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媽們聚到一起的時候,經常談起的話題,除了孩子那就是婆媳關係了。似乎婆媳之間就是天生的敵人,如果雙方分寸拿捏的好的話,那麼日子也會過的比較安逸平和,如果婆媳都拿捏不好火候的話,家庭大戰就會一觸即發。
很多寶媽也發現,明明生孩子之前,婆媳的關係是非常融洽的,為什麼孩子一出生,媳婦和婆婆就變成了水火不相容了呢?要不是婆婆看不上媳婦,要不就是媳婦挑婆婆的錯,總之生活就是變成的一團亂麻。其實所有問題的根結還是從孩子出發的,兩代人在帶孩子的問題上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寶媽靈玉說起她和婆婆的故事,眼裡充滿了無可奈何。靈玉和婆婆的關係忽冷忽熱的,雖然從來沒有因為什麼事情紅過臉,但是有一件事一直卡在靈玉的心裡不能釋懷。靈玉和老公還在談戀愛的時候,第一次雙方家長見面,婆婆就給自己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下馬威」,婆婆跟自己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以後孩子我不給帶,因為這不是我的義務。」
因為是第一次見未來的婆婆,靈玉特意挑選了一塊價格不菲的名表送給婆婆,而婆婆當時也收下了這個禮物並且也沒說什麼。但是後來靈玉結婚後才從親戚那聽說,當時婆婆收到這塊名表的時候,心裡非常的不開心,因為覺得靈玉是要給自己送終,覺得特別的不吉利。靈玉知道這件事後雖然心裡也很不舒服,但是一想到日後還要用到婆婆給自己帶孩子,靈玉也就沒說什麼。
後來靈玉懷孕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巧的是孫子的生日和婆婆正好是同一天。很快產假就結束了,靈玉該上班了,於是想到,說不定婆婆看見孩子一高興,就答應幫著帶了呢,沒想到婆婆卻說「我可沒有衣服給你帶孩子,誰愛帶誰帶。這孩子跟我一天生日,咱倆肯定不和。」
婆婆的話讓靈玉完全無語了,下定決心不管多難這孩子都要自己帶,並且還刻意帶著孩子多跟婆婆接觸,慢慢地婆婆越來越離不開孩子了,還主動和靈玉讓靈玉去上班,孩子由他她來帶,但是靈玉一口回絕了,拒絕的理由也十分的乾脆,「孩子就應該跟著父母,照顧孩子就是父母的責任。」婆婆聽了靈玉的回答也沉默了。
其實婆媳之間的關係看似很難相處,但是實際上非常簡單,只要互相真心相待就好。畢竟婆媳的關係好壞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果婆媳關係不好,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孩子在爭吵不斷的環境下生活,就會特別的自卑和膽小,精神上也會特別的敏感,長大後孩子容易形成極端的人格。
一、換位思考
在處理問題之前,雙方都要先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不能只從自己的觀念和角度上去看,這樣問題處理起來就會變得狹隘,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甚至會好心辦壞事做了費力不討好的事。
二、多溝通
人與人的接觸溝通很重要,婆媳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解不開的疙瘩,可能有的只是兩代人不同的看法,互相說開了說通了,事情也就過去了。
三、多關愛關心老人
很多年輕的夫妻,在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後,就很少會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而人到了晚年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要多帶著孩子會去看望老人,並且日常生活中要多關心關愛老人,這樣家長也是在給孩子做一個榜樣,等孩子長大後也會有樣學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