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甜是杭州市、餘杭區兩級人大代表、良渚街道大陸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在大陸村已經工作了近8年,擔任人大代表也已有三四年的光景。履職期間,他始終兢兢業業地扮演著「一座橋」的角色——「身為人大代表,就是要把政府和群眾連起來,既要傳遞解讀黨和政府的重要政策和指示,也要傾聽反映民眾的意願和訴求。」
秉承著「選民選我當代表,我為選民辦實事」的念頭,陳甜對待所有事情都格外上心。每一次人大代表督查活動他從不落下,認真履行職責助力街道各項中心工作開展;每一次接待群眾,他總是耐心聽取意見,積極協調溝通;每次聽到難以解決的共性問題,他必會實地查看,做好調研,然後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
陳甜有一本「民生記事本」,翻開內頁,裡面記滿了群眾訴求——「良渚文化村濱河公園急缺公廁」「良睦路東西大道至倉前高教園區路段建設迫在眉睫」「杭長高速高架下地面道路建設呼聲強烈」……陳甜一項項地記錄著,再一件件地去解決,把群眾放在心上,把措施落到實處。在陳甜的記事本裡記著的,是他對政府、對群眾的責任;承載著的,是大家對良渚未來發展的期盼。
曾經,因為有村民反映公交車站的防雨措施不到位,陳甜便將良渚所有村莊的公交車站都跑了一遍,一一拍下那些有問題的車站,摸清情況後把問題與建議反映給良渚街道、區公交公司,那一年,整個良渚範圍內的公交站都實現了更新。
有這樣一位盡職盡責的人大代表在為民辦實事,群眾們都覺得既開心又放心,平時有點什麼事都想跟「陳書記」聊一聊。因此,陳甜的辦公室裡總是坐滿了來提建議、講問題的群眾。「村民願意來反映問題,說明大家對我們很信任。大家最終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我們的家園更好。」所以不管多忙多累,陳甜永遠都以最飽滿的精神對待著每一位來訪的群眾。
在村委工作以來,陳甜認真履行雙責,盤活村委資產,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帶領群眾致富,為大陸村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每次參加人大代表會議前,他總是做足準備,根據群眾的需求在會上給出各項提議,每一份都源於生活,又真真切切反映民聲。
他提出「築城牆、強管理」的理念,針對出租房和外來人口的管理進行專題研究,通過「三級三查、多部門聯審制度」,加強出租房的管理和外來人口的管控,逐步形成和完善「3633」模式,做到「減量不減租」,嚴把安全關;對於重大事項的決策,堅持召開村兩委及村民代表會議,開展每季度民主公開日活動,民主協商議事會。成立「黨員+群眾」合力一處的工程監督志願者隊,全程參與工程的議標、監督、驗收等三大環節,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率先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布置,開展各類宣傳活動,通過「黨員+巾幗志願者」上門考核、督導、講解,使垃圾分類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
在政府的支持下,在陳甜的帶領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子裡的建設日益完善,道路加寬了,環境敞亮了,人民的幸福感逐日上升。
「我認真對待各項活動,能做到『三到』(人到、心到、口到),認真參加每一次人大活動,不落一席;傾聽群眾呼聲,不閉目塞聽;積極討論發言,嚴肅對待表決。」陳甜時刻鞭策自己「要做一個為群眾講實話、做實事的人大代表」,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