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yaokui
當教師好不好,各執一詞。百姓說,「家有三鬥糧,不做教書郎。」名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爹娘說,「教書是最穩定的職業。」一題多解。敝人認為,做老師還好,尤其是現下。崗位上有幸福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政治上有安全感,職業上有穩定感,經濟上有滿足感。雖然公眾對老師有神化,也有醜化,但總體上尊師重教從理論層面和現實層面都有很大飛躍。即便是現實社會尊重教育,不尊敬教師或許存在,但這是過程性現象,不日將會得到改變,只要有耐心。
教師是一門獨立的職業,與人類共存的職業。一個國家可以沒有總理,可不能沒有教師。四十多年過去了,一位文人的這陳辭仍在盪氣迴腸,一直受到鼓舞。教書,雖然機械、枯燥,生活空間小,視野狹窄,但與天真活潑的學生相伴,不覺得踽踽獨行,付出超血緣的大愛,有尊榮之感!
當教師,離家近,能顧家。一心用兩頭,家校兩不誤。每天往返於兩地,既能教學生,又能照顧家人。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長期陪伴父母尤其是年邁的老人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中國社會推崇的傳統美德。這一點只有教書職業才能容易做到。中小學教師具有充要條件,當然更取決於秉性。有殷實的小家,才有溫暖的大家。放下教鞭操上家務,有益家庭和諧,養成手腳勤快,又能盤活經濟。白天教別人的孩子,晚上輔導自己的孩子,當好別人孩子的第二任教師,也當好自己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教師的寒暑假招來很多羨慕和嫉妒。由於它鑲嵌在全年最金貴的時段,可圈可點。寒假,在家早早等候過年,不受春運堵車之煩;暑期,居家納涼,不受高溫灸烤之苦。這是老師的無價福利,不能用金錢衡量,難怪會惹得民眾心理不平衡。帶薪休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特別是打工仔的眼球,農民兄弟更不用說。漫長的假期,不習慣過節儉生活的人可以去賺外快,乾乾細活或粗活;手頭錢不緊的可以去郊遊,看外面世界是真是假,享受大自然的熱情。大多數選擇的是,在高壓態勢緊張了一個學期,讓壓抑許久的心靈放個長假。
「窮教師,富工匠。」教師工資不高, 即便是過去,不至於饔飧不飽,可以養家餬口。手頭的錢還是鬆動的。當然,買車買房另當別論。領死工資,把錢看得大,消費很頂真。尚若是有人吝嗇小氣,見怪不怪,屬於個案。不卯糧寅吃,腳踏實地、謹小慎微又何嘗不可?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老師一生勤儉持家,弘揚祖德家風,塑造品格。沒餘錢,也不背債,心若止水,不會有覬覦之心,不懂得什麼小三小四,家庭和諧穩定; 不會參與賭博,不涉嫌酒綠燈紅,身無存錢心頭慌嗎,哪來富則淫? 俗話說,貧窮不是我的錯。選擇做老師,甘於清貧,無奢求,滿足於吃飯穿衣,飲水曲肱。不好高鶩遠,不沆瀣一氣,埋頭苦幹已成慣性,一個個都是工作狂。 人窮心善,不任性,不張狂,中規中矩,操守本分。
老師是公職人員,不是公務員,沒有權力之爭。手中無權,不涉政治,即便成不了氣候,做個普通百姓多安然!沒有貪汙腐化的前因,那來腐敗墮落的後果?教書教得好,思想政治就好,率先評優評先晉級,靠技術吃飯需要這些。一生很平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教書復教書。上不聊天,下不聊地,任何政治運動都大眠大睡,從不會去擔心被組織約談、帶走,也不懂得什麼「雙規」單規。為了滿足學生和家長的迫切要求,頂多向學生推銷課外讀物,或從事有償家教,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成績,受通報批評而已,不是觸犯天條,會受到家長的同情。
且慢,再贅述之。最不誇張的是,教師,既是爸爸媽媽,又是爸爸媽媽老師。小學階段是孩子情感饑渴時期,老師的孩子就不至於產生情人斷層,或真空。一邊教別人的子女,一邊引導自己的孩子,一舉兩得。孩子是家庭的財富,規劃好孩子的美好未來,做父母的比什麼都擁有。雖然教師子女沒有減免學費書費,但食宿學校也不要交繳水費電費,在物質匱乏年代能夠起到禦寒抵熱的作用,可以炫耀一番 。做老師的經常自卑說沒有社會地位,沒有政治地位,沒有經濟地位。這是事實,但不是壞事,留給孩子有奮鬥、拼搏的空間,去改變這些「沒有」。能夠培養孩子青出藍勝於藍,當教師的具有很多優越性。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教師子女走出了鄉野,向城市發展,就是夯實了知識技能基礎。老師,聊以自慰!
卸教之時吐真言:當老師,真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