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怎麼辦?(中)

2020-08-27 童書育兒法創始人苗苗

其實這套託馬斯繪本,是現有託馬斯小火車這個玩具作為整個產業鏈的帶頭人,所以孩子對託馬斯的形象接受起來是比較容易的,而且很多小朋友本身就很喜歡這個小火車。託馬斯系列中有一套十本都是跟時間管理能力相關的,它對應的是時間管理的諸多問題。我這裡跟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問題板塊兒都指向哪裡,比如說他有十個小主題,其中就是我要學會利用瑣碎的時間;我適當可以拒絕,通過拒絕節約時間;不要事事追求完美;學會哦分清輕重緩急等等,每一本兒都有一個它對應的主題,我現在想跟大家分享的這個主題,跟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特別關聯,就是學會分清輕重緩急。

在這本《堅決不做小拖拉》裡,託馬斯剛一出場,他就被安排了一個任務,這個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孩子們要舉辦一場化妝舞會,託馬斯被安排去給孩子們送太妃糖,因為孩子們要在這個化妝舞會上做這拔絲蘋果,多好吃的東西是不是?所以託馬斯德要在孩子們的化妝舞會開始之前就把太妃糖運過去。但是託馬斯在運太妃糖的過程中犯了一個毛病,什麼毛病啊?本來託馬斯接到這個糖的時間是很早的。因為在這個故事裡面,它都有時鐘顯示。

在這個繪本的畫面裡面,當託馬斯把太妃糖放到自己的車廂裡的時候,時鐘上顯示的是七點。可是把太妃糖運往化妝舞會現場的過程中,託馬斯就犯了毛病!他覺得時間還早,他還有特別想幹的事兒,他想幹什麼事兒呢?他想弄一個泡泡裝。因為他覺得孩子們都參加化妝舞會了,自己也該搞一個裝束啊,託馬斯能想到的這個新裝束是什麼呢?就是他想去給自己洗洗車,洗完車之後就很多泡泡兒殘留在他的車頭車尾上,就像是裝了一個泡泡裝飾的樣子,他覺得這樣打扮很漂亮。

這個其實就是託馬斯特別想幹的事情,可是他該幹的事情是儘快的把太妃糖給孩子們運過去,可是託馬斯在這二者的選擇之中,他向自己想做的事兒投降了。怎麼辦呢?他覺得那我想一想,我想先去換泡泡裝,於是他就先去洗車房弄了一個漂亮的泡泡裝晃晃悠悠出來了,但是泡泡裝的泡泡兒流到了託馬斯的眼睛上。託馬斯是一輛小火車啊,他要一直很專注地往前開,結果就因為這個泡泡流到眼睛上,啪的一聲,託馬斯不小心就把別的小火車給撞了,這一下子就花費了很多時間。

但是即便如此,託馬斯還是沒有醒悟,他還是很拖沓,沒有趕緊去送太妃糖,這個事情排在他應該做的事情的時間表裡的第一位。他又在幹嘛呢?他路上經過飛機場,他就想,我要是把自己打扮成小飛機的樣子,要多漂亮啊!他想著想著,速度又放慢了,又是把他想做的事情排在了他該做的事情的前面。總是這樣任性是不是?但是這樣對時間任性往往就會受到時間小小的懲罰,因為時間如流水,它不停的往前走呢。

那麼託馬斯受到時間的小小的懲罰是什麼呢?就是他還在幻想自己變成小飛機多好的時候,時間來不及了,這時候他很著急。在繪本裡右上角的時鐘看一看出來,從最早他拿到太妃糖的7點,然後變成10點,然後就變成11點,可是孩子們的化妝舞會就要開始了,他的太妃糖還沒運到。託馬斯一看時間糟了,那怎麼辦呢?趕緊抄近道兒吧,因為按照常規的路線肯定是要遲到了。但是這條近道兒裡面全都是雜草、亂樹枝兒,很難走,所以託馬斯從這個近道抄過去之後,到了現場就差一點點就晚了。他的樣子狼狽極了,之前精心打扮的泡泡裝也全都沒了。

那這個繪本就正好兒闡釋了我們在今天的一開始跟大家分享時間管理技能。無論是對於時間管理能力很強的人,還是對於國外的時間管理課程裡面的時間管理技能,結合我們剛才的這個託馬斯《堅決不做小拖拉》繪本,大家就會發現裡頭有一根紅線把它們都串聯起來,就是一定要把該做的事情放到前面,把該做的事兒做完,你再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其實是綽綽有餘的;反過來,那你把想做的事兒放在前面,最後到了做該做的事情的時候就變得時間很緊,甚至於還會出現很多很狼狽的場景。

剛才跟大家分享的這個託馬斯繪本兒,大家可以在平時跟孩子一起聊個天兒、散個步的時候講給孩子聽,同時呢,可以問問孩子,託馬斯最後差點兒把太妃糖送晚了耽誤事兒的原因是什麼呀?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託馬斯搞錯了一個順序,他應該先做他該做的事兒,然後再做他想做的事兒。但託馬斯恰恰是搞反了。對不對?

那麼接下來,以這個繪本為原點,我們可以把它拓展到我們自己生活中,讓孩子們想一想,今天有哪些事兒是他應該做的?有哪些事兒是她想要做的,給這些事兒做一個列表兒。其實做這個列表兒對於國外的時間管理課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我把其中一張圖給大家發一下。

因為是國外的課程,所以這張表沒有翻譯過來。家長朋友也可以自己在家裡面把它翻譯一下。大家可以看到,左邊的是該做的事兒,它舉了個例子做作業;想做的事兒在右邊兒這一欄,它舉了個例子,去打籃球。那麼這張表兒呢,我們可以多列印幾份,做什麼呢?每一天讓孩子對他這一天要做的事情有一個排列。其實這個方法也是教孩子做時間的主人,而不是完全依賴家長的催促。

那們在今天剛開始時候就講過,如果我們經常催促孩子快點兒,孩子反而容易產生依賴心理,其實孩子不應該做我們的奴隸,也不應該做快點兒的奴隸,更不應該做時間的奴隸,孩子應該是時間的主人。那麼如何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呢?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讓孩子去思考一個問題,明天有哪些事兒是你必須要做的!那為什麼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放在第二天早上嗎?這裡面也可以給大家推薦之前我認識的一個猶太阿姨,她住在上海,她跟我講了很多呢,關於猶太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其中有一個就是他們猶太人特別喜歡的,在黃昏之後開始做一天的反思,布局第二天的安排。

剛才講到這個猶太阿姨跟我介紹猶太的這個家庭教育方法,經常會把夜晚作為第二天的開始,所以我們不妨也借鑑一下這個猶太的家庭教育方法,在我們今天睡覺之前,就把明天要做的事兒在腦海裡做一個列表,比如說我們可以跟孩子聊,明天你要做哪些事兒?引導孩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把明天想做的事兒一一的在腦海裡先列一遍。當然我們也可以幫孩子在我們剛才說的表裡面把事兒寫出來,孩子年齡再大一點兒可以讓他自己寫出來,注意,在把這些事兒寫出來的過程中就分成兩欄,一欄是想做的事兒,一欄是該做的事兒。

這兩欄事情一寫出來,就特別清晰啦,孩子就知道,我把該做的事兒都做完了,那麼剩下的時間都是我的,他會有一種感受,覺得我怎麼有這麼多時間可以做我想做的事兒,這時候兒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更凸顯了,什麼好處呢?我們在家裡面催促孩子要做該做的事兒,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因為孩子磨蹭,我們又催,結果時間都大量的消耗了,最後即使是把該做的事兒做完了,剩到給想做的事兒的時間也變得非常緊張,那孩子就會老覺得像沒吃飽飯一樣,就像沒過完癮一樣,總覺得剩給自己的時間特別的少,特別的不過癮。

那現在有了這個方法,把事情列為兩欄,該做的事兒,做完都先打挑,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孩子既做了時間的主人,同時最重要的一點他會覺得特別的快樂,特別的滿足,他會覺得時間怎麼多出來了。假設他原來給自己留下來玩兒的時間只有30分鐘,現在因為時間管理能力強了,把該做的事兒都先做完了,一下子能有了一個多小時,那他就會覺得兒我做的太棒了,而我們知道孩子只有自己內心覺得這事兒做的值,他才會有動力去做,所以我們說這能讓孩子提高時間管理的主動性。

未完待續,其它部分請閱讀《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怎麼辦?(上)》、《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怎麼辦?(下)》 。


寒門和貴子之間只差一個懂童書的好媽媽,

我們希望通過「童書育兒法」的推廣和實踐,

實現「打破階級固化,填平教育鴻溝、美育未來人生」的目標。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或給我一個贊,有什麼想告訴我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怎麼辦?(上)
    大家好,又是一個新的一周了,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個話題,是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培養,其實這個能力,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像我們在跟很多家長提供諮詢服務的過程中,發現特別是一年級新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總是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怎麼這麼拖拉磨蹭,十分苦惱。
  • 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怎麼辦?(下)
    其實這個就是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方法,理念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去做時間的主人,讓他去管理時間,而不是我們來管理孩子的時間,如果我們來管理孩子的時間就會變的孩子不知道這個時間是怎麼流失的,他也不知道自己幹了一件事花了多少時間,他完全是蒙的。 所以我們今天在讓孩子時間管理能力提升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下,首先樹立的一個理念就是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那麼怎麼做主人啊?
  •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怎麼培養時間管理能力?
    如果孩子再拖拉磨蹭,那爸媽簡直恨不得立刻原地爆炸!!催起床、催吃飯、催上課、催作業……催的那叫一個心力交瘁,孩子卻很淡定,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怎麼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呢?怎麼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呢?任何能力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小時候從來沒收拾過繪本、玩具,入學後會主動收拾書包嗎?從小就沒有時間觀念,入學後會突然掌握時間管理能力嗎?
  • 家有「小磨蹭」怎麼辦?專家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在本次直播活動中,我們特別邀請到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管部副主任、研究員、教育學博士洪明,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做時間的主人——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的主題分享講座。在直播中,專家對於如何科學認識時間,及時間管理的具體方法都做了耐心講解。我們將直播中的精華內容提煉出來,與您分享。
  • 父母方法: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二)
    孩子沉迷遊戲,顯然是缺乏自控力,根本原因是我們家長沒有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起來,還是我們教育的問題。沉迷手機遊戲的的孩子,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很弱的。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中沒有目標、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計劃性,學習效率、做事效率都很低,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缺失。
  •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睿智燈塔教育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讓孩子做到不慌不忙又高效呢?最近好多家長在後臺諮詢,我家孩子上學總是遲到;吃飯慢慢吞吞;寫個作業拖拖拉拉,別人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他需要一個多小時,很多家長因此也很疑惑,我家孩子到底怎麼了。其實,究其原因,是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不夠,意識不到時間的重要性,所以才導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歡拖拖拉拉。
  • 兒童心理30怎麼辦(15)孩子作業磨蹭,怎麼辦(下)
    (四)讀寫和理解能力不足(不能)還有一個女孩子,三年級,作業每晚要寫到12點鐘,媽媽很擔心他的睡眠不夠, 但是作業又必須完成呀,所以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情境。這位媽媽說,孩子寫字不僅難看,還常常寫錯別字,寫拼音的時候b和d不分,數學也常常因為看錯數字或者不理解題意而做錯。
  • 孩子的核心能力之一:學會管理時間,解決效率問題
    我們先說作為父母,我們的時間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就決定了我們對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認知。我們每位都有一個認識,做事快不一定是好事,做事快,有可能就說明質量有問題,沒有深思熟慮,或者沒有認真檢查。
  • 培養孩子守時、惜時的觀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他不知道時間對他來講意味著什麼,因此,培養時間意識對磨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孩子應該從小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提高時間管理的能力,那麼如何提高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呢?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2個小訣竅讓孩子學習時間管理
    之前也聽到一些朋友抱怨,每天晚上8點就開始叫孩子去洗澡,但總是拖拖拉拉,光是收玩具就要半個小時,有時候十點多還不睡覺。早上起不來,洗漱也慢吞吞,上幼兒園總是遲到,總是會擔心孩子這麼沒有時間觀念,之後上了小學要怎麼辦?
  • 孩子做事拖拉、效率低,培養時間管理能力是上策,分享我的方法
    因為孩子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能力問題。他們不是不想快,不想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自己喜歡的事兒。而吼叫和盯催不是具體的方法,解決不了能力的問題。孩子缺乏的是時間管理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去教會孩子管理時間、管理事件的方法,並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不斷的去提供練習的機會。當孩子具備了這樣的能力,養成了好的習慣,不良的行為自然就會改善。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麼辦?明智的爸媽讓孩子自己「體驗時間」
    經常有爸媽跟我投訴自家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問我該怎麼辦。一些父母認為是,覺得只要父母把孩子的時間管理得嚴格一些,讓他沒有可無所事事的時間,也沒有可供磨蹭的彈性,孩子慢慢形成習慣,時間觀念就有了,也能學會管理時間了。有一位媽媽試著給孩子定「番茄鍾」,有一位爸爸每天監督孩子執行嚴格的時間表,但效果並不理想。
  • 14天和孩子一起提升「時間管理「能力
    各位親愛的家長,大家好,我是凌晨媽媽,歡迎大家閱讀我的專欄《14天兒童時間管理計劃》。這是我專欄的引言(下)。我曾經在跨國企業工作8年,自己研究過非常多時間管理的方法;帶過團隊做過項目;現在自己成為管理者,更是對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有切身的感受和體會。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也是兩個小學生的媽媽:大寶哥哥六年級,二寶妹妹二年級。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3)「孩子脾氣太大,怎麼辦」
    情緒的管理包括情緒的表達、識別和調節三個方面。那些更願意表達積極情緒的孩子,往往也更受家長、同伴和老師的歡迎;那些能識別和理解他人情緒的孩子,更容易交上朋友;而那些無法調節自身的負面情緒(尤其是憤怒情緒)的孩子,則更多地會遭到排斥和拒絕。心理學研究表明,年齡越小,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差。二是生活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孩子自控力差怎麼辦?做好這「4件事」,幫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中肯定見過這樣的場景,答應孩子看一個小時電視,孩子一定會拖到兩個小時,答應吃一根雪糕,孩子總是偷偷去冰箱再拿一根。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歸根結底就是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因為沒有自控力,常常就會演變成我們所說的「熊孩子」。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2)「孩子怕黑,怎麼辦」
    第一種方法:在孩子進入黑暗之前,讓孩子不斷重複一些句子,強調自己有能力克服黑暗中的恐懼,比如「我是一個勇敢的孩子。」 「在黑暗的環境中,我也可以照顧好自己。」 「我的情緒由我自己決定,我能控制好我的情緒。」
  • 教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二)
    二 從生活起居的小事做起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就其本質來說,不過是把本應屬於孩子的管理自己生活的權利在適當地時間與條件下交還給孩子。此種「交權」的過程絕不應當以突然地和不負責任的方式進行,而應當是符合孩子的年齡、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所以,它必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上述提及的條件當中,除了年齡什麼都不做就可以等來以外,其他的諸如行為能力、認知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則需要父母和孩子通過經年累月的共同努力方能得來。
  •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深度好文)
    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來的時間去「補課」?於是,有的同學不得不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閒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 新教師如何管理班級?(中)
    管老師在講座中說了一句話,每個問題學生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長。也許有人反駁,卻不無道理。教育,不僅是老師的事,更是父母的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所以,管老師建議,新教師接手班級之後,一定要儘快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1)「孩子對家長的話充耳不聞,怎麼辦」
    (很溫柔,對不對)「小新,起床啦,不然來不及吃飯啦。」(有點著急了)「小新,起床啦!!!」(快要發火了-)家有學童的家長,聽到這樣的「臺詞」,是不是感覺非常熟悉呢? 還有如下的對話:「小新,不要看電視啦,先把作業寫完。」 「哦」「小新,有空把你的衣服收到衣櫃裡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