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0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翠玉白菜被稱為臺北故宮「鎮館之寶」,這件知名寶物近期首次被運出臺北故宮,離境展出。翠玉白菜連同其他200多件文物將於6月24日在東京博物館借展。據悉,這是臺北故宮文物第一次外借到亞洲地區。
「鎮館之寶」身世離奇 魅力可望勝蒙娜麗莎
據報導,臺北故宮文物231組件文物,本月將到日本舉行特展,主題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6月24日至9月15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10月7日至11月30日在九州島國立博物館展出。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將擔任臺北故宮赴日展榮譽團長。
此次臺北故宮精選231件文物赴日展出,包括:繪畫、書法、織繡、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文玩及古籍等。其中,人氣寶物翠玉白菜6月24日起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2周,肉形石10月7日起在九州島國立博物館展出2周。
「翠玉白菜」、「肉型石」被稱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深受到大陸遊客鍾愛,其中翠玉白菜尤受關注,據臺北故宮介紹,館內共典藏3顆玉雕白菜,出借的是最受歡迎的清朝「翠玉白菜」,該作品原放在紫禁城永和宮,外形激似真實白菜,菜上螽斯和蝗蟲雕得維妙維肖。據報導,日本單一博物館參觀人數最多的是1974年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蒙娜麗莎展,吸引151萬人,這次臺北故宮「神品至寶」精選文物,東博期待翠玉白菜魅力更勝蒙娜麗莎。
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十分珍貴,其身世一直以來被兩岸「起底」熱議。據說,清乾隆皇對翡翠情有獨鍾,從此清朝帝王、后妃都對翡翠偏愛有加,翠玉白菜即是上好的翡翠加上「量材就質」所雕刻的典範,其上的螽斯和蝗蟲更寓意多子多孫。
有報導說,太監李蓮英的侄子李成武所寫《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死後,身邊就放有這件翠玉白菜作為陪葬,因此有人說這件國寶是從清東陵慈禧棺槨中盜出。當年任軍長的孫殿英,因在河北以軍事演習為名封山並盜掘清東陵,引起滿人譁然,事後只好四處打點,並可能在那時將翠玉白菜送給了蔣介石。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文物運送過程曝光,最特別的是工作人員沒戴手套就拿取翠玉白菜,為的就是「止滑」。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珍貴文物封箱運送過程曝光。圖為故宮人員小心翼翼將翠玉白菜裝箱。來源:臺灣「中央社」
珍寶赴日一波三折 臺媒揭秘「幕後推手」
此次臺北故宮寶物能赴日展出,策划過程相當曲折,據臺媒報導,日本「親臺」議員和臺「立法院」負責人王金平是「幕後推手」。
臺媒稱,李登輝時期,日本對促成臺北故宮博物院展覽就相當積極。2009年馬英九時期,日本議員古屋圭司在2010年提出「海外美術品等公開促進法」指出,「這個法案是已故大師平山鬱夫的強烈請託。」
平山鬱夫是日本知名畫家,是中日文化交流深具影響力的民間人士。平山有把握北京故宮願出借文物到日展覽,但臺北故宮展品要到境外須有完備法令的原則不讓,平山邀請自民黨議員加藤紘一與「日華懇」成員的古屋圭司等人商討此事,獲得共識。
馬英九當局持續奔走,2010年日本執政黨民主黨決定提案立法,「日華懇」會長平沼赳夫表態贊成;然而當時首相鳩山由紀夫因美軍普天間基地問題下臺,隨後民主黨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慘敗,此案也喊停。
該年11月古屋圭司等人以「議員立法」提出免扣押法案立法,「日華懇」會長平沼赳夫、總幹事藤井孝男等人運作,法案在眾院通過,次年參院表決過關。「海外美術品等公開促進法」,明定在日本公開展出的海外美術品禁止扣押處分,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赴日展出鋪路。
在臺灣方面,民進黨「立法委員」管碧玲透露,日本人最想看的臺北故宮寶物,就是翠玉白菜及肉形石,而讓這兩件寶物赴日展出的幕後推手,正是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
管碧玲說,王金平從中斡旋許久,「絕對不只一通電話」。對此,王金平說,他只是幫忙聯繫。當時獲得臺北故宮同意配合後,他立即傳了一封完整簡訊到日本,日本的國會議員們也表示非常感謝。
日本讀賣新聞上周刊登臺北故宮博物院展覽全版企劃。來源:臺灣《聯合報》
日本使用「國家險」 保密工作滴水不漏
日本對此次臺北故宮文物赴日展出非常重視,對用文物的運送,日本使用「國家險」,也就是故宮文物在赴日展期間,如果遇到任何問題,全部由日本政府負責。
臺北故宮的保密工夫也做得滴水不漏。不僅與負責運送的華航籤署保密條約,要求寶物安全抵達日本前,不準對外公布運送細節,也要求臺北故宮相關人員全封口。翠玉白菜像披了哈利波特的隱形披風,悄然進駐博物館。
直到6月19日,臺北故宮發言人才證實,翠玉白菜是搭華航客機赴日。據報導,臺北故宮於16日晚間地將翠玉白菜從展櫃撤下,在取玉器、瓷器時,工作人員不會戴手套,目的是「防滑」,但在取書畫時,工作人員則是要全程戴口罩、手套,避免飛沫溼氣。
有趣的是,臺北故宮幫翠玉白菜買了商務艙機票,不僅有登機證還走禮遇通關,坐在機艙第一排,工作人員以隨身行李箱的方式把翠玉白菜帶上機,再由華航空服員將行李箱五花大綁在椅子上。金士先表示,整架客機上只有座艙長和隨行人員知道翠玉白菜的身份,其他空服員完全不知情。
對於此次展覽,日媒大陣仗迎接,多家媒體連番報導。據悉, 日本媒體對此次展覽主辦權的爭奪非常激烈,臺當局在考慮後決定由各媒體「共同主辦」,日本首次「全明星」陣容應運而生。此外,日本民眾的熱情也非常高,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介紹,展覽預售票已經被秒殺。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超人氣的翠玉白菜,今天首度在日本露臉。圖為遊客在臺北故宮爭睹翠玉白菜容顏的盛況。(臺灣《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臺北故宮人員指導日方「玉鷹紋圭」的正確擺放方式,由於必須防止滑落,且玉石瓷器類較不受水氣潮溼影響,故工作人員不需要戴手套。(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時機尚不成熟? 翠玉白菜何時赴大陸受關注
大陸民眾熱切希望臺北故宮文物能在大陸展出,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早前曾經表示,臺北故宮文物到大陸,時機還未成熟,等時機成熟時才有可能性。
馮明珠表示,臺北故宮登陸需要3個問題順利解決:一是文物運輸上的安全保證;二是明訂司法免扣押的法律保障;三是名稱問題,臺北故宮向大陸註冊登記的名稱,希望能順利通過。
所謂文物「司法免扣押」,主要是保障擁有爭議文物的博物館,在相關文物赴外展出時,不會受到司法追訴或扣押,確保外借文物「有借有還」。臺北故宮的70多萬件文物,絕大部分是從大陸運去的。臺灣方面擔心文物登陸展出,可能遭到扣押,一去不返。
對於這一問題,有學者提議,兩岸應該透過海協會、海基會籤署「兩岸文化合作協議」,在協議中落實兩岸間的文物「司法免扣押」。
而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去年曾表示,大陸支持、鼓勵兩岸文博機構加強兩岸文物雙向交流,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臺北故宮文物如來大陸展出,不會出現臺灣方面擔心的問題。如果有必要,兩岸可以在充分交換意見的基礎上,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安排。
更多境外媒體報導,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