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1-10月工業增加值領跑全區

2020-12-23 深圳僑報

吉華街道黨工委書記龍雲(前排左)率隊深入企業走訪調研。

一米廚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將錦旗送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紅梅(右)手中。

龍崗區招商引資大會上,「智美吉華」展區吸引市民參觀。

吉華街道積極開展「百校行」活動引進技能人才。

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吸引力、驅動力、競爭力。吉華街道地處龍崗區西部、深圳東進戰略的門戶地帶,近年來一直錨定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目標,把握高質量發展著力點,立足產業基礎協同招商、精準招商,健全機制優化服務,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向上。

據了解,得益於街道上下不斷加強優質營商環境的營造,2019年1月-10月,該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6%、30.4%、33.1%,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18.6億元,全區排行第一,湧現出諸如成谷科技、為海集團、紅門科技公司等行業龍頭、優秀企業……

服務好! 零距離全方位服務 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近日氣溫下降,寒氣逼人,但吉華街道辦接待室內出現暖心一幕:來自一米廚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將一面寫有「做人民滿意公僕,幫企業排憂解難」字樣的錦旗送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紅梅手中,表達對吉華街道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化解難題的感激之情。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只是今年吉華街道幫助轄區企業排憂解難的一個縮影。在街道黨工委書記龍雲的帶領下,該街道與企業「零距離」互動,增強政企互信,不斷優化企業服務機制,加大服務工作力度,制定服務企業工作方案,並選取49家重點企業由街道領導掛點服務。全年共走訪服務企業197家次,收集企業問題213個,其中通過街道層面解決118個,協調區層面解決19個,提交區聯席會議推進落實中76個;共組織召開各類政策宣講和培訓會12場,參會企業300餘家,人數逾700人。

為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吉華街道還認真組織開展轄區產業用房專項整治工作,成立產業用房整治工作專項執法隊,由街道辦副主任何世強組織專項執法隊開展「8·26」產業用房專項行動、召開產業用房水電退費及落實整改措施相關工作座談會、工業園區物業宣貫會,排查轄區工業園區44家,期間發現20家園區違規收取水電費。截至目前,這20家違規園區已全部完成整改,共退回水費9.23萬元、電費33.44萬元,為企業節約成本約42.67萬元。這一貼心行動得到轄區企業一致認同。

引進來! 加強招商引資 積極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除了做好服務解難題,吉華街道還積極加強招商引資工作。今年,在龍崗區招商引資大會上,吉華街道積極參與策劃,製作精美畫冊和營商環境宣傳折頁以及街道營商環境宣傳片等,精心打造「智美吉華」展區,吸引超過1000家企業參觀,並藉此機會成功籤約引進2家高科技企業。

「街道還通過引導產業園區進行差異定位,有計劃構建產業生態圈,實現產業招商。」吉華街道經科辦主任吳汶清介紹,今年以來,街道協助中海信引進應急產業企業30家,高層次精英團隊2個,國高企業8家,協助完成「國家應急產業基地」驗收材料收集並順利通過區級審批;協助賽格二期入駐企業20家,助力引入海底撈、沃爾瑪等知名企業。

「現在感覺這邊沒這麼『荒涼』了,下班後有更多地方去了!」在中海信產業園上班近3年的陳濤有感而發。的確如此,企業要請進來也要留得住,今年,吉華街道全面優化園區商業、生活配套服務及醫療保障,協助中海信引進13家優質餐飲、7家生活超市、1家文體中心、1家社康中心,並完善園區周邊道路交通建設,同時聯合市交通運輸局龍崗管理局完成恆通工業區、上李朗第二工業區公交站臺遷改工作,修復紅門路路口損毀路面。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均受到企業員工點讚。

近年來,吉華街道力促轄區知名企業實現產業經濟轉型優化升級,充分發揮行業領頭羊作用,大力引進優質實體產業紮根吉華,積極做好企業服務工作,力促多家重點企業產值逆市增長。

接下來,該街道將通過「主動服務、精準服務、貼身服務」,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服務重點企業;抓好「兩城一鎮」重點產業園區服務,協助園區招商引資,繼續優化園區各項生活配套服務,積極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採取定期督導和不定期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引導園區產業用房規範管理,通過各種舉措,助力產業吉華邁向新臺階,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奮力前行。

策劃:何世強 統籌:吳汶清 文/圖:郭美瓊 楊劍鋒

相關焦點

  • 堅定不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以實幹實績增強企業獲得感
    他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本質上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增強驅動力,希望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在聯繫群眾服務企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凝心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市領導葛益平、王軍、厲秀珍等參加座談。
  • 這是自貿港|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要求,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營商環境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什麼是營商環境,評價營商環境好壞的標準是什麼?《這是自貿港》本周節目,節目嘉賓將共同探討:海南自貿港——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優化營商環境專場上,市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戴穎詳細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北京在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更好發展,同時回答了記者提問。
  • 補齊短板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更新觀念創建一流機關作風
    、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市直機關工委自覺與省、市委要求對標對表,著眼大局,細處發力,部署在市直機關開展「我是公僕我為您服務」教育實踐活動,號召市直機關廣大黨員幹部增強公僕意識和服務意識,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一流的機關作風,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為加快我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 北京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在今年10月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顯示,中國提升至全球第31位,北京得分78.2分,相當於位列全球28名,超過日本東京。也超過部分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水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市長工程」,市長親自研究部署、親自統籌協調、親自督查落實。6位主管副市長牽頭負責研究推進分管領域的改革和協調調度。建立了全市營商環境專班,全市56個部門、16個區、165名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政府端菜」到「百姓點菜」「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場系統的、深刻的自我革命。關鍵點是正確劃清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的關係。」王紅分析認為。
  • 衡水日報評論員: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環境就是競爭力,環境就是生產力。 市委書記趙革強調,要完善政策、做優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努力打造企業辦事快捷、群眾辦事滿意的營商環境。 俗話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哪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好,市場主體、資源就會流向哪個地方;哪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差,不僅吸引不來新的企業和項目,現有的也可能遷走,形成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馬太效應」。當下,全國各地都把優化營商環境擺上更加突出位置。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茁壯成長的深厚沃土,是放飛創業創新夢想的載體平臺,是社會主體自由馳騁的用武之地。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溫州爭當民營經濟標杆
    近日,中共溫州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溫州市委關於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的決定》,吹響了當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窗口」的集結令。
  • 全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護航
    一流的營商環境成為城區發展的重要砝碼。 光明區的營商環境到底好不好?本地企業家最有發言權。近日,記者來到上泰生物公司進行採訪。作為紮根光明的中小企業,上泰生物公司董事長陳小茹說起光明區的營商環境時表示:「光明區有良好的營商環境。
  • 經開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營商環境之於企業,就像空氣、水分、土壤、陽光之於樹木。企業長成參天大樹,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標一流 行政審批高效快捷近年來,經開區通過一系列創新機制措施推動行政審批工作有序高效運轉,不斷擦亮行政審批這塊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審批改革更給力。
  • 市北區人社局舉辦優化營商環境專題「三述」 爭創「三個一流」助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錚 青島報導  為了切實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打造「三化一型」幹部隊伍,以組織力提升執行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助力核心區建設
  • 方暉赴企業開展「三服務」走訪調研強調 凝心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溫州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作出的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的重要決策部署,堅持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保護市場主體、築牢產業根基和應對外部壓力的主抓手,進一步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鞏固向上向好態勢,為溫州建設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增光添彩。
  • 武漢: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法治支撐
    武漢市檢察機關積極響應落實上級要求和地方政策,立足職能,護權益、解難題,努力為推動武漢疫後重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更好法治支撐。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要把檢察工作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和推進,始終『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
  • 一流營商環境正成為濱州「雙招雙引」的「磁石」
    營商環境既是重要的軟實力,更是核心競爭力。一個地方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2018年,我市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思想再解放、行動再提速,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創新土地、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機制,狠下功夫解決制約發展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在補齊短板、增強弱項中積蓄了新一輪發展力量。
  • 一批企業分別入駐籤約和達成合作意向,龍崗寶龍營商環境展示大會...
    寶龍街道營商環境展示大會暨高端智能製造產業專題研討會會場。本次招商中取得的成績,與寶龍的整體營商環境、發展潛力及優勢密不可分。寶龍街道成立4周年以來,在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穩步前行,昔日的工業大街正蛻變成智造高地、創新寶地、投資福地。街道搶抓「雙區」建設、深圳「東進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機遇,努力打造龍崗產業發展第三極。
  • 武漢法院全力打造一流法治營商環境
    2020年7月27日,全市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召開。2020年8月26日,新華社、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同時發布信息——武漢法院營商環境網際網路公開平臺正式上線,通過平臺廣泛接受公眾監督,切實提升司法透明度,不斷完善、提升司法服務質量。由此,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武漢成為中部地區率先在網際網路上公開法治營商數據、每日實時更新數據的城市。
  • 黃岡產業園:加壓奮進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去年以來,黃岡產業園緊緊圍繞「千億產值、百億稅收」目標,加壓奮進,從解決企業需求、服務企業發展出發,採取系列措施安商、穩商、惠商,從一件件小事辦起,全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周到安商,高標準升級園區環境走進黃岡產業園,寬闊平坦的黃岡大道映入眼帘,雙向8車道讓來往的車輛暢行無阻。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廈門探索:「經濟特區必須在營商環境上走前頭」
    來源:新華網作者:康淼、顏之宏近兩年來,在全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中,廈門市始終名列前茅。近年來,廈門在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已經形成獨樹一幟的探索。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營商環境促進處工作人員葉旭告訴記者,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後,廈門企業開辦時限從2018年的3.5天壓縮到現在的1天,大大提升了企業主們的辦事體驗。自2019年9月1日廈門引入商事登記全流程電子化服務至今,全市新增企業5.9萬戶,其中約3萬戶的營業執照通過「一網通平臺」辦理,實現了「今日線上提交,明日家裡領照」的便捷辦照體驗。
  • 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創一流營商環境在行動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25日電 菲律賓《聯合日報》《菲律賓華報》《世界日報》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稿件,題目: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創一流營商環境在行動  中新社海口12月4日電 題: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創一流營商環境在行動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王曉斌  在一家公司擔任投資經理的高涵沒有想到,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註冊一家外資企業如此順利
  • 一座城市的信義宣言·有金句④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如何做到守法...
    一座城市的信義宣言·有金句④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如何做到守法誠信?、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主辦,荊州日報社承辦的「一座城市的信義宣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荊州日報社全媒體訪談正在進行,24家單位陸續上線。
  • 趙晉平:僅有開放政策不夠 海南更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趙晉平:僅有開放政策不夠 海南更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自貿港方案」)。如何看待此時中央推出《自貿港方案》?海南未來是否會取代香港?在服務業開放上,如何才能吸引國際機構願意落戶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