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3000天,NASA好奇號分享紅色星球的奇特景觀

2021-01-15 騰訊網

2021年1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火星上已經默默地工作了3000個火星日。好奇號背後的地球科學家團隊在這漫長的8年裡,收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視頻,這些影視資料展現了距離我們幾千萬公裡地紅色星球的珍惜景象。

這張圖顯示了火星上的日食。從好奇號的角度上看,火星的兩個「月亮」——火衛一和火衛二。火衛一和火衛二在每個火星年都會導致兩次日食。圖上是好奇號在火星的第2359個火星日看到的日食。

這張圖顯示了火星天空上的夜光雲。儘管火星的大氣層稀薄,但是火星表面仍存在著極少的水,這些水在大氣層會變成水汽,最後形成雲。好奇號觀察到自己頭頂上有薄薄的雲。照片上的夜光雲距離火星地表有31公裡。

這張令人嘆為觀止的火星表面全景照的分析率是18億像素,是目前之最。這張照片拍攝於火星的蘇格蘭高地,那裡富含重要的火星遠古沉積物。

從地球上看,火星完全是紅色的,但這其實只是片面的看法。火星地表下的巖層其實顏色很豐富,只要我們用鑽頭淺淺地打幾個洞就可以看到豐富的色彩。好奇號在火星上已經成功打了29個洞,在為這些洞拍攝的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火星巖層的不同色彩。

這是好奇號在火星上的第2922個火星日。在那一天,好奇號成功地在巖石上打了三個洞,於是它拍了一張自拍留念,以示慶祝。這一天好奇號所打的前兩個洞都以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命名,這麼做是為了紀念她對於地球史前海洋生物研究的貢獻。

2020年夏季,好奇號在地球科學家團隊的指引下向火星上的夏普山前進。夏普山由風和水帶來來的沉積物層層堆積而成,其上的巖石富含硫酸鹽礦物質。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六十年: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成功著陸後,火星車將從著陸平臺上走到火星表面,開展探測作業,為期大約90多天。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人類與火星又有什麼故事?1紅色熒惑火星,可能是日月之外人類最早注意到的天體之一,火紅色的整體外觀更是讓這顆行星格外惹人關注。古埃及人就曾直接稱火星為「紅色的那顆」。古埃及人看火星的假想圖。
  • 3000個火星日:NASA「好奇號」 迎裡程碑紀念日
    據外媒報導, 當地時間2012年8月6日,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漫遊者登陸火星,日前,它剛剛慶祝了其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科學生活3000天的裡程碑紀念日。 火星上的一天被叫做sol,比地球上的一天略長--24小時39分鐘多一點。
  • 探索不止:好奇號迎來第3000個火星日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4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火星漫遊車毅力號(Perseverance)即將於今年2月降落在火星的傑澤羅撞擊坑,但我們不應該忘記,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進行了大約8年的探測工作。自2012年8月6日在蓋爾撞擊坑著陸以來,好奇號的工作狀況依然良好。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終於,抱有美好「希望」的阿聯、從不乏「天問」精神的中國以及擁有強大「毅力」的美國,都順利向紅色星球進發!生命跡象的探索之旅對於火星車的命名,NASA 有個慣例——向兒童和青少年徵名。好在,「毅力號」終於順利出發,預計將在火星上工作至少一個火星年(約為地球上 687 天)。
  • 「夏帕瑞麗」邁上紅色星球 火星徵途上的一大步
    「夏帕瑞麗」邁上紅色星球 火星徵途上的一大步 2016-10-20  ——歐俄「夏帕瑞麗」著陸器「邁上」紅色星球  本報記者 劉 霞 綜合外電  -今日視點  北京時間10月19日,歐洲空間局(ESA)和俄羅斯航天局聯合研製的「夏帕瑞麗(Schiaparelli)」火星著陸器,歷經7個月多的漫漫太空之旅,成功降落在火星「子午線平原」的表面。
  •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使用SuperCam超強雷射蒸發巖石進行成分探測
    2020年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一個重要的組成單元SuperCam,將會在火星上進行測試,測試時將會使用雷射來對巖石進行氣化和研究巖石材料的化學成分同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的化學成分探測一樣(ChemCam),將會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在驅動的過程中尋找尋找值得探索的巖石目標,當操作人員不屬於圈內的專業人士的時候,可以使用這一人工智慧系統來發揮作用。
  • nasa的洞察力「聽到」火星上奇特的聲音
    在火星上放上一隻耳朵,你就會得到一個聲音交響樂的獎勵。當然,你需要超人的聽覺,但是nasa的洞察力著陸器配備了一個非常特殊的「耳朵」。科學家們希望研究這些地震的地震波是如何穿過地球內部的,從而首次揭示火星的深層內部結構。但是在地震儀被inight的機械臂放下之後,火星似乎很害羞。直到今年4月,地震才產生了第一次轟鳴,而這次地震卻是頭一次。與科學小組從那時起所聽到的相比,它有一個令人驚訝的高頻地震信號。在迄今探測到的100多個事件中,約有21個被強烈認為是地震。
  • 「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了有機分子
    在太空中發布了「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了有機分子的消息,這真是太酷了。「好奇」號火星車發現了一種名為噻吩的有機分子,這種分子在地球上與生物系統有關。它們是否能證明火星上曾經存在微生物呢?這是火星,地球的鄰星,這是通過「好奇」號火星車的機器人眼睛拍攝下來的。
  • 探秘火星七年後,請看「好奇號」分享火星七大奧妙
    「好奇號」漫遊火星七周年,關於火星你一定沒它知道得多!請看「好奇號」揭曉火星七大秘密經歷了六個月史詩般的宇宙旅行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探測器「好奇號」於2012年8月6日終於抵達了它在火星上的新家。在慶祝「好奇號」著陸日的同時,我們同樣欣喜於它所為我們揭開的火星奧妙。圖源:NASA對於這個小小的探測器而言,它獨自在蓋爾環形山中度過無數個漫漫長夜。事實上,它是整個星球上唯一一個活躍的探測器。它的前輩是曾經在火星上持續工作了15年的「機遇號」。
  • 好奇號在火星上拍了很多照片,科學家看見興奮不已,它們是什麼?
    因為地球上的環境日益惡劣,科學家們怕有一天地球遭遇極端氣候,人類無法生存,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移居到別的星球上,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在宇宙中尋找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其中月球和火星離地球最近,也最好探索,所以美國在六次登上月球以後,覺得月球沒什麼好探索的了,於是把目標轉向了火星。
  • 「好奇」寶寶傳喜訊!拍攝到迄今為止最清晰的火星全景圖
    除了這張令人震驚的18億像素圖像,還有一段新的視頻提供了這個紅色星球的全景。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拍攝到最高解析度的火星表面全景圖。在這四天內,好奇號花費了超6.5小時才拍下來這些單個鏡頭。桅杆攝像機的操作人員編寫了一個複雜的程序來指導探測器,其中包括瞄準探測器的桅杆以及確保準確對焦每一張照片。為了確保亮度相同,他們將拍攝時間限制在每天火星時間的正午到下午兩點。美國宇航局探秘項目科學家阿什溫·瓦薩瓦達負責這次火星表面的景觀漫遊之旅。
  • 好奇號的自拍照,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火星表面,會是什麼樣子?
    到了2011年的火星時間窗口,科學家發射了以核動力為能源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它集合了當時人類最強大的太空科技,誰也沒有想到,好奇號在後來的探索歲月裡,為人類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貢獻。好奇號在到達火星之後就開始了它的移動探索之路,在不斷移動的過程中拍攝了很多火星照片。
  • 好奇號在火星發現生命標誌物,科學家正在全力探索研究
    NASA先後像火星發射了機遇號和好奇號火星車,機遇號由於去年火星發生了沙塵暴直接趴窩了,失去了聯繫。而好奇號由於有著核動力作為動力源,又有著更加先進的探測儀器,它現在仍然在火星執行探測任務。好奇號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給發球發回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和相關數據,讓人類對火星有了更多的了解。
  • 好奇號發現粘土沉積物,證明火星曾經存在「大量的水」
    美國宇航局(NASA)令人震驚地宣布,美國宇航局(NASA)在火星上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發現了粘土沉積物,證明火星上曾經存在「大量的水」。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漫遊者發現了過去火星上有大量水存在的證據。
  •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一個奇特地貌,酷似一隻張著大嘴的狼
    為了探索研究火星,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先後向火星發射了幾十個探測器,有軌道探測器也有登陸探測器,比如我們熟悉的好奇號火星登陸探測器。通過探測器對火星的探測,人類對火星的了解也越來越多,而有著火星的各種話題每年都會有少。
  •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好奇號」的火星好奇之旅
    它們都成功登上火星,對火星巖石和地貌開展長達七八年的漫遊考察。再就是2011年11月26日,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發射升空,這是人類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陸的最精密移動科學實驗室。發射火星的時機可不是隨便確定的,當火星、氣球、太陽同處一條直線上時,也就是所說的相衝時,發射是最經濟的,也被稱為「火星發射窗口」。地球的公轉周期復是制365天,火星的公轉周期是687天,二者會合周期是779.9天,這個窗口期間隔大約為26個月,也就是說,一旦錯過了發射期,那麼就要等26個月才能再次發射火星探測器。
  • 好奇號再立功!蓋爾隕石坑發現大洪水痕跡,火星生命真的要來了?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人類探測火星的過程中,NASA一直都走在國際最前列,很多對於火星的了解,也都是通過NASA的火星探測器傳回數據,給出人類各種解答的。在2011年11月,NASA發射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2012年8月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後,好奇號不斷為人類發現各種驚喜,前段時間,竟然還在火星上發現了大洪水的痕跡。
  • 為什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不像NASA好奇號那樣採用核電池?
    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二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如果一切正常,預計於2021年2月份抵達火星。美國幾十年前就開始探測火星了,2012年8月,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這雖然是美國的第4臺火星車,但它卻是世界上第1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
  • 從邊緣向中心移動,過去八年火星好奇號一直在拍,拍到了什麼?
    在中國「天問1號」和美國「毅力號」還沒有到來前,以核電池作為動力的火星好奇號依舊是火星地面上的主角,因為八年過去了,仍然在極端的地外世界中健康地活著,一邊小心行駛,一邊實地探測,一邊還不忘拍照。
  • 從邊緣地區向中心地區移動,過去八年,火星好奇號拍到了什麼?
    在中國「天問1號」和美國「毅力號」還沒有到來前,以核電池作為動力的火星好奇號依舊是火星地面上的主角,因為八年過去了,仍然在極端的地外世界中健康地活著,一邊小心行駛,一邊實地探測,一邊還不忘拍照。好奇號能否抵達蓋爾撞擊坑中心地區,這並不是我們吃瓜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是,過去八年火星好奇號一直在拍照,到底發現了什麼?又拍到了什麼?因為越來越多的火星照片正從火星陸續傳回地球。拍到一個類似嫩芽的異物,真的是「活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