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的腳步,走得非常快,還沒有好好看看眼前的世界,一切都已不是原來的模樣。曾經熟悉的很多,一轉眼就變成了從前,變成了懷念。
應該說,科技的進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它確實讓人們感受到了科技的進步,方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種又一種古老的技藝遭到淘汰,使它重新煥發新的勃勃生機。一些人們曾經熟悉的東西,今天幾乎見不著了,反倒是引起人們的深深回憶。
我們小時候常常見到的剃頭匠、木匠、石匠、鐵匠等等,今天就很難見到,見不到可能也就意味著永遠見不著了。那些匠人都叫手藝人,他們的手藝的精湛,是令今天的人們懷念的。時代的發展,讓這些人失去了飯碗。
曾經在大街小巷遊走的彈棉花的師傅,他們給人們留下的都是難忘的回憶,那一聲聲賞心悅耳的彈棉花的弓弦聲,「砰砰嚓」、「砰砰嚓」,真是給人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記憶。
但是,時代不可能停滯不前,社會必須要發展,一些落後的技術難免不被社會的淘汰。新技術的應用,從一定的程度上提振了人們的生產力,但是,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科技進步了,但是卻失去了人的技藝的生活靈氣。
我們小時候,每到中秋、國慶或者春節,都要給親朋好友寫信送祝福,都是親筆手書,情真意切,言詞誠懇。你看現在,科技進步了,金入了網絡時代,什麼都很先進。我們以前每到什麼節日,都會給親朋好友送祝福,都是親筆手書,言詞懇切,情真意濃。現在都是手機、電腦信息群發,言詞千篇一律,沒有一點個人感情色彩,十分虛偽。
現在的春節對聯,不論哪裡,城市鄉村,全都是清一色的電腦製作對聯,非常機械刻板,哪有一點手寫書法的靈氣。雖然製作得十分豪華,但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就連農村喪葬用品上的花圈,也沒有以前的美觀,中間應有的「哀思」兩個字都省掉了。電子花圈的使用,感覺更是做得非常的刻板,好像缺少了一些該有的嚴肅和莊重,使得喪禮失去了往日的肅敬。
科技的進步,的確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也失去了曾經的美好,沒有了人的技藝的生活靈氣,雖然很多地方取代了人,但是沒有了人,也就沒有了人的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