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計劃」、中山醫院、中山路……這些都是上海紀念這位偉人...

2020-12-17 騰訊網

【編者按】上海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作為孫中山的人脈淵藪、革命基地、廣闊舞臺和安全家園,這座城市留下了他革命、工作、生活的豐富遺存和印痕,是他名副其實的第二故鄉。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歷史功勳,弘揚其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由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上海市檔案館聯合主辦,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承辦的「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獻展」,將於8月11日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思想匯」欄目與展覽主辦方合作推出「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系列文章,邀請三位歷史學專家講述孫中山與上海這座城市的淵源,今日刊發第三篇。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上海人民無限悲痛。《申報》連續多日報導民眾到莫利愛路寓所(今上海孫中山故居)憑弔的新聞,並推出「孫中山逝世之哀悼」新聞專題,進行了持續七天的報導。國民黨在北京的治喪活動告一段落後,葬事籌備處在上海成立。從陵墓圖案徵集、評選到中山陵建造和宣傳,葬事籌備處工作有序推進和落實,上海各團體和媒體也積極參與。由此,孫中山在逝世後又進一步受到關注,在上海民眾中產生了廣泛影響,紀念孫中山也成為上海民眾生活中的一部分。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孫中山崇拜」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推廣,這也體現在當時新成立的上海特別市政府所作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中。1928年中山路開始拓建,不出幾年便建成了中山環路,成為當時上海最長的道路。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指出,上海「苟長此不變,則無以適合於將來為世界商港之需用與要求」,希望上海能夠變得更好,發揮更大的作用。據此,上海特別市政府著手制定和實施「大上海計劃」,將租界北面東近黃浦江的江灣一帶劃為市中心區域,在一片農田間建設一座上海新城。在道路命名上,既凸顯 「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這九個字,又按照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和世界大同思想分別命名了三民路(今三門路)、五權路(今民星路)、世界路、大同路(未建)。

上海最早建成的孫中山「總理紀念碑」也位於江灣地區,碑高三丈餘,正面鐫有譚延闓所題「獨有千秋」、蔡元培所題「侯聖大惑」。1929年10月10日,江灣當地民眾提燈參加了「總理紀念碑」揭幕落成大典,為此上海特別市政府還將原體育會路改名為紀念路。「總理銅像」原來計劃建在上海北站,後經討論決定建在上海特別市市政府大樓旁邊。1933年11月12日,上海舉行孫中山誕辰及「總理銅像」揭幕紀念大會,「參加觀禮者六萬餘人,典禮隆重,全市懸旗慶祝,頗極一時之盛」。如今的上海中山醫院原名國立上海醫學院,創辦於1927年。1930年顏福慶「繼總理救民之遺志」,憑藉「總理」名義發起籌備中山醫院,以孔祥熙為主任,聘請國內各界領袖,廣募經費,終於在1936年底在楓林橋一帶建成了中山醫院。中山醫院的創設,幾乎全部藉助社會力量而成,其中「總理」的名義吸引了大家,是事半功倍的關鍵。

1922年上海大學成立,孫中山正值留駐上海,籌劃改組國民黨,培養革命人才,因此對上大甚為關注。他希望上大辦成「以貫徹吾黨之主張,而盡言論之職責」的革命學校。當時正處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許多共產黨人應邀執教,該校面貌煥然一新,聲譽鵲起。該校進步學生社團為了促進交流,針砭時弊,創辦了《孤星》雜誌,孫中山欣然為該雜誌題寫「孤星」刊名,以示對青年學子的扶持和寄望。孫中山逝世後,上大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有學生還在《覺悟》上發表《孫先生不死》一文,讚揚「孫先生之一切行為與思想,皆是建築在被壓迫民族之解放與利益上了」,號召全國被壓迫的同胞團結起來,為完成孫中山的未竟事業而努力奮鬥。

一二八淞滬抗戰中表現英勇的第十九路軍,來自1923年奉陸海空軍大元帥孫中山之命而組建的粵軍第一師。這支部隊從來不忘他們是孫中山親手締造的部隊,愛國禦敵是他們的本分,所以「要以偉大犧牲精神來戰勝一切」,他們以簡陋的裝備堅持抵抗日軍長達34天,其英勇抗敵的事跡受到中國社會各界甚至西方媒體的一致稱讚。

孫中山關註上海,喜歡上海,也給上海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實業計劃》與上海息息相關,他為浦東、洋山港構建的發展藍圖是上海一筆彌足珍貴的遺產。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方大港」已經實現,浦東開發成就斐然,而中華民族也在朝著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作者為上海大學特聘教授、上海中山學社副社長兼秘書長)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山路、中山公園…這些上海地標與孫中山究竟有何關係
    上海是孫中山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名副其實的第二故鄉。孫中山逝世的噩耗當日即傳至申城,上海社會各界極為悲痛,舉行了一系列的追悼活動。  然而上海的反應還是無法與北京、南京、廣州等地相提並論。上海各類追悼大會上,雖然也有開闢中山公園、修築總理遺像、新開中山路,甚至開辦中山大學的言論,但這些倡議在當時竟然無一落地,變作現實。
  • 讀圖|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
    8月11日,由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上海市檔案館聯合主辦,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承辦的「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獻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展覽以上海為切入口,追蹤孫中山在滬足跡,挖掘上海城市個性與孫中山紀念的時代記憶。
  • 辛亥革命百年:"中山"英名在神州大地代代流傳
    這位新中國的締造者將孫中山尊敬地稱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現在,能在天安門廣場擺放畫像的中國人僅此二人。  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孫中山故鄉廣東中山市翠亨村故居紀念館裡,遊人絡繹不絕,僅國慶假日前3天這裡就接待了超過10萬名遊客。一位帶著孩子來這裡參觀的林姓臺商說:「緬懷偉人,憧憬未來,不虛此行。」  「山名中山,城名中山,園名中山,中山不朽」。
  • 總有一條路,叫「中山路」
    每座城市似乎都有一條路叫「中山路」,每條中山路似乎都處於城市的繁華中心地帶,舉足輕重,大有可觀——這是行走過多地後的直觀感受,上網一查,竟然還真有人做出過統計:全國紀念孫中山先生的道路約有三百餘條,其中命名為中山路的道路佔了一半以上,實為世界罕見。
  • 滬上這四所著名高校,都曾與這位偉人有過一段淵源
    孫中山曾先後27次來到上海,並在這裡度過了一生中最為溫馨安定的家庭生活。上海如何滋養和庇護了孫中山,這位偉人又為這座城市留下了哪些歷史印記和精神財富?8月11日起,「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獻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向人們講述一座城與一代偉人的不解之緣。
  • 這位大醫畢生簡樸,卻對學生病人慷慨支持,中山醫院陳灝珠院士紀念...
    今天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學習陳灝珠院士精神交流會暨陳灝珠院士紀念展開幕儀式。據悉,此次交流會也是深刻的「四史」主題教育,通過學習陳灝珠院士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感人事跡,讓更多醫務人員汲取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 北京、上海、南京、中山等地各界人士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來源:澎湃新聞】3月12日,上海香山路,孫中山故居內舉辦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活動。 新民晚報 圖 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據新華社消息:3月12日上午,首都各界人士會聚北京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行簡短而莊嚴的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深切緬懷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上午10時30分,參加儀式的各界人士在孫中山先生塑像前肅立默哀並三鞠躬。
  • 上海38家三甲醫院最新科研競爭力榜單出爐,中山醫院第一!
    來源:文匯報/唐聞佳上海各大醫院的科研表現如何?近日發布的「上海市38家三甲醫院2018年度科研競爭力排行」給出答案,前十名依次為:中山醫院、瑞金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並列)、仁濟醫院、華山醫院、長海醫院、長徵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腫瘤醫院、新華醫院、東方醫院。
  • 上海38家三甲醫院最新科研競爭力榜單出爐,中山醫院拔頭籌,瑞金...
    原標題:頂尖醫院「科研全景圖」彰顯各家潛力  上海各大醫院的科研表現如何?近日發布的「上海市38家三甲醫院2018年度科研競爭力排行」給出答案,前十名依次為:中山醫院、瑞金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並列)、仁濟醫院、華山醫院、長海醫院、長徵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腫瘤醫院、新華醫院、東方醫院。
  • 全國幾乎都有一條中山路,這些你都去過嗎?
    中山商報、中山新浪樂居、鄉土地理等紅綠燈最多的中山路:在廣州 廣州的中山路在清代時叫做惠愛街,全長9公裡,有中山一路到中山八路,其中,最熱鬧的中山四、五、六路是廣州最早的商貿、政治中心。 說起來廣州中山路由來還蠻有趣的,它是在省港大罷工期間,由罷工委員會的發動下,三千多名罷工工人自願參加修築,在1926年春完工。因為這條路是按孫中山《建國方略》的意圖修建的,所以叫做中山公路。
  • 上海舉辦孫宋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活動
    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行。 郭容 攝中新網上海6月26日電 (記者 許婧)2018年是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29號(今上海市香山路7號)100周年。26日,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活動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行。此次紀念活動圍繞「中國民主革命裡程碑——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座談會展開。紀念活動由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工作人員創作並編演的開場情景劇《共同的歲月》、詩朗誦《風雨百年》拉開序幕。
  • 上海中山醫院馳援武漢白衣戰士凱旋
    在武漢的每一天,蔣進軍都要工作到很晚,回到酒店後才能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平安,這一點,兒子非常理解和體諒,「我長大也要像爸爸一樣做一名醫生,救死扶傷!」  此次在金銀潭醫院,蔣進軍率領著上海醫療隊員組成的一個治療小組,負責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 「中山中路」大上海理髮廳:講時髦,當年泉州人繞不開這兒
    理髮店也是街坊鄰居的「新聞中心」,哪家生了小孩,哪家娶了媳婦,哪裡有突發事件都在這裡傳播。這支萬裡牌電吹風,用了30多年,插上電還能用,風力自然比不上如今的電吹風,但柔和的風力,讓師傅們打理起髮型來更趁手。剪髮、燙髮、吹發,這些都可以用店內的老工具來完成。
  • 泉州中山路這家17元的大上海理髮店 承載了多少人記憶
    說不清何時,「大上海」這三個字從上海紅遍了整個中國。有人帶著發財夢,到南方的一座小城開了一間「大上海」的理髮廳。  歲月淘洗,快80年了,它竟然還在。只是非常非常老了,像和歲月一塊成長著。東西是老的,理髮師是老的,顧客也基本是老的。  真是應了《邊城》那句:「這個人(店)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 不按套路「出牌」 上海中山醫院MDT玩花樣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醫療技術國際領先、醫院管理獨樹一幟」,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下稱上海中山醫院)院長樊嘉眼中的標杆醫院。
  • 上海舉辦孫宋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活動-新聞頻道-手機搜狐
    郭容 攝 中新網上海6月26日電 (記者 許婧)2018年是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29號(今上海市香山路7號)100周年。26日,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活動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舉行。 此次紀念活動圍繞「中國民主革命裡程碑——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座談會展開。
  • 上海中山醫院「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走進武漢前線、服務上海市民
    上海中山醫院「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走進武漢前線、服務上海市民 2020-03-05 22:38:00來源:央廣網
  • 上海舉辦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
    上海舉辦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  【解說】2018年是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29號(今上海市香山路7號)100周年。北京時間6月26日,為了緬懷紀念這段歲月,孫中山宋慶齡入住莫利愛路寓所百年紀念展在上海開幕,近半數文物首次對外展出。
  • 泉州老店大上海理髮廳 印象泉州之大上海理髮廳視頻
    大上海理髮廳,坐落在泉州繁華的中山路上。從一個店面,到三個店面,再到現在的兩個店面,理髮廳面積的大小,似乎也見證了這家理髮廳的興衰。  現在,從三四歲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者,都還是大上海理髮廳忠誠的顧客。在泉州人的心裡,「大上海」不僅是理髮廳,裡面還深埋著無盡的回憶和念想。
  • 上海德達醫院與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籤訂合作協議
    近日,在青浦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德達醫院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療安全、質量和技術創新、醫院管理、人員培訓,社區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青浦區政協副主席,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饒斐文出席,籤字儀式由青浦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金貴元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