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兩件人氣遠高另一件,卻飽受爭議

2020-12-19 溜溜達達看世界

歡迎來到溜溜達達看世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兩大鎮館之寶:肉形石和翠玉白菜。

這兩件文物一直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的人氣國寶,許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專門就為看它們,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東坡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也一直被列為三大鎮館之寶,但卻引起了很大爭議,毛公鼎實至名歸,但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就藝術價值而言並不足以擔當鎮館之寶的重任。

臺北故宮館藏珍寶60多萬件,受展廳面積的限制,臺北故宮通常每三個月就要輪換展覽的文物,但是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這三大件兒始終沒有換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的展示櫃常常被人流圍的水洩不通,甚至自放在臺北故宮展覽以來,極少外借展覽。

然而近幾年,肉形石和翠玉白菜卻飽受爭議,相較羅浮宮高大上的三寶:勝利女神,蒙娜麗莎,愛神維納斯雕像, 一塊長的像肉的石頭和翡翠雕刻成的白菜逼格很low的感覺。

甚至許多人嘲諷,到古玩市場看,長的像肉的石頭都是論斤賣的。且白菜的雕刻水平沒有太多亮點,翡翠就算材料貴,在文物界也是普通的材料。

民間肉形石

東坡肉形石產自清代,是由一塊天然形成的瑪瑙石雕刻而成,上面的色彩紋理都是天然形成,工匠因勢造型將表面染色,使其肉皮、肥肉、瘦肉層次分明,幾乎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翠玉白菜原是光緒帝妃子瑾妃宮中的一件陳設器,是由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玉石雕刻而成,原料產自緬甸,綠色的部位雕成菜葉,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幫,菜葉上頭還有兩隻小蟲,一隻是蚱蜢,一隻是蟈蟈。這棵白菜與真白菜在大小、長相上相似度極高,也是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這兩件國寶的最大的特點是雕刻逼真,肉形石大多為天然形成,翠玉白菜體現了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藝,但精雕細鏤的玉石作品也從來都不缺,定為鎮館之寶也卻有些牽強,其實臺北博物館在評定鎮館之寶的時候,不單單是考慮藝術價值,還考慮到了觀眾的喜愛度,在幾次網絡評選中,這兩個文物的喜愛度也是高居榜首,因此,它們被評定為「人氣國寶」。

有人說,肉形石和翡翠白菜之受大眾如此喜愛,從根本上反映了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傳統觀念。不過也有的認為這是一種低級趣味,臺北博物館為了迎合大眾,一直在採取的一種宣傳策略,引導大眾。其實,雅俗共賞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文物不應該只是被供在神壇上,高深的藝術價值沒有人懂也是枉然。

備註: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在其官網新聞中則提到「十八件(組)國寶級文物」,這應該可以算作其代表作了。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196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新館舍在臺北外雙溪興建完成,用於展示遷臺文物,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知的臺北故宮。有一種說法,認為北京故宮的寶物都被運到了臺北,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因為以館藏文物數量而言,北京故宮有一百多萬件,遠多於臺北的近七十萬件。不過以國寶級文物的數量和質量而言,兩岸故宮的水平基本上在伯仲之間。
  • 博物館 | 細數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始建於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於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佔地面積1.03萬平方米。臺北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
  • 盤點中國排名前五的博物館和他們的鎮館之寶
    1000多年來,《清明上河圖》聲名顯赫,摹仿者眾多,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7本。但唯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是北宋張擇端的原作,堪稱書畫文物中當之無愧的「國寶」。2003年,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NO.3 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展示區從距今115萬年前的史前時期開始到唐後。陝西歷史博物館所展示的不僅是陝西省的歷史,更反映了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到臺灣旅行的重頭戲就是臺北故宮,依山傍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氣勢宏偉、綠瓦黃牆,和北京故宮的宏大相比,它略顯小巧。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將赴日展覽 日本政府允諾保其安全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故宮文物6月起將在日本展覽,創亞洲國家的首例,包括翠玉白菜、肉型石等鎮館之寶的安全,將由日本國家(政府)掛保證。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錢穀真美、九州島國立博物館館長三輪嘉六昨天下午2時(臺灣時間1時)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召開記者會,宣布臺北故宮文物將到日本展出一事。東京國立博物館學藝研究部列品管理課長富田淳出面做文物的說明。他說,每一項真的都是極品、神品。
  • 中國四大博物館鎮館之寶大盤點
    圖中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博物館裡藏品那麼多。我們需要把重點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以收藏國寶級文物數量排名為依據,來盤點一下筆者心中四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01故宮博物院——《遊春圖》不同於其他人會把《清明上河圖》、春秋蓮鶴方壺等世人皆知的文物當作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玉白菜五花肉都排不上號,珍貴藏品來了解一下
    臺北 故宮博物院內收藏著65萬件藝術珍品,其中絕大多數源自 北京 故宮,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具有無可比擬且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擁有「中華文化寶庫」的美名。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首離境選日本 何時赴大陸受關注
    中新網6月20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翠玉白菜被稱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這件知名寶物近期首次被運出臺北故宮,離境展出。翠玉白菜連同其他200多件文物將於6月24日在東京博物館借展。據悉,這是臺北故宮文物第一次外借到亞洲地區。「鎮館之寶」身世離奇 魅力可望勝蒙娜麗莎據報導,臺北故宮文物231組件文物,本月將到日本舉行特展,主題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6月24日至9月15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10月7日至11月30日在九州島國立博物館展出。
  • 英國博物館中十件鎮館之寶,其中三件來自中國,每一件都價值連城
    博物館就是一個聚集了當地各朝歷史的場所,裡面擺放文物的地方都是古人遺留下來的文物,中國很多省市都有文物,而且文物的數量還不少,最著名的一家博物館就是用明清兩代帝王的皇宮修改的故宮博物館,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 博物館日 探尋世界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77年,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國際博物館協會將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世界頂級博物館,去尋找每一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類文明寶藏。目前館內藏品共有1862690件/套。那故宮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呢?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很難挑出一件代表性的寶貝。這是因為故宮的藏品呈倒金字塔結構,93.2%的文物都是國家珍貴文物,6.4%藏品為普通文物,資料留存僅0.4%。也就是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中夠「鎮館之寶」級別的寶貝太多了,幾乎件件都是壓箱底的寶貝。
  • 世界上最有名的博物館,有三件鎮館之寶,兩件殘缺一件飽受爭議
    有這麼一座博物館它不但收藏著本國的珍貴文物,而且囊括了世界許多國家的藝術珍品,據記載這裡收藏的藝術珍品多達40多萬件,吸引著世界眾多遊客前往參觀遊覽,這就是法國巴黎的「羅浮宮」。豪華的羅浮宮內部最受人矚目的就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了,這也是許多朋友前往羅浮宮旅遊的一處重要打卡地: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蒙娜麗莎。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2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甌永固杯「 乾隆爺混搭審美的極致體現「往細裡做」= 再加兩倍珍珠?」金甌永固杯,《國家寶藏》系列的老粉絲們一定不會忘記這件國寶。03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祭侄文稿「 將情緒刻在字裡行間一代忠烈名臣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被譽為繼王羲之《蘭亭集序》之後的「天下第二行書」。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中國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毛主席曾讚嘆過一件,你家鄉的是什麼?
    中國國家博物館后母戊鼎這是舉世聞名的國寶,也是我國最著名的一件絕世文物,有著「鎮國之寶」的名譽,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是一件距今3000多年商朝時期的青銅器文物。故宮故宮是我國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院,故宮本身就是一座古老的宮殿,裡面珍藏的文物數不勝數,其鎮館之寶是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畫之首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圖畫一直備受世界關注。
  • 【走進博物館】廣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人驚嘆
    大量的民族文物中,最為珍貴的號稱世界「銅鼓王」的101號雲雷紋大銅鼓和西漢青銅器鳳凰型銅燈(一對),當屬「鎮館之寶」。今天上午,筆者親眼見識了這兩件「稀世之寶」。    銅鼓之王——101號雲雷紋大銅鼓    銅鼓淵源流長,影響深遠。
  • 南京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了解幾個?
    這麼多的博物館,你知道各家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嗎?我們選了一些主流博物館,來說一說他們的鎮館之寶。南京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雖然以南京開頭,但是來頭不小,前身是民國時期蔡元培等人籌備建立的國立中央博物院。
  •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一說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都去過,並參觀過。在歷史上,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大批珍貴文物,被運抵到到了臺灣地區,後來在臺北修建了,以展出故宮文物為主的博物院,命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