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新聞專題-科學網

2020-12-16 科學網

1月17日,中國青年報刊發《寒門博士之死》,引發社會關注。據該報導,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楊寶德於2017年12月25日溺水身亡,警方認定,無證據表明系刑事案件。據楊寶德與博士生導師的聊天記錄及其身邊同學親友反映,楊寶德生前常被導師要求幫忙處理私人瑣事。

1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學回應該報導稱,楊寶德的博士生導師周筠確實存在讓學生到家裡打掃衛生、陪同超市購物、洗車等行為。校方已對周筠進行嚴肅批評教育,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資格。

新聞報導:

寒門博士之死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 校方停止其博導招生資格

馬軍:學生出了問題,該批評和打誰的板子?

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導師需要越來越多的研究生指標,沒有合理合規的淘汰機制,導師隊伍良莠不齊,學術指導能力不足和人格品德缺陷者卻沒有被及時清退,守株待兔者總會在平衡原則下招收到研究生,那麼這些研究生被折騰是難免的,嚴重者最終釀成悲劇。

每年都會爆出一些不能按期畢業研究生引發的公眾事件,比較極端的情況就是研究生自殺,輿論一邊倒的譴責導師,另外一些人則出來譴責研究生心理脆弱和不認真做好導師交代的科研計劃和任務。

……原以為考取了博士就可以順利的拿到博士學位,然後到高校或者研究所順利謀取教職和崗位,然後買房買車結婚成家,一些列完成人生大事。當其中一個環節遇到了困難,頓時感覺苦難來臨原先規劃的人生美景遙遙無期。於是乎憤恨和抱怨湧現。其根本問題在於立足社會的壓力太大,人生規劃路徑過於單一,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受阻就覺得希望破滅了,難免絕望。

……作為培養單位,要對導師們定期進行警戒和座談,明確關心博士生心理健康。

導師不是監工者,導師不是老闆。導師應該是思想和文化的傳播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文化傳承和思想傳承,不合格的導師要及時淘汰。未來立足城市的壓力讓學術無果的博士生焦慮,對於這類學生要適度靈活,讓其合法合規的獲得博士學位,積極進行心理幫助和引導,讓其看到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在工作崗位上繼續歷練,用人單位也要有包容心,總有一天會頓悟原來活著就有希望。

生命高於一切,人的價值是自我肯定而不是活著別人的評價和世界中。

王德華:師生之間還是籤訂一個「權益和責任協議書」吧

導師有哪些權益? 導師除了有晚上12點以後不接學生催論文修改稿電話的權利外,也應該有不被研究生辱罵、甚至威脅的權利。

研究生有哪些權益?研究生有不給導師倒水泡茶的權利,女研究生還有晚上拒絕男性導師單獨約談的權利。

導師有什麼職責?導師有責任了解和清楚自己研究生的基礎和能力,也有責任給研究生留出談戀愛的時間的責任。

研究生有什麼職責?研究生有保持試驗臺清潔的責任,有嚮導師匯報研究進展的責任,也有把中文寫通順、把英文寫的符合語法的責任。

就這些嗎?在這裡只是開個不是玩笑的玩笑而已。(具體內容,請您補充完善!)

李建國:從楊寶德事件看目前的師生關係

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特別是對科研活動的價值要有充分的引導。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顯然周姓導師沒有做到這一點。況且楊寶德在朋友的勸說下,還不願放棄學業,我覺的這一品質是優秀特徵,不是好吃懶做的紈絝之輩,是積極上進的好學生。

以上幾點綜合來看,楊寶德的生命消逝,導師的責任很大。不管是從科研活動還是生活上都沒有給予足夠的幫助,更談不上行為世範。取消他的導師資格當然沒有問題的,但是我覺得周姓導師還得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為她已經把指導責任變成了僱傭關係,個人看法!

黃旭:讀博不易,且讀且珍惜! 

2017年11月份,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發布了一項2017年度全球博士生生存狀況重磅調查,對來自全世界許多國家不同領域的5700多名博士生進行了一次詳細的調查。這項調查揭示,相對於其他高等教育人口來說,博士生產生抑鬱或罹患其它精神疾病的概率是他們的2.5倍,這個數值令人震驚。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博士,這句話是真的。如果現在你問我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我會果斷回答必須是對科研有興趣的人。除此之外的其他讀博動機,我覺得你都要慎重!

蔣繼平:給準備讀博和正在讀博學子的兩個問題

博士是一個特殊群體, 他們的工作需要獨立思考,同時又要有團隊合作精神,還要經常進行邏輯推理和綜合分析,在具體的操作中, 經常需要重複地做同一個程序, 需要耐心和恆心。沒有這些素質和特長, 讀博士會是很艱難的。

徐耀:考研讀博熱背後的冷

學生缺乏判斷力是我國教育最不成功的地方。從小到大,小學老師說考上重點初中就萬事大吉,初中老師說考上重點高中就萬事大吉,高中老師說考上重點大學就萬事大吉,大學老師說考上研究生就萬事大吉,碩士導師說考上博士就萬事大吉,這個語重心長的勸學之道,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誤導,把孩子們引導到一個非常狹窄的道路上,而孩子們卻以為道路的那端是樂土。

徐耀:當好導師三原則

導師做事「正」,不怕學生心思「歪」。

……導師和學生,都不必對另一方曲意奉承。導師應該善待學生,學生也應該理解導師。其實當導師也沒什麼難的,怪怨評價體制,是轉移矛盾,自己走得正,怎麼會有問題?

張憶文:我的博士生導師

常聽說現在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就像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所以戲稱導師為老闆。但在我導師的門下,這些絕對不存在,因為,我讀博五年多,從來沒有為我的導師做過一件私事,哪怕是最簡單的報帳,跑跑腿的事情,我都沒有做過。

李明陽:權力乎、能力乎?導師與研究生矛盾根源淺析

一個網絡非常流行的女研究生介紹如何選擇導師的帖子十分火爆:「找導師就是要找學術資源多、行政權力大、人脈廣的導師,最好是戴帽子的學校、學院級雙肩挑領導。這樣,發小論文、拿國獎、出國留學、找工作都不是問題!」話講得有點直白,但是很大上反映了研究生求學的功利之心!

因此,師生矛盾的根源與其說是導師權力過大,還不如說是導師能力不足,難以達到功利化年代研究生的理想目標。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可以肯定,研究生求學的功利之心也在水漲船高。當導師的能力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的功利化目標的時候,師生矛盾必定要進入一個高發期。

王善勇:師生關係其實很簡單

在我看來現代社會的導師和研究生關係應該很簡單,只要你能抓住幾個關鍵問題。

首先,從導師的角度講,你一定要清楚學生跟你讀博士這幾年最關心,最想要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學生最關心的無非就兩件事,一是拿到博士學位,順利畢業,二是畢業後找個好工作。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要想處理好師生關係,學生也要知道導師想要什麼? 導師想要什麼呢? 導師也是人,導師也要生存和發展。

陳德旺:構建新型博士生博導關係的五點建議

首先,博導不能對博士生期望過高,認為他們能完成學業的同時,還能幫助自己幹很多私人的事務。實際上,大部分博士生對畢業憂心忡忡,對就業焦慮不已,能正常畢業找到一份較為滿意的工作就不錯了。博導如果想讓博士生幫助處理一些個人事務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要徵得博士生的同意,要選擇哪些學有餘力並願意協助的博士生。

其次,博士生不宜對博導期望過高,認為他們能否畢業,甚至能否找到好工作完全取決於博導。

餘建波:論研究生與導師的師生關係

回憶起來,10多個畢業學生中,有仇恨的有之(極少),路人的有之(不多),以上大概佔10-30%,和諧型(大多數),大概能佔70%以上。產生仇恨及成為路人的總覺得很正常,因為我是個體,他們是群體,1:N的關係必然會有多種結果的出現。導師極難做到去適應N個的不同性格與需求研究生的要求。所以,導師只能做到不做違法亂紀的事,並儘量做到:專業精通、盡力而為,坦然處之。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博士自殺後的反思
    西安交大博士自殺後的反思  安徽華圖 劉敏  事件回顧:2017年12月25日18時左右,西安交大藥理學博士楊寶德因不堪其博導周老師的奴役在滻河溺水身亡此事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究竟是怎樣的壓力讓一個本該擁有美好前程的博士選擇放棄生命。  原因剖析:  1、高校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關心重視程度不足。
  • 西安交大自殺博士與導師聊天記錄曝光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去年12月底,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在西安冰冷的灞河水中溺亡,警方已經排除他殺,而從楊寶德家人及女友從他生前許多跡象判斷,楊寶德應該是因壓力過大選擇了輕生之路。其實早在九天前,此事就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楊寶德的女友李欣(化名,微博@追尋楊寶德新)認為,男友的悲劇與其女博導周某有關。
  • 西安交大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新聞—科學網
    家國情懷是支撐你們一生發展的精神動力
  • 西安交大博士溺亡背後:曾因被女博導批評,喝蟑螂藥自殺未遂
    2017年4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楊寶德在朋友圈這樣設問。他隨後自己回答,「是為了尋找更好的自己。」在下面,有人留言作答,其中一條答覆是「為了選擇更優雅的死亡!」   一個月後的一天,在楊寶德身邊,他的女友吳靜遇到了蹊蹺之事。吳靜目前為北京一所大學心理學在讀博士。   那晚兩人共進晚餐,吳靜聊起考博複試的事。
  • 西安交通大學又出大事了!湖北籍博士自殺身亡,女友指不堪導師奴役致其輕生!
    離開學校失聯一天後,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被發現溺亡西安灞河中。1月8日,死者楊寶德的哥哥楊寶佳,以及西安交大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據了解,楊寶德生前系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系在讀博士研究生。今年28歲。另據當地警方調查,已排除刑事案件。
  • 西安交通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新聞—科學網
  • 西安交大書記離任,校長擁抱落淚,網友:成都大學反思下?
    而說起張邁曾書記和王樹國校長,兩人合作這些年,確實為西安交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推動創新港校區建立 西安交通大學雖然是國內名校,但是以前卻存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硬體有些跟不上。不論是學生宿舍還是教師的實驗室等,都相當緊張。
  • 西安交大自殺博士女友稱男友的死與博導有關 曾自殺未遂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楊寶德被發現溺亡在西安灞河中。警方出具的「公民死亡證明書」顯示,沒有證據證明是刑事案件。楊寶德的女友李欣(化名)認為,男友的女博導周某與此悲劇有關。
  • 西安交大博士溺亡:導師和學生的關係為何如此扭曲
    博士生之死不能直接指嚮導師,但這段師生關係已然扭曲自殺去世的博士叫楊寶德。按常理推斷,他本應該有個至少過得去的前程。去年12月26日,他被發現溺亡在西安灞河中。從「漢芯」造假事件之後,中國才逐漸建立起科研經費報銷制度,包括實行事前預算評估、事中經費監督和財務檢查、事後財務驗收和審計等程序。但這幾年來,「貪、吞、套、騙、假」的科研違規依然時有發生。
  • 西安交大成立航空發動機研究所—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所正式成立。
  • 西安交大舉行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新聞—科學網
    ,銳意進取,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浪潮中,綻放自己精彩的人生。
  • 西安交大牽頭組建陝西應用數學中心—新聞—科學網
  • 2016西安交大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暑期班招生簡章 轉載
    它自2010年夏天開始舉辦,以青年教師、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為學員主體,面向全國學術界開放,通過邀請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開放專題講座,輔以學員互動交流,培養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實證社會科學研究人才。暑期班的學員以實證科學方法的教學和研究為專業目標,通過學習和研討,系統地掌握實證知識並能有效地從事教研工作。
  • 2019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意大賽在西安交大啟動—新聞—科學網
  • 西安交大創辦高等電力電子技術亞洲博士學校
    高等電力電子技術亞洲博士學校是面向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博士生和已獲得博士學位的高校青年教師及企業研發工程師的暑期學校。學校集中一周左右的時間,開設反映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多個不同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的一系列專題課程,由學校邀請全球範圍內各研究方向上領先的知名學者親臨講授,並組織學員開展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學員來源面向以亞洲為主的國家和地區,全程採用英語學習交流。
  • 西安交大應屆碩士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讓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孫光宇(圖片來源西安交大新聞網)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 西安交大等在相變存儲材料設計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新聞—科學網
    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微納中心(CAMP-Nano)張偉教授課題組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研人員設計了新型鈧銻碲合金,成功將相變存儲器的讀寫速度提升十餘倍並達到亞納秒級別。
  • 上海交大畢業生籤下2020屆滬高校首份就業協議書—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大畢業生籤下2020屆滬高校首份就業協議書
  • 湖州五位初三生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
    近日,在西安交大少年班全國選拔中,來自吳興實驗中學的曹楊、寧徐瑛、葉智勇、吳宇晨、陳執鎮五位同學以優異的學科素養、基礎認知、數理潛質和發展潛質在全國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考官心目中的「全能型」人才,順利拿到了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