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兒從小就被當作是家裡的國寶一樣對待,由於是家裡的獨女,父母會事事依著孩子,對於孩子的錯誤也都不會太過嚴苛,這就導致了孩子在小的時候就特別的嬌慣。等到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時,問題也就一點一點的暴露了出來。
有一次她女兒放學回家之後特別的不開心,朋友就問孩子怎麼了,孩子說:「今天在學校裡,同桌穿了一件特別難看的衣服,於是我就吐槽了她幾句,沒想到把她說哭了跑去告老師,在老師面前我也是這樣說的,但卻被批評了。回到班裡之後,同桌也不理我,大家都說我恃寵而驕,再也不跟我玩了。」
朋友聽到這話之後氣急敗壞,跑到學校找老師理論,憑什麼孤立我女兒,不道歉的話我就要給她轉學!
沒想到老師卻說,你的女兒連尊重別人都不懂,轉到再好的學校,也一定再會被孤立的。
老師說的沒錯,如果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懂得教會孩子基本的道理,那麼他們長大之後就會變得越來越叛逆,成為別人眼裡的熊孩子。
拒絕攀比
嫉妒心會讓人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來。
小的時候孩子們就攀比,等他們年齡長大之後,自己的欲望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如果家長沒辦法滿足孩子的欲望,那麼就會讓孩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曾經的大學同學,就因為父母沒有幫他買蘋果手機,連著三個月不回家,聲稱等到父母給他買了,他才承認是他們的孩子,才會回家。
而之所以買蘋果手機的原因,就是因為班裡的同學都有,自己卻用的是1000元不到的「爛手機」。
學會包容
不懂得包容與理解他人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是要吃很多虧的。
很多孩子在自己家庭裡面養成了唯我獨尊的習慣,認為任何事情都要以自己為中心,圍繞著自己來,但是上了學之後,就會有不同性格的孩子在他的周圍。
這個時候孩子要是還有著囂張跋扈的性格的話,就很容易被其它同學一起反擊,孤立了。
教會孩子學會包容與理解,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朋友。
尊重差異
有的孩子家庭條件比較好,他們就會經常瞧不起那些一個禮拜只換一次衣服的人。
這樣的孩子在別人的眼裡都是很難打交道的,他們不懂得尊重別人,就很容易被其它小朋友孤立,如果一直保持這種性格的話,還會讓孩子形成不良的價值觀。
優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來,讓你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懂得這些道理,那麼孩子也是很好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