語日記》助考提分日更計劃的第一部分:1.完成當年(目前為2020年)全國中考試卷涉及有成語辨析部分的真題逐一精講2.完成真題講解之後,匯總前十年的相關題目(已完成2010年至2019年1620張中考語文真題考卷,精心收集了796道成語辨析題目),整理出100個高頻詞再次精講,方便第二年備考考生更有針對性的複習,提分保分。
  • 「中考成語大會」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成語辨析-講解版
    【中考成語大會】2020年四川省南充市成語辨析-講解版你看到的是《成語日記》助考提分日更計劃的第一部分:1.完成當年(目前為2020年)全國中考試卷涉及有成語辨析部分的真題逐一精講,爭取日更。2.完成真題講解之後,匯總前十年的相關題目(已完成2010年至2019年1620張中考語文真題考卷,精心收集了796道成語辨析題目),整理出100個高頻詞再次精講,方便第二年備考考生更有針對性的複習,提分保分。
  • 家長收藏丨最容易出錯的102組成語辨析,從小學一直用到高考!
    【當家說】成語是傳統智慧的凝練,是中華博大文化的縮影,也是語文考試的重點難點。最容易出錯的102組成語辨析,從小學一直用到高考!語文作文想要妙筆生花,成語儲備可不能少。在語文考試中,成語也是經常要考到的知識點。以為自己很熟悉的成語,查了詞典才發現原來一直用錯?
  • 成語辨析的10大方法
    成語辨析的10大方法方法一 注意關鍵字詞 防範「望文生義」望文生義,即只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成語的含義,不了解成語的確切含義,僅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造成不確切的理解④課間,我經常會和同學們討論《紅樓夢》《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情節,也會討論一些前沿科學知識和古今未解之謎,我們常常各抒己見,振振有詞,神採飛揚。⑤邪教往往具有偽裝性和隱蔽性,依靠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辭和種種神秘力量的渲染,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
  • 獨家丨第96期辨析成語踟躕不前和優柔寡斷,內附語音講解!
    每周一到周五,本欄目會固定給大家推送言語和常識的乾貨內容,周六周日為申論時評,全部為音頻+文字版,由必勝公考名師團主講,語音路上聽,文字收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