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馳汽車又引起了一場轟動。8月3日,恆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廣州一口氣發布了6款新車。從恆馳1到恆馳6,六款車型覆蓋A到D級所有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多種乘用車類型。
可以說,恆馳汽車發布的車型,已經涵蓋了一家成熟車企主要的產品。一出手產品線便比較完整,令汽車行業內對恆大汽車「大氣」的打法震驚。
在汽車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上,全球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家車企,在這麼短是時間內,一次性亮相不同級別的6款車型。
按照傳統的路數,車企普遍採用慢節奏打法,一年能推出一款全新車型,算是比較正常的節奏。而恆大汽車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甚至顛覆了汽車產業!
幾天後,許家印視察恆大汽車生產基地的視頻強勢刷屏,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也首次曝光。
據恆大汽車稱,兩大基地已全線進入設備調試安裝階段,均按照工業 4.0 標準建設,裝配了 2545 臺智慧機器人,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生產 1 輛車。
顯然,恆大汽車已經為亮相車型的量產做好了準備。
事實上,恆大汽車的快節奏和高密度推進打法,背後有一套完整的邏輯。如果仔細研究過許家印全球整合模式,就會發現,恆馳汽車根據新能源智能化汽車的技術變革特徵和全球市場格局,設計了一場「快、準、狠」的「閃電戰」。
恆大汽車「頂層設計」的模式,和目前全球任何一家車企都不一樣。從全球資源整合力度來分類,可以說,世界上有兩類車企:一類是恆大汽車,一類是其他車企。
01.精準切中「高顏值」需求
一位非汽車行業內的朋友,8月3日看到恆馳汽車發布的車型照片後驚嘆,看到了未來汽車的樣子,太有衝擊力了。
恆馳6款車的造型,已經超出了其對汽車的傳統認知。「有了想換掉現在的傳統燃油車,換一輛新能源智能車的衝動」。
我們先上一組圖,來看看恆馳6款車的顏值高在哪裡:
恆馳1是純電超豪華D級轎車,軸距達到3150mm,極具優雅奢華氣質
恆馳2是純電運動豪華B級轎跑,超大的輪轂和貓眼綠是它最大的亮點
恆馳3是純電豪華大型C級SUV,肌肉感十足
恆馳4是純電大7座MPV,前衛燈組與簡約動感線條,打破MPV刻板印象
恆馳5是純電A級轎車,線條簡約利落,富有力量感
恆馳6是純電A級跨界SUV,溜背造型搭配3D懸浮設計尾燈,彰顯跨界運動基因
如果說,前兩年外界對恆大造車還有一些質疑,那麼8月3日恆馳拿出6款車後,就已經進行了有力的回應。
因為,不單是恆馳有了成體系的產品,而且最重要的是,產品符合市場需求。
從顏值上看,恆大汽車精準地把握了消費喜好。無論是汽車業內,還是普通消費者,普遍對於恆馳汽車6款車的外觀,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在汽車行業內,有一個普遍的規律:凡是好看的車,銷量都不會差;凡是不好看的車,銷量一定不會好。
國內很多車企,包括很多合資品牌汽車,因為設計跟不上,導致車型不被市場認可,甚至被網友吐槽、調侃,進而拉低整個品牌,陷入惡性循環。後來花了很多精力,去歐美挖來高水準的設計師,操刀設計車型,但已經走了彎路。
而恆大汽車從造車一開始,就強烈地意識到了這一點。許家印深知「顏值」的重要性。他用了整整一年,達成了與全球15位頂級造型設計大師的戰略合作。這些大師都是全球汽車造型設計界巨擘,像賓利歐陸GT、蘭博基尼Huracan、法拉利612 GT0等無數款經典傳奇車型都是出自他們的手筆。
本次亮相的六款車,就由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丸山公顧三位大師操刀設計。
許家印作為汽車行業的新「闖入者」,對整個品牌形象的預期,以及市場需求的理解,不可謂不精準。
02.快速推進和規模化
恆馳汽車發布的六款車,對產品譜系界定、區隔都很清晰:
其中恆馳1為純電超豪華D級轎車,軸距達到了3150mm。大小應該和寶馬7系差不多。恆馳2為純電運動豪華B級轎跑,外界對其貓眼綠車身顏色印象深刻。恆馳3、恆馳5和恆馳6都為SUV車型,其中3為純電豪華C級大型4SUV,5為純電A級SUV,6則是純電A級跨界SUV。恆馳4為純電大7座MPV。
在整個產品體系裡,既有高級別的、確立品牌高度的高端轎車,又有突出性能、運動、時尚的B級車;同時,有三款目前市場最喜歡的SUV類型,預設的應該是要上量的產品;而最近兩年,MPV的熱度越來越高,恆馳也不失時機地規劃了恆馳4。
從去年11月與全球60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到同時發布全系列六款車型,恆大汽車只用了8個月,就完成了6款車的設計。
「恆大速度」讓很多傳統車企想都不敢想。原因很簡單,傳統車企還是傳統思維,採用內部設計、研發,而恆大汽車採用了一種創新的模式——全球整合,不但收購了很多公司和技術,而且網羅了一批頂級設計師。
理論上,整車企業過去幾十年,都在幹同一件事,就是用一套體系將近2萬個零部件商供應的零部件整合起來。只不過,恆大汽車用了一種更開放、力度更大的整合模式,甚至設計也採用了全球整合。
許家印的造車思維足夠宏大,有一句話可以概括他的理念:「能買到的技術和專利,就買下來;不能買的就合作,共同研發。」
這套整合全球資源的打法,產生的直接效果是恆馳汽車擁有了超出傳統車企幾倍的推進速度。「恆大速度」讓堅持傳統汽車思維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連特斯拉,也用了17年才推出了4款車型。
恆大汽車之所以設計了「閃電戰」,因為目前有特殊的汽車產業和技術變革背景:
一方面,在汽車產業格局上,新能源汽車經歷了三四年的風口期,機遇窗口正在縮小。留給這一波新創造車企業的機會,或許只有兩三年。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智能汽車所有最先進技術,都可以在全球市場找到。甚至,自有研發的投入和產出,效率比不上進行全球資源配置。
所以,去年許家印在闡述他的造車理念時,很直接地表示:「一款車從研發到量產至少需要4到5年時間,如果恆大要四、五年才能把車造出來,人家就笑話了,也可能會錯過最好的發展機遇期。」
要實現快速量產,除了研發出新車型,還需要生產基地快速建成。在曝光的視頻中,許家印先後去了衝壓、車身、塗裝、裝配四大車間視察。生產車間中不乏有德國舒勒全自動衝壓生產線、德國庫卡和日本發那科智能裝備、德國杜爾的全自動塗裝生產線以及全自動裝配線,這些都是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裝備。
恆大汽車用一種全球化的、具有宏大視角的姿態亮相,在中國汽車史上是第一次。這也意味著,中國車企在百年難遇的全球汽車產業大變革中,出現了一股新的、值得密切關注的力量。
恆大汽車作為造車新力軍,在產品線和生產基地的布局中,卻已經走到了前面。它的意圖已經很明確,通過快速推出產品,快速搶佔全球汽車產業大變革期的市場份額,進而佔據產業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