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英語要學,可是到底怎樣學,學什麼,是很多人沒有弄清楚、也懶得弄清楚的問題,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拿套新概念來學,以為這是最安全穩妥的做法。」
我認識個小朋友,是一位從3歲就開始差不多學了15年英語學英語的00後。我給他做了一個STAR READING的測試,測評結果為AR5.6, 相當於小學高年級的英語能力,至今仍無法流暢閱讀英語文章。還有一個小朋友從二年級開始學新概念,認認真真背了兩年,80多課。但是他做測試,只有美國孩子兩年級的閱讀能力。
那為什麼那麼努力地學了那麼久的英語,但無法按部就班地提升英語的閱讀能力呢?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改變孩子的現狀或者說扭轉正在學習路上的孩子,使之不重蹈00後的覆轍呢?
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不斷進步的漫長曆程。
回顧我們的母語學習:從識字認字,指讀,默讀再到能夠快速無障礙讀懂有一定難度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等學科文章,差不多要到初中畢業才到達到這個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不斷進步的漫長曆程。這個過程中離不開閱讀量的積累。即使完全沒有課外讀物,學生的閱讀能力仍能跟著課本的深入和其日常浸潤中接觸的文字(電視字幕、廣告、路牌和菜單等)而增長。只是這個過程會相當慢而且遠遠落後於有一定閱讀量的同齡人。
1、閱讀量是一切閱讀能力提升的基礎
英文閱讀在提升閱讀速度過程中決定性的因素是閱讀量。提升閱讀能力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多讀,大量地閱讀,提升自己的閱讀量,閱讀量是一切閱讀能力提升的基礎。
很多人看似學了十多年的英語,但除了應試備考而背誦課文佔用了大量的可以花在閱讀上的時間或者學了十多年句型語法卻沒有讀過一本真正的原版書。但是,僅僅依靠足夠的閱讀量積累就能實現接近母語的閱讀水平嗎?
僅僅依靠閱讀量就可以嗎?
2、刻意提升閱讀難度
假如孩子的閱讀能力已經可以看懂各種簡單的繪本和橋梁書了,那麼我們應該為他選擇有挑戰性的讀物。比如難度大一點的兒童外刊,如Ask,Muse,Time for kids。讓孩子的閱讀能力有步驟得不斷得到提升,而不是停留在現有的舒適區。事實上,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接觸到的語文閱讀材料難度也一直在不斷提升,從小學的句子短文到高中大學複雜的文學作品,是刻意閱讀練習的一個體現。
個思關注閱讀能力的提升,並不斷在課程中使用外刊讀物幫助孩子提升能力。
個思初階閱讀寫作課的輔助讀物
3、詞彙量和背景知識是閱讀理解的基石
高中階段也許掌握的幾千個詞彙量也許能應付普通的考試。但從長遠出發,要想流暢地閱讀外版英語,這個數字遠遠不夠,詞彙量提升的最好方法還是通過閱讀。
背景知識這一點經常被人忽略,但它對理解文章和主旨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舉個例子,我們讀《杜利特醫生》,讀到杜利特說他曾發現了北極卻沒有宣布是因為北極地下有豐富的煤,北極熊來哀求他不要告之世人,否則大家都來採煤,北極的潔淨的白色將被汙染。作者並沒有告訴小讀者為何大家都要去挖煤。但如果孩子的背景知識知道:「煤是100年前杜立特時代最為重要的能源」時,孩子才能真正讀懂北極熊的擔憂和醫生的善良以及他對這個世界的溫柔大愛。
個思的秋季讀寫課程中廣泛應用美國國家地理出版社的Reach教材作為閱讀中背景知識的積累,打好閱讀的底子。
個思中高階閱讀寫作課的教材
4、用思考的方式閱讀才能真正訓練理解能力
試卷上的閱讀部分叫作「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而不叫「閱讀」,這其實揭示了一個道理:閱讀過程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叫「閱讀」 (文字解碼),一個叫「理解」 (文字思考)。
而很多人和大部分機構僅僅關注到了「閱讀」 (文字解碼)本身,詞彙量、句型與語法基礎等等,並沒有去訓練「理解」 (文字思考)。所以往往文章中的每一個字句都認識,但是在做閱讀練習時,仿佛沒有讀過文章。
孩子在閱讀時讀的並不是整篇文章整本書,而是孤立的單詞、句子和段落。每一個句子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整篇文章有其內在的邏輯。閱讀是對文章結構、主旨和邏輯關係的思考。而不是孤立地記憶信息。這是個思有別於其他機構的更為核心的特色。
5、整本書的閱讀積累
個思不遺餘力地強調和推廣整本書的閱讀。
語境包括上下文語境﹑情景語境、社會文化語境、認知語境和虛擬語境等,整本書的閱讀強調完整的思考,幫助孩子去理解片段中體現的文章主旨,進行有邏輯的思考,防範思維、惰性和片段性閱讀產生理解偏差。
同時用理性和反思的態度來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在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指導,不讓學生的認識停留在感知層面,或只記得故事情節、碎片化信息,而是有更完整的認知和更理性的思考,從而提升閱讀能力。
6、讀寫不分家,閱讀時積極寫作
閱讀是信息輸入,寫作是信息輸出。但是我們不能孤立看待這兩個語言學習的行為。事實上,一個好作者一定是一名好的讀者。作為讀者理解作者思維的最好方法是仿寫,從親身寫作的角度理解作者這麼寫有什麼好,為何好。在比較中和模仿中理解文意。同時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
個思教學的特點就是在閱讀中邊教學邊讓孩子們跟著要求和提示進行寫作。
總結
閱讀理解能力提升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才能獲得。我的一個朋友比較了新概念和原版閱讀後,最終為備戰小升初的讀新四年級的女兒,選擇了原版閱讀這條路。她說,如果花兩年的時間學語法句法基礎,但是沒有足夠的閱讀量的支撐,我的孩子和那些英語能力很強的同齡孩子相比,幾乎沒有勝算。但是如果我的孩子現在開始原版閱讀,在最後幾個月的突擊語法,也許我還有可能獲得成功,因為語法句法知識也就那麼多,一本教材認真看完也就幾個星期的事情;但是閱讀量、背景知識、以及長期進行整本書閱讀積累下來的思維方式卻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提升。
足夠的閱讀量積累之外,還要保持刻意練習的習慣——跳出閱讀的舒適區,去挑戰有難度的材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強化詞彙語法基本功,並有意識地進行整本書的思維閱讀訓練。並不斷堅持下去,英語閱讀的成功乃至母語學習的成功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