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不止:好奇號迎來第3000個火星日

2021-01-15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4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的火星漫遊車毅力號(Perseverance)即將於今年2月降落在火星的傑澤羅撞擊坑,但我們不應該忘記,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進行了大約8年的探測工作。自2012年8月6日在蓋爾撞擊坑著陸以來,好奇號的工作狀況依然良好。1月12日,好奇號迎來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度過的第3000個火星日(Sol,1火星日相當於24小時39分鐘)。在這段時間裡,好奇號陸續向地球的科學家團隊發送了大量圖片、視頻,展示了火星表面的真實景觀,也記錄了多項重大的成就。

當科學團隊在2018年6月獲得這些圖片時,他們都感到鬆了一口氣,因為當時火星上正經歷一段沙塵肆虐的日子。這張圖片也標誌著好奇號重新開始了鑽探作業。圖中有鑽孔的巖石名為「德盧斯」(Duluth),是好奇號自2016年10月以來第一個成功取樣的巖石。當時,由於機械故障,好奇號的鑽機無法使用。到2018年6月,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測試並實施了一項新技術,使關鍵的鑽探作業得以恢復。

火星上的月食是什麼樣的?好奇號觀測到,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在每年的秋分前後會兩次在火星和太陽之間穿過。圖中顯示了第2359火星日(Sol 2359),直徑22公裡的火衛一凌日的過程,持續了大約35秒。通過觀測並精確測量凌日的時間,有助於科學家了解火衛一和火星之間的潮汐相互作用。

夜光雲在火星的天空中閃閃發光。火星稀薄的大氣中存在微量的水蒸氣,可以形成雲層,尤其是在一年中較冷的時候,以及某些高山頂峰附近。好奇號在執行任務時多次觀察到頭頂上稀薄的雲。但在第2410火星日,它觀察到了一種在高空中形成的特殊的雲,大約離火星表面約31公裡。這些雲被稱為「夜光雲」,因為即使在太陽落山後,它們仍然能被照亮。

一個像素一個像素拼湊出另一個世界的非凡景觀。這張令人驚嘆的全景圖是迄今為止火星表面解析度最高(18億像素)的全景圖,於2019年晚些時候在格倫託裡登(Glen Torridon)拍攝的。由於準備這樣的全景圖片需要很多工作日(圖中包含了超過1000張遠距照片),因此並不常見。科學團隊一直在研究格倫託裡登區域富含黏土的巖石,而這一名稱取自蘇格蘭一個重要的古代沉積物區域。

進行天文學觀測的好奇號。在第2784火星日,好奇號忙裡偷閒,抓拍了一張地球及其相鄰行星的合影。前景是火星上的懸崖,金星和地球則出現在灰濛濛的夜空中。

在夏普山高處發現最年輕的沉積物。2020年夏天,科學團隊開始指揮好奇號前往夏普山一處從未涉足且高度更高的區域,在那裡它將探索富含硫酸鹽礦物的巖石。由於夏普山是由水和風帶來的物質沉積形成,因此越高處的巖石越年輕。這一區域的硫酸鹽礦物可能是由於火星從較溼潤環境(有利於形成黏土礦物)轉變為較乾燥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後者可能有利於硫酸鹽等鹽類物質的保存。

像許多宏偉的遠景一樣,這張圖片由多張獨立的照片拼接而成。在第2696個火星日,好奇號完成了任務中最陡峭的一段行程,它爬上了名為「綠丘山麓」(Greenheugh pediment)的沙質斜坡,這是一個寬闊平坦的表面,上面覆蓋著砂巖。好奇號在第2729火星日拍攝了這些照片,當時它正穿過砂巖層,然後返回下方的格倫託裡登區域。

紅色行星的表面下豐富多彩。在地球的夜空中,火星呈現特殊的火紅色,因此又被稱為「紅色星球」。然而,正如這組鑽探圖片所顯示的,一旦在火星表面往下鑽幾個淺洞,就能發現這顆星球有著豐富的顏色。好奇號已經成功進行了29次鑽探,沉積物呈現出從赭紅色到藍灰色的一系列顏色,反映了這些古代巖石的礦物組成和流經其上的液體成分。鑽探操作可以讓我們穿過火星最易被宇宙輻射氧化的上層表面。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從266千米的高空俯瞰好奇號。科學團隊利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HiRISE相機拍攝了好奇號,此時它所處的地點稱為格拉斯哥(Glasgow)。圖中每個像素大約相當於25釐米,我們可以在視野中心很容易找到好奇號。由於新冠疫情,好奇號的許多操作都是由在家工作的科學家完成的。在8年(3個火星年)多的時間裡,好奇號進行了29次鑽孔作業,至今一切運轉良好。

這張HiRISE圖像覆蓋了一處名為「綠丘山麓」的區域,這是夏普山較低山坡的一部分。科學團隊將在未來三年的長期任務中緩慢地沿夏普山向上推進,希望找到一個不同於之前任務的遠古環境,那裡可能存在大量的硫酸鹽礦物。

在火星上掀起一股「塵捲風」(dust devil)。在沒有雨水的氣候條件下,火星表面會堆積大量塵埃。太陽輻射使火星表面溫度升高,激發起規模巨大的旋風,即所謂的渦旋。它們大多是看不見的,但當一個強烈的渦旋掠過積滿沙塵的表面時,被吸起來的沙塵就會顯露出渦旋的形狀。這個畫面截自一段拍攝於第2847火星日的4分鐘視頻,顯示了一個距離好奇號1 到1.5公裡的「塵捲風」,其直徑約5米,至少50米高。

為了紀念19世紀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好奇號在第2922火星日拍攝了最新的「自拍」,以慶祝它在前方的巖石板上成功鑽出了三個洞。前兩個洞是以19世紀的古生物學家瑪麗·安寧(Mary Anning)的名字命名的,她在英格蘭西南部海邊懸崖上的發現為研究地球史前海洋生物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孔洞中的物質被用於兩次「溼化學」實驗,即通過將這些物質與液體試劑混合,提取可能保存在巖石中的有機分子。此處的巖石是由古代河流和湖泊中的沉積物形成的。好奇號所研究的潮溼環境及多塊巖石中存在的有機分子表明,遠古火星具有適宜生存的環境,有能力維持生命——如果真的曾經存在的話。好奇號鑽取的第三個孔洞則是為了研究在石板邊角處的暗色結節。(任天)

相關焦點

  • 3000個火星日:NASA「好奇號」 迎裡程碑紀念日
    據外媒報導, 當地時間2012年8月6日,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漫遊者登陸火星,日前,它剛剛慶祝了其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科學生活3000天的裡程碑紀念日。 火星上的一天被叫做sol,比地球上的一天略長--24小時39分鐘多一點。
  • 火星探測3000天,NASA好奇號分享紅色星球的奇特景觀
    2021年1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在火星上已經默默地工作了3000個火星日。好奇號背後的地球科學家團隊在這漫長的8年裡,收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視頻,這些影視資料展現了距離我們幾千萬公裡地紅色星球的珍惜景象。
  • 讀圖丨「好奇號」尋找火星生命的第7年,又有了新發現
    讀圖丨「好奇號」尋找火星生命的第7年,又有了新發現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8-06-08 16:53 來源:澎湃新聞
  • 從邊緣向中心移動,過去八年火星好奇號一直在拍,拍到了什麼?
    由於當年好奇號降落在蓋爾撞擊坑邊緣地區,因此在過去的2970個火星日裡,好奇號一直沿著彎彎曲曲的路線緩慢地向蓋爾撞擊坑中心地區移動,因為中心地區有一座高山,或許存在人類要找的物質。
  • 從邊緣地區向中心地區移動,過去八年,火星好奇號拍到了什麼?
    由於當年好奇號降落在蓋爾撞擊坑邊緣地區,因此在過去的2970個火星日裡,好奇號一直沿著彎彎曲曲的路線緩慢地向蓋爾撞擊坑中心地區移動,因為中心地區有一座高山,或許存在人類要找的物質。怎麼也沒有想到,過去8年,好奇號火星車僅移動了23.78公裡,如果以直線距離來計算,好奇號向中心地區前進距離不足10公裡,如果按這種速度繼續前進下去,就算是電池耗盡了,也不一定能抵達中心地區。
  • 好奇號火星車最新發現火星存在紫色巖石
    好奇號火星車最新觀測圖像顯示,火星夏普山脈底部散亂分布著紫色巖石。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們通常認為火星是一顆紅色行星,但目前「好奇號」火星車最新圖像顯示,火星表面分布著紫色巖石。美國宇航局指出,這種神秘紫色巖石暗示著巖石成分的多樣性,類似情況出現在好奇號火星車探測到火星其它赤鐵礦區域。  火星紫色巖石是好奇號火星車桅杆相機右眼鏡頭拍攝的,三幀圖像組合在一起,照片拍攝於2016年11月10日,當時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1516個火星日。  在當時的火星季節,風力使火星表面巖石沒有灰塵,從而呈現出巖石的真實顏色。
  • 2021年中小學「不止好奇/樂見探索」青少年智能創客冬令營
    2021年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不止好奇/樂見探索」青少年智能創客冬令營生活需要創新,創作源於生活,發明家的科技創新大都取材於生活。如何讓學生通過樂高積木和傳感器進行主題作品創作呢?如何減少手碰觸垃圾筒的機會,也可以減少與病毒接觸的機會,為此我們在「不止好奇/樂見探索」青少年冬令營開設的主題活動。每年青少年創客比賽中,智能垃圾筒的設計方案也非常多,有的不僅有創意,且可以通過樂高搭建、3D列印和手工製作完成。從學習和探索的角度來說,樂高積木搭建,學習效率更高,因此我們的方案從積木搭建開始。
  • 好奇無盡,探索不止 Asahi Super Dry朝日啤酒贊助第五屆飲迷酒吧...
    (原標題:好奇無盡,探索不止 Asahi Super Dry朝日啤酒贊助第五屆飲迷酒吧行業頒獎盛典)
  • 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乘坐好奇號火星車,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吧
    為什麼是好奇號說起對火星的研究,不得不提的就是好奇號了。好奇號全稱好奇號火星車,是美國NASA研發的目前人類能夠製造出來的,功能最全面,技術最先進,體積重量最大的火星探測器。可以說好奇號承擔起了很大一部分我們人類對火星的研究任務。
  • 給孩子的天文科普課:乘坐好奇號火星車,一起探索火星的奧秘吧
    在《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繪本中,給出了比較詳盡的答案。比如人類探索宇宙的最大動力,就是想知道除了我們地球在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體。畢竟這趟旅程至少需要6個多月的時間,而且去了就再也沒辦法回來了。所以火星探測車應用而生。好奇號全稱好奇號火星車,是美國NASA研發的目前人類能夠製造出來的,功能最全面,技術最先進,體積重量最大的火星探測器。可以說好奇號承擔起了很大一部分我們人類對火星的研究任務。
  • 好奇號在火星發現生命標誌物,科學家正在全力探索研究
    因此,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開始的地外生命探索計劃重點將目光放在了同樣處在宜居帶內的火星。可能有人會說,金星水也是處在宜居帶內,而且離地球更近,為什麼我們不去探索金星呢?NASA先後像火星發射了機遇號和好奇號火星車,機遇號由於去年火星發生了沙塵暴直接趴窩了,失去了聯繫。而好奇號由於有著核動力作為動力源,又有著更加先進的探測儀器,它現在仍然在火星執行探測任務。好奇號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給發球發回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和相關數據,讓人類對火星有了更多的了解。
  • 《外星車浪漫旅》1:美國好奇號火星車
    ● 為何選擇好奇號為第一期內容?  最讓中國人自豪的目前當然是玉兔號月球車,筆者自然也考慮過聊聊這款「外星車」。不過考慮到玉兔號前段時間各大媒體已經競相報導,再來老生常談也沒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過段時間,等玉兔號有更多的科考進展後再來回頭聊聊。
  •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雲盡火星流:「好奇號」的火星好奇之旅
    1、宇宙探索排頭兵,我,好奇號的使命沙,黃沙。黃昏,黃昏後。酸雨起,輻射來,車孤寂。能夠在人類探索宇宙的徵途中,在星辰大海的目標裡,做一個排頭兵,這就是我,好奇號的使命。正因此,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蘇聯、歐洲各國競相開展對火星的探索。《好奇號:一輛火星車的故事》,正是源自於這個大背景之下。
  • 風靡全球的《好奇號》登陸中國!擴展視野,讓娃擁有更大格局!|團
    國內的通識教育不成熟,通識讀本也很少,很多父母有這個意識也找不到方法,但幸運的是:國際大牌Cricket Media版權下的第一大通識刊——《好奇號》雜誌,已經在中國出版了。這本引入Cricket Media版權的《好奇號》無疑會成為繼《萬物》之後的少年第一通識讀本。
  • 【免費領】好奇金裝紙尿褲+溼巾試用裝(3000份)
    免費試用產品:好奇金裝紙尿褲試用裝系列(內含好奇金裝紙尿褲
  • 1本《好奇號》=3本原版美國科學雜誌,滿足你對科學的好奇心
    》雜誌正是少年兒童們探索世界的一扇窗,打造思維能力的基石。中文版的《好奇號》,1本收錄了英文原版3本的內容,還附加了32頁原版中英雙語內容,不但內容豐富,整本雜誌的頁數也多達128頁。好奇號每期三個主題,都是來自《Dig》、《Muse》、《Faces》的內容,原版差不多每期48頁,所以128頁的好奇號,三本精華內容一點都不會漏,看目錄就知道,的確是全部內容都包括進去了,真正的「一個頂三個」。
  • ​新刊導讀 | 和好奇號9月刊一起探索遠古地球
    好奇號9月新刊從遠古到未來一起探索科學的發展和地球的故事吧!科學前線Muse是Cricket Media旗下的少兒科學雜誌,內容涵蓋太空探索1三個腦袋的恐龍世界上真的有三個腦袋的恐龍嗎?這就是本期好奇號的大概內容啦
  • 5折徵訂 | 美國優秀小學雜誌《好奇號》中文版,1本=5本雜誌!拓展...
    不止如此,《好奇號》雜誌每期還附贈一本32頁的中英雙語讀物。  咱們這次徵訂,出版社給到了五折優惠,現在只要288元,就能把一年12期的《好奇號》雜誌帶回家。  而且,還有個額外的驚喜,這次在咱們這裡徵訂還能獲得之前賣的很火的,價值39.9元的考拉精靈蘑菇種植盒一個哦!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探索二號」科考船在結束與「探索一號」的聯合作業後,繼續在馬裡亞納海溝弧前區進行科考任務。總臺的直播團隊也跟隨「探索二號」繼續開展下一個階段的海試任務。▌「深海勇士」號潛水器創8天12潛次新紀錄 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除了搭載「滄海」號著陸器之外,此次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還搭載了另一臺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日前,「深海勇士」號完成了它在本航次進行的第32個潛次的深海科考作業。
  • 萬物+好奇號:6-15歲,應該給孩子真正影響未來的能力
    ,因為想要在小時候,給他不設限的空間和一種學習探索能力,陪他度過一生。今天小志推薦兩本近年來賣的最好的少兒科普雜誌《萬物》《好奇號》。1,128頁超大容量,一本頂五本《好奇號》的內容選自Cricket Media旗下四大不同領域的重點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