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玉和古董感興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中國臺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鎮館的三件珍品:東坡肉奇石,翡翠白菜和毛公鼎。
毛公鼎屬實稱得上中華文明的瑰寶,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但要論背後的曲折故事,還要屬另一件珍寶更為傳奇。#翡翠#
理所當然的說,與毛公鼎相比,東坡肉奇石和翡翠白菜充其量是最出色的文玩水平。與博物館中的許多稀有的珍貴藏品相比,乍看之下似乎並不起眼,尤其是翡翠白菜。
那麼,為什麼獨獨選中了翡翠白菜,它又如何成為「鎮館之寶」的呢?
歷史的見證者
翡翠白菜最初放在紫禁城的永和宮中,那是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宮殿。而這玉白菜就是瑾妃的嫁妝之一。
這個故事源於很久很久以前。當時,大清還沒有滅亡,光緒皇帝正在進行選妃,需要提前了解的一個知識點:瑾妃很醜!
按照我們現在的想法,找一個妻子絕對不能很醜。但是光緒沒有選擇的權力,不用說慈禧老太后了,他甚至連死太監李蓮英都搞不過。
禮部大臣長敘給李蓮英送去了厚重的大禮,讓珍妃和瑾妃兩姐妹進入皇宮,成為了光緒的妃子。而嫁給皇帝的嫁妝,自然不能隨便做做!儘管宮殿裡不缺少食物和衣服,但嫁妝是為女兒裝點門面的裝飾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其他嫁妝暫時不提,這玉白菜所用的翡翠原石,並不是很珍稀的寶貝。它只是一塊雜色玉,頂部為灰綠色,底部為白色。
最初,玉雕工匠想用這種雜色玉為瑾妃雕刻一些手鐲,玉釵子和其他珠寶。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衡量,玉匠發現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塊玉白色和綠色混合在一起,雕刻成珠寶顏色一定是不好的。
因此,工匠心血來潮,將這種雜色的翡翠雕成一顆玉白菜,充分利用了白色和綠色。甚至在翡翠白菜的葉子上,雕刻了一個螽斯和蝗蟲。大家猜猜,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巧妙的雕琢者
從遠處看,這塊玉白菜與真正的白菜非常相似,這表明了工匠的技藝非常高超。
在白菜的深綠色葉子之間雕刻了一個螽斯和蝗蟲。他們低下頭,專心地咀嚼著翠綠的葉子。
傳統玉器的雕刻著重於寓意和意境。它不一定要求形狀中物體結構的比例絕對正確。它只需要在順勢雕法中,達到合意合境即可,但是這種玉白菜不僅意境到位,雕刻得還非常生動,充滿靈氣。
吉祥的祝願者
這種玉白菜受歡迎的原因是它具有良好的寓意。白菜的諧音「百財」。瑾妃來自一個有名的官宦世家,以翡翠白菜作為嫁妝,不僅展示了地位之尊貴,而且表達了希望女兒永遠享有繁榮和富貴的祝願。
另一方面,白菜的葉子是青翠的,根是白皙的,這意味著清清白白。對於古代沒有出閣的大家閨秀來說,純真是最美的稱讚。當然,當前的白菜擺件,也可以理解為做人要坦坦蕩蕩、清清白白的。
最後,菜葉上刻著的螽斯和蝗蟲,昆蟲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寓意著希望瑾妃能夠為王室開枝散葉、延續後代。
這款翡翠雕刻的白菜,完美地詮釋了古時名門望族,對即將出嫁入宮的女兒的美好祝願。
玉白菜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中最受歡迎的寶藏。這個寶貝的展臺前,總是到處圍滿了遊客。參觀者僅出於兩個目的來看這個玉白菜,一個是聚百財,一個是造福子孫。
喜珍說:
總而言之,這件嫁妝的玉白菜,可以說是藝術欣賞價值與歷史文化價值完美並存的典範。尤其是在寓意上,我們都知道博物館中的大多數文物都是古時的生活用具或祭祀禮器,通常沒有特別美好的寓意或故事。
這種玉白菜可以成為「鎮館之瑰寶」,也側面體現了我們中國人民對改善生活的嚮往和願望,玉友們在選擇玉器時,是否也會特別注意寓意呢?
我是從事和田玉行業30年的衛喜珍,在這裡與你共賞國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