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雕刻翡翠,竟拍出幾千萬天價,據說皇帝選妃都得靠它

2021-01-15 玉雕師張忠堯

翡翠如意是常見的玉飾之一,具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因此深受大眾歡迎。蘇富比拍賣會上曾經有一對這樣的翡翠如意被拍出了3246萬的天價。小小的雕刻翡翠,竟拍出幾千萬天價,據說皇帝選妃都得靠它

這件事情也紛紛引起了各大媒體、社會人士的頻頻大關注。最近,這對翡翠玉如意在一個私人博物館出現了,所有有幸見過的人都讚不絕口。為什麼這兩個小小的如意能拍出天價呢?它們又是什麼來頭呢?

首先,看工藝,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價格很高,有著特殊的鉤形,雕刻精美,顏色古老而辛辣。這款玉石有著獨特的鉤形,讓人感覺新奇。但其實帶掛鈎的玉石早就有了,只是大多是以連結的形式出現,看起來不像一個整體。其中,它的原料是翡翠,無論是單獨打開還是連在一起看,都有很高的工藝與審美價值。

其次,看寓意,在我們的認知中,認為如意只是精美的工藝作品,實際上,在古代玉如意不只是具有裝飾作用,它更是一件「痒痒撓兒」的工具。

最早出現的如意是在東漢時期,它的外形外形非常修長,當人們瘙癢難耐的時候,並且手夠不著,又不想求人的時候,可以使用它來達到滿足的物品,因此將它稱作為 「如意」。

後來如意的用途也越來越多,在戰爭中,它是指揮工具,意味著戰事如意,在親友之間,它則寓意著美好祝願。在唐朝與元朝時期,有不少美輪美奐的金玉如意流傳下來了。

清朝時期,如意已經成為選後的信物。除此之外,如皇帝大婚、登基等宮廷大事,「如意」就成為了大臣們的祝賀之禮之一;並且在藩國之間,如意還表示「兩國交好世代為友」的寓意。同時,因為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可以通過材質、工藝來表示貴重之分。

如今,向拍賣會上的這款的翡翠玉如意也越來越少見了。像這種典雅大方、精緻,材料優良,種水好的翡翠如意一般深受收藏家的鐘意。

自古以來,在不同年代如意飾演這不同的寓意角色,但是它代表著我們中國「萬事如意」的美好寓意。翡翠玉如意,它代表著吉祥如意,也是我國應用最廣的傳統文化的紋飾。同時也是象徵著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的吉祥物。

最後祝大家的的人生像翡翠玉如意一樣,每天都能稱心如意、萬事勝意、事事如意。

相關焦點

  • 那些拍出天價的皇帝玉璽,你知道幾個?
    玉璽,專指皇帝的玉印,至高權力的象徵,除皇帝之外還有皇后皇太后的能稱為璽,大臣平民只能叫做印。第一枚玉璽據說秦始皇帝取藍田玉,命李斯用小篆刻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想表達我的權力是天所賜予的,這枚玉璽就是證物。先說珍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
  • 在天價翡翠面前,身價上億又如何?周星馳最多換3個擺件……
    也是差不多了,前腳以1725萬拍下這隻福祿壽三色翡翠手鐲,後腳,又是用550噸翡翠玉石打造「翡翠酒店」,還曾砸下1.3億重金,將一件玉雕作品收入囊中,最後更是投身「藝術品投資」一發不可收拾!看看那些拍賣會上的翡翠,動不動就幾百萬,幾千萬,上億。
  • 價格過億的翡翠都長什麼樣?
    價格過億的翡翠都長什麼樣?翡翠被譽玉石之王,明末清初傳入中國後就備受國人喜歡。翡翠作為最高端的珠寶奢侈品,其價格一直令其他玉石望塵莫及。今天,小編就給翠友們盤點一下價格過億的翡翠。當年此項鍊以200 萬美元(約1,560 萬港元)天價成交,轟動一時,成為全球最高拍賣成交價的翡翠首飾。六年後,此項鍊再在香港上拍,成交價飆升至420 萬美元(約3,300 萬港元),升價逾一倍,亦再次把翡翠首飾的成交價推至另一高峰。十年時間增值8倍,可見翡翠收藏潛力之大。
  • 為什麼好多優質翡翠都喜歡雕刻山水牌?有什麼魅力?
    愛翡翠的朋友一定看過不少山水牌,所謂山水牌就是以山水為主題,以山水水畫為主,以翡翠為原料,雕刻出厚重、大方的大牌。那麼為何有許多優質翡翠喜歡雕刻山水牌呢?中國的玉器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一過程中,玉器創作主體主要是帝王、士大夫和文人。
  • 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布,盜墓賊都看不上,為何被拍出1.3億天價?
    乾隆皇帝是一個優雅的人,他總是喜歡享受天下上最好的東西。他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任何東西到現在都可以被視為無價之寶。甚至在他死後裹屍布也以1.3億元的價格出售。那麼,這塊裹屍布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它這麼有價值?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布,盜墓賊都看不上,為何被拍出1.3億天價?
  • 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被子,拍出了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也是皇帝用的,而且是乾隆皇帝用的,不過並不是他生前的物品,而是他死後用的,這件物品就是包裹乾隆皇帝遺體的被子(俗稱裹屍被)。說到這,不少人就說了,這玩意誰會收藏,死人用的,也不吉利吧,不過有些人並不這樣想,而這條被子還進入了拍賣市場,並且拍出了1.3億,那麼它為何值如此天價呢?
  • 明朝第九位皇帝,因大臣一句話,終身未選妃,史學家:真是好皇帝
    歷史上最專情的的皇帝當屬明孝宗朱佑樘,別的皇帝都是三宮六院,而他一生只立一個張皇后,無其他嬪妃,也沒有寵幸過宮女,這實屬罕見。不過,當初明孝宗並非一開始就是這麼想的,按照祖制是必須要充實後宮的,他也曾動過選妃的念頭。
  • 古代皇帝為了「雨露均沾」,想出一妙招,竹子意外成後宮「香餑餑」
    所以在楊豔活著的時候,他獨寵皇后一人,甚至想強大後宮都要聽從楊豔的意願。在楊豔去世不久,司馬炎本性暴露,竟一口氣納入5000名美女入後宮。楊豔的家族本是名門望族,祖祖輩輩出過不少能人,但楊豔身世比較悲慘,很小便成了孤兒,舅舅將其養大。
  • 收藏撿漏:一個從瘋子手中扔出的土塊,竟然被拍出了380萬的天價!
    然而,專家看來看去,只看出了上面印的是兩個字「叢雲」,但是卻仍然查證不出這印章的來歷,只覺得它的造型比較古樸精美,有可能是清末民初的東西,所以勸這個家長把這個印章留到他們的公司上去拍賣。這位唐姓村民同意了這位專家的建議,把這枚小小的印章留了下來,並籤訂了拍賣合同。
  • 悟道——翡翠雕刻中的經典題材,它包含了哪些寓意?
    其實只要說得對,讓大家信服,都是有理的。翡翠也是文化思想的載體,不過,翡翠的「道」,可就是大有學問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玉石文化,源遠流長。翡翠雕刻中,有很多題材都是有獨特寓意的,比如翡翠如意、福瓜、葉子等等。那麼,有沒有一種翡翠圖案,是沒有具體的意思的呢?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悟道」翡翠。悟是什麼?
  • 歷史揭秘:清朝皇帝,是如何選妃的?
    今天呢,咱們來聊聊一個大家很感興趣的話題:皇帝選妃! 這裡呢,以清朝為例,詳細介紹一下選妃的整個來龍去脈! 在清朝,皇帝、皇子、皇孫選配皇后妃嬪,通常是在八旗內挑選秀女,就連皇帝的外孫女也要參加表兄弟或舅舅甚至姥爺的選妃活動。
  • 小小的翡翠福豆,竟寓意眾多且吉祥,這些人都值得一戴!
    我們日常在餐桌上常見的四季豆,被雕刻到了翡翠上,又被稱為「褔豆」,秉承著中國玉雕文化中:「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傳統,一枚小小的翡翠福豆,其背後的寓意一定不簡單。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翡翠福豆到底蘊含著怎樣的吉祥寓意,又都適合些什麼人佩戴!1、因為福豆與「福壽」諧音,可寓意為福壽安康、幸福百歲,是一款外形和寓意都很適合贈送給老年人佩戴的翡翠掛件,是兒孫對長輩最懇切、質樸的祝福和祈求。
  • 驚現120億翡翠!估價過億的翡翠都是在「耍流氓」?
    一個小小的玉觀音,憑什麼這麼貴?據爆料人透露,該玉觀音就藏於和順古鎮「翡翠大王」寸尊福的故居「福盛隆」。▲「翡翠大王「寸尊福寸尊福是誰呢?後來它被人們入「騰衝五大名玉」之首。但是此時也有人提出質疑,它真的價值120億那麼多嗎?難道這樣的天價過億翡翠都是名不副實?在「耍流氓」?
  • 清朝最醜妃子的普通嫁妝,竟成為故宮鎮館之寶!
    與博物館中的許多稀有的珍貴藏品相比,乍看之下似乎並不起眼,尤其是翡翠白菜。那麼,為什麼獨獨選中了翡翠白菜,它又如何成為「鎮館之寶」的呢?歷史的見證者翡翠白菜最初放在紫禁城的永和宮中,那是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宮殿。而這玉白菜就是瑾妃的嫁妝之一。
  • 王健林天價拍下三色翡翠,那你見過同樣價值不菲的三色和田玉嗎?
    我們都知道,富豪王健林曾經在拍賣會上,以幾千萬的高價拍下一隻三色翡翠手鐲送給自己的妻子,至此三色翡翠名聲大噪,人們都知道了有這樣一種珍稀翡翠的存在。但其實三色玉並不只有翡翠一種,三色和田玉也是美玉中的精品,價值同樣非同小可。
  • 天然翡翠,自然尊貴,精美翡翠雕刻沒你想像這麼簡單!
    我們在常生活中可能可以看到很多商店裡面擺放著很多翡翠小飾件,例如翡翠平安扣,翡翠觀音,翡翠佛公,基本價格不是很高,都是百元左右的,但是如果你拿起翡翠仔細看,可以看到雖然屬於翡翠飾件,不過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翡翠佛公還是觀音它們的神態並不是那麼有神,甚至可以說目光呆滯的,這是為什麼呢?
  • 古代皇帝如何選妃?簡直讓人羞於啟齒,太監們還用尺子來丈量
    說起古代的皇帝,大家都認為非常的幸福,因為坐擁後宮佳麗三千,然而後宮佳麗三千是怎麼選出來的,你知道嗎?古代選妃的標準十分的苛刻,一般人還真的不能成為皇帝的妃子。在古代,皇宮可以被稱之為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地方,許多女孩子都擠破了腦袋想要進入這裡,獲得君王垂青,從此烏鴉變鳳凰。
  • 翡翠山水牌,那些藏在翡翠裡的畫卷
    詩畫一體,山水畫作的筆墨或潑墨成畫磅礴大氣,或一筆一划細膩勾勒,細緻的描述和筆畫都能讓今人身臨其境。山水能成畫作,成詩篇,自然也能雕刻成精品。中國藝術有一種特有的質感,隨著時間沉澱,顯示出大國風範,如今的翡翠雕刻師,利用山水畫形態,把山水之美置身於翡翠裡面,成為近年來玉雕行業的代表作。
  • 用來給乾隆皇帝包裹遺體的裹屍布,為何能拍出1.3億的天價?
    提起乾隆皇帝的陵墓——清東陵,就一定少不了民國時期的著名盜墓軍閥孫殿英。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如果不是軍閥孫殿英偷偷挖開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墓葬,並將其內部難以數計的殉葬品挖掘出來,可能直到今天,乾隆皇帝的墓葬及其殉葬的無數珍奇異寶,如同永陵、福陵、昭陵一樣,依然安穩的深埋地底。
  • 明朝一道兩千萬天價聖旨被發現,揭示出正德皇帝被後世嚴重抹黑!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從未間斷,所以,流傳下來了很多寶物,比如皇帝的聖旨,現在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這不,明朝隨便一份聖旨就拍賣出了2000萬的天價。  有一位美國華裔,他在一間私人收藏店發現一道聖旨。之後經專家判定,這份聖旨是真品,而且確實是明朝正德皇帝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