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追求光明、追求進步、追求科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生前怎樣為醫、為師、為人?今天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學習陳灝珠院士精神交流會暨陳灝珠院士紀念展開幕儀式。據悉,此次交流會也是深刻的「四史」主題教育,通過學習陳灝珠院士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感人事跡,讓更多醫務人員汲取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陳灝珠院士是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心血管病學家和醫學教育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譽所長。2020年10月30日,陳灝珠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作為與新中國同奮鬥、共成長的一代醫務工作者,祖國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這是陳灝珠院士的愛國情懷。
逝者永恆,無盡懷念;薪火傳承,精神永駐。陳灝珠院士紀念展將以文字、圖片、實物、視頻等多種形式緬懷陳灝珠院士,通過「學」「醫」「研」「教」「愛」五個版塊,追憶他精彩豐富的人生、閃耀光輝的人格魅力及其為國為民做出的卓越貢獻,弘揚他高瞻遠矚、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和為醫學事業奮鬥終身的奉獻精神。
陳灝珠院士生前使用的筆記本、詞典、分規、鋼筆頭等隨身物件,一點一滴地把這位治學嚴謹、作風正派的醫學大家生動地展現出來。
走近展櫃,一本精緻小巧、字跡工整的「口袋筆記」特別引人注意,筆記本的主人用蠅頭小楷的鋼筆字認真記錄下臨床遇到的一個個疑難病例;就在另一邊,一本看似十分陳舊的相冊也在講述著半個世紀前陳灝珠院士研究心導管介入手術的故事,原來它是一本用於收集科研記錄的相冊,裡面有當年科研攻關做冠狀動脈造影時拍攝x光照片,曾作為中山醫院內科學教研組的教材使用……這些都是陳灝珠院士嚴謹治學留下的珍貴手跡和資料。
在生活篇的展櫃,一個磁化杯樸素到讓人感覺震撼,杯身上已被歲月刻上斑駁裂紋,杯子的主人好像為了保護它,用皮筋一層層地纏起來,杯蓋下和杯底處都纏著黑色的皮筋。原來,這是陳灝珠院士用了20多年的隨身水杯,一直使用到去世前。
陳灝珠院士生活上十分簡樸,卻對學生和病人慷慨支持,他設立「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獎助學金」、「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將平時積累所得傾囊捐贈。在他的提議下,「心·肝寶貝」慈善公益項目全程資助患者及陪同家屬的醫療、往返費用,目前已成功救助來自西部地區貧困家庭的46位先心病患兒和14位肝臟疾病患者。
據悉,陳灝珠院士紀念展即日起到2月28日,每周一到周五9:00-16:00,可以觀展,地址是中山醫院18號樓4樓。如有團隊觀展,需用二維碼掃碼預約,每周三、周五下午有專業講解,如有特別需求,可以在備註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