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時,時間會變慢?

2020-12-19 天文在線

讓我們先退一步,回顧一個事實: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假設,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或者任何速度)的時候,時間都不會變慢。

一種專門設計用來量化時間的儀器在運動或相對於觀測者運動時(速度接近光速),時鐘會走得更慢(稍後會詳細介紹)。愛因斯坦所描述的鐘的類型是一個特定的性質和設計的一個「光子鍾」。

在光子鍾內,光在鏡子之間反射。如果你相對於光子鍾同時運動(或者停止),光會相對於你和鏡子上下移動。不論你相對於其他物體的速度如何,光子鍾走的速度不變,因為你相對於光子鍾靜止。

一個人拿著光子鍾,相對於你靜止,可用於和你的光子鍾走的速度作比較。這些時鐘可以被同步,並保持愛因斯坦同步過程。

相對於鍾運動的觀察者,光在鏡子間的運動途徑是不一樣的。

不僅僅是相對軌道的不同,由於鏡子處於相對運動狀態,光子經歷的路程更長。由於光速不變,更長的路程意味著更長的反射時間,也就是說鐘錶擺動的間隔更長了。因此,光子鐘相對觀察者運動的時候,鐘的累計時間會變慢,我們稱之為:時間膨脹。

從相對運動的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鐘擺動的頻率更低,由於[第二個假設]約束,光速不會因光源的運動而改變。於是,與有時鐘的觀察者相比,這就減慢了光到達運動的鏡子的速度。

移動的光子鍾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通過考慮第二個假設的反面,即伽利略相對論,第二個假設的採用使得光子鍾走得更慢。在這種情況下,光的相對速度會由於光源的運動而改變。最終的結果是,光源給光的附加速度將完全補償由於鏡面運動造成的損失。因此,所有的光子鍾都以與伽利略相對論相同的速度運行,不管是運動還是靜止。

這是因為在狹義相對論的參照系中,光的傳播速度是恆定的,且不會因光源運動而增加。但是鏡子可以移動,由此造成了時間膨脹現象。如果沒有由於光源運動而增加的速度,光就會延遲到達。

與時鐘運動方向平行的時鐘也會發生時間膨脹:

根據第二個假設,相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測量他們以正確的速度(A)運動的時鐘。以相對速度(B)運動的觀察者,當時鐘垂直於運動方向時,光線必須到達才能發生反射,從而導致反射延遲。一旦被反射,就會有更少的延遲,因為時鐘的背面(mirror 2)朝著光的方向移動。

雖然這一點在討論麥可遜-莫雷實驗(接下來會提到)中會變得很明顯,平行的時鐘比垂直的時鐘走得更慢。但只有在不考慮平行時鐘運動方向的長度收縮時,這才成立。

長度收縮意味著光到達鏡面和返回光源的距離在兩個方向上都減小了。這種由平行時鐘的長度收縮引起的偏移意味著兩個運動中的垂直光時鐘以相同的延遲率運行,而不考慮方向,這與相對論原理相符。

相反,如果我們應用伽利略相對論的概念,光獲得光源的速度,然後補償鏡子的運動,最終結果是,一個與它的運動方向平行的光子鍾將以與靜止的時鐘或與它的運動方向垂直的時鐘相同的速度運行。同樣地,與愛因斯坦的光子鐘不同,不同方向的時鐘將以與伽利略相對論相同的速度運行。

麥可遜-莫雷實驗(MME)

MME是一個偉大的實驗,展示了運動的光子鐘的時間膨脹現象。MME裝置由兩個相互垂直的光子鍾組成,一個時鐘指向運動方向90度,另一個時鐘指向平行於運動方向。這些都包含在一個實驗裝置中。

麥可遜幹涉儀

如上所述,如果我們假設愛因斯坦或伽利略相對論,一個相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將不測量任何時間膨脹,同時信號返回到探測器。當光子鍾在運動時,你可以看到平行時鐘與垂直時鐘的延遲,且不受手臂長度收縮的影響。

如果考慮到長度收縮,兩個時鐘發出的光會同時回到探測器。由於不需要由於長度收縮而產生的附加效應,伽利略相對論的假設認為信號同時返回到探測器。

我們知道,無論運動還是靜止,兩個時鐘發出的光都會同時到達探測器,因為無論時鐘的方向如何,我們總是能看到相同的幹涉圖。為了證明這一點,裝置慢慢地轉向,它也隨著地球的旋轉和軌道而轉向。

但是我們有兩個理論可以解釋同時到達的光。一方面,我們有愛因斯坦的理論,它要求長度收縮,光相對於觀察者運動的速度比相對靜止的要慢。另一方面,我們有伽利略相對論:光獲得了光源的速度,它補償了鏡子的運動,導致兩個垂直的時鐘反射的速度相同,不管相對靜止或運動。

長度收縮並不需要伽利略的相對論來解釋MME,並考慮奧卡姆剃刀原理——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是最好的,它值得適當的考慮。同樣的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非常精確的,也證實了與之完全相反的理論是非常精確的。我知道我對更好的理論的選擇是什麼,但我將留給讀者自己做決定。

結論

當光子鐘相對於靜止時鐘相對運動時,它會慢下來,這是採用狹義相對論第二假設的直接結果。無論光子鐘的相對速度是接近於零還是接近光速,光子鐘的速度都會變慢,因為鏡子的運動不會因光源的運動而平衡。雖然鏡子無法逃避與光的相遇,但它可以延遲光的到來。

文中的光子鐘的描述非常嚴格,僅用於描述上述特定的光子鍾。因為這些光子鍾依賴於光,也就是第二個假設所描述的光,所以它們在運動時滴答得更慢。如果第二個假設是真的,那麼這就是一個直接的合理的結論。

但並不是所有的鐘都是光子鍾,並不依賴於光作為計時的機制。且從移動的光子鍾應用到所有的時鐘上所測量的時間膨脹的籠統概括缺乏一個清晰的邏輯步驟。而且,測量時間的時鐘並不是時間本身。就像愛因斯坦不相信時間就是鐘錶的讀數,但根據他的第二個假設,運行中的光子鍾反射得更慢。

作者:

FY: Lee King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3分鐘理解狹義相對論,為什麼光速下時間會膨脹(時間變慢),空間會壓縮
    從我的角度評價《量子物理史話》這本書先出,比較火,但其實沒有《時間的形狀》寫的好。受不了《量子物理史話》作者動不動就暗流湧動,驚天霹靂,烏雲密布,開天闢地之類的長篇空虛形容,有些關鍵點沒有講明白,邏輯沒有一氣呵成。
  • 時間和光速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越接近光速,時間越慢?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表明,時間的流逝速率會隨著速度的增加而變慢。速度的極限是光速,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間越趨於靜止。那麼,時間和光速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從生活經驗來看,時間就是時間,光速就是光速,兩者壓根扯不上什麼關係。對於一艘速度為光速的宇宙飛船,飛到25光年外的織女星,所需的時間為25年。
  • 以接近光速相向或背向而行的兩物體為什麼相對速度不是兩倍光速?
    其實,經典物理學和相對論之間有一個很本質的區別,那就是對於時間和空間、物質和能量的看法不同。因此,有人也把牛頓的那一套叫做牛頓機械世界觀,而相對論也被叫做愛因斯坦的世界觀。這兩個世界觀中,牛頓的機械世界觀是很符合我們的直覺的,所以,我們也會毫無察覺地就開始使用。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什麼引力會使時間變慢?
    想要通過一篇問答來仔細講準確廣義相對論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可以先從狹義相對論開始入手,畢竟狹義相對論中也是存在鍾慢(也就是時間變慢)效應的,而狹義相對論只是廣義相對論在時空平直時的特殊形式,因此了解狹義相對論十分有必要。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前提: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
  • 愛因斯坦是怎麼知道光速無法超越?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靜止
    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靜止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向人類陳述了一個事實,他告訴我們,光速是這個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僅能接近、無法超越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該理論是人們認識宇宙的基礎,也是科學家們普遍認同的理論,愛因斯坦的思想還表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以一個固定的速度在時空中運動,該速度名為光速,或許你會感到這種觀念十分怪異,實際上這也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觀側到相對論效應的原因。
  • 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那達到光速時會是怎樣的情況?
    理論上說,當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當運動速度趨近於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靜止,但理論上並沒有說「達到光速」,時間會怎麼樣。在狹義相對論中,是已經禁止了任何有靜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的可能。一個靜質量為m0的物體,隨著它運動速度的加快,它的動質量M將會如此變化,看如下公式,當速度v逐漸增加,動質量M增加,當v趨近於光速c時,M趨近於無窮大,給一個具有無窮大質量的物體進行加速,理論上需要無窮大的能量,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狹義相對論中規定,一切有靜質量的物體皆不可能達到光速。
  • 時間根本就不是物質,更沒有質量,為什麼引力會讓時間變慢呢?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指出,引力可以讓時間變慢,對於同一個物體而言,它所受到的引力越大,其感受到的時間就越慢,對此他還給出以下公式用以計算(公式中的t代表被觀測者的時間,T代表靜止參考系的時間,G代表引力常數,M代表產生引力場的天體質量,r代表引力場中心與被觀測者之間的距離,c代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物體如果達到光速,無論多遠的距離,在感覺上都將是瞬時到達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們提出了另外一種結論,那就是物體的移動速度越接近光速,無論多遠的距離,都可以瞬時到達呢?通過上述公式可以印證狹義相對論下,以運動物體所在的慣性參照系內所經歷的時間變化,要比處在靜止參照系的時間間隔要短,而且運動速度越無限接近光速c,則運動參照系內的時間間隔就越無限趨於0。因此,當物體以光速運行時,其所經歷的時間,從其自身的角度來看就會是0,可以說是瞬時到達。
  • 深層分析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為什麼物體的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
    不過對於你來說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你會看到光子並不是垂直上下運動,而是沿著斜線來回運動,換句話說,你看到光子的運動距離變長了。由於光速恆定原理,光子來回運動一個回合的時間自然也就變長了,在你的眼裡,飛船上的時間變慢了,一切似乎都以慢動作上演。隨著飛船速度的增加,光子所走的距離也越來越長,如果飛船的速度達到光速,這個距離將達到無限大!
  • 聽說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速度就是位移除以時間。在單位時間內,我在3維空間裡移動了多少,速度就是多少,這是我們的常規理解。 在這種理解下,每個物體的速度當然是可變的,可大可小,可快可慢。而且,我們還知道,在相對論裡,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
  • 時間延緩:重力如何讓時間變慢的?
    對於光速來說,相對速度的概念和麥克斯韋的直觀的基礎論點是相衝突的。這讓愛因斯坦陷入了極其痛苦的窘境。這種矛盾讓愛因斯坦宣布了物理學史上具有突破性的答案之一,也是讓人難以置信的答案—一個兼顧雙方的觀點,然而看起來並不是很讓人震驚。為了理解這個衝突,以及究竟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時間會走的如此慢,考慮到另一個精妙的思維實驗—愛因斯坦最好的實驗之一。
  • 相對論中的尺縮效應,是物體自身真的變短了嗎?如果光速降低,我們會看到物體變短嗎?
    ,其運動方向上的長度會變短」這句話經常出現在相對論科普中,雖然表述不太嚴謹,但作為科普來說,還是可以的,不過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如題所言,很多朋友對這個尺縮效應感到不解,這裡的變短到底是指物體真的變短了,還是測量結果變短?
  • 兩艘飛船接近光速相對飛行,它們的相對速度會超過光速麼?
    請聽題以上為題外話,這篇文章跟大家聊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了解相對論的人都知道,或者起碼聽說過在相對論裡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只能無限逼近,更別說超光速了。但是介於單個物體無法達到光速,有些人就打起了相對速度的主意:我單個物體無法超光速,那麼我接近光速總可以吧,比如達到光速的90%,也就是0.9c,那麼我如果讓兩個速度為0.9c物體相對運動,這樣他們的相對速度不就是有1.8c了麼?這不就是超光速了麼?
  • 聽說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狹相支線
    速度就是位移除以時間。在單位時間內,我在3維空間裡移動了多少,速度就是多少,這是我們的常規理解。在這種理解下,每個物體的速度當然是可變的,可大可小,可快可慢。而且,我們還知道,在相對論裡,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
  • 「時鐘變慢效應」讓時間變成了相對的,絕對時間也不存在了
    當地球向著太陽運動時,太陽光速應該快呀,因為還要加上地球運動的速度嗎?當地球背著太陽運動時,太陽光速應該慢啊,因為還要減去地球運動的速度嗎?運動使得時鐘變慢,如果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足夠快,快到可以跟光速對比,那麼時鐘變慢的效應就會非常明顯,以至於出現兒子比老爸還老的現象。
  • 為什麼不能超過光速?科學事實和理論分析給出了答案:光速是極限
    畢竟,在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們很容易與某個宇宙物體相撞,而且它們發出的信號將在大約十年後停止到達地球了。那麼,為什麼它們不能以光速發射信息,或者為什麼它們不能在太空運動中發展成這樣的速度呢?首先,讓我們看看在物理學中,為什麼光速是一個常數?為什麼任何物理物體的運動速度都無法越過它呢?光速是如何變化的?誰證明了這一點?
  • 聽說一切物體在時空中的速度都是光速c?| 狹相支線
    速度就是位移除以時間。在單位時間內,我在3維空間裡移動了多少,速度就是多少,這是我們的常規理解。在這種理解下,每個物體的速度當然是可變的,可大可小,可快可慢。而且,我們還知道,在相對論裡,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所以,在這種語境下,我們就會覺得「一切物體的速度都是光速」非常反常,甚至非常扯淡了。
  • 時鐘雖然不會變慢,但時間真的會變慢,鍾慢效應與狹義相對論
    很多人認為時鐘則代表時間,時間變慢就是說時鐘會變慢,其實二者並不相同。物理學上所講的時間,指的是時間的流逝速度,而時鐘只不過是記錄在一定的時間流逝速度之下總共累積了多少時間。當然,如果時間的流逝速度變慢,那麼最終在時鐘上所累積的時間量必然會相應減少。那麼,時間的流逝速度由什麼決定呢?是由運動的速度所決定的。
  • 光速:空間與時間流變轉化的比值常數,什麼情形時恆定不變
    狹廣義相對論認為光速不變,並且是宇宙中運動速度的極限,幾乎可以把光速當作我們這個時空恆定的一個常數,是關於空間距離與時間比值的恆定常數。物體質量與運動速度關係當物體運動速度越接近光速時,速度增加就越難,物體的質量也會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質量與運動速度的關係可以用質速公式描述,運動方向上的時間會變慢,空間長度縮短
  • 理論上,有哪些辦法可以讓時間變慢?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彌足珍貴,過了一天就沒有一天。一秒鐘、一分鐘、一小時……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時間。然而在物理學上,時間是一個基本的物理量,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和順序性的表現。時間概念包含時刻和時段兩個概念。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除此之外,生活中用到的時間單位還有:毫秒ms、分min、小時h、日(天)d、月m、年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